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秦文君,深受小读者喜爱的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丰席,上海少儿读物促进会理事长。 1982年发表处女作,著有长篇小说《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费梅全传》《一个女孩的心灵史》《天棠街3号》《宝塔》《调皮的日子》《小青春》《小香咕全传》《秦文君温暖绘本》《十六岁少女》《会跳舞的向日葵》等六百余万宁。1996年获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2002年获国际青少年读物联盟(IBBY)颁发的“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宝贝当家》《男生贾里全传》《云裳》先后获中宣部第六届、第七届、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图书奖,《男生贾里》获“庆祝建国5O周年重点献礼作品”称号,《秦文君文集》《天棠街3号》等获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少女罗薇》《男生贾里》《小鬼鲁智胜》《属于少年刘格诗的自白》获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再届中国作协伞国儿童文学奖。《王子的长夜》获第三届政府出版奖。其他作品分别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儿童文学园丁奖、上海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上海青年文学奖、《巨人》中长篇儿童文学奖、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台湾九歌文学奖、上海文艺家荣誉奖等七十余种奖项。另外,多部根据秦文君作品改编的电视剧获得飞天奖。 2010年,《男生贾里新传》同名电影获中国电影华表奖。 2011年3月,秦文君在上海创办了“小香咕阅读之家”,致力于公益性的情境化儿章阅读的推广和研究。 书评(媒体评论) 秦文君将大震灾的伤痛藏在心底,她的叙述既没 有对灾难的掩饰,也没有过剩的情感和观念,而是挖 掘出了地震在孩子心灵深处产生的深刻影响,写出了 坚忍的生命力量。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朱自强 目录 《云裳》:孩子手心里的震后阳光 云裳 1 云穿衣小报 2 闹钟妈妈 3 喜庆寿宴 4 路遇蹊跷 5 秘密 6 校园故事 7 家事一桩桩 8 大地震动 9 悲愁的黑夜 10 去上海 11 心 孤女俱乐部 1 9月9日星期日 2 9月10日星期一 3 9月15日星期六 4 9月19日星期三 5 9月23日星期日 6 9月27日星期四 7 10月1日星期一 8 10月17日星期三 9 10月20日星期六 10 10月21日星期日 11 10月22日星期一 12 10月23目星期二 13 10月25日星期四 14 10月27日星期六 15 10月28曰星期日 16 10月31日星期三 17 11月1日星期四 18 11月2日星期五 19 11月4日星期日 精彩页 五月初的那几天,正是劳动节放假呢,一早起来,云裳就开始编小报。她编的小报是彩色的,爸爸戏称它是《云穿衣小报》,爸爸总是会说些出人意料的话,是个超级好玩的爸爸。 云裳编的小报,每次只有一份,也就是把家里发生的事情都记在画图纸上,然后贴在饭厅里,这样,家里人就都能读到了。《云穿衣小报》家里的大事小事都不放过,因为有的小事情很有意思,比如,从窗外飞进来一只燕子,在云裳的房间里住了一天一夜,它打盹的时候一只眼睛闭着,另外一只眼睛睁开着,爸爸说它是一边思考,一边偷懒。有的事情不大也不小,但是特别好笑,云裳可不愿意漏掉,比如,表姐毛毛说梦话大骂小偷,结果吓退了正准备偷偷爬进来的小偷。 反正,云裳爱把自己眼睛看到的生活记在《云穿衣小报》上,再描上花花绿绿的图画。 大家读完小报后都要会心笑笑的。爸爸把大家看过的小报存着,所以《云穿衣小报》有厚厚一沓,足足有几十张了。爸爸很喜欢这份小报,老是说:“多好呀,翻翻我家云裳编的小报,很温暖,过去的好日子不会溜走了,什么时候都能找回来。” 云裳长得水灵,脸儿像粉团一般,眼睛很大。她的好朋友心心说,云裳的眼睛形状像两颗杏仁呢。她的睫毛长长的、浓浓的,头发漆黑闪亮。见过她的人都喜欢这又俊俏又温和的小姑娘,爸爸更是了,他最爱云裳了。云裳的妈妈、婆婆,还有太婆婆都很疼她,他们同住在一套大房子里。这一层总共有三套房子,走廊顶头的那一小套房子里住着叔叔一家三口,紧挨着的叔叔家住着幺姑一家三口,三套房子里住了好多人,足足有十一口人,是个大家庭呢。 这时,传来一阵脚步声,云裳叔叔家的儿子周天骄跑来了,他矮矮的个子,瞪着眼珠子,一脸的盛气凌人,说:“云裳,你又在编难看的小报,你会写全家人的名字吗?” “这还用问吗?”云裳说,转过身子,继续在小报上写写画画。 周天骄小小的年纪,才念一年级,已经感觉自己是家里的权威人士,他又调皮又霸道,好像什么都不在乎,只对一件事情记得最牢:那就是性别。他对自己的性别自豪成什么样子了,真是个自大的小男子汉。也许是他的妈妈丽丽婶婶老说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要传宗接代的,所以把他骄傲得跟什么似的,在他的眼里女孩应该像小猫,很需要他这样的男孩来保护,所以他对云裳说话都直呼其名,也不叫她一声姐姐。 “我就想问。”周天骄咄咄逼人呢。 “你能不能问些难一点的事情?”云裳觉得被小看了,自打认字起,她就开始编小报,遇到不会写的字就问大人,现在她写全家所有人的名字还有问题呀,连永康姑父和丽丽婶婶的家庭背景她都晓得呢,《云穿衣小报》不含糊呀。 “你不会写,连这个也不会,还不如我呢。”周天骄说,“我会写你和你妈的名字了。” 云裳说:“你听不懂中国话呀。还有,请不要说‘你妈’,要说‘小韵婶婶’,你懂不懂礼貌呀。” 周天骄不理睬,他过于自信,云裳的话他听不进去,他从太婆婆种兰花的大花盆里捡到一块卵石,拿在手上看看,马上就说:“周天骄首次找宝,这是世界上没人发现的八彩石。” 他吹着牛的时候,手里拿的“八彩石”掉下去,“砰”的一声,打碎了太婆婆的花盆。 “你看,你看,你闯祸了吧。”云裳着急地说。 周天骄鼓起眼睛,说:“呜,八彩石是自己落下去的,我说的话就是真理。” 他作案后也不要“八彩石”了,缩着脖子逃离现场,回自己家了。 云裳看着花盆碎了,盆里的泥都掉出来,娇嫩高洁的兰花都歪了,觉得很不好的,心想:这可不得了,太婆婆晓得了心里会不好受的,她对这兰花可珍惜了,再说,今天是什么日子,谁敢这样胡闹呀。 今天是什么日子,抬头看看吧,大厅里挂上了大幅的寿字,是太婆婆她老人家要过生日了,这可是全家最隆重的事情,太婆婆是家里的老祖宗,她很老很老了,都95岁了。有的老人到了80多岁,腿脚像被人拽着似的,石磨般地沉,可是太婆婆不一样,筋骨很板实呢,春天里就开始穿单布衫了,还高高地挽起袖子,比年轻人还怕热。云裳的爸爸说太婆婆可以活过150岁,创下世界纪录。真的,只要太婆婆加油,咋个不行嘛。P3-5 导语 秦文君是深受小读者喜爱的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丰席,上海少儿读物促进会理事长。 由其创作的本书包括《云裳》《孤女俱乐部》。通过主人公云裳的叙述,《云裳》首先展现了一个四世同堂大家庭的生活现状。《孤女俱乐部》这部长篇小说描述了几位插队边疆的知青子女回到上海借读的生活际遇。 序言 秦文君是中国当代一位独特的女作家,她较少从自己 的生活经验着手,而是通过艺术创造呈现出不同境遇中儿 童的生存状况,描绘成长过程中的图景,因而她的文学作 品数量众多,但题材、写法各异。作者的这种创作姿态不 仅拓宽了作品的反映面,更提供给她实验多种创作手法的 可能。在秦文君的长篇新作《云裳》中,其创作指向全新 的生活与题材,作者进入四川,通过深入采访搜取素材, 以细腻的笔法展现了都江堰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突发自 然灾害给普通民众生活带来的影响。 通过主人公云裳的叙述,《云裳》首先展现了一个四 世同堂大家庭的生活现状。在当下的叙事语境中,作者以 平和眼光观看生机勃勃的民间生活,也以朴素的叙述语言 深入到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社会图景之中:崇州养面、蒸蒸 糕、板凳抄手、夫妻肺片,还有盖碗茶,这些地域文化标 识被作者一一撷取,为了展现地域特色,作者也在人物语 言上加入方言,例如:“啥子”、“咋个”、“冲壳子” 、“堂客”,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在具体事物的描述上,作者无法避免以外来者眼光与 小说叙述者身份产生间离。作为生活在都江堰的女孩,这 些地域文化标记是日常的、熟识的,而作者的外来者身份 使其必须对于不熟悉的事物进行解释。例如对于猕猴桃, 云裳的爸爸和太婆婆介绍道: 山里的猕猴桃风味更佳,富含维生素C,比柑橘高十至 二十倍,比苹果高五十至两百倍,网上说,常服猕猴桃果 和汁液,有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作用,还可以抑制致 癌物质亚油酸的产生,对高血压、高血脂、肝炎、冠心病 、尿路结石等疾病有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这样繁复、书面语式的解释多少有生硬之感,这种介 绍性语言更接近于作者外来者的身份,与小主人公口语性 的叙述不太协调。与之相对,作品结尾处,云裳眼中的上 海早晨,是作者描绘的一个繁忙、平凡的早晨。与前文相 对静态的地域文化场景不同,上海的早晨是动态的:小区 广场上打着腰鼓的中老年妇女、放风筝的老年男士、带狗 散步的着睡衣女子,拥挤、热闹的馒头店,等等。作者笔 下的上海没有著名的万国建筑群,没有东方明珠电视塔这 样的典型地标,甚至没有南翔小笼,却是写出了生活在其 中的作者最熟悉的城市景致。整部作品中,虽然作者力图 展现都江堰的城市风貌,但这个上海的早晨反而让人记忆 深刻,因为它是秦文君自身生活经验的结晶。要叙写一个 陌生城市中的平凡生活,对于作家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 随着作品中地震情节的展开,秦文君的叙写重点由日 常生活转移到了灾害对人们生活的破坏上。通过云裳的视 角和内心独自,作者充分表现了孩子在面对死亡时的坚强 以及灾害对儿童心理的伤害。耳鸣、梦魇、头疼、莫名的 恐惧感,这些细节展现出秦文君对灾后儿童心理的关注。 亲情的驻守、友情的关照,还有人与人之间为了拯救生命 共同奋不顾身等细节,突显了民间的生命力和生存智慧。 透过云裳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以谢老师为代表的教师 们成为孩子们的保护伞;以永康姑父为代表的普通人面对 灾害对别人施予无私无畏的救护;以孙宇志为代表的小英 雄忍着自身的疼痛和对死亡的恐惧,在醒来的第一时间救 助别人;而以陈医生为代表的救护人员从各地赶到灾区, 为灾民送去医药、食物和关怀。这些曾在抗震救灾过程中 感动我们的人物,被作者一一收入文中。这些纪录片般的 细节展现,描绘了人间的大爱之美,这种记录本身就带着 作者深深的人文关怀。从云裳的内心独白中,我们也看到 了生命的坚韧。 随着云裳在医生和志愿者姐姐的帮助下逐渐走出地震 的阴影,作者试图缓和、消解灾害给当地人民带来的精神 伤害,这种文学意义上的消解,需要足够的细节支持,然 而小说中对此的交代多少有些让人意犹未尽。从害怕恐惧 、缺乏自信,到坚信爸爸一定会回来,在这部作品中,这 种转变显然需要更扎实的细节描绘。小说用了将近一半的 篇幅描绘了日常生活,而用另一半篇幅描写自然灾害到来 时人们的身心伤痛、互相问的救助和最后如何走出阴影, 在篇幅上呈现均分状态,节奏上亦是舒缓和紧凑两分,这 多少会造成小说主体不够突出,在需要大量细节支持的灾 害伤痛与灾后救助的表现部分给人点到为止的仓促印象。 作为以5.12大地震为写作背景的长篇小说,在短短时 间内构思、创作、付梓,秦文君对现场采访的深入和写作 的勤勉可见一斑,而她选取平民视角,以平实眼光观照重 大社会事件的社会责任感也由此体现。 内容推荐 本卷包括《云裳》《孤女俱乐部》。通过主人公云裳的叙述,《云裳》首先展现了一个四世同堂大家庭的生活现状。优雅讲究的太婆婆、细心温柔的奶奶、霸气十足的表弟周天骄……在这个足有十一口人的大家庭里每天都是那样温馨,直到地震突然来临。随着地震情节的展开,作品的叙写重点由日常生活转移到了灾害对人们生活的破坏上。通过云裳的视角和内心独白,作者充分表现了孩子在面对死亡时的坚强以及灾害对儿童心理的伤害,以及人与人之间为了拯救生命的奋不顾身等细节,突显了人的生命力和生存智慧。 《孤女俱乐部》这部长篇小说描述了几位插队边疆的知青子女回到上海借读的生活际遇。十五岁的少女郑洁岚与另外三个少女都是孤身一人来到上海,她们同住一舍。四个少女一台戏,因而宿舍也成了俱乐部:关乎友情、爱情、前途和命运等等。俱乐部里有青春的无奈和眼泪,也有成功的美妙和喜悦。围绕着俱乐部,作品描绘许多品格高尚的人,也展示一些虚伪冷漠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