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东莱博议/中文经典100句
分类
作者 曾家麒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曾家麒编著的《东莱博议/中文经典100句》为《博议》的名句解读,运用符合现代人阅读需求和习惯的编写方法,文字活泼,揉合现代风格,趣味性高。每一篇结构统一,包括单元有:“名句的诞生”呈现原文,同时节录上下文,有助于理解与记忆完整段落。“完全读懂名句”难字与难词的意义解释,整段原文的白话语译。“名句的故事”名句本身的名人轶事、字词语的典故故事、历代的品评。“历久弥新说名句”介绍相关主题或主旨的古今中外名句,并完整说明故事背景与应用情境。
作者简介
  曾家麒,台湾中坜高商国文科教师,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教学硕士。长期活跃于中国古代文学及其他传统文化领域,自2009年起至今,曾获得台湾当局教育主管部门文艺创作奖古典诗词首奖、全台湾地区优秀青年诗人奖,第一届国文老师文艺创作奖散文类最佳创作奖等近二十项奖项。
目录
一念之是,咫尺禹汤;一念之非,咫尺桀纣
钓者负鱼,鱼何负于钓?猎者负兽,兽何负于猎?
君子之情未尝不与人同也,而爱恶与人异
未见之情,人所未知;未动之情,己所不知
戒之以祸者,所以使人君之畏也;谕之以理者,所以使人君之信也;悟之以心者,所以使人君之乐也。
儒家之小人,兵家之君子也;兵家之君子,儒家之小人也
得不偿失,利不偿害
盛怒不发于微罪,峻责不加于小疵
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
君子之立论,信己而不信人,信心而不信目,故能用事而不用于事
叙事者,载其实;论事者,推其理
观人之术,在隐不在显,在晦不在明
凡人之情,为恶于人之所不见,为善于人之所见
致强之道始于弱,致弱之道始于强
共患易,共利难
劳者贱之常,困者贫之常,辱者难之常
大恩与大怨为邻,大名与大辱为朋
君子言分必及理,言理必及分。分不独立,理不虚行
盖先遇其易,则以易为常,是祸之原也;先遇其难,则以难为常,是福之基也
和气致祥,乖气致异
天下同知畏有形之寇,而不知畏无形之寇
气听命于心者,圣贤也;心听命于气者,众人也
君子作事谋始
怪生于罕,而止于习
咎既往者易为说,扶将倾者难为功
衔辔败,然后见马之真性;法制弛,然后见民之真情
一念之是,咫尺禹汤;一念之非,咫尺桀纣
国不亡于外寇,而亡于内寇;恶不成于有助,而成于无助
以古为今,以今为古,特在吾心之通与蔽耳
君有君之忧,臣有臣之忧,未闻舍己之忧,而忧人之忧者也
爵愈高而心愈躁,禄愈丰而心愈贪
生天下之善者,出于敬;生天下之恶者,出于慢
蓍龟者,心之影也,小大修短,咸其自取
百人醉而一人醒,犹可以止众狂;百礼废而一礼存,犹可以推旧典
骄者乱之母也,疑者奸之媒也,懦者事之贼也,弱者盗之招也
观政在朝,观俗在野
物之相资者,不可相无;物之相害者,不可相有
王者之所忧,伯者之所喜也
谏之用,在于君未喻之前,而不在君已喻之后
王道之外无坦途,举皆荆棘;仁义之外无功利,举皆祸殃
影者形之报也,响者声之报也,刑者罚之报也,高下轻重,咸其自取
怠善而长奸者,莫如徇时之说
知而远之,善之善也;知而近之,不善之不善也
心外有道,非心也;道外有心,非道也
无故而为骇世之行,求名之尤者也
所期既满,其心亦满,满则骄,骄则怠,怠则衰
失其始而求其终,理之所必无也
辞受既不可中悔,予夺其可中悔乎
观治不若观乱,观美不若观恶
无间则仁,有间则暴
盖其所知者在理不在事,在实不在名也
天下之情,不见其速,未有见其迟也
君子忧我之弱,而不忧敌之强;忧我之愚,而不忧敌之智
善观天者,观其精;不善观天者,观其形
谋于涂者,不若谋于邻;谋于邻者,不若谋于家
生天下之善者,出于敬;生天下之恶者,出于慢
多而不可满者,欲也;锐而不可极者,忿也
人皆知以己观己之难,而不知以人观己之易
以君子之言,借小人之口发之,则天下见其邪而不见其正;以小人之言,借君子之口发之,则天下见其正而不见其邪
理本无穷,而人自穷之;心本无外,而人自外之
身者寄也;轩冕者,身之寄也
居其位而无其德,为身之羞;居其位而黜其礼,为位之羞
人之于利,忧其锐而不忧其怠,忧其急而不忧其缓,忧其溺而不忧其忘
为善未尽,犹愈不为;改过未尽,犹愈不改
至难发者,悔心也;至难持者,亦悔心也
国毁当辨,身毁当容;国辱当争,身辱当受
吾独以为利害之未验,察言者若难而实易;利害之既验,察言者若易而实难
内暗则外求,外求则内虚
天下之患,不发于人之所备,而发于人之所不备
抑不知怒可使疏者解,不可使亲者解;
疑可使疏者辨,而不可使亲者辨
待患难而始合,则其合者非吾本心也,
驱于患难,苟合以济事也
吾是以知世人之所谓急者,未始不为缓;
世人之所谓缓者,未始不为急也
待人欲宽,论人欲尽
观人之道,自近者始
名不可以幸取也
天下之情,待之厚者责之厚,待之薄者责之薄
圣人不知有名,而名未尝离圣人
理本无间,一事通则万事皆通;
意本无穷,一意解则干语皆解
物固有不可并者。一事而是非并,择一焉可也;
一人而褒贬并,择一焉可也
大抵能害人者必能利人,能杀人者必能生人
天下之事,有非出于人情之常者,其终必不能安
同言者,权之以事;同事者,权之以人
誉人之所毁者,未必皆近厚也;
毁人之所誉者,未必皆近薄也
天下之可惧者,惟出乎利害之外能知之
易喜者必易厌
理之未明,君子责也
理有常然,而事有适然,因适然之事,
而疑常然之理,智者不由也
君子之立言,待天下甚尊,期天下甚重,
虽至奥至邈之理,未尝敢轻视天下,逆料其不能知
物之移人者。莫如权位
言在此而观在此者,众人之观也;
言在此而观在彼者.君子之观也
丰歉在人而不在天,强弱在人而不在地
导语
曾家麒编著的《东莱博议/中文经典100句》收录的文章是东莱先生教授学生时撰写的科举范文,为议论文典范,依于《左传》文本展开论辩与评论,是当时学子上课、科举考试的必备用书。宋、元、明、清历代以来流传不息,迄今在台湾地区仍为大学授课、各级考试及公务员考试的重要教材。《博议》之文旁征博引,往往能启发思路,甚至在民国时期诸多报社的时评社论都取道于《东莱博议》;论理分明,充分发挥了汉语微言大义与雄辩磅礴之特点,处处是惊人之笔,说理头头是道,笔锋犀利,辩驳有力。东莱先生文章气盛辞严,理富思精,既便于模仿又启发文思,原北大著名教授金克木先生早年作文即学《东莱博议》,专门推荐过此书。
书评(媒体评论)
“作为文章范本,吕氏的《博议》越来越流行
,直到民国初期还有人传习。史记和唐宋八大家的
文章太高了,学不上手,只能暗中学《博议》,这
书文章不长,能启发思路,便于模仿。学得好的能
作出一大篇精彩的文章,处处是惊人之笔,处处又
合乎题意,更重要的是能说的头头是道。要说黑,
那就是乌云一片,要说白,那就是白雪无垠。怎么
说怎么有理,还有气势。”
——金克木
精彩页
名句的故事
春秋时郑武公妻子武姜先后为他生了寤生和段两个儿子。因为武姜生寤生时难产,害她差点丧命,所以武姜喜欢段而讨厌寤生,好几次劝郑武公改立姬段为继承人,但是没有成功。后来,姬寤生即位为郑庄公。
武姜有心培植次子姬段的势力,于是请郑庄公把京这个地方封给姬段。由于京地是个大城,所以大臣劝郑庄公收回成命,免生后患。郑庄公虽然推说那是母亲武姜的意思,却也在无意中说出自己心里的真正想法:“多行不义,必自毙。”意思是说,姬段迟早会因为做太多坏事而没有好下场。
尽管大臣一而再,再而三地劝郑庄公要管一管姬段,郑庄公却仍是装糊涂,放任姬段一步步扩张自己的领地。过了一阵子,姬段以为时机已经成熟了,准备起兵叛乱,而武姜也准备在国都当姬段的内应。没想到郑庄公早就在两人身旁安排了卧底,得知消息之后,他立即派兵攻打姬段所在的京地。姬段战败后逃到鄢地。郑庄公进一步攻打鄢地,逼得姬段逃往共地。
对于这件事,孔子对郑庄公和姬段的行为都极度不满,于是在《春秋》一书记下“郑伯克段于鄢”这句话,暗指两人根本不配当兄弟。吕祖谦认为,为了杀害弟弟姬段而故意纵容他叛乱的郑庄公才应该为这件事负全责,如果郑庄公在弟弟一开始有野心时就予以制止,弟弟怎么会犯下滔天大祸呢?所以吕祖谦才会说:“钓者负鱼,鱼何负于钓?猎者负兽,兽何负于猎?”
历久弥新说名句
在法国大革命前,法王路易十四为了对付革命党,于是派人伪装为革命的支持者,以诱捉真正的革命分子。这种做法被称为“诱捕侦查”,俗称“钓鱼”,在今日仍广泛应用在打击犯罪上。
举例来说,警方会故意伪装成购买毒品的人,在交易时逮捕提供毒品的罪犯。此外,警方也会用这种做法破获色情集团或查获援助交际等卖淫行为。毋庸讳言,这种做法确实有助于打击犯罪,然而,这种近于引诱犯罪的做法,也引起了法界的广泛讨论。
如果办案人员为了增加绩效,故意用高额的报酬,诱使原本无意犯罪的人从事犯罪行为,再予以逮捕,这样的做法便与教唆犯罪无异。英国的知名法官丹宁勋爵曾经说过:“社会必须有逮捕、搜查、囚禁犯罪分子的权力与手段,以维护社会的安全。然而,如果滥用这种权力与手段,那么,它的危害将更甚于暴政。”法律上不容许“入人于罪”等陷害他人的做法,这就是吕祖谦认为郑庄公对不起弟弟的原因。
但是,因被陷害而犯罪的人却也应该接受道德上的批评。试问,如果是用心端正的君子,又岂能为利益所引诱而犯罪?况且姬段本来就有不臣之心了,并不是被陷害犯罪的。而且,纵使是被人唆使,但是犯罪就是犯罪,岂能说毫无责任?由此看来,吕祖谦认为共叔段没有对不起郑庄公,却忽略了他也有应负的责任,也不算是公允之论。
君子之情未尝不与人同也, 而爱恶与人异
名句的诞生
人皆爱奇,而君子不爱奇;人皆爱高1,而君子不爱高。君子之情未尝不与人同也,而爱恶与人异者,何也?盖物反常为怪,地过中为偏。
——卷一·《宋穆公立殇公》
完全读懂名句
1. 高:不切实际的事物。
语译:一般人都喜欢奇怪的事物,然而有德的君子不喜欢奇怪的事物;一般人喜欢唱高
调,可是有德的君子不喜欢唱高调。君子的心理状况和一般人没有什么不同,可是他所喜欢
或讨厌的事物和一般人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事物逾越了常理就成了怪异,就像是土地
不在中心地带就是偏远地区一样。
名句的故事
在历史长河中,“推位让贤”“兄终弟及”“父死子继”等,都是王位的继位方式。古代最主要的王位继承模式,还是以“父死子继”为主。父亲去世,就由嫡长子继位,虽然不尽公平,但是这种制度减少了争夺王位的可能性,为维持和平发挥了功用。宋宣公临终前,却并未依照一般的继位模式,把国家传给儿子,反而传给了弟弟穆公。后来,穆公临死前再把国家还给宣公的儿子殇公,而不传给自己的儿子庄公,甚至把庄公赶到国外。后来,宋国大夫华督杀了殇公,改立庄公。对此,吕祖谦颇不以为然,他认为宋宣公故意做一些特别的行为,让自己显得很与众不同。吕祖谦说:“君子之情未尝不与人同也,而爱恶与人异。”指出君子的特质在于不会故意特立独行,宋宣公并不符合君子这项特质。
宋宣公传位给弟弟,宋太祖也如此。历史上,宋太祖传位给弟弟赵光义一事则是一宗悬案。据说某一晚,宋太祖邀弟弟赵光义喝酒。到了深夜,房里烛光摇曳,似乎发生争执,甚至传出投掷斧头的声音。翌日,赵光义对外宣称兄长因病驾崩,临终前将皇位传给了他。
赵光义到底是不是弑兄篡位,当朝的吕祖谦决计不敢评论。不过,他既然批评了宋宣公“兄终弟及”的做法,自然也批评到宋太祖。自宋朝开始,因为文字而招祸之例很多,吕祖谦借古批今,委实需要过人的勇气,而这正是史学家必须拥有的品质。
P4-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