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载一生》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家·国·天下]三部曲之家卷。本书是古稀之年的梁晓声回忆家人的温情散文集。本书的文字,都是作者精心整理出来的。他用朴实的文字感恩生命中所有的相遇。家载一生,记录的是我们最初的生命记忆,也见证了我们最终的人生归宿。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1949年生于哈尔滨市建筑工人家庭,祖籍山东荣成——父亲少年时跟随乡亲们“闯关东”,后来在哈尔滨市成家。梁晓声初中毕业于哈尔滨市二十九中学,适逢“文革”,不能继续升学也不能就业;两年后又逢“上山下乡”运动,成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兵团知青”,先后做过知青班长、连队小学老师、团报道员、木材加工厂抬木工。
1974年,梁晓声被木材加工厂推荐,成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1977年,梁晓声从复旦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先后任剧本编辑编剧;1988年,梁晓声调入当年的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2002年,梁晓声调入北京语言大学,任中文系教授至今。
到目前为止,梁晓声创作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2300多万字,由青岛出版社结集为50卷的“梁晓声文集”——现已出版长篇部分20卷。
梁晓声在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创作方面获奖多多,不少作品被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并有不少作品被译成外文;梁晓声亦发表了大量散文杂文、随笔、社会时评,同样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与反响。
梁晓声是中国当代作家中当之无愧的多面手,“常青树”。自上世纪80年代初始,他的许多作品非但没有被边缘化,反而更加以其鲜明的人文性和对时代的思考性越来越成为无法被忘却的文学经典……
楔子 “家”的絮语
无言的父爱
父亲
父亲的演员生涯
父亲的遗物
瞧那些父亲们
玻璃匠和他的儿子
老茶农和他的女儿
谈及母亲,孰不声泪俱下
母亲
母亲养蜗牛
回味母爱
母亲播种过什么
兵与母亲
母亲们,今天请休息
大象·小象和人
也为人父母
当爸的感觉
我与儿子
体恤儿子
给儿子的留言
心灵的花园
孩子和雁
行孝在当下——写给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儿女们
见字如面,致那些最亲的人
我的父母
给哥哥的信
给妹妹的信
怀念赵大爷
有那样一位姥姥真幸福
那些年,那些回忆
我的少年时代
困境赐给我的
“巴顿将军”的荣耀
我和水泥
我的梦想
狍子的眼睛
回首忆年
不愿说当年
中年感怀
本命年杂感
家载一生,感恩生命中所有的相遇
感激
茶村印象
王妈妈印象
论温馨
“老兵”和军马
不速之客
有裂纹的花瓶
本命年联想红腰带
文字是人们纸上表达的工具。
文字的表达意态多种多样。
在我这儿,文字的意态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
是纯文学的,如小说、散文、电影电视剧创作等;
一类是非文学的,如时事评论、杂感等。
后一类,有的可以归为杂文,那么它们其实也
属文学的种类。有的连常见的杂文也靠不上,简直
可以说是不伦不类。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我写了不少那类
“东西”。
这乃因为,从我少年时起,对作家的认识就已
定型。
受鲁迅、蒲松龄的影响,我认为作家不仅仅是
“讲故事的人”,也是对社会发表态度的率先者、
省思者。而率先,起码是及时的。若小说做不到及
时,那么非小说形态的表态,绝不意味作家的不务
正业。
鲁迅写下的大量杂文,所持的肯定便是这种“
作家观”。
而蒲松龄之所以在他的《聊斋志异》中的大多
数故事的后边写一段“异史氏曰”,想法亦然。若
无“异史氏曰”,《聊斋志异》的故事意义不大了
,蒲松龄也不是我们今天所认识的蒲松龄了。
当然如外国作家托尔斯泰、雨果、车尔尼雪夫
斯基等;如诗人拜伦、海涅、雪莱等;如戏剧家萧
伯纳等,都是文学的“动物”,也是社会表态的率
先者、省思者。更遑论卢梭、伏尔泰、王尔德们了
。
不管后世的人们对他们的评价如何,我都将永
远承认——确乎,他们对我的“作家观”影响深矣
。
现在的我,更是不想改变我的“作家观”了,
可谓初心固化。
人生都快到头了,又非恶习,为什么要改变呢
?
至于我的这类文字是否会速朽,我是毫不在乎
的。
鲁迅都一点不在乎,何况我这等平庸的作家。
再者说了,世上又真有什么是会永远不朽的吗
?
在未朽之时,出版社又出版之,我觉幸甚,感
激之至!
梁晓声
2018年8月17日
北京
感恩生命中所有的相遇。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家是每一个人最初的记忆,也是我们最终的归宿。
《家·国·天下:家载一生》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家·国·天下”系列三部曲之家卷。《家载一生》
是古稀之年的梁晓声回忆父母、家人的温情散文集,用朴实的文字感恩生命中所有的相遇。家载一生,记录的是作者内心深处、最难以忘怀的最初记忆--关于家人的记忆,也是他心灵最终的归宿。
本书情感真挚、文字热忱,读之使人哽咽。本书主要收录梁晓声老师关于家人的叙事散文,譬如《父亲》《母亲》《兄长》等,字里行间流露出梁老师对家人的怀念与深情。
父亲
关于父亲,我写下这篇忠实的文字,为一个由农民成为工人阶级者“树碑立传”,也为一个儿子保存将来献给儿子的记忆……
小时候,父亲在我心目中,是严厉的一家之主,绝对权威,靠出卖体力供我吃穿的人,恩人,令我惧怕的人。
父亲板起脸,母亲和我们弟兄四个就忐忑不安,如对大风暴有感应的鸟儿。
父亲难得心里高兴,表情开朗。
那时妹妹未降生,爷爷在世,老得无法行动了,整天躺在炕上咳嗽不止,但还很能吃。全家七口人高效率的消化系统,仅靠吮咂一个三级抹灰工的汗水。用母亲的话说,全家天天都在“吃”父亲。
父亲是个刚强的山东汉子,从不抱怨生活,也不叹气。父亲板着脸任我们“吃”他。父亲的生活原则是——万事不求人。邻居说我们家“房顶开门,屋地打井。”
我常常祈祷,希望父亲也抱怨点什么,也唉声叹气。因为我听邻居一位会算命的老太太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人胸中一口气。”按照我的天真幼稚的想法,父亲如果唉声叹气,则会少发脾气了。
父亲就是不肯唉声叹气。这大概是父亲的“命”所决定的吧?真是不幸!我替父亲感到不幸,也替全家感到不幸。但父亲发脾气的时候,我却非常能谅解他,甚至同情他。一个人对自己的“命”是没办法的。别人对这个人的“命”也是没办法的。何况我们天天在“吃”父亲,难道还不允许天天被我们“吃”的人对我们发点脾气吗?
父亲第一次对我发脾气,就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一个惯于欺负弱小的大孩子,用碎玻璃在我刚穿到身上的新衣服背后划了两道口子。父亲不容分说,狠狠打了我一记耳光。我没哭,没敢哭,却委屈极了,三天没说话,在拥挤着七口人的不足十六平方米的空间内,生活绝不会因为四个孩子中的一个三天没说话而变得异常。全家都没注意到我三天没说话。
第四天,在学校,在课堂,老师点名,要我站起来读课文。那是一篇我早已读熟了的课文,我站起来后,许久未开口。老师急了,同学们也急了。老师和同学都用焦急的目光看着我。教室的最后一排,坐着七位外校的听课老师。我不是不想读,我不是存心要使我的班级丢尽荣誉,我是读不出来。读不出课文题目的第一个字。我心里比我的老师,比我的同学还焦急。
“你怎么了?你为什么不开口读?”老师生气了,脸都气红了。
我“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从此,我们小学二年三班,少了一名老师喜爱的“领读生”,多了一个“结巴磕子”。我,从此失掉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我的口吃,直至上中学以后,才自我矫正过来。我变成了一个说话慢言慢语的人。有人因此把我看得很“成熟”,有人因此把我看得“胸有城府”。而在需要“据理力争”的时候,我往往又成了一个“结巴磕子”,或是一个“理屈词穷”者。父亲从来也没对我表示过歉意。因为他从来也没将他打我那一耳光和我以后的口吃联系在一起……爷爷的脾气也特火暴。父亲发怒时,爷爷不开骂,便很值得我们庆幸了。
值得庆幸的时候不多。
P4-5
知识分子历来就有矫正社会恶疾和唤醒民众的
使命,包括基本概念的重建。在这一点上,作家梁
晓声先生是令人尊敬的。
——著名作家 龙应台
二十多年来中国和世界的变化让我们改变得太
多太多,但梁晓声式的慷慨陈词依然有自己的力量
在。我们仍然可以从梁晓声这里得到一种真正的满
足,梁晓声仍然能够给他的读者想要的东西。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评论家 张颐武
与共和国同龄,梁晓声用文字见证时代变迁。
钟情八零年代,他以知青文学奠定底蕴。当现实冲
击理想,他拒绝浮躁喧嚣,关注现实民生,悲悯底
层命运,直指官僚权贵,秉持社会正义,辛辣依旧
,苍劲有力。
——凤凰网
生活中的梁晓声低调、充满温情,但在争取公
权力上,作为政协委员的梁晓声是个斗士,声色俱
厉、直言上书。
——《南方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