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三国演义(上下经典插图评点本)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明)罗贯中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明代著名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生于元末明初,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历史上关于他的生平事迹记录不多,较为可信的有明代贾仲明编著的《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较为清新。”《稗史汇编》也有只言片语提及,说他“有志图王”,据传他还为元末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张士诚做过幕僚。
罗贯中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三国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等。这些作品中以《三国演义》成就最高,被誉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
罗贯中是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的鼻祖,开章回体小说之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
目录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第九回 除暴徒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倔听贾诩
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第十一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
第十三回 李倔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第十六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育水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第十八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敦拔矢啖睛
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
第二十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第二十三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
第二十四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败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第二十八回 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第三十一回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
第三十二回 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计定辽东
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隐沦 单福新野遇英主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第三十九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
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第四十二回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第四十六回 用奇计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
第五十二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第五十三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第五十四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
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
第五十八回 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
第五十九回 许褚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间韩遂
第六十回 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
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
第六十二回 取培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立功
第六十三回 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
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计捉张任 杨阜借兵破马超
第六十五回 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
第六十六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
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汉中地 张辽威震逍遥津
第六十八回 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曹操
第六十九回 卜周易管辂知机 讨汉贼五臣死节
第七十回 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忠计夺天荡山
第七十一回 占对山黄忠逸待劳 据汉水赵云寡胜少
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第七十三回 玄德进位汉中王 云长攻拔襄阳郡
第七十四回 庞令明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第七十五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
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
第七十七回 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
第七十八回 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
第七十九回 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
第八十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继大统
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
第八十二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
第八十三回 战骁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第八十四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第八十五回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第八十六回 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第八十八回 渡泸水再缚番王 识诈降三擒孟获
第八十九回 武乡侯四番用计 南蛮王五次遭擒
第九十回 驱巨兽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第九十一回 祭泸水汉
精彩页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翼德要救卢植,不曾救得;要杀董卓,不曾杀得。今遇督邮,更不能耐矣。督邮蠹国害民,是又一黄巾也。柳条一顿,可谓再破黄巾第二功。
写翼德十分性急,接手便写何进十分性慢。性急不曾误事,性慢误事不小。人谓项羽不能忍,是性急;高祖能忍,是性慢;此其说非也。项羽刻印将封,印敝而不忍与。鸿门会上,范增三举块而不忍发,正病在迟疑不断,何尝性急?高祖四万斤金,可捐则捐之;三齐、九江、大梁之地,可割则割之;六国印,可销则销之;鸿沟之约,可背则背之;正妙在果断有余,何尝性慢?
西汉则外戚盛于宦官,东汉则宦官盛于外戚。惟其外戚盛也,故初则产、禄几危汉祚,后则王莽遂移汉鼎,而宦官如弘恭、石显辈,虽尝擅权,未至如东汉之横,是西汉之亡,亡于外戚也。若东汉则不然,外戚与宦官迭为消长。而以宦官图外戚,则常胜。如郑众之杀窦宪,单超之杀梁冀是也。以外戚图宦官,则常不胜。如窦武见杀于前,而何进复见杀于后是也。是东汉之亡,亡于宦竖也。然窦武不胜,止于身死;何进不胜,遂以亡国。何也?曰:召外兵之故也。外戚图之而不胜,至召外兵以胜之,而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国于是乎非君之国矣。乱汉者,宦竖也。亡汉者,外镇也。而召外镇者,外戚也。然则谓东汉之亡,亦亡于外戚可也。
前于玄德传中,忽然夹叙曹操;此又于玄德传中,忽然带表孙坚。一为魏太祖,一为吴太祖,三分鼎足之所从来也。分鼎虽属孙权,而伏线则已在此。此全部大关目处。
三大国将兴,先有三小丑为之作引。三小丑既灭,又有众小丑为之余波。从来实事,未尝径遂率直,奈何今之作稗官者,本可任意添设,而反径遂率直耶?
且说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也。官拜河东太守,自来骄傲。当日怠慢了玄德,张飞性发,便欲杀之。玄德与关公急止之,曰:“他是朝廷命官,岂可擅杀?”飞曰:“若不杀这厮,反要在他部下听令,其实不甘。二兄要便住在此,我自投别处去也。”玄德曰:“我三人义同生死,岂可相离?不若都投别处去便了。”飞曰:“若如此,稍解吾恨。”于是,三人连夜引军来投朱隽。隽待之甚厚,合兵一处,进讨张宝。
是时曹操自跟皇甫嵩讨张梁,大战于曲阳。这里朱隽进攻张宝。张宝引贼众八九万,屯于山后。隽令玄德为其先锋,与贼对敌。张宝遣副将高升出马搦战,玄德使张飞击之。飞纵马挺矛,与升交战,不数合,刺升落马。玄德麾军直冲过去。张宝就马上披发仗剑,作起妖法。只见风雷大作,一股黑气从天而降,黑气中似有无限人马杀来。玄德连忙回军。军中大乱,败阵而归。与朱隽计议,隽曰:“彼用妖术,我来日可宰猪羊狗血,令军士伏于山头,候贼赶来,从高坡上泼之,其法可解。”玄德听令,拨关公、张飞各引军一千,伏于山后高冈之上,盛猪羊狗血并秽物准备。次日,张宝摇旗擂鼓,引军搦战。玄德出迎。交锋之际,张宝作法,风雷大作,飞砂走石,黑气漫天,滚滚人马自天而下。玄德拨马便走。张宝驱兵赶来,将过山头,关、张伏军放起号炮,秽物齐泼。但见空中纸人草马纷纷坠地,风雷顿息,砂石不飞。张宝见解了法,急欲退军。左关公,右张飞,两军都出,背后玄德、朱隽一齐赶上,贼兵大败。玄德望见“地公将军”旗号,飞马赶来。张宝落荒而走。玄德发箭,中其左臂。张宝带箭逃脱,走人阳城,坚守不出。朱隽引兵围住阳城攻打,一面差人打探皇甫嵩消息。探子回报。
P13-14
导语
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主要底本为醉耕堂本《四大奇书第一种》,流行至今已达三百余年。正文120回,情节完整无删节,原汁原味。
本书由毛纶、毛宗岗父子联合评点,其评点对于理解小说思想、揭示人物性格、剖析文本结构、欣赏小说妙处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他们评点的本子,被称作“毛评本”,流行、热门、受读者欢迎的版本。每回之前都有2幅古代版画,全书共计240幅,这些版画构图严谨,刻印精到,艺术价值不输名家画作。
无论你对《三国演义》的需求是阅读、研究还是收藏,本书都可作为你的选择!
序言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
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
义》。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人,名
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府人。他在
三国史实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借鉴编年体史书的编
著模式,创作出了《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故事内容起自汉灵帝中平二年(
184年)刘、关、张桃园结义,终于晋武帝太康元年
(280年)孙皓投降,时间跨度近百年。它以三国纷
争的历史进程为主线,以王业兴废为焦点,描述了东
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发生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塑造了
四百多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较完整地叙述了汉、
魏、吴三国兴起、发展及灭亡的历史。
《三国演义》在创作上继承了传统史学的实录精
神,采用“七实三虚”的基本原则,重大的历史事件
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经历基本遵照史实,同时也根据
情节发展和角色塑造的需要增添部分必要的虚构成分
,从而使故事和人物形象更为丰富、立体。
《三国演义》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普
遍欢迎,“书成,士君子之好事者争相誊录,以便观
览。”到明代中期,《三国演义》开始被大量刻印,
一时间出现了众多的版本。学术界一般把其版本分为
下面四大类:
一、通俗演义版本类,包括嘉靖刊本、夷白堂刊
本、周日校刊本、夏振宇刊本、郑以桢刊本、古今演
义刊本等,各版本均为240则,每则列有一单句标目

二、志传版本类,包括余象斗本、余评林本、汤
宾尹本、黄正甫本、杨闽斋本、郑云林本、朱鼎臣本
、忠贤堂本、雄飞馆本、三余堂本、北图本、嘉庆本
、诚德堂本、忠正堂本等,基本以《三国志传》作书
名,形式为上图下文;
三、批评版本类,包括钟伯敬本、李卓吾本、吴
观明本、两衡堂本、芥子园本、绿荫堂本、宝翰楼本
等,批评版本首次将《三国演义》的回目由单题变为
双题,并且把240则故事合并为120回;
四、毛氏版本类,清代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
父子以李卓吾评本为基础,参考《三国志传》版本,
对回目和正文进行了较大修改,删去了大部分完全与
史料不符的情节,使情节更为紧凑精炼,并作了精彩
的详细评点。
本书正文以醉耕堂本《四大奇书第一种》为底本
,同时参校了芥子园本和其他版本,改繁体为简体,
将俗体字、异体字统一为现通行规范字,重新分段和
标点,并吸收了现当代学人的一些研究成果,对底本
中的一些讹、改、衍、夺等错误作了相应的校改。
本书的评点文字选用了毛氏父子的评语,他们的
评点增强了尊刘抑曹的封建正统观念,带有浓厚的正
统观点和封建伦理思想,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原
评点文字有一部分为眉批,为了节约版面,现统一作
夹批格式处理,但标注“眉批”字样。
为便于认识及阅读,本书在正文之前还收入了金
圣叹的《三国志演义》序,以及毛宗岗所撰的《读(
三国志)法》。
另外,为了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我们在每回之前
加入两幅古代版画图像,共计二百四十幅。这些图像
不仅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体会《三国演义》的
文学魅力和思想内涵,还可以使读者在阅读之余,获
得艺术的启迪和审美的享受。
内容推荐
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它描写了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讲述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军事和政治斗争,直至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由于其极高的文学成就和鲜明的艺术特色,该书问世以后,风行四海,被列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