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共同体,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而作为中华文化重要构成部分的中国文学,自然包含了多民族性。但长期以来,中国文学的多民族性遭到忽视。杨红著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针对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文化寻根”现象中缺失现状,专门以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为研究对象,着力探究其发生语境与发展轨迹,同时选择西藏新小说的藏族作家文学书写、凉山彝族现代诗歌群,以及少数民族文学的人类学写作现象为研究个案,阐释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的不同路径与含义,以此彰显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之于中国当代文学“文化寻根”的重要意义,彰显多民族性之于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杨红,1971年生,黎族,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师从北京大学中文系原主任温儒敏教授访学一年。先后获得贵州民族大学学术带头人、优秀教师称号,及贵州民族大学“201 4—201 5年度突出贡献奖”。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化单列重大项目、教育厅教学质量工程重点项目各一项,及其他项目多项。编著著作两部,参编教材一部,在《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资料)《民族文学研究》《小说评论》《四川戏剧》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员。 目录 导论 一 中国文学“文化寻根”的出场 二 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研究的缘起 三 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一 民族与少数民族概念 二 当代少数民族保障制度的建构 三 “少数民族文学”的发生 四 国家认同与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五 民族认同与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 一 文化热的兴起 二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 三 文化书写初现端倪 四 “寻根文学”思潮与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 五 形式主义倡导下的艺术探索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 一 全球化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二 后殖民主义与“文化寻根 三 民族历史的建构 四 多元文化语境的现代性反思 五 民族性与人类性契合的追求 六 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双重话语表述 第四章 “西藏新小说”与藏族作家的文学书写 一 “西藏新小说”的兴起与界定 二 “西藏新小说”与《西藏文学》 三 “西藏新小说”藏族作家文学书写的本土化追求 四 “西藏新小说”藏族作家文学书写的现代主义追求 第五章 大凉山彝族现代诗群的文化想象 一 凉山彝族的文化生态 二 新时期四川民间诗歌运动 三 文化回归的渴盼 四 文化焦虑的表达 五 文化重构的追求 第六章 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志写作 一 人类学的“文学转向 二 文学的“人类学转向 三 “地方性知识”的呈现 四 “深描”手法的运用 结语 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的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