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最好的礼仪教养在家庭(彩绘版) |
分类 | |
作者 | 纪亚飞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纪亚飞 中国首位儿童礼仪导师儿童礼仪教育工作委员会会长国家认证校园礼仪培训师国家认证高级青少年成长指导师教育部核心能力认证礼仪导师《妈妈宝宝》杂志“宝宝有礼”专栏作家 《大众健康》杂志“儿童礼仪”专栏作家全国人大会议中心礼仪顾问礼仪畅销书《儿童礼仪图画故事》作者北京奥运会和深圳大运会礼仪培训专家。 书评(媒体评论)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被父母忽视的一个重 要部分就是礼仪教育。礼仪是一个有价值的性格特质 ,它可以帮助我们的孩子成为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 社会成员。这本书旨在帮助孩子培养这样的品质,同 时让孩子拥有一个完美快乐的童年! ——美国英语教育专家、西安博迪恒大城小学副 校长/彼得·克拉克 钱穆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的传统文化之根,就 是礼仪。”儿童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水准 形成的关键阶段,礼仪教育从儿童开始,不仅能培养 孩子的尊重心、恭敬心和感恩心,还能更好地促进学 生内心道德力量的生成。《最好的礼仪教养在家庭》 一书大道理少,具体案例多,对于家长在日常陪伴孩 子的过程中,具有指导价值。希望礼仪真正扎根在孩 子和家长的心灵中。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包红萍 孔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良好的个人礼 仪修养是文化智慧、自主发展、责任担当及价值观等 素养在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综合美德,是崇高人生 的一种内在力量,她每时每刻都散发出不可抗拒的人 格魅力。 ——新泰市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王茜 中华传统文化礼仪是维系感情、巩固家庭、发展 事业的重要元素。有则益之,无则损之。它是人与人 才的分水岭,前者强调动物的本性、本能和本质,后 者则突出人性、理性与慧性。无礼者则厌之,有礼者 则悦之。低俗和高雅自分流。育人自当启蒙时教养, 育儿自当以家长为楷模。亲爱的家长,相信纪亚飞老 师的这本书一定会带给大家多元的礼仪文化和多彩的 礼仪教养方法,最终助您收获一个彬彬有礼的小绅士 或小淑女。 ——上海市嘉定区星华幼儿园、上海市嘉定区黄 家花园幼儿园园长/姚丽萍 《最好的礼仪教养在家庭》温柔播种儿童礼仪教 育的种子,灌注以精心,在全国遍地开花,为成就谦 谦君子、雅雅淑女打下基石,为孩子心灵世界打造一 盏明灯。这本书是孩子们受益终生的珍贵礼物。 ——广州南方教育集团·广州南方中美文学校· 南方中英文幼儿园招生办总监/岑志心 目录 第一章第一任老师是父母 1 共同成长的力量 2 身教大于言传 3 教育的根在家庭 4 高质量的亲子时光 5 宝贝,让我们的人生各自精彩 6 良木 7 儿童礼仪从家庭起航 第二章 做个有礼仪教养的人 1 礼从敬中来 2 礼中有仁心 3 礼中多少爱 4 礼形成秩序 5 礼带来快乐 6 礼就是教养 第三章 礼仪践行在家庭 1 家风与家训 2 家就是一所礼仪学校 3 礼仪教育的三条黄金法则 4 沟通的礼仪 5 举止的礼仪 6 家庭用餐礼仪 第四章 你必须了解的公共礼仪 1 最好的旅行 2 带着“礼仪”出门 3 你的声音里藏着你的修养 4 与洗手间有关的礼仪 5 小小照片,大大礼仪 6 排队,请排队,只为自己排队 7 尊重每个场合的规则 8 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文明 附录 礼由心生而后成仪之节庆礼仪 精彩页 1 共同成长的力量 做教师需要有教师资格证,做医生要有职业医师资格证,做厨师需要有等级证书,结婚需要有结婚证,开车需要有驾驶证,但唯独做父母,却不需要有父母资格证书。我们就这样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摸索着、放任着、随意着、紧张着就成了父母。 我见过很多焦虑的父母,孩子咳嗽一声也无比紧张,只要孩子感冒便谨小慎微如临大敌。那时我想起自己小时候感冒,虽然喉头干燥,垂涕三尺,但过了几天又生龙活虎起来。我也见过很多没有责任感的父母,总是给孩子高级且花费不菲的教育机会,而自己却蓬头垢面。一脸蜡黄。那时我想,一个不向往精彩生活的父母又如何培养一个有追求的孩子? 成为优秀的父母是一门功课,需要学习,需要在实践中成长。 从比刻开始 2007年,我有了自己的宝贝,他叫毛豆,那一年,我36岁,在整个怀孕期间,我在写自己人生中的一个大块头“著作”。我想送一个礼物给我的孩子,一个不能用物质衡量,具有某种精神力量的礼物。作为一个从1999年就开始进行礼仪培训工作的人,这个礼物也是我人生的一个高峰。 我的孕吐持续到6个半月,在整个孕期,支撑我的只有一种力量“我要成为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妈妈”。在他100天的时候,我们请了一些朋友来祝贺,那一天,我送给所有人的礼物就是我的第一本图书《空姐说礼仪》。 我们不是与生俱来就拥有某种能力,但学习无疑是最好的途径。 2007年,我开始从事儿童礼仪教育工作,很多家长说“我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我要让孩子和您好好学习”。而我却想说“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这句话是说给父母们听的,而不仅仅针对孩子。孩子从出生起最快速的学习渠道就是眼睛,他在不知不觉,甚至润物细无声的模仿中成长,而他最直观的老师就是父母。所以,我想说,教育孩子是一条共同成长的道路,为人父母需要学习和思考,才能够和孩子一起进步。 Let’s思考,ge七能量 我想说,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成长。 毛豆昨晚剪掉留了10年的刘海,因为很多人包括老师说他可以露出额头。从小到大,从中国到世界,从黄皮肤的中国人到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太多人对他的刘海表示好奇和兴趣,他也潜意识觉得似乎不应该留了,昨天他决定剪了试试,这是一个一定会尝试的决定。 剪完之后,果然不算好看,一下子把大圆脸都暴露出来啦,眼睛也显得小了。看了一眼镜子中的自己,他号啕大哭,这是他出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痛哭。 有片刻,我不知如何回应。 我讪讪地说了句“挺好看的”,他哭得更厉害了。“丑,丑爆了,本来我就不帅,这下更丑了……”他说。 我的大脑快速运转,寻找他痛哭的原因。他是觉得丑才哭成这样的吗?是内心依恋留了10年的刘海吗?是担心同学的嘲笑?是…… 我赶快实话实说:“是的,不算好看,但客观说也不太难看,一般般啦。” 彼时,他在洗澡,我有空思考。我决定针对我想到盼可能性,一一解决。 等他出来后,我说:“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男生发型,非常多见,也是大多数男孩的发型,谈不上帅,也说不上丑。刘海没了,有点不习惯对吗?你的头发长得特别快,一个月就长起来了。经过这次,反而我们更坚定以后要留刘海,谁说也不剪了好吗?如果明天上学时,同学笑你,记住你这样回应就会很快结束他们的关注。” “如果他们说,毛豆剪头发了,刘海没了……” “你要大方坦荡地说,对呀,昨天剪了,我的额头想看看世界,我就换个发型,让它露出来。这样的回应,会让大家对你的发型不会做太多的评论。如果还有人说,你仍重复这几句即可。” 我又开始表演,“你想想,如果一个人剃了光头,大家说,他剃光头啦,他如果害羞郁闷地捂住头说:‘我爸给剃的,我也不喜欢。’大家可能就会说得更起劲:‘快看,他的光头好丑。’但如果他说:‘是呀,剃光头啦。’大家说几句可能就没兴趣了,对吗?” 毛豆脑补了一下我演的画面说:“对。”P2-4 导语 近20年礼仪培训与实践心得,10年儿童礼仪教育实践经验,与您分享如何培养最优秀、最优雅自信的孩子。 身心父母,自己有高学历、高收入、高颜值,这都不算什么。养出有礼仪、有教养的孩子,那才是你真正的奢侈品!!! 纪亚飞著的《最好的礼仪教养在家庭(彩绘版)》这是一本写给父母和孩子的家庭礼仪书。 序言 最好的礼仪教养在家庭,毋庸置疑。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有意义的人,而并非知 识与技能的集合体,而教育始于家庭,而非学校。 昨天我准备乘坐电梯上29楼。我住在6楼,出来 时,正好看到一对母子走出电梯,脸上都洋溢着得意 和诡异的笑。 等我走进电梯,惊讶地看到从7到30都被按亮的 电梯控制按钮,除了叹气再无他法。电梯在每一层都 停,而每一层都没有人,我只能默默地按动“关门” 按钮。到11楼的时候,我已经开始有些烦躁了,逐层 停逐层关门,而我要去29楼。 回想那对母子自得其乐的表情,我不知道他们 的快感何来,快感又是如何坦然发生的。 深深感慨每个熊孩子身后都必定有熊父母。真 的是犯浑的路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而事实是熊孩子的每一个任性的行为都体现了 家长的教养和素质。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出自《墨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把一块白色的丝布,放到青色的染缸 中,白丝就变成了青色,放到黄色的染缸中,就又变 成了黄色。 对孩子的教育也是这样,家庭环境决定了每个 孩子的“色彩”。 回想那位母亲得意的神色,和孩子得意的神色 何其相似。孩子在这样的家长身边学会的只能是为所 欲为,完全没有考虑过给他人带来的不便,对公共资 源的浪费。 我在做儿童礼仪教育10年间听到来自家长的最 多期待就是:老师,我就这样了,从小没学过礼仪, 也不懂什么礼仪,但我想要孩子学习礼仪,能够成为 彬彬有礼的人。 可是您知道吗?孩子天生喜欢模仿,家长是与 孩子关系最密切的老师,他从家长每次有礼貌对保安 说“你好”中,学会了与人友好打招呼;他从父母在 自助餐厅吃多少拿多少中学会了爱惜与节约食物;他 从父母每次整齐排队中学会了排队和遵守公共秩序; 他从父母在公共场合的低声说话中学会了不大喊大叫 ,控制音量;他从父母不小心碰到他人的一声“对不 起”中学会了同理心和致歉语。 当然,他也会从父母在自助餐厅偷偷拿水杯灌 饮料的动作中学会偷鸡摸狗;他也能从父母对停车管 理员大声呼喝中学会“看人下菜碟”;他还能从父母 把他放在公共秋千上玩许久中学会唯我独尊,学会世 界以我为规则的霸道…… 教育始于家庭。 我一直觉得越早学习儿童礼仪,孩子的学习就 越简单和自然,但现在传播儿童礼仪10年,我更觉得 教孩子礼仪,如果家长不参与学习,那么礼仪教育就 很快变成2>5,孩子2天休息日和熊家长共处的杀伤 力远远大于5天的学习和培养。 《三字经》中“性相近,习相远”,充分说明 了生长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一个名叫米德 纳波尔的小城,人们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动物出没于 附近的森林,往往是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路 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 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了这两个“怪物”,原来是 两个裸体的女孩。其中大的七八岁,小的约两岁。这 两个小女孩后来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人们给 她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她们 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 睡觉,晚上出来活动, 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 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吃东西不 用手拿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 午夜后像狼似的引颈长嚎。 后来她们被送进孤儿院,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 ,才掌握四五个词,勉强能学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 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 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最初的成长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最大最深远的。 家庭是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场所,家庭也是最 有可能不着痕迹施行有意义教育的地方。有时,身为 父母,你做了,便已经完成一项教育,而我们常常以 为教育就是在教室里“我讲你听”。 而事实上,很多时候你在做、孩子在学。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曾把 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 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 体、儿童本人、书籍和偶然出现的因素。 家庭被列在了首位,这是孩子接受教育最早的 田园,也是对他影响最深的地方。而很多急功近利的 家长总是把孩子送到不同的培训中心,却忽略了自身 的成长,殊不知,家才是教育的起点,父母才是他最 直观的榜样。 我是一个特别心大的人,从小带儿子毛豆,他 可能看得最多的就是我永远不急不躁。最后我发现, 每一个“不靠谱”的母亲都会有一个淡定而乐观的孩 子。当然,我也没有特别给他上过“乐观”课,他的 乐观完全是从我身上耳濡目染学到的。 春天的时候,毛豆的眼睛眨动很频繁,我决定 带他去同仁医院看看。我自己几乎不去医院看病,因 此完全没有经验(我得过最严重的病就是感冒,而这 种病我一般有自我治疗经验,相信你也行)。毛豆也 只有感冒的历史,所以,我并不知道,医院给小朋友 看病需要用户口本和身份证。 清晨我和毛豆起了个大早驱车去往北京同仁医 院,到达之后才知道没有身份证无法建卡,当然我也 忘带他的医保卡啦。 无奈我们开车回家取资料,我们没有彼此抱怨 ,当然,我们有自嘲,匆匆回家,拿了所有资料再第 二趟赶往北京同仁医院,路上我和毛豆听着歌有来有 往地聊着天。 但我显然低估了北京同仁医院在全国的地位, 和它卓著的眼科的影响力。 在窗口办好就诊储值卡,服务人员告诉我所有 的挂号业务需要自己通过自助机完成。在自助机前, 我信心满满插入储值卡,之后,我表示不敢相信自己 的眼睛,因为上面显示的不是当日的眼科普通号已挂 完,而是一周的眼科普通号全部挂完,眼睛方面有非 常多科室,但一周全部没号。 我面临的事实是:跑了两趟医院,但其实根本 不可能看病。 我和毛豆说:“今天我们看不成眼睛了,回去 后我得盯紧了网上挂号,我上个闹钟,到时抢号。” 毛豆说:“今天起了个大早,折返跑两次,也 没赶上集啊。这经历值得写篇作文。” 我笑了:“这作文的主题是什么呀?” “好玩,心态好,你看咱俩默默就走了,折腾 了一早上也没抱怨,就这么乐呵呵走了。”毛豆说。 “也是哈,不能改变现状,但能决定自己怎么 想。我今天回去就研究网上挂号系统,我必须搞定。 ”我说。 时间已经到中午,我们决定吃饺子奖励自己, 因为对于北方人来说,没有什么是一顿饺子解决不了 的。 坦然面对已经发生的,想出最好的解决方法去 积极应对,这是我一贯的心态,而这种心态无须特别 教育,在我身上一再发生着也就渐渐变成了毛豆的一 种思维定式。 所以,这一次,我认真写了这本书,一本可以 亲子阅读的图书,让家长和孩子共同浸润礼仪文化, 因为我深信:最好的礼仪教育在家庭,最好的礼仪老 师是父母! 内容推荐 教育始于家庭。最好的礼仪教育在家庭,最好的礼仪老师是父母。 纪亚飞著的《最好的礼仪教养在家庭(彩绘版)》这是一本写给父母和孩子的家庭礼仪书。在这本书里,儿童礼仪权威导师纪亚飞结合自己10年的儿童礼仪教育实践,用简单朴实的语言告诉我们家庭成长环境是如何最大最深远地影响孩子的成长的。强调孩子天生喜欢模仿,而家长是他们最亲密的老师。孩子的礼仪礼节其实有时不必刻意去教,他们会在耳濡目染中渐渐习得。所以,身为父母,要提升自身的礼仪素养,与孩子一起共同学习成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