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创新与创新思维
1.1.1 创新、创造、发现、发明
1.1.2 思维惯性与创新思维
1.2 TRIZ理论概述
1.2.1 TRIZ理论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1.2.2 TRIZ理论体系
1.2.3 TRIZ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流程
1.3 TRIZ理论中的基本概念
1.3.1 发明的级别
1.3.2 理想化、理想度与最终理想解
1.3.3 技术系统中的矛盾
1.3.4 资源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解决发明问题的创新思维方法
2.1 传统的创新思维方法
2.1.1 KJ法
2.1.2 形态分析法
2.1.3 信息交合法
2.1.4 奥斯本检核表法
2.1.5 5W2H法
2.1.6 头脑风暴法
2.2 TRIZ理论中的创新思维方法
2.2.1 最终理想解
2.2.2 九屏幕法
2.2.3 小人法
2.2.4 金鱼法
2.2.5 STC算子
2.2.6 RTC算子
2.3 TRIZ的创新思维方法与传统创新思维方法的比较
2.4 创新思维法综合应用案例
案例1 KJ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案例2 KJ法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案例3 运用形态分析法进行新型单缸洗衣机的创意
案例4 运用形态分析法进行汽车前照灯的创意
案例5 应用奥斯本检核表法寻找杯子和保温瓶的设计创意灵感
案例6 应用最终理想解解决酸液对容器腐蚀的问题
案例7 农场中兔子喂养问题的解决
案例8 运用九屏幕法测量毒蛇的长度
案例9 运用小人法解决水计量器失效的问题
案例10 运用金鱼法解决游泳池太小的问题
案例11 用STC算子法设想采摘苹果的便捷方法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发明问题的描述与分析
3.1 技术系统
3.1.1 技术系统的定义
3.1.2 子系统和超系统
3.2 功能分析
3.2.1 功能分析及其目的
3.2.2 功能的直觉表达和本质表达
3.2.3 功能定义
3.2.4 功能模型
3.3 因果分析
3.3.1 5W分析法
3.3.2 因果链分析法
3.4 系统裁剪
3.4.1 系统裁剪的概念
3.4.2 裁剪对象的选择
3.4.3 裁剪的规则及实施步骤
3.5 系统分析综合案例
案例1 丰田汽车生产线上机器停转的根本原因分析
案例2 美国林肯纪念堂外墙瓷砖脱落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
案例3 大楼火灾原因分析
案例4 冬天静电对人身体造成刺痛感的原因分析
案例5 “零件浸漆系统”的功能模型
案例6 通过裁剪产生“零件浸漆系统”的创新方案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40个发明原理
4.1 发明原理的由来
4.2 TRIZ中的40个发明原理
4.2.1 TRIZ发明原理的特点
4.2.2 40个发明原理详解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5章 发明问题中的矛盾及其解决方法
5.1 技术矛盾与物理矛盾
5.1.1 技术矛盾与物理矛盾的概念
5.1.2 技术矛盾与物理矛盾的区别
5.2 技术矛盾及其解决方法
5.2.1 39个通用工程参数
5.2.2 技术矛盾的描述
5.2.3 阿奇舒勒矛盾矩阵表
5.2.4 技术矛盾的解决方法及步骤
5.3 技术矛盾解决案例
案例1 波音737飞机发动机整流罩改进设计
案例2 安全便捷的信封设计
案例3 纺织工艺流程的改进
案例4 菲利普灯泡的创新设计
案例5 开口扳手的改良设计
案例6 新型排污管道的设计
5.4 物理矛盾及其解决方法
5.4.1 物理矛盾的描述
5.4.2 解决物理矛盾的分离原理
5.4.3 解决物理矛盾的通用工程参数法
5.5 物理矛盾解决案例
案例1 十字路口的物理矛盾及其解决
案例2 老年人眼镜的创新设计
5.6 将技术矛盾转化为物理矛盾
思考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奥斯本创新检核表
附录2 阿奇舒勒矛盾矩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