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
第1章 数据可视化简介
1.1 可视化释义
1.2 可视化简史
1.3 数据可视化详解
1.3.1 数据科学的发展
1.3.2 数据可视化的意义
1.3.3 数据可视化分类
1.3.4 数据可视化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关系
1.4 数据可视化研究挑战
参考文献
第2章 视觉感知与认知
2.1 视觉感知和认知
2.1.1 视觉感知和认知的定义
2.1.2 视觉感知处理过程
2.1.3 格式塔理论
2.1.4 相关实验
2.2 颜色
2.2.1 颜色刺激理论
2.2.2 色彩空间
2.3 视觉编码原则
2.3.1 相对判断和视觉假象
2.3.2 标记和视觉通道
2.3.3 视觉通道的概念
2.3.4 视觉通道的特性
参考文献
第3章 数据
3.1 总览
3.2 数据基础
3.2.1 数据分类
3.2.2 数据集
3.2.3 数据相似度与密度
3.3 数据获取、清洗和预处理
3.3.1 数据获取
3.3.2 数据清洗
3.3.3 数据精简
3.3.4 其他常用的数据预处理步骤
3.4 数据组织与管理
3.4.1 数据整合与集成
3.4.2 数据库与数据仓库
3.5 数据分析与挖掘
3.5.1 探索式数据分析
3.5.2 联机分析处理
3.5.3 数据挖掘
3.6 数据科学与可视化
3.6.1 数据工作流
3.6.2 可视数据挖掘
3.7 数据科学的挑战
参考文献
第4章 数据可视化基础
4.1 数据可视化基本框架
4.1.1 数据可视化流程
4.1.2 数据可视化设计
4.2 可视化中的数据
4.2.1 数据认知
4.2.2 数据类型
4.3 可视化的基本图表
4.3.1 原始数据绘图
4.3.2 简单统计值标绘
4.3.3 多视图协调关联
4.4 可视化设计原则
4.4.1 数据到可视化的直观映射
4.4.2 视图选择与交互设计
4.4.3 信息密度——数据的筛选
4.4.4 美学因素
4.4.5 动画与过渡
4.4.6 可视化隐喻
4.4.7 颜色与透明度
4.5 可视化理论发展
4.5.1 图形符号学
4.5.2 关系数据的图形表示
4.5.3 图形语法
4.5.4 基于数据类型的研究
4.5.5 基于数据状态模型的研究
4.5.6 多维关系数据库可视化分析系统
参考文献
时空数据篇
第5章 空间标量场可视化
5.1 一维标量场可视化
5.2 二维标量场可视化
5.2.1 颜色映射
5.2.2 等值线
5.2.3 高度图
5.3 三维标量场数据可视化
5.3.1 空间数据表达
5.3.2 空间数据特征计算
5.3.3 间接体绘制
5.3.4 规则三维标量场的直接体可视化
5.3.5 不规则体数据的体可视化
参考文献
第6章 大规模多变量空间数据场可视化
6.1 大规模空间标量场数据的实时可视化
6.1.1 大规模空间标量场数据的单机绘制
6.1.2 大规模空间标量场数据的并行绘制
6.1.3 时变空间标量场数据加速绘制方法
6.2 时变异构空间数据场的特征追踪与可视化
6.2.1 时变空间标量场数据的特征提取
6.2.2 异构数据的特征融合
6.2.3 时变空间标量场数据的特征追踪
6.3 空间向量场数据可视化
6.3.1 图标法
6.3.2 几何法
6.3.3 纹理法
6.3.4 拓扑法
6.4 空间张量场数据可视化
6.4.1 张量场的数学描述
6.4.2 基于几何的方法
6.4.3 基于纹理的方法
6.4.4 基于拓扑的方法
6.4.5 高阶张量场可视化
6.5 多变量空间数据场可视化
6.5.1 多变量空间数据场的特征表达与关联分析
6.5.2 多变量空间数据场的可视化与交互
参考文献
第7章 时变数据可视化
7.1 时间属性的可视化
7.1.1 线性和周期时间可视化
7.1.2 日历时间可视化
7.1.3 分支和多角度时间可视化
7.1.4 时间属性的动态可视化
7.2 多变量时变型数据可视化
7.2.1 基于线表示的可视化
7.2.2 基于图结构的可视化
7.2.3 时间序列数据的可视化交互
7.3 流数据可视化
7.3.1 流数据可视化模型
7.3.2 流数据处理技术
7.3.3 流数据可视化案例
7.3.4 并行流计算框架
参考文献
非时空数据篇
第8章 层次和网络数据可视化
8.1 层次数据
8.1.1 层次数据的可视化
8.1.2 节点-链接法
8.1.3 空间填充法
8.1.4 其他方法
8.2 网络数据
8.2.1 网络和图
8.2.2 网络数据可视化
8.2.3 网络数据的地图隐喻可视化
8.2.4 超图及其可视化
8.2.5 动态网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