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团队由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老师组成。其中主编吴照峰,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博士学位,技术7级,教龄18年。2016年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三类岗位津贴。出版《自我教育机制研究》《哲学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延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等三部著作,参编党建相关教材三部,公开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在《国防大学学报》《南京政治学院学报》《人文杂志》《解放军理论学习》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
本书共分为7个章节,主要介绍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总要求以及基层党建工作中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内容,结构清晰,论述简明实用,为广大党务工作者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本书新收录了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
第一章 基层党建工作的总要求
(一)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
(二)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原则
(三)基层党建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各项任务
第二章 基层党建工作中的政治建设
(一)把政治建设放在基层党建工作的首位
(二)牢固树立基层党员的“四个意识
(三)营造基层党建工作中的良好政治生活
第三章 基层党建工作中的思想建设
(一)思想建设是基层党建工作中的灵魂工程
(二)解决好基层党员的“总开关”问题
(三)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第四章 基层党建工作中的组织建设
(一)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
(二)强化党支部建设
(三)选好用好管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
(四)干部队伍建设在党的组织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
第五章 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作风建设
(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根本
(二)使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党建工作中落实生根
(三)大力度整治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四风”问题
第六章 基层党建工作中的纪律建设
(一)纪律建设是基层党建工作中管党治党的治本之策
(二)基层党建工作中要从严执纪
(三)基层党建工作中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第七章 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制度建设
(一)把制度建设贯穿基层党建工作之中
(二)基层党建工作中要维护党章,培育基层党员的制度意识
(三)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制度执行力建设
参考文献
《基层党建工作实用手册》:
当前,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政治胜任力,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自我认知是政治胜任力的基础。习近平同志强调:“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这就是对领导干部自我认知的要求。首先,各级领导干部的身份是共产党员,要牢记这个政治角色定位,始终将政治角色摆在社会角色前面,始终将为党工作作为自己的职责;其次,深刻理解政治角色的丰富内涵,明白党员身份的特殊意义和崇高使命,在内心深处有强烈的身份认同感,积极投身党的事业;最后,自觉认同政治角色规范,全面把握党员行为准则,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党章为根本遵循规范自己的言行。
目标信仰是政治胜任力的核心。目标信仰是个体稳定的深层次心理特征,深刻影响个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习近平同志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一个人要成功,就要有坚定的目标;一个政党要成功,也要有坚定的目标。领导干部有目标信仰,才能保持政治定力,自觉投身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去。
情感态度是政治胜任力的重点。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从政治胜任力角度看,这对领导干部的情感态度提出了要求。领导干部对党要有深厚情感,坚定理想信念,忠于党的事业,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领导干部对人民要有深厚情感,不断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站稳人民立场,一切工作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忠诚组织是政治胜任力的根本。对组织的忠诚度深刻影响个体的动机、价值观以及自我认知等。习近平同志强调:“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从政治胜任力角度说,忠诚组织是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政治品质,具体表现为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接受组织安排的工作,自觉接受组织纪律的约束。领导干部要把“对党忠诚老实”视为应尽的义务,对党高度信赖,做到热爱党、拥护党、永远跟党走。
角色担当是政治胜任力的关键。角色担当是个体行动的驱动力。习近平同志强调:“全党同志要有所作为、有所进步,就要敢于较真碰硬、敢于直面困难,自觉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从政治胜任力角度看,角色担当是领导干部□关键的品质之一,具体表现为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具有敢于担当的意愿和能力。在角色担当中,领导干部要坚守担当的底线,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坚持原则、认真负责。
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新时代党的建设,是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要求。我们党执政,执的是政治;我们党治国理政,理的也是政治。我们面临的各种考验和危险,虽然来自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表现的形式和程度不尽相同,但归根结底都与政治相关,都需要从政治高度去观察和处理。加强政治建设,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增强政治领导力;在社会多元化、思想多样化、价值多样化的新时代,党要战胜各种困难,保持战略定力,创造新的辉煌,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不断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不断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才能凝心聚力,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思想合力。
……
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我们是共产党,我们要领导人民打倒敌人,我们的队伍就要整齐,我们的步调就要一致,兵要精,武器要好。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那末,敌人就不会被我们打倒。”
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昭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坚强有力,事业就兴旺发达,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越是面对艰巨复杂的形势和任务,越要坚持从严治党方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推进的重要法宝。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综合国力进人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了的提升,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从容驾驭的领航者;中国现代化列车疾驰远行,需要强劲有力的火车头。党的坚强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