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瓶子里的鱼/傅菲作品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傅菲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傅菲,本名傅斐,1970年代生于江西上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常见于《人民文学》《天涯》《花城》《钟山》等刊,收入百余种选本。
出版作品:《屋顶上的河流》(200年,散文集);《星空肖像》(2009年,散文集);《炭灰里的镇》(2009年,散文集);《生活简史》(2010年,散文集);《南方的忧郁》(2014年,散文集);《饥饿的身体》(2015年,散文集);《在黑夜中耗尽一生》(2015年,诗集);《大地理想》(2016年,散文集)。
后记
我们都曾是瓶子里的一条鱼(代后记)
灰蒙蒙的天空、单调的店面招牌,熟悉的面孔
、不冷不淡的眼神……骑一辆破旧的飞鸽自行车,
从城东到城西从城西到城东……这是我们七十年代
生人对于逝去时光中故乡小城的模糊记忆。或许,
街头还有一个叫小武的小偷,他属于贾樟柯那个叫
作汾阳的县城,属于电影《小武》。又或许,胡同
里还有一个杂货铺,里面有一个边教书边做老板,
还支着一张麻将桌的“道长”,他属于傅菲饶北河
畔的那个小城,属于这本散文集《瓶子里的鱼》。
《瓶子里的鱼》,是其中的一篇散文,我喜欢
这个名字,于是拿来做了书名。我已责编过的傅菲
的六本散文集,这却是极为特别的一本。
私下聊天中,我常常说,你还要写啊,写那么
多,人成了打字机文字成了流水线。打字机,是说
他产出之多。几年来,我只要冒出一个念头:我想
编一本某某题材的书,你有吗?有!我想编一个某
某主题的系列,你有吗?有!他说,写作三十年来
,已有超过200万字的文字积累。流水线,是说他行
文之长之繁复。长,未免繁而同质(出于篇幅的需要
,我有时会把他的文章偷偷掐腰去尾,他觉或不觉
我至今不得而知)。傅菲是一个极“自负”的人,每
遇我如此“打击”,又确乎被我捏住了“七寸”,
便也只能悻悻然:不写了,不写了!我便即兴:你
韬光养晦,他日或可飞跃……他沉默片刻,继而反
问:不写字,那我干吗呀!于是第二天、第三天、
第四天又见他在朋友圈晒目录晒封面晒截图,晒到
别人来不及给他点赞。
每个人的心中都流淌着一条属于自己的河流。
傅菲的这条河,流淌在指尖,流淌在他经年没边没
际的对于饶北河的书写中。他写遍那里的一草一木
,他知道每一棵古树的前世今生,他记得每一个季
节的风短云长,他熟悉每一种花蜜的味道。他是植
物学家,他是地理学家,他是美食家……关于这些
,你可以去《大地理想》
《瓦屋顶下》

通往时间的上游》
《万物柔肠》中一一验证。
我要说的“极为特别”的这本《并瓦子里的鱼
》,我看了三遍。第一遍,我看而生“疑”——这
些文字,摆脱了他一贯的一波三折的“褶皱”式语
言表达,完全用在场的自我抒解的方式呈现1990年
代一个小城的纹理与脉搏。灯光昏暗,人面模糊,
步声踢踏由远而近由近而远,回响在渐行渐远的时
光深处……第二遍,我确之为“异”了。书中完全
颠覆了他最擅长的“经典散文”式的华丽铺排写作
范式,朴素节俭,沉静悠远。与“祖先”的邂逅、
对旧人未果的寻访、算命先生、留着涎水的痴儿…
…他用个体的表达形式,轻松呈现了一代人的集体
记忆,不哀不伤,却直击一个时代的隐秘痛楚。
傅菲之于南方,我之于北方,你之于过去的远
方,我们都曾是瓶子里的一条鱼。
本书责任编辑贾江涛
20侣年8月印前
目录
蓝调小镇
美蛾
遇见祖先
大凉山的蜂蜜
边城
地窖里的人
饥饿
盛开的手
坐K1585列车记
你从哪里来
穿城而过
旅馆
虚线
瓶子里的鱼
一九九零年代的玫瑰
胎记和釉色
登升这个人
胸腔里的河流
相仿的南方
黑夜方程式
黑暗中的耳语
后记
精彩页
蓝调小镇
夕阳将落,给人一种莫名的悲伤。山梁像一个倒卧的人,它弯曲的弧线有些重叠和交错。小镇依傍在饶北河边,让一个远游归来的人获得慰藉。夕阳在铁炉里做最后的燃烧,赤色的光彼此交织,向大地投射。在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夕阳是一个时间的奔赴者,热烈,不知疲倦,要吐尽体内最后的血,才能得到安息。是的,夕阳落下的地方就是每一个人的投奔之处。
我站在小镇的石拱桥上,看到山峦是匍匐的,绵绵的青蓝给我淹没感,恍若强大的气流。在离开小镇之前,我经常一个人在河边看夕阳。天空铺满桃花色,山梁像一群小兽,慢悠悠地走。炊烟起伏,暮归的人群隐没在林荫小路,稀薄的人声在水面扩散,细密地波纹般荡开。渐渐地,仿佛有黑色的液体被倒入空气中,一桶,两桶,三桶,直至视野炭黑,小镇四周的原野被浓缩成一滴露水,夜晚就这样在眉宇间降临。确实是这样,我曾经迷恋过小镇的黄昏,山岚游弋,霞光飞泻。饶北河曲折地弯过屋舍,在镇头,与古城河汇流,形成一个怀抱状的半弧。
镇头有一个三角形的小广场,来来往往的人聚集在这里,等候南来北往的车辆。车站是一栋小楼房,青灰色的砖墙散发出南方柔绵的忧郁气息。售票窗口的上方,贴着法院的布告和寻人启事。布告上用红线圈起来的名字,作为一种令人警醒的符号,已不属于罪犯本人。那些年,罪犯大多是两类,一类是强奸犯,一类是抢劫犯。小镇里,最常见的案犯是小偷。车站的门口是一条小街,街面上搭着油毛毡的黑棚,黑棚用竹篾隔成一个个房间,杂货店和清汤店就开在这里。小偷一只手拿报纸,另一只手拿夹子,跟在人的后面走路。我知道小镇里最负盛名的小偷,叫乌铁钉。关于他行窃的故事,广为传播,当然传播的不是他侠义偷盗,像个楚留香,而是他高超的偷盗技艺。但我并不认同。有一次,在车站对面的饮食店里,我在吃清汤。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个外地人,在吃饭。乌铁钉进来了,拿出五毛钱给老板娘,说:来一碗清汤吧,葱花多放一些。他一边说话,一边转到外地人的身后。乌铁钉穿一件短袖白衬衫,头发油亮亮地往两边梳,皮肤像淤泥。乌铁钉用夹子伸进外地人的裤兜,夹出一个折叠的蓝布包。外地人吃得津津有味,满头大汗,没有丝毫察觉。我们坐的是八仙桌,我用脚一踢凳脚,外地人身子往后一倒,把乌铁钉撞在墙上,蓝布包撒出一地的角票。乌铁钉撒腿就跑。
近邻车站的是卫生院。卫生院有一个空大的院子,院子里种满了石榴和菊花。它馥丽香薰的气息被河面送来的风吹远。屋廊幽长,给人空寂的错觉。庞对卫生院深恶痛绝——他在这里做了生殖系统手术。他说:我总有一天会把卫生院炸掉。庞是从县城来小镇工作的,有费玉清般的歌喉,才艺超凡。在小镇里,我没有见过比他更讲究仪表的,即使是夏天,他也穿一件白衬衫,打黑色的蝴蝶结。每天傍晚,他要在他的单身宿舍里练声。宿舍不足二十平方米,光线黯淡,他坐在窗户下,一边弹手风琴一边练声。“咿、咿、咿……呀、呀、呀……咪、咪、咪……吗、吗、吗……”似乎约好了一般,镇里几个体态丰腴的少妇就坐到他的房间里,脸上露出仰慕的神色。窗口则趴着一群小孩。我是其中之一。练了半个小时的声,他又站到屋外的梧桐树下,开始唱歌。他一天只唱三首歌。那是一些民歌,有《茉莉花》《蓝花花》《这么好的妹妹见不上面》《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傲包相会》。少妇们听完了歌,还不愿离开,围着他叽叽喳喳。我至今记得一个小学女代课老师,喜欢穿一件睡袍一样的桃红色连衣裙,趿拉蓝色的凉鞋,手里拿着《歌曲》杂志,每到华灯初上,就去庞的房间。庞一直是作为偶像而存在的。他清俊硬朗,气质优雅,为人谦和。他每天早上要去河边吹笛子。他穿一套米色的运动服,在河滩练半个小时的武术,再坐在柳树下吹笛子。直到我参加工作之后,我才知道,庞是全县的“第一支笛子”,当年因离婚而被贬入小镇。
P1-4
导语
《瓶子里的鱼/傅菲作品系列》是傅菲的散文集。傅菲的散文题材多来源于自我的平行世界。他把绕北河、枫林村作为自己的写作原乡,对这里的人情、世态、器物做了白描,意向饱满,充满温情,抒发的是作者最动人的乡愁以及对故土的无限眷恋。这些文字又及其充满灵性,足可以作为学生作文的典范。
内容推荐
《瓶子里的鱼/傅菲作品系列》收录作家傅菲的经典叙事散文二十余篇,并随文插附精美的手绘线条图。文章多以1990年代作者饶北河畔一个小城的生活经历为背景,书写作者的所见所思、所闻所感,从生活的细节捕捉感人瞬间,从而生发独特的人生体悟。每篇文章寓情于理,充满爱与慈悲,又处处闪耀哲理的光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8: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