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金融服务以及各种衍生产品在深度嵌入人们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也增大社会的流动性、不确定性以及风险性。因此,互联网金融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电子信息技术加自由竞争,还应该把金融与公权力的微妙关系以及适当监管的必要性纳入视野之中。对于金融而言,基本的监管就是法治,互联网金融尤其需要拥抱法治。没有法治,通过电子信息技术而降低的融资成本就有可能因其他类型的交易成本增高而被抵销。许多奇主编的《互联网金融法律评论(2018年第2辑总第13辑)》以及相关研究的宗旨,就是要防止微观合理性与宏观不稳定性之间形成短路联接现象,为“互联网+金融”的各种经济发展提供必要而充分的制度保障。 作者简介 许多奇,湖南临湘人,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第五届上海市十大中青年法学家,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交通大学互联网金融法治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互联网金融法律评论》主编。 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法、财税法、经济法。获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Hauser Global奖教金从事一年的访问研究,曾多次到杜克大学、田纳西大学法学院访学,并曾在台湾大学法学院教授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独著《债权融资法律问题研究》,译著《解密美国公司税法》,并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中国法学》(中、英文版)、《法商研究》、《法律科学》、《法学》、《法学评论》、《法学家》、《月旦财经法学》(台)等核心期刊与境外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相当数量的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法学精粹》、《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信贷资产证券化之现实冲突与法律整合”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曙光计划、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纽约大学国际合作等课题10余项。 目录 慎思篇 隐私、个人信息与平台责任 傅蔚冈 法律管制“高利贷”并非社会之福 黄 韬 数据共享背景下的金融隐私保护 何 颖 高利贷行为的刑法规制 张 勇 非银行机构支付结算与清算业务风险研究 苏 盼 审问篇 未来债权保理的法律解释——以卡得万利案为例 郭雨亭 经济新常态下南通市非法集资防范和处置问题之探讨 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大数据时代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规制及用户个人隐私保护研究 卢 文 李 霞 笃行篇 P2P平台融资性别与投标额的关系实证研究 杨 青 吴周阳 严立新 “互联网金融+公益”模式的法律规制——以“蚂蚁森林”为例 沈刘静 位甜甜 浅析互联网金融平台类资产证券化监管的法律问题 张瀛舟 广闻篇 中国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陕西省与台湾地区的比较 安嘉仪 大数据下金融隐私保护与信用开放的冲突与平衡 岑莉媛 P2P网络借贷中的非法集资问题研究——基于“善林金融案”的几点思考 熊雪雨 约稿启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