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B·M·罗津,1937年6月28日生于莫斯科,哲学博士。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教授。研究方向:科学及艺术的起源、技术哲学、工程设计的方法论等。发表论文400多篇,著有教材及著作84部。 目录 中文版序 前言 第一章 技术现象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技术与工艺的本质 第三章 古代及中世纪的技术 第四章 新时期文化中的技术 第五章 对技术及工艺的社会评价 第六章 技术及工艺的配置 第七章 影响技术发展的因素 第八章 技术文明:矛盾的出路 第九章 其他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校译后记
导语 B·M·罗津在分析了当代西方的一些哲学家的技术哲学思想之后,认为技术哲学应集中完成两个主要任务,即第一个任务是对技术的理解,阐明其特征和本质,这是由于技术危机、文明危机所引出的;第二个任务是在哲学中探寻解决技术危机的途径。因此,他在《技术哲学(从埃及金字塔到虚拟现实)》中详尽地分析了技术和工艺的特征、技术概念的历史变化及其与技术文明的有关问题。 内容推荐 《技术哲学(从埃及金字塔到虚拟现实)》是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B·M·罗津教授晚年撰写的一部经典之作,是苏联解体10年后出版的唯一一部冠名为“技术哲学”的著作。 该书共9章,较深入地分析了技术的本质、特征,以及技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与特点,特别是对技术与工艺的本质、文化背景对技术的影响、技术与工业的统筹建构、影响技术发展的因素等方面的分析,是其他类似著作很少论述的,在研究方法上亦独具一格。同时,对人类因滥用技术而出现的“技术危机”作了认真的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一危机的途径。 全书逻辑严谨,分析独特,是一部难得的与西方同类书风格截然不同的技术哲学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