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刘文勇 副教授 启德考培副总 连续创业者与狂热的任天堂粉丝 清华大学 博士后 中国人民大学 博士 宾州州立大学 访问学者 从事一线教学及教师培训十余年 著/编著/主编 超过40本图书 目录 推荐序 前言 第一章 上课应该上什么? 丰满却克制的设计内容 第一节 总论 Day 01 别怕上课内容重复:为了更好地改进 Day 02 别想什么都能教完:努力克制地表达 Day 03 不同教学目标分层:知识知晓或熟练 Day 04 分级教学引申探讨:颗粒化知识分割 第二节 构造 Day 05 建立稳定的学生预期:授课内容的结构化 Day 06 授课内容的前后联系:埋下伏笔的内容对应 Day 07 课堂内容的使用路径:如何使教学建议可行 Day 08 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创造有效的学习技巧 Day 09 考试的经验主义“巫术”:识别并归纳后的“诡计” Day 10 体系化的记录与穷举:老师辛勤工作的理想 Day 11 练习的构造及其目标:为什么逼迫学生练习 第三节 阐述 Day 12 数据罗列:最强壮的说服工具 Day 13 类比:说服中的思维跳跃与并线 Day 14 举例:如何选择最有效的课堂案例? Day 15 共同价值观:说服中的秘密武器 第四节 扩充 Day 16 题型之间的扩充 Day 17 科目之间的扩充 Day 18 学科之间的扩充 第二章 上课应该怎么上? 巧妙而多变的课堂技巧 第一节 准备工作:教学中的自我反思 Day 19 自我主动反思:录音 Day 20 学生帮助反思:反馈 Day 21 同事帮助反思:批课 Day 22 第二节 如何使同样的教学观点变得更具吸引力? 第三节 如何建立最大说服效果的权威感? Day 23 自述权威或是他述权威 Day 24 使用最新信息制造权威感 Day 25 使用历史信息制造权威感 第四节 如何在课堂中让学生感到亲切? Day 26 使用自身经历:“学生是曾经的我。” Day 27 揣摩学生心思:“如果我是学生呢?” Day 28 第五节 通过互动保持亲切:无可替代的现场感 Day 29 第六节 如何使学生受到两种激励? Day 30 第七节 如何在课堂中适当展现幽默? 第三章 上课可以用什么? 不喧宾夺主的辅助手段 Day 31 第一节 如何控制自己的声音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Day 32 第二节 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课堂展现工具? Day 33 第三节 最新的计算机系统到底能带给老师怎样的改变?
内容推荐 刘文勇著的《33天从教师蜕变成名师》致力于通过完整且系统的讲解,实实在在地提高“一线教师的授课能力”。完全适用于教师线下课程以及线上课程的教学应用环境,分别从上课应该上什么、上课应该怎么上,以及上课可以用什么三个方面着手,深入探讨一线教学内容设计及技巧使用,并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展开细致甚至逐句的分析,将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对授课模式的专门研究全面且系统地呈现给读者。除此之外,本书还包含针对每个模块内容而设置的具体的落地练习,读者可以按图索骥,步步为营,取得看得见的进步。 本书适用于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学工作者,也适用于课堂教学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