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民间故事(语文新课标必读图书)/亲近母语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邵龙霞//刘颖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邵龙霞、刘颖编著的《中国民间故事(语文新课标必读图书)/亲近母语》精心挑选了符合现代儿童口味的30余篇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包括《九色鹿》《花木兰》《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本书由亲近母语研究院主编,本着儿童性、经典性、当代性的原则,将美丽古老的中国民间传说,以优美的现代母语重述,用古老的故事聚焦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用精彩的故事点亮孩子的心灵,亲近和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给予每个儿童应有的中国记忆,让孩子体验中国之美。 目录 九色鹿 三王墓 田螺姑娘 老虎外婆 聚宝盆 范丹问佛 老虎怕“漏 金马驹和火龙衣 金斧头、银斧头和铁斧头 宝莲灯 花木兰 李寄斩蛇 哪吒闹海 彭祖的故事 七仙女与董永 人参娃娃 孟姜女 白蛇传 梁山伯与祝英台 牛郎织女的故事 布谷鸟的传说 鸡的由来 借眼睛的虾 长腿的蛇和没腿的蛙 兔子为什么变成三瓣嘴 十二生肖鼠第一 聪明的鹿 虎甥与猫舅 鲤鱼跳龙门 龙眼和桂圆的传说 水仙花的传说 启明星 打雷之前为什么先闪电 盐到人间 序言 读这些中国的“老故事”,我就想到同样老的 “经典”。由给儿童读这些“老故事”,我也想到 一些地区风行的儿童“读经”。多年前,我与阿甲 等人讨论儿童教育领域的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共 同表达过需要重视民间文学的观点。我也曾写有《 童谣之“大”与王财贵的儿童读经之“小”》一文 ,从题目中即可看出我对儿童读经,特别是将儿童 读经搞成运动的看法。 曾有古人说:“中国之君子,明于礼义而陋于 知人心。”(出自《庄子·田子方》)古代的君子是 如此,宣扬“儿童读经”的现代“君子”也大都有 此通病。 王财贵教授曾经这样批判应用儿童文学的小学 语文教育:“念‘小老鼠,上灯台’,念了六年, 一无所有。”我猜测,面对这些与“小老鼠,上灯 台”处于同一维度的“老故事”,他很可能也会不 以为然。 但是,我却认为,同“小老鼠,上灯台”等童 谣一样,作为民间文学的这些“老故事”在儿童阅 读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于文化传统的传承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布鲁 诺·贝托海姆是这样说的:“今天,像过去一样, 养育孩子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任务就是帮助他 找到人生的意义。”“对于这一任务,父母和其他 照料孩子的人的影响最为重要;其次是我们的文化 传统,但我们必须以正确的方式将它传授给儿童。 在儿童时期,只有文学能最好地传播这种知识。” 贝托海姆所说的传授文化传统的“正确的方式 ”非常重要。我主张,用儿童文学的思想和方法来 梳理、甄别、改造传统文化中的资源,而不是直接 拿来“圣经贤传”,不问青红皂白,捏着孩子的鼻 子灌下去。我想从两个角度来说明不加甄别的硬性 “灌输”的不可取。 在思想内容上,儿童读经多用《三字经》为教 材,尤其是爱用“孔融让梨”这样的故事,以为这 样的故事是在赞扬谦让的美德。可是如果我们稍加 分析,就会知道这并不是一个美德故事。《三字经 》中是这样说的:“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 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可见 ,在“孔融让梨”这个具体的故事里,是“四岁” 的弟弟孔融让给上面的哥哥。孔融有五个哥哥,如 果按照一年生一个孩子来算,这五个哥哥的年龄大 致是5、6、7、8、9岁。很清楚,在《三字经》中, “孔融让梨”不是表现一种谦让美德,而是在宣扬 “悌”于“长”这一“孝悌”次序。 对于“孝悌”,《论语》是这样解释的:“有 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 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悌”这种道 德,不是如钱文忠所解释的是兄弟间的友爱,而是 弟弟对兄长自下对上的恭顺。“悌”在古代,是必 须遵循的礼法。所以,“《融别传》曰:‘融四岁 ,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间其故?答曰:‘小儿 ,法当取小者。’”不是“情”,而是“法”。 我们要问的是,这样的“法”在当今社会是合 理的吗?儿童教育,包括道德教育,不能不考虑儿 童的心理发展阶段。“四岁”这个年龄很重要!正 是因为是一个四岁的弟弟给八九岁的哥哥让梨这一 事实,使“孔融让梨”的道德教育失去了“道德” 的根基。 我认为宣扬四岁的弟弟给哥哥让梨,会给幼小 的心灵带来阴影甚至是伤害。为什么?研究儿童哲 学的马修斯教授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事例——飞迪(6 岁)因为父母朋友的三个孩子霸占了电视,他们不让 他看他所喜欢的频道。飞迪很不高兴地从沙发上起 来,走到厨房去。“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妈 妈问。“可是他们要看Moomins!”飞迪失望地说。 “对不起,”妈妈说,“我知道你受不了那个节目 。不过,你这样想好不好,让三个人快乐不是比一 个人快乐好些吗?”飞迪想了一下,疑惑地问:“ 妈妈,为什么三个人自私比一个人自私好呢?”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小孩子的心灵是很敏锐的 ,他们对公正是有思考的。四岁的幼儿若被教以让 梨给哥哥的话,他们是会感受到其中的不公正的。 …… 但是,女巫并非真实的人,而是一种心理力量 的表征,在无数民间童话中,女巫都代表所有孩子 努力抗拒的某种天性。 雪登·凯许登说:“童话故事之所以能解决这 些冲突,是因为它提供孩子一个舞台,演练内心的 冲突。儿童在聆听童话故事时,会不自觉地把自己 内心各部分投射到故事中不同角色身上,在各个角 色身上‘存放’内心对立的各种特质。举例来说, 《白雪公主》的邪恶皇后,是自恋的代表,而读者 认同的小公主,则代表儿童心中渴望克服自恋的部 分。打败皇后就代表自我的正面力量战胜了虚荣的 冲动。”为什么在民间童话中“巫婆”,即代表邪 恶力量的角色一定得死?雪登·凯许登的解释是: “从心理观点来看,快乐结局象征自我正面的力量 获胜,女巫被除掉,她代表的邪恶部分随之消灭, 儿童就不再受到自我谴责、自我怀疑的干扰。自我 经历了变化——也就是所谓的洗涤,让小读者感到 安全,自我肯定。” 这套系列收入了神话、传说、寓言等民间文学 作品,也具有雪登·凯许登所说的“演练内心的冲 突”“解决这些冲突”的教育功能。比如,《范丹 问佛》这个故事,生活贫困的范丹去西天找佛祖问 怎样才能获得好生活,一路上遇到了员外、土地公 公、乌龟,他们分别让范丹帮他们问能使女儿开口 说话、升迁、成龙的办法。范丹一一答应了。可他 走到西天,当值的罗汉却告诉他,佛祖说,替人家 问事,自己就不能问事,自己问事,就不能替人家 问事。这显然对范丹是一个考验。儿童读者读到这 里,也会扪心自问吧。范丹最后选择了遵守诺言, 放弃了自己的机会,帮他人问事。由于经受住了佛 祖的这个考验,范丹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 九色鹿》这个故事中,九色鹿救落水人不为报答, 可是面对诱惑,落水人却忘恩负义,最后受到严厉 的惩罚。这样的故事,体现了民间文学处理善恶的 方式:黑白分明。这种黑白分明的善恶冲突的故事 ,使儿童内心中的善恶冲突得以确认,并从中做出 正确的选择。 不仅在思想内容上,在艺术形式,特别是语言 形式上,民间文学也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比如,民间故事的三段式结构,比如民间文学的口 语讲述的语言,对于儿童的心智发展和语言发展, 与作家文学和书面语文学形成了互补的作用。 最后,我想说说“老”故事的价值。文学与科 学不同。科学的发展,往往是新的取代旧的,但是 文学则不是这样。文学有变化,却往往不是否定和 取代。《诗经》的艺术光泽不会因时光的流逝而被 洗去,同样,古老的民间故事也会历久弥新,在儿 童的阅读中,在儿童的精神成长中,显示出其不“ 老”的价值。 导语 邵龙霞、刘颖编著的《中国民间故事(语文新课标必读图书)/亲近母语》呈现中国古代神话,多维度展现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体验中国之美,打下坚实的传统文化根基! 散发着古典韵味与气息的古老故事,蕴藏着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密码:不畏艰难的勇气、永不放弃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气魄。 每一篇故事都蕴含着祖祖辈辈千百年来积累的人生智慧,触及并解决着儿童成长的深层心理问题,使儿童心中的善恶冲突得以确认,并从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知名青年插画家麻三斤创作精美配图,培养孩子对美的感受和极佳的艺术启蒙。 书评(媒体评论) 童年听到和读到的故事。将决定他将成为一个 什么样的人。童年只读引进的图画书是不够的,聆 听和阅读在这块土地上生长出的神话传说、民间故 事、古代寓言等,会让他们获得原始的生命能量、 不竭的创造力和蕴含其中的生命智慧。从而在未来 ,拥有共同的文化记忆,真正实现彼此认同,共同 构建美好的家园。 ——亲近母语创始人、儿童阅读推广人 徐冬梅 精彩页 国王听了他的话,惊喜万分,忙说:“那就请你带路!我要亲自去捉九色鹿。” 落水人带着国王走进山林。他走在最前面,后面紧跟着国王的大队人马。此时,九色鹿正在睡觉,一只乌鸦看到路上有大队人马正逼向九色鹿的住处,心想:“这一定是为了九色鹿而来。我要赶紧叫醒九色鹿。”乌鸦飞到九色鹿的头上,啄它的耳朵,对它说:“快醒醒,快醒醒,有人要来捉拿你。” 九色鹿听了,心里一惊,连忙站起来向四面张望,发现国王的军队已经包围过来。 九色鹿没有惊慌,反而安详地迎上去,身上的毛色散发着迷人的光彩。这时,弓箭手们已准备张弓搭箭。国王在一旁看了,连忙制止道:“且慢!这头鹿不同寻常,莫非它是神鹿?” 九色鹿应道:“陛下!请您给我一点时间,让我把事情讲清楚。您不应该杀我,我对您的臣民有恩在先。” 国王问:“你对我的臣民有什么恩呢?” “我曾经救活过你们国家的一个人。他现在就在您的身边。”九色鹿指着得意洋洋的落水人,看着国王说,“就是这个人,他落入水中,是我救了他。他答应永远保守秘密,绝不说出我的住处,但是他为了钱财,却背弃了他的誓言。如果陛下您不分是非,执意要取走我的皮毛,只怕您的国家会有灾难降临。” 国王听了,仔细一想,觉得九色鹿的话很有道理。他问落水人:“九色鹿说的话是否属实?”落水人慌忙辩解:“陛下,没有,没有……这回事。”落水人的话音未落,嘴巴却歪到了一边。国王见状,已明白了几分,指着落水人说:“你不但不报恩,反而要加害你的恩人,实在可恶。来人,将他押进牢中,等候我的处置。” 国王又对九色鹿说:“我一时糊涂,差点犯下大错,还请神鹿多多谅解。不知神鹿有什么地方需要我帮忙?” 九色鹿说:“我别无他求,只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这片山林中。” 国王立即通知全国上下,从即日起,一律不得打扰九色鹿的生活。再说那落水人被押到牢中后,口内发臭,全身溃烂,不久就死去了。而王妃因为九色鹿的事情羞愧万分,也不敢再胡搅蛮缠。 从此,九色鹿和那些鸟兽们,在山林中过着快乐的生活。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对夫妇,男的叫干将,女的叫莫邪(ye)。夫妇俩以打铁为生,尤其善于铸剑,铸出来的剑锋利无比。 一天,楚王派出心腹大臣,把夫妇俩抓去了。楚王命令他俩铸出两把天下无双的宝剑。夫妇俩回到家中,找出上好的金铁,立即开始烧炉化铁。炉子里的火足足烧了三个月,金铁却没有熔化。莫邪很奇隆,就问干将:“这是什么缘故呢?”干将想了想,说:“记得师傅说过,金铁不化,就需要人身上的发肤相助。”莫邪马上剪下自己的头发和指甲投入炉中,果然,铁水立刻沸腾起来。 干将、莫邪日日夜夜地忙碌,不停地锤呀、炼呀。他们整整花了三年工夫,终于铸成了一对宝剑。干将看着这两把剑,满意地笑了,这可是他一生中铸成的最好的剑啊!他对妻子说:“我们给这两把剑取个名字吧。雌剑就叫莫邪,雄剑就叫干将。”莫邪听了,点了点头。此时的她,已怀胎数月,快要做母亲了。 楚王得知双剑铸成,命令干将迅速将剑送给他。临行前,干将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莫邪问他因何而烦恼,干将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告诉了妻子:“楚王是个贪心的人,他为了独霸天下无双的宝剑,一定会杀了我,以防我们再铸出同样的剑。死,我倒不怕,只是你快生孩子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我把雄剑留下,等咱们的孩子长大了,你就告诉他——出门望南山,松树生石上,宝剑藏树后。另外,你也赶紧离开这个地方,暂时躲避一下。”妻子听了,泪流满面,却无可奈何。干将带上莫邪剑去见楚王,果然不出所料,楚王杀了干将,又派出兵马寻找莫邪。莫邪听了丈夫的话,远离家乡,藏到一座深山中过日子。 又过了三个多月,莫邪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长得很奇特,两眉之间的距离很宽,取名眉间尺。莫邪辛辛苦苦地把孩子养大成人,孤儿寡母的日子很是凄凉。(P13-1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