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代人,可能特别放不下对于“我”的执迷。
在上一本书《反讽者说》里,作者透过“反讽”这种美学形式,最终还是聚焦于“自我”的虚无感。而黄平著的《自我的踪迹/述而批评丛书》这本书,延续《反讽者说》,汇聚了最近一两年对于“自我”历史性的研究,试图通过对当代文学的形式,精神分析,捕捉大河奔流的“改革”四十年来“自我”的踪迹。在本书中,前两章集中于探讨“自我”如何诞生、如何管控:后两章讨论“自我”如何被征用,是否还有突破的可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自我的踪迹/述而批评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黄平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我们这代人,可能特别放不下对于“我”的执迷。 在上一本书《反讽者说》里,作者透过“反讽”这种美学形式,最终还是聚焦于“自我”的虚无感。而黄平著的《自我的踪迹/述而批评丛书》这本书,延续《反讽者说》,汇聚了最近一两年对于“自我”历史性的研究,试图通过对当代文学的形式,精神分析,捕捉大河奔流的“改革”四十年来“自我”的踪迹。在本书中,前两章集中于探讨“自我”如何诞生、如何管控:后两章讨论“自我”如何被征用,是否还有突破的可能。 作者简介 黄平,1981年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著有《反讽者说——当代文学的边缘作家与反讽传统》《大时代与小时代》《贾平凹小说论稿》《“80后”写作与中国梦》《以文学为志业——“80后学人”三人谈》等。曾获第四届唐瞍文学奖,《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年度优秀论文奖。 目录 第一章 “自我”的诞生 第一节 “自我”的诞生 第二节 参与性危机 第三节 虚无与反讽 第二章 对于“自我”的管理 第一节 格瓦拉来到了新时期 第二节 对于“自我”的管理 第三节 从“劳动”到“奋斗” 第三章 幻城中的小时代 第一节 没有差别的新美学 第二节 作为技术的文学 第三节 幻城中的小时代 第四章 “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第一节 拯救文学的先锋性 第二节 “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序言 2017年最后一次外出开会是去重庆,住在重庆大 学所在的嘉陵江边,清晨起来,窗外冬雾弥漫。打开 随身带着的笔记本电脑,整理起这部书稿,推敲起一 个什么书名合适。忽而想起大学毕业那一年,最后一 次的旅行也是来的重庆,那是2003年的夏天,热到锋 利的蝉鸣将往事切割得零碎。之后去北京去上海,恍 惚间十四五年过去了。 我们这代人,可能特别放不下对于“我”的执迷 。整理书稿时摸索自己近年来的所思所想,核心还是 围绕一个历史化的“自我”在运转。在上一本书《反 讽者说》里,我透过“反讽”这种美学形式,最终还 是聚焦于“自我”的虚无感。而这本书,延续《反讽 者说》,汇聚了最近一两年对于“自我”历史性的研 究,试图通过对于当代文学的形式/精神分析,捕捉 大河奔流的“改革”四十年来“自我”的踪迹。 由此书分四章,前两章集中于探讨“自我”如何 诞生,如何管控;后两章讨论“自我”如何被征用, 是否还有突破的可能。具体的每一节,我都是通过一 部或几部作品分析来展开,这是文学研究者的看家功 夫,但用在这样一个大的主题上,我也知道难免显得 寒酸与局促,最终不过是一些散乱的思考。 感谢上海市作家协会各位老师的支持,本书得以 人选“述而批评丛书”。本书章节都曾在学术期刊上 发表,按照发表顺序,感谢《文艺争鸣》《南方文坛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扬子江评论》《当代 作家评论》《文艺研究》各位编辑老师。同时,感谢 世纪文景,感谢沈敏编辑认真细致的工作。 校订完书稿,诚实地说,作为作者我并不满意。 具体篇章的问题自不必论,最为感慨的是一代人逼近 中年,在整体的精神气质上,还是虚浮难定。从“油 腻中年”到“佛系青年”,从“致青春”到“十八岁 ”,流行的花样翻来覆去,无非是对今日的自己惶惑 不安。同样,这历史的风暴也在“我”的内部,我也 是被裹挟的一个,踪迹踉踉跄跄,划出了限度所在。 如何以比如文学的方式,更好地理解与安妥“自我” ,恐怕是一代人漫长的工作。 2017年12月31日 上海 二三书舍 导语 黄平著的《自我的踪迹/述而批评丛书》系《思南文学选刊》主编的“上海青年评论家丛书”之一。本丛书聚集目前上海最具影响力和潜能的10位年轻评论家,请每一位精选自己最有代表性的文学评论文章,力求成为一套能够全面反映当下上海青年文学评论整体风貌的精品文集。 本书为青年评论家黄平的评论集,分四辑,前两辑集中于“自我”如何诞生,又如何得到管控;后两辑讨论文学/美学这一过程中被如何征用,是否还有突破的可能。 精彩页 这一方面表现为“我”与“母亲”的对话,更表现为“我”通过对于母亲的“回忆”来完成自我认识与自我教育。如同李建立的梳理:“讲述母亲的故事之前,‘我’是一个面对人生困惑的青年,总想辩驳而又不断退让;讲故事中,‘我’一直是一个不解世事的儿童,说话幼稚,仅仅对成人世界有着好奇,却无法解释;讲故事后,‘我’成了一个可以告知别人如何行事的人,开始大声辩驳,滔滔独白。”“我”之所以经由“叙述”获得“成长”,对于外部世界有所指教,正在于通过“爱”确证了“自我”的合法性。在《爱,是不能忘记的》中,“爱”不仅仅是两性之爱,而是一处意义的空间,标识出“自我”的内在性。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内在性”的一面得以显露,“外在性”的一面显得虚弱而不真实。对于叙述人“我”而言,“内在性”的“爱”远比外在的“法律”与“道义”更为牢固与坚实。“内在自我”成为一种更高的人性向度。经由“内/外”的辩证剥离——首先剥离出身体,其次剥离出社会关系——“自我”不断向深处下潜,最终“自我”的内在性成为独立的对象。诚如查尔斯·泰勒的分析:“这种第一人称的自我转向,对于我们通向更高的境界至关重要——因为事实上这是我们通向上帝的一步——这对于我们理解道德的根源开创了新的理解,我们整个的西方文化正是建基于此。” 既然通往天国的道路要通过内在的自我,“意义”的等级秩序由此得到重写。在小说中原来维持老干部与妻子的“道义,责任,阶级情谊和对死者的感念”不再被视为真正的“爱”,“爱”只是和“自我”的“内在性”相关。这样的“自我”跨越一切束缚,最终走向天国,母亲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写道:“在最后一页上,她对他说了最后的话:——我是一个信仰唯物主义的人。现在我却希冀着天国,倘若真有所谓天国,我知道。你一定在那里等待着我。” 今天我们所熟悉的这种西方式的、现代式的“自我”,在新时期起源阶段终于历史性地出现。《爱,是不能忘记的》这篇小说重要的历史价值正在于此。后来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小说,比如当下泛滥开来的小资文学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张洁。当时的批评家在《爱,是不能忘记的》发表后就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一点。李陀有一段分析今天看来很有见地:“在《爱,是不能忘记的》这篇小说里,作家把对人物内心生活的表现上升为首位的、主导的东西,小说的其他艺术要素,都降为从属的东西。因此,小说表现和描绘的一切,都带有叙述者兼主人公之一的‘我’的主观感情色彩;小说中出现的种种画面、回忆、议论都不再是传统小说写法中的客观描写和叙述,而是‘我’的内心生活的一部分。” 对于张洁来说,她之所以在1979年写出这样一篇小说,除了以她所热爱的契诃夫小说为代表的19世纪文学的影响外,主要来自童年时期的精神创伤,她对于“父亲”式的男性的渴望,以及与比她大22岁的孙友余满城风雨的婚外恋。精神分析是反历史的,但又吊诡地被历史所征用。在不断变得“现代”的新时期的起源阶段,历史的逻辑决定了“内面的人”或迟或早必然在文学中出现,张洁的精神创伤症候性地呈现了“自我”的内在深度。(P10-1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