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追梦留痕(邵根才60年收藏之路)(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邵根才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这本《追梦留痕(邵根才60年收藏之路)(精)》是邵根才先生长期从事票证等民生档案的收藏和研究。坚持发扬精心收藏、用心展览、热心捐赠、潜心研究的“四心收藏”精神。藏有各种票证三万余件,其中壹钱粮票、一厘米布票、三钱肉票等12类20种最小面额票证,荣获大世界吉尼斯“收藏面额最小的票证种类之最”纪录。他收藏家乡的票证10000多件,建有《奉贤政治生活》、《奉贤农事生产》、《奉贤生活票证》、《奉贤消费发票》、《奉贤教育事业》、《奉贤文化生活》、《奉贤卫生体育》、《奉贤结婚证书》、《奉贤景点门票》、《奉贤百年“鼎丰”和神仙酒厂产品标签》和《岁月情怀——生产队里的百枚老照片》等民生档案集65部。为宣传,1987年以来在中学、大学、部队、企业、社区举办个人藏品展40余次,并多次参加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举办的展览。为公益,2003年以来,已向中央档案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国家图书馆和中国工业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航海博物馆、中国航空博物馆、中国铁道博物馆等单位无偿捐献了数千件红色历史文献和老照片、老票证、老报纸等。本书是他的收藏经历回顾。
作者简介
邵根才,1939年5月出生于南汇大团,1945年起迁居奉贤县四团镇红庄村。1958年12月参军,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1963年转业到贵州,参加地质勘探,荣获“贵州省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等多种荣誉,参加过全国地质系统先进巡回报告团。1985年回家乡奉贤工作。1959年起涉足收藏,60年来走出了一条精心收藏、潜心研究、用心展览、热心捐赠和读书、写书、藏书、展书、捐书的“四心、五书”之路。其中创“收藏面额最小的票证种类之最”等6项大世界基尼斯纪录。举办个人藏品展达50多次。已向中央档案馆等全国251个文博档案单位无偿捐赠红色历史文献、老票证和老报纸等8500多件。已出版《生命的火花》《邮电往事》《我的收藏人生》《奉贤票证收藏》《奉贤票证故事》《奉贤民间藏馆》《收藏西渡》《追梦留痕——我的60年收藏之路》等8部著作。2010年获上海市收藏协会“海派收藏成就奖”;2011年被中国收藏家协会授予“优秀票证收藏家”称号;2013年被评为上海市“百名市民收藏家”;2016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称号同年荣获“上海市爱国拥军模范”和“2015《中国双拥》年度人物提名奖”、“上海市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等。2014年3月,《50年收藏写人生》传记被收录进央视华人频道“华人收藏”栏目,向世界展示中国收藏家的风采。2016年被列入奉贤区档案馆名人档案名录。
目录
序一
序二
第一部分 追梦硕果
一、荣获海派收藏成就奖
二、荣获“中国优秀收藏家”称号
三、荣获“上海百名市民收藏家”称号
四、入选《海派藏家百影》
五、荣获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三枚“百老功勋章”
六、荣获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称号
七、荣获“爱国拥军模范”称号
八、荣获上海市“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称号
九、邵根才家庭入选“海上家风展览”
十、奉贤区档案局(馆)举行名人档案捐赠仪式
十一、收藏路上得到领导和名家的关怀
第二部分 精心收藏
一、收藏,我从红色藏品开始
二、完成《中国昔日百姓票证》藏集三集
1.《中国粮票》藏集
2.《中国布票》藏集
3.《中国其他生活票证》藏集
三、完成《上海昔日百姓票证》藏集六集
四、邵根才票证收藏研讨会
五、收藏民生票证创六项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1.创“收藏面额最小的票证种类之最”
2.创“收藏粮食供应证版本数量之最”
3.创“收藏粮食供应转移证版式数量之最”
4.创“收藏管理、使用粮票的资料数量之最”
5.创“收藏饲料购买证数量之最”
6.创“个人收藏民生档案史料(奉贤)数量之最”
六、建立《奉贤百部民生档案》
1.用心收集奉贤第一个共产党员金学成的著作及老照片等史料
2.用心收集奉贤早期革命烈士、曙光中学创建人李主一革命史料
3.收集到奉贤农村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珍贵老照片
4.收集到奉贤农村赤脚医生珍贵老照片
5.收集奉贤民兵老照片等史料
6.收集到奉贤最早“公费医防证”
7.收集反映农村仓库场的老照片
8.上海知青为奉贤修筑海塘的见证
9.收集到奉贤县第一家银行印鉴
10.收集婚姻史料,编辑《奉贤婚姻文化》史料专辑
11.收集到奉贤古迹南桥八角井老照片
12.获赠“千枚骑游戳锦”等奉贤中老年骑游藏品
七、邵根才收藏馆在奉贤区档案馆新馆开馆
第三部分 潜心研究
一、出版著作《生命的火花》
二、出版著作《邮电往事》
三、出版著作《我的收藏人生》
四、出版著作《奉贤票证收藏》
五、出版著作《奉贤票证故事》
六、编辑《奉贤民间藏馆》
七、出版著作《收藏西渡》
八、书报刊上刊出的文章选萃
九、60年收藏之路中部分 活动总结和资料汇编
十、走进社区演讲“票证在贤文化中的地位——我的收藏之路”
第四部分 用心展览
一、首届奉贤菜花节举办“邵根才庄行农事、票证收藏展”
二、中国改革开放30年票证收藏巡回展
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红色收藏展
四、迎国庆迎世博邵根才收藏展
五、纪念建党90周年邵根才红色收藏展
1.纪念建党90周年邵根才红色收藏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
2.纪念建党90周年邵根才红色收藏展在奉贤区南桥镇举行
六、迎接党的“十八大”邵根才红色收藏精品展
七、我的收藏品列入奉贤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题展
八、参加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市民收藏大展
九、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邵根才收藏巡展’
1.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邵根才收藏在四团镇举行
2.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邵根才收藏展在驻奉部队巡展
十、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邵根才书刊收藏展
十一、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上海市民史料实物珍藏展
十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邵根才收藏展汇编
十三、纪念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邵根才收藏展
十四、纪念建军90周年邵根才、宋雪澄报刊收藏展
十五、迎党的“十九大”邵根才书报刊、邮品收藏展
十六、参加学习雷锋收藏展活动
1.参加上海市首届民间学雷锋收藏展
2.举办邵根才学雷锋收藏展
附:荣获“3.5学雷锋奉浦好人”优秀志愿者
十七、迎奉贤区图书馆新馆落成10周年连环画收藏展
十八、迎中国改革开放40年成就展
十九、迎轨交5号线南延伸段开通申城地铁票收藏、奉贤地铁建设摄影展
第五部分 热心捐赠
一、我的文章《收藏乐趣多,捐赠意更深》
二、向全国部分 纪念馆捐赠简介
1.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捐赠
2.向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捐赠
3.向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捐赠
4.向宋庆龄纪念馆捐赠
5.向梅兰芳纪念馆捐赠
附:部分 纪念馆捐赠证书欣赏
三、向全国部分 档案馆捐赠简介
1.向中央档案馆捐赠
2.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捐赠
3.向江苏省档案局(馆)捐赠
4.向江苏省苏州市档案馆捐赠
5.向上海市和奉贤区档案馆捐赠“鼎丰”和“神仙”两套标签
附:部分 档案馆捐赠证书欣赏
四、向全国部分 博物馆捐赠简介
1.向中国航海博物馆捐赠
2.向上海电信博物馆捐赠
3.向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捐赠
4。向上海市电影博物馆捐赠
5.向南汇博物馆捐赠
附:部分 博物馆捐赠证书欣赏
五、向全国部分 图书馆捐赠简介
六、全国寄来72封感谢信
七、《上海商报》:《从捐赠探讨藏品的最佳归宿
序言
2011年1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邵根才著作
《我的收藏人生》一书是我作的序。今天,邵根才著
作《追梦留痕——邵根才60年收藏之路》又要出版,
我心里非常激动。邵根才同志是我们百老德育讲师团
一位优秀团员、著名收藏家。我代表上海百老德育讲
师团600多位老干部、老红军、老劳模、老教师、老
专家、老艺术家等衷心祝贺。我是2006年在奉贤区邮
电局、收藏协会联合举办的“邵根才票证收藏研讨会
”上认识的。2008年11月19日又参加了在上海师范大
学举办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邵根才票证收藏展”开
幕式,2009年9月15日参加了“浦东新区档案馆接收
邵根才捐赠藏品仪式”,还在奉贤区四团镇、南桥镇
等地参加过他“迎世博会收藏展”“纪念建党90周年
红色收藏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题展”
等许多活动。他距市区比较远,但我参加他的活动是
最多的。
邵根才把个人收藏融入国家事业中,从1987年以
来,特别从1998年退休后几乎年年结合党和政府的中
心工作办藏品展,现达50多次;自1997年出版了《生
命的火花》一书后,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
年、2014年、2016年,几乎1年一本书的速度,相继
出版了《邮电往事》《我的收藏人生》《奉贤票证收
藏》《奉贤票证故事》《收藏西渡》等书籍,还有多
篇文章刊登在《中国档案报》《江西档案》《西藏档
案》《海南档案》等报刊杂志上;从2003年将经历43
年电费账单捐赠给上海市档案馆以来,几乎年年将不
同藏品分别捐赠给全国各地纪念馆、博物馆、档案馆
、图书馆,已达251家,藏品计8500多件。60年,他
走出了一条精心收藏、潜心研究、用心展览、热心捐
赠和读书、藏书、写书、捐书、展书的“四心、五书
”之路,他为“守护历史记忆,传承中华文化”作出
了重要贡献,还走出了一条别样的拥军之路。
从《追梦留痕——邵根才60年收藏之路》一书,
可以看到邵根才“工作40年如一目”,“收藏60年如
一日”的工匠精神。他是1958年12月份参军的,在部
队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1963年转业到贵州
省,参加地质勘探,荣获贵州省青年社会主文建设积
极分子等多种荣誉,参加过全国地质系统先进巡回报
告团,他在40年工作岗位上不论在哪个地区、哪个岗
位都能尽情地痴醉其间,努力工作,奋勇争先,展示
了一个共产党员落地生根的胸怀和精神风貌,1998年
退休前夕还获得了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
。为了实现收藏梦,他一年又一年、一件又一件,创
出了收藏票证的六项大世界基尼斯记录。今年是我国
改革开放40年,要讲好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伟大成
就的故事,《追梦留痕——邵根才60年收藏之路》一
书中的《中国粮票》《中国布票》《上海昔日百姓票
证》和《奉贤民生档案68部》等都是最有力的见证。
《追梦留痕——邵根才60年收藏之路》女口一部
精彩的历史画卷,展示着百姓生活的变化、历史的变
迁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也记述了邵根才丰富
、多彩的人生和奋斗的一生。
戚泉木
作者为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团长,作家、教授、
著名社会活动家
导语
《追梦留痕(邵根才60年收藏之路)(精)》由邵根才著,作者珍藏的这枚世界水日大铜章是其好朋友、原上海造币厂高级工艺美术师、我国大铜章艺术开拓者陈坚先生设计雕刻的。现在作者把这枚寓意“鱼离不开水”的大铜章与半个多世纪以来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他的领导和亲友及收藏爱好者们分享。
后记
再谱一曲奉献之歌
《追梦留痕——邵根才60年收藏之路》样稿是
2017年1月开始动笔的,那时,我刚从中山医院出院
。这一年我带病工作,除了写书,还参加奉贤区档案
局和民政局举办的“纪念建军90周年收藏展”、迎党
的“十九大”书报刊收藏展、举办“邵根才家庭读书
会”。因为我的藏品多为报刊图书类、门券票证类、
发票单据类、合同契约类,还有广告海报类和摄影图
片类等纸质品,媒体常来登门采访。2017年就有奉贤
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广东卫视、《上海商业百年》
纪录片摄制组,还有《奉贤报》《解放日报》《上海
老年报》等媒体,除此之外,奉浦街道还为我做了“
一名老党员,一位收藏家,一个党建微家,邵根才老
师用‘票证’讲述了一段光阴的故事”等10次视频,
原因即在于我收藏的民生史料“金矿”中整理出的一
集集民生档案,如一部部精彩的历史画卷,展示着百
姓生活的变化,记录着历史的变迁,所以那有节假日
、双休日,也常常忘了按时吃药,幸得爱人把洗衣、
买菜、做饭一切家务事包下来了,还常帮我校对书稿
。这里还要谢谢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杨欣怡和新闻系
唐瑞雪两位同学利用星期日来帮助打印文稿,感谢奉
浦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张丹一、赵晓雯、陈晓霞等
志愿者前来帮我扫描图照,给了我很多帮助。
2018年是我涉足收藏60年,心情十分激动,《追
梦留痕——邵根才60年收藏之路卜书,是我满脑回忆
的总结,这份总结写了6万多字,用了700多幅图照,
讲的是自己的故事,记述的是祖国建设、发展和改革
开放的成就,展示的是百姓生活的变化。为了总结和
讲好60年收藏路上的故事,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
,除了参加社会活动外,把所有精力和时间都浸透在
版面设计上,前后样稿出了八次,还三次邀请6位作
家参加审稿会议。
回顾总结60年收藏之路,为“守护历史记忆,传
承中华文化”的收藏原点,非常欣慰的是做了八件事
:1.收藏民生史料三万余件,创出了“收藏面额最小
的票证种类之最”、“个人收藏民生档案史料(奉贤)
数量之最”等6项大世界基尼斯记录。2.在奉贤区档
案馆内建立了“历史印记”、“生活见证”、“知青
档案”、“社会百科”与“老物件”等五大板块的“
邵根才收藏馆”。3.利用建立的家庭档案,于1997年
出版了《生命的火花》,全书记述了我的童年、少年
和在部队、贵州、广西、家乡等人生奋斗中的四个驿
站。4.历经10年收藏上海邮电史料,于2010年出版《
邮电往事》一书,成为全国唯一用邮政、电信票据记
述邮电历史的书。5.历经25年收集家乡各类票据,于
2012年和2013年出版了《奉贤票证收藏》和《奉贤票
证故事》,成为全国唯一用家乡票证记述家乡历史的
书。并为《上海商业百年》纪录片摄制和《奉贤图照
志》《奉贤文化志》《奉贤政协志》《奉贤供销合作
社志》等多种志书编辑提供诸多珍贵史料。6.历经10
年收藏奉贤西渡渡口票证,于2016年出苊聪收藏西渡
》一书,成为千年黄浦江唯一用渡口票证记述渡口历
史的书。7.历经31年配合政府中心工作,举办个人收
藏展达50多次。8.倾情于公益,已向中央档案馆、中
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国家图书馆、中国航海博物馆
、一大会址纪念馆等全国250多个文博档案单位捐赠
红色历史文献和老照片、老票证等藏品8500多件。我
觉得这八件事就是我60年收藏途中“守护历史记忆,
传承中华文化”的八大奉献,最有意义的是捐赠,为
文博档案单位填补了一次又一次空白,收到全国文博
单位寄来了70多封感谢信和锦旗,使我60年默默的付
出得到了最幸福的回报。
《追梦留痕——邵根才60年收藏之路》一书写作
,回味到自己走过的人生旅程,从自己走过的足迹里
看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但是总感到里头还缺些什
么,还需努力。所以在今后的日子里,心中的情怀始
终坚定不移,如铁的信念一如往昔——精心收藏、潜
心研究、用心展览、热心捐赠和不怕辛苦、不怕吃亏
的“四心二不怕”收藏之路会继续忠实记录着我的收
藏人生。如今虽已80岁了,人生的终点已渐渐清晰,
但还想多办几次展览、多找几件家乡的票证、多捐几
件藏品给国家,所以像年轻人一样分秒必争地忙碌着
,已将下一步的工作目标锁定在2021年完成奉贤百姓
记忆丛书之五《散落的记忆——奉贤民间史料图鉴》
一书。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这是我在收
藏路上要做的第九件事情,再谱一曲奉献之歌。
《追梦留痕——邵根才60年收藏之路》一书,封
面上的人物是中国钢笔画画家黄根裕先生用钢笔创作
的作品《中国优秀收藏家邵根才先生肖像图》(原图
尺寸为60厘米x68厘米)。
在我的收藏道路上得到了中国收藏家协会、上海
市收藏协会、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和奉贤区委宣传部
、文明办、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档案局、民政局、
教育局、区妇联、地方志办公室、邮政局、博物馆、
图书馆和四团镇、南桥镇、奉浦街道、西渡街道,还
有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艺美术学会大铜童研究会、
奉贤区收藏协会和集邮协会等单
精彩页
一、收藏,我从红色藏品开始
1956年至1958年,在奉贤县三官塘初级中学(现光明学校)读书时就珍藏着一张“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的照片。1958年12月,我从学校参军时,把学生证和毛主席照片,还有同学们的签名日记本带到了部队,成了最早的收藏品。
刚到部队样样都感到新鲜:我把脏衣服一脱下来,一些老战士就拿去洗了;出公差、搞勤务也不要我去;半夜三更指导员、连长还常来替我盖被子。我很感动,但是同志们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呢?我搞不懂。我就问班长,班长孙华修说:“你学学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一文。”毛主席在这篇文章一开始就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又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我的心顿时亮堂起来了,心中的疑团荡然无存。《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虽只有七百多个字,但字字句句提出了人生的根本问题,同志之间的关系问题,对革命事业的态度问题,感到亲切、解渴、有劲。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有许多印象最深刻的事物。第一次学习《为人民服务》发自心灵的求索,有着最深刻动人的力量,永远不会忘记。
入伍以来,我不仅开始学习毛主席著作,也开始收藏《毛泽东选集》。如今我还珍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版本的《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100多本,还有毛泽东图片、明信片、版画肖像、书签、歌曲1000多件。
1958年12月参军后,还钟情于收藏在部队获得的革命军人受奖喜报,代表证等各种荣誉证书。还有《加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好》《光荣归于党》《北京风光》等各种图片、贺年片和书签都爱不释手。
红色收藏系列中集邮也是重点。1987年在老家四团镇第一次举办集邮展览和1990年在奉贤县第三届艺术节上举办专题集邮展“革命的历程”,成为奉贤历史上第一个举办个人邮展的收藏者,奉贤县第三届艺术节特发行纪念封2000枚。
2011年,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日子里,将收藏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发行的纪念辛亥革命邮票,在《奉贤报》上展示,让大家一起回顾辛亥革命的历史。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将收藏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行的纪念抗战胜利、抗战名将和英烈邮票编成一部邮集“方寸见证抗日战争史”在报上展示。
在红色藏品收集中,还致力于收集印有毛泽东在各个时期照片、图像的明信片260多枚,编辑了一部《毛泽东的光辉一生》明信片专集,展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的光辉历程。
这是珍藏的部分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出版的有关马列主义的已知和刊物。P26-3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