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在人类道德思想史或伦理学史上,德性伦理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价值。因为德性伦理充分表现了人类道德中自由的意志与自由的尊严。 自亚里士多德完成人类知识体系的学科划分并首先创立伦理学以来,德性伦理就一直是伦理学的经典知识形态,即使是中世纪神学伦理,也并未因为神学自身的统治地位而改变依德性而言伦理的基本论理路径。近代启蒙运动以后,西方伦理学开始了理论转型,即从德性伦理或人格化伦理向规范伦理或社会公共伦理的转型,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德性伦理逐渐退出西方伦理思想的中心舞台。同时,为适应现代社会日趋公共化的发展需要,规范伦理学迅速成为西方伦理思想的主流,成为西方现代性价值观念的基本表达方式和主要话语形态。直到20世纪初,伴随着逻辑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勃兴,新生的元伦理学或分析伦理学很快形成足以与规范伦理学相互颉颃、相互竞争的格局。 江畅著的《西方德性思想史(修订版共4册)(精)》共四卷。按年代分为古代卷、近代卷、现代卷上和下。作者研究中注重忠于元典、突出重点、尊重原貌、总体观照的原则,对各个时期社会德性思想做了系统梳理和阐述。 作者简介 江畅,1957年生,湖北浠水人,哲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湖北省重点智库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研究员、学术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重点文科研究基地“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国际价值哲学学会(ISVI)前会长,中国伦理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化建设与评价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湖北省伦理学会名誉会长。 长期从事伦理学、价值哲学、西方哲学研究,近年来重点研究文化发展问题。已出版专著译著24部,发表论文240余篇,6项成果获省部级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5项,现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构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研究”、中宣部重大项目“弘扬核心价值观与继承传统文化研究”首席专家。 目录 《古代卷》 致谢 序言 美德伦理的西方镜像与中国视差万俊人 绪论 西方德性思想的审视与反思 一、西方德性思想的界定 (一)德性现象、德性问题与德性思想 (二)概念辨析:德性思想、德性伦理学、德性论 (三)西方德性思想的内涵及其涵盖范围 二、西方德性思想的历史演进和基本特征 (一)西方德性思想与西方历史文化 (二)西方德性思想的源起 (三)西方德性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 (四)西方德性思想的基本特征 三、西方思想家聚焦的主要德性问题 (一)幸福的含义及其实现途径问题 (二)“好生活”及其与幸福的关系问题 (三)实践智慧及其与好生活(幸福)的关系问题 (四)德性的内涵、类型及其统一性问题 (五)德性的目的问题,特别是德性与幸福或好生活的关系问题 (六)德性与知识及智慧的关系问题 (七)德性与理性(理智)、情感、意志的关系问题. (八)德性与行为正当性的关系问题 (九)道德规范的合理性问题 (十)德性的可教性问题 (十一)德性与社会及其公正的关系问题 (十二)德性的性别差异问题 (十三)“好社会”或理想社会问题 (十四)政治制度或政府形式问题 (十五)法律与权力的关系问题 四、西方思想家关注的重要德目及其基本含义 (一)智慧明慎 (二)勇敢刚毅 (三)节制 (四)公正 (五)友爱/关爱/关怀 (六)信仰 (七)希望 (八)爱仁爱 (九)仁慈慈善 (十)宽容 (十一)同情同感共感 (十二)博爱 (十三)知识科技 (十四)市场 (十五)自由 (十六)平等 (十七)民主 (十八)法治 …… 《近代卷》 《现代卷(上)》 《现代卷(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