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记 “海上仙都”太姥山素以“山海大观”而著称 于世。她是山岳和海浪互相亲和的悠悠暖巢,是溪 瀑和海岛遥相呼应的迢迢星汉。它的奇崛、它的灵 动、它的秀美,让人着迷、让人深思、让人赞叹。 许多来过的诗家文人,把这里当成精神的原乡,或 被点燃激情,或被引爆灵感,或被洗涤灵魂,继而 用手中的笔,探寻、描摹、赞美,留下了大量文思 飞扬、脍炙人口的佳构妙篇。本书从“大太姥”的 视域,大致根据“山、海、川、岛”和人文景观的 布局顺序,选取50篇散文随笔,每篇文章再配以一 幅精美的图片,以期让读者们透过这些关文和美图 ,感受福鼎太姥山自然和人文的巨大魅力,以及创 作者们的绵绵幽思和澎湃激情。 感谢造化的恩赐!感谢太姥山!感谢作家、摄 影家的丰沛文思和美丽镜头!感谢所有为本书出版 付出智慧和劳动的朋友们! 编者 2017年9月
目录 感受福鼎山海 何少川 太姥神韵 张炯 太姥山志 谢冕 太姥山的召唤 高洪波 太姥山 黄文山 太姥山八章 黄亚洲 太姥纪游 陈海亮 太姥山·太阳山 唐敏 选胜访神山 曲冠杰 太姥山的星光 吴守峰 品读太姥山 於风 阅读太姥山 李步登 母爱的山 薛宗碧 林嵩与太姥山 唐颐 随谢肇涮游太姥 游友基 应与名山旧有缘 白荣敏 石心水 王祥康 曾经沧海太姥泪 周宗飞 太姥山上一棵树 孔屏 干层险峰 谢瑞元 神峰情石 许怀中 石头的交响 仲 读石太姥 林如求 石头,一粒粒情种 禾源 栖居在太姥山的石头 郑飞雪 穿洞上太姥 林登豪 太姥云海 马树霞 大风吹过太姥山 高崎 风雨上太姥 张振弼 雨中登太姥 吴梅芳 温情太姥 莫沽 冬日太姥 老易 太姥山的雪 林典饱 湖光山色太姥山 黄橙 过太姥一线天 杨晓君 太姥登阶 张泉花 沙滩,闪着银亮的光芒 曾金珠 牛郎岗散想 狄民 九鲤溪一瞥 延青 九鲤溪的原色时光 刘建平 从嵛山岛到九鲤溪 徐锦斌 嵛山岛:瓷器一样的时光 刘翠蝉 嵛山岛的风 诗音 寻梦嵛山岛 林文钦 海上公园台山岛 董欣潘 散落的丰碑 曾章团 潋城探秘 林思翔 大地上有个村庄叫屯头 钟而赞 翠郊大厝的今昔 缪华 赤溪古韵 冯文喜 后记
精彩页 感受福鼎山海 ◎何少川 福鼎市地处福建省东北部,与浙江省交界,地理位置特殊,其地貌有不同一般之处。在别的一些地方,要不有山无海,要不有海无岛,或山不奇伟,海乏景致,岛缺风韵,溪少幽然。而福鼎却山峦独特,海景旖旎,岛屿妩媚,溪流静谧,风光道不尽的美妙多姿,让游客在诧异中流连陶醉。 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我三顾太姥山。在首游之前,我读过一些描绘太姥山的诗赋,听说过一些有关的民间传说,不由地神驰心往。但几次已近它的身旁,都各种原因没能成行,太姥山在我的心目中更有了几分神秘,探访它的愿望也更加的迫切。于是首游后,我写了篇游记,题为《有缘是福识“仙都”》,文中这样写道:“大凡山的魅力,莫不得助于或是有志之史悠远,名重遐迩;或是士踪仙迹留存,引人朝觐;或是险峰峭岩神妙,景观绝奇;或是林茂叠翠静谧,风光秀丽;或是洞谷盘旋曲折,千姿百态;或是青山绿水相映,情趣无限。令人惊叹的是,我发现所有这一切,太姥山似乎兼而有之,是一块难得的宝地。”从山蕴藏的内涵而言,我感受到太姥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确有其不平凡之处,可以同其他名山的风光媲美。吟唱太姥山的诗词很多,前人曾有诗赞道:“七闽山多灵气钟,武夷太姥高穹窿。” 进入21世纪,我又有一次登临太姥山的机会。虽然是重游,却兴趣不减,山上的一峰、一洞、一谷、一寺、一潭,依然令我迷恋和遐想。那天下午,风和日丽,夕阳即将西下,明月已挂天边,巧遇难得的日月同辉美好天象。我坐在四处可览的高高石台上,只见惟妙惟肖的“夫妻峰”,沐浴在淡淡柔和的霞光之中,两情相悦亲密依偎,形象更加生动出彩,氛围温馨撩人。我面向大海眺望,这时海上没有雾,只有薄薄水气洇染。茫茫大海博大旷渺,一边是与长空衔接,一边是金色沙滩镶嵌,像一张白天而降的庞大幕布覆盖在大地表面。那色泽浅蓝浅蓝的,细软细软的,恍若一袭薄薄的轻纱,过眼让人舒心怡然。于是,我想天地造化,正是有了海,太姥山才能宛似仙境,凸显它与众山不同的美妙,被誉为“海上仙都”。这一次去太姥山,我乘车路过闽东沿海和浙南一带,有意留心观察。广阔的区域里,尽是山地,山连着山跌宕起伏,巍巍壮观。但是山顶都比较平缓,有的岭难遇突兀的山峰,岭上的巉岩怪石也非常罕见,成堆成片的更为稀少,像一头头被驯服的猛兽没有龇牙咧嘴,显得十分温顺。而在这样一大片的地貌之中,太姥山可以说是异峰突起,岩相姽姬,独露峥嵘,显示出它的卓尔不群,它的脱俗可贵,值得珍惜。 2006年夏至前后,我到过大嵛山岛,这是福鼎海面上福瑶列岛中的一颗明珠。福瑶列岛包括大嵛山、小嵛山、鸳鸯岛、七星岛、银屿、娘子礁、蚕仔礁、大鸡笼、小鸡笼、小洋鼓、烽火岛等,共有大小11座岛屿,像天上撒落东海的一串珍珠,大嵛山岛是最大的一颗。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曾到过岛上,迷醉其景色,脱口而出称之为“东海仙境”。我登岛的前一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组织评选“中国最美的地方”活动,嵛山岛超凡胜出,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据统计,全球有20多万个岛屿,我国海域辽阔,星罗棋布的大大小小岛屿少说也有上万个,属世界上拥有众多岛屿的大国,能被评上“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我不懂得以何等标准,又依怎样程序评判的,但能被评上至少说明,这是一座值得人们去亲身体验的岛屿。我兴趣盎然地登上大嵛山岛,环视这里的地形,果然如辞书所言:“因山坳凹陷如盂,旧名盂山,谐音为今名。”遍游全岛所见所闻,在这座面积仅有22.21平方公里的岛上,万象包罗。有青山起伏的峰峦,层层重叠,洞穴幽邃;有晶莹透彻的湖泊,盈盈碧水,静如处子;有拍壁雷鸣的飞瀑,皑皑流注,终年不枯;有广袤万顷的草甸,茵茵翠绿,苍茫壮丽;有澳角平坦的沙洲,绵绵柔软,仿若黄云;有海蚀地貌的岩岸,影影物象,如诗如画……本地朋友不无自豪地对我们说:“这里的景致,几乎是其他岛屿上有的,嵛山岛全有了;其他岛屿没有的,嵛山岛也能看到,集岛屿风景之大观。” P1-3 导语 邀请名家对一方山水名胜的集中写作,可以从每一个作者独特的笔触来展现名胜山水蕴含的传奇、历史、人文、自然的审关源泉。这样的创作活动能够充分关照到太姥山别具一格的地域特色,就题材而言能够做到几乎覆盖到位,每个作家的作品相对有所侧重,同时对太姥山的主要景物又有集中表达。太姥山的一草一木皆被作家赋予情感,由此甚至延伸到对福鼎市其他山水的感怀;由物及人,将闽东人的纯朴勤劳、勇于开拓的精神特质讴歌出来;同时,作品又把浸染着这方山水的人的灵性一面展示出来了。白荣敏主编的《海上仙都——作家笔下的太姥山》是一曲美妙的集体交响乐。 序言 大美太姥山(代序) 张应辉 太姥山的名字很温馨,听起来就给人以信赖感 。我去过一次就不敢再触碰她的关,因为我还没有 准备好足够的眼力去欣赏她,我还没有预备好充盈 的激情去拥抱她。直到这次有幸对“太姥文化丛书 ”进行审稿,我猛然再次邂逅太姥山,不禁惊诧于 她的大美。无论是人、是景、是物、是传奇,太姥 山在这套丛书中妖娆多姿,读完令我深深地陶醉。 邀请名家对一方山水名胜的集中写作,可以从 每一个作者独特的笔触来展现名胜山水蕴含的传奇 、历史、人文、自然的审关源泉。这样的创作活动 能够充分关照到太姥山别具一格的地域特色,就题 材而言能够做到几乎覆盖到位,每个作家的作品相 对有所侧重,同时对太姥山的主要景物又有集中表 达,例如对太姥山神奇的石景,就有《千层险峰》 《神峰情石》《石头的交响》《读石太姥》《石头 ,一粒粒情种》《栖居在太姥山的石头》等。太姥 山的一草一木皆被作家赋予情感,由此甚至延伸到 对福鼎市其他山水的感怀;由物及人,将闽东人的 纯朴勤劳、勇于开拓的精神特质讴歌出来;同时, 作品又把浸染着这方山水的人的灵性一面展示出来 了。无论作家们此前是否来过福鼎太姥山,他们所 写的文字是真诚的,是一次心灵的投入,倾注了对 这一方水土的钦羡与赞赏,《海上仙都——作家笔 下的太姥山》是一曲美妙的集体交响乐。 民间传说是最具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写作题材 ,它大多以经年累月口口相传的传播方式而存在。 故事短小精悍,有的甚至只是一个故事的内核,一 个人物、一件奇事,但都是与当地地气紧密相连, 它的丰富性可以无限延伸,可以将一个地域的历史 文化、自然景观涵盖到传说中去。太姥山的民间传 说自然也离不开这样的共性,但我惊讶于太姥山的 传奇故事之多、之杂、之妙。其中还有不少关于畲 族的动人民间传说,这也是闽东独特的少数民族文 化奇观。书中所收集整理的民间传说,题材广泛, 为太姥山景区增添了醇厚的历史人文气息,同时也 赋予她一种浪漫的传奇色彩,是景区宣传推广不可 或缺的文化展示。 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美化和新建了赖以生存 的家园,同时我们也在渐渐拆解和遗漏我们曾经有 过的家园记忆,尤其是以物质形态保留的街区、建 筑、桥梁等等,在岁月的洗礼中被重新规划、修缮 ,甚至因不适宜时代的整体发展而无奈消逝。无论 在还是不在,这些都是我们祖祖辈辈繁衍生息过程 中弥足珍贵的家园印记。“太姥文化丛书”中能够 有这么一部《回望家山——福鼎物质文化遗产》, 将闽东这块土地,将太姥山下的烟火情怀书写、记 载,是太姥山人清醒的家园意识,是深情的凝眸, 是未来子孙回望家乡的惊鸿一瞥。其中所孕育的人 文价值是不可言喻的,也让人由衷地为太姥山异彩 纷呈的家园景观点个赞。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文化生态,人们的生活 习俗、娱乐方式、民间技艺等最能够反映一个地域 的生活状态。每个地方的人因非物质文化的熏陶而 显示出人群的独特性,也是区别于其他地域生态的 重要标识。太姥山养育了极富灵性的一方子民,《 品味传承——福鼎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世代传承 下来的生活琐碎,凝结成璀璨的文化晶体,从多面 呈现出他们值得骄傲的丰富的生活层次。这种以非 物质方式存在下来的文化形态,内含着许多生命的 仪式,无论是信仰习俗、风华艺苑、人之绝技,太 姥山富饶的生命体验在一篇篇散文式的介绍中彰显 出华彩。这些富有生命传承意义的文化形态并不是 用刻板的文字冷面书写,而是饱含着作者浓郁的乡 土情结,将其融入对每一文化样式的展现中去,其 中有历史传承的轨迹,有生动可感的流动画面,有 生生不息的太姥山气脉…… (作者系福建省文学院院长)
内容推荐 “海上仙都”太姥山素以“山海大观”而著称于世。白荣敏主编的《海上仙都——作家笔下的太姥山》从“大太姥”的视域,大致根据“山、海、川、岛”和人文景观的布局顺序,选取50名福建省知名作家50篇描写太姥山人文景观的散文随笔,每篇文章再配以一幅精美的图片,每个作家对一方名胜的集中写作,可以从每个作者独特的笔触来展现名胜山水蕴含的传奇、历史、人文、自然的审美源泉,让读者们透过这些美文和美图,感受作家笔下的福鼎太姥山自然和人文的巨大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