![]()
内容推荐 中国伦理学会地方高校德育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7月25—26日在沈阳召开。会议由中国伦理学会地方高校德育专业委员会和沈阳大学联合主办,沈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江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办,主题为“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国自信”。会议收到论文70余篇。经筛选、修改后,编辑出版了本论文集。 李强主编的《地方院校德育研究(第10辑四个自信与高校德育)》收集了来自各个地方院校老师以四个自信与高校德育为主题的关于地方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论文70篇,内容涉及了地方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的最新的理论成果和发展状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状况和新发展都做了很好的总结。论文作者以全国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也有辅导员和其他德育工作者。收入本论文集的论文,多数突出了“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国自信”这一主题,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并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目录 一、讲好中国故事与增强四个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与增强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四个自信 从中国话语视角看文化自信 论在讲好中国故事中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意义及现实路径探析 黄冈红色文化的中国故事及其当代价值 建设生态“一带一路” 讲好中国大国故事 坚定四个自信才能把中国梦由梦想变为现实 坚持四个自信与民族问题的解决 制度自信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探究 如何理解和把握好文化自信 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长征精神:文化自信的驱动力 试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特点和价值取向 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刍议 文化自信呼唤再审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传统文化的自觉到自信 二、四个自信视域下的高校德育 四个自信赋予高校德育深刻内涵 浅析大学生四个自信培养的要素及路径 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增强学生四个自信中的作用 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核心是树立四个自信 浅析讲好中国故事对增强大学生四个自信的重要意义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实现路径 树立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信 高校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 大学生文化自信涵育路径探索 培育和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 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做好文化传承 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意义及路径分析 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的德育思考 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意义与对策 文化自信: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提升的基石 高校思政课四个自信教学的课程布局及其教学特点 浅论文化自觉视角下的高校德育课程建设 四个自信视角下“形势与政策”课的改革研究 关于四个自信融入“基础”课教学的思考 对四个自信融入“概论”课的几点思考 “史纲”课程教学中如何把握四个自信的辩证关系 “纲要”课与增强大学生四个自信 论“纲要”课教学中的文化自信教育 将道路自信融入“纲要”课教学的途径探析 四个自信视域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 文化自信视野下大学生革命传统文化教育探析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的路径 辅导员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与“纲要”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纲要”课程教学略论 学深悟透十九大精神融会贯通入“原理”课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校本资源的利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整合研究 硕士生《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改革之探索 四、高校德育工作创新 用习近平“三慎”思想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人才培养 “三支队伍”与“两个课堂”有机融合的思政教育联动机制研究 双创视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构建探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双创能力培养机制述论 科学与情怀:信息化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背景下“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建设策略与思考 意识形态视域下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路径 “节点教育”融入高校德育工作的案例分析及启示 和谐文化与大学生公民人格的构建 书院制视野下的地方高校德育创新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德育模式变革路径探析 大数据时代的高校德育:从单一走向多元 新媒体时代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漳州“龙江精神”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研究 关于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几点思考 五、学术探讨 发挥高校优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思政学科 基于海洋视域解读泉商爱拼敢赢精神 讲述“湖北联中”故事弘扬爱国精神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统一战线服务于发展大局 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律问题探析 社会组织的培育与文化引领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