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乌特·阿迪米著的《加缪书店/海天译丛》讲述了:1935年,一个20岁的年轻人决定回家乡阿尔及尔开一家像巴黎奥黛翁街7号的“书友之家”那样的书店,边卖书边出版,把地中海沿岸的好作家一网打尽。他的首位作家叫加缪,后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然而,正当书店开得红火之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2017年,一个20岁的巴黎青年来到阿尔及尔实习,去打扫一家尘封多年的旧书店。在清理的过程中,他发现了许多美丽而动人的故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加缪书店/海天译丛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法)卡乌特·阿迪米 |
出版社 | 海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卡乌特·阿迪米著的《加缪书店/海天译丛》讲述了:1935年,一个20岁的年轻人决定回家乡阿尔及尔开一家像巴黎奥黛翁街7号的“书友之家”那样的书店,边卖书边出版,把地中海沿岸的好作家一网打尽。他的首位作家叫加缪,后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然而,正当书店开得红火之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2017年,一个20岁的巴黎青年来到阿尔及尔实习,去打扫一家尘封多年的旧书店。在清理的过程中,他发现了许多美丽而动人的故事。 作者简介 卡乌特·阿迪米(Kaouther Adimi,1986-)生于阿尔加尔,4岁时曾随家人在法国生活,后悔阿尔及利亚上学,学习现代文学和人力资源管理,曾获法语年轻作家奖,现居巴黎。2009年,她写下长篇处女作《轻佻的芭蕾舞女们》(原名《他人的反面》),获“使命奖”;2016年《我们口袋里的石子》入围众多文学奖;2017年出版的《加缪书店》获勒诺多中学生奖、文体风格奖、地中海珀尔FM奖、意大利“龚古尔竞选奖”,入围居塞佩·普雷莫利文学奖特别提名。 目录 加缪书店 资料来源 致谢 译后记 导语 卡乌特·阿迪米著的《加缪书店/海天译丛》荣获勒诺多中学生奖、2018意大利“龚古尔竞选奖”等多个奖项。 讲述加缪早年的创作生活和文学生涯。 一本关于书、书店和作家的书。 从巴黎到阿尔及尔,从前辈到后人,两线并行,讲述了一家传奇书店的前世今生,当代许多名作家都在那家书店起步。 后记 卡乌特·阿迪米,1986年出生于阿尔及尔,4岁时举家 迁到法国格勒诺布尔。小阿迪米和父亲每周都去市立图书 馆看书。四年之后,她返回故乡。当时的阿尔及利亚处于 恐怖主义之下,书籍不易获得,因而十分珍贵。8岁的阿迪 米萌生了一个想法:写一本书,一本能用来阅读的书。从 那以后,热爱文学的她踏上了写作之路。 19岁那年,她参加了法国小镇米雷的青年作家协会举 办的“青年法语作家大赛”。她的短篇小说《天使的低语 》(Chuchotement des anges)得到评委会青睐,并获发表 。之后,她受邀访问米雷、图卢兹和巴黎,遇到了日后在 阿尔及尔出版她作品的巴尔扎赫出版社。2008年,她凭借 短篇小说《处女之足》(pied de vierge)再度入围“青年 作家大奖”。 2009年,她写下了长篇处女作《轻佻的芭蕾舞女们》 (Des Ballerines de papicha),通过多名叙事者的讲述 ,以复调形式展现了21世纪初一个阿尔及利亚家庭的生活 。2010年6月,该书由巴尔扎赫出版社出版,2011年5月, 法国南方文献出版社(Actes Sud)再度推出该作品,更名 为《他人的反面》(L'Envers des autres),因为原书名 中“papicha”一词为阿尔及利亚特有,专指卖弄风情、与 男子调情的年轻女孩,类似21世纪的洛丽塔,很难在法语 中找到对应的词。这部小说获2011年的“使命文学奖”, 该奖项旨在奖掖用法语写作的18至30岁的年轻作家。 2009年写完这部小说,阿迪米离开阿尔及尔,揣着现 代文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双学士文凭,来到巴黎工作,同 时坚持文学创作。2015年11月和2016年,巴尔扎赫出版社 和瑟伊出版社分别推出了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我口袋里 的石子》(Des pierres dans ma poche)。书名源自荒诞 派作家贝克特的长篇小说《莫洛伊》中的著名桥段:莫洛 伊把石子放在不同口袋中并挨个吮吸,最终弄丢了石子。 阿迪米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是一名年轻女子的故事, 她告别了在阿尔及利亚的母亲、朋友和父亲的坟墓,只身 来巴黎工作,面对完全不同的世界,体会到深深的孤独感 和矛盾心情:一方面想同保守的阿尔及利亚社会断绝,另 一方面又觉得应当遵循传统。在孤独和矛盾中,她时常同 一名年长的街头流浪女坐在长椅上,两人结下了奇特而滑 稽的友谊。母亲不断从老家打电话来耳提面命,小说因此 嵌入了母女俩的多次通话。接受法国电视五台采访时,阿 迪米解释了书名的象征意义:“石头象征着主人公的整个 童年和青年时代。小说的叙述者说,沉甸甸的回忆坠在她 的心里,正如沉甸甸的石头坠在口袋里。而回忆,既有痛 苦的时候,又有温馨感人的瞬间。当母亲再次打来电话, 让她月底务必回家参加一场婚礼的时候,所有的回忆涌上 心头,今她既忧虑,又怀恋逝去的时光。” 《加缪书店》(Nos richesses)是她的第三部长篇小 说,2017年由巴尔扎赫出版社和瑟伊出版社在阿尔及利亚 和法国同时出版,入围龚古尔、勒诺多、美第奇等多项文 学大奖,最终斩获2017年“中学生勒诺多文学奖”和“风 格大奖”,并赢得2018年意大利“龚古尔竞选奖”。 …… 《加缪书店》展现了爱德蒙·夏洛为文学出版事业饱 经挫折、不屈不挠的一生。但卡乌特·阿迪米并非历史学 家,也无意撰写历史著作或人物传记,而是发挥作家的想 象力,将真实与虚构融合得天衣无缝。一开篇就已经是故 事的终结,作者想象2017年有商人买下已经成为阿尔及尔 市立图书馆分馆的“真财富”书店,计划售卖炸糕,因为 相比书籍,如今的人对食物更感兴趣。小说设置了双线结 构:一条线是2017年一个叫里亚德的巴黎大学生来到阿尔 及尔实习,实习的内容是清空书店,重新粉刷;另一条线 是虚构的记事本,夏洛在里面记录了创业的种种波折和心 路历程。两条线相互照应又对比鲜明:一个是对书籍漠不 关心的新时代年轻人,一个是痴迷文学的老一辈出版商; 一边看里亚德一步步摧毁书店,一边看夏洛一点点构建。 两条线的交汇点是披着自己“裹尸布”的阿卜杜拉——曾 经的图书管理员、圣殿最后的守护者。他裹着白布,拄着 手杖,在书店前面一站就是一天。连下大雨也不肯离开。 他发动全城的杂货商抵制里亚德粉刷书店,使他买不到涂 料。他同里亚德交谈,诘问,劝说,带里亚德去酒吧,缓 缓道出往事。最终,里亚德对待书的态度也有所改变。两 人之间的交流犹如两个时代的碰撞,令人深思,惹人叹息 。 另外,书中有一个有趣的细节,作家借夏洛的记事本 ,透露了一个关于写作的秘密:“买一张桌子,越普通越 好,带抽屉和锁。锁上抽屉,扔掉钥匙。每天随便写点什 么,写满三张纸。把纸从抽屉缝隙里塞进去。当然不用重 读。一年之后,您就会有差不多900页手稿。”不知这是不 是女作家自己的写作方式呢? 最后,交待一下书名的翻译。小说的法语名Nos richesses,直译为“我们的财富”。书中有一封里亚德父 亲写给儿子的信,提到“真财富”书店即将变成卖炸糕的 餐馆,父亲意味深长地写道:“我们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 会 书评(媒体评论) 卡乌特·阿迪米赌了一把,她赢了。 ——《鸭鸣报》 完美的题材,但还得冒着弄乱时间沙漏的危险, 注入节奏、真人真事和张力。卡乌特·阿迪米比这家 传奇书店晚生了半个世纪,却出色地完成了三级跳。 ——《费加罗杂志》 《加缪书店》向文学高调示爱,而文学正是时代 与人之间唯一的连接线。 ——《ELLE》 精彩页 (阿尔及尔,2017年) 一到阿尔及尔,你就要沿着倾斜的街巷,上去再下来。你会遇到迪杜什一穆拉德街,众多小巷与之交错,如同跨越上百个故事,几步之外有一座桥,为自杀者和情侣所共享。 继续往前走,离开咖啡馆、小酒吧、服装店和蔬菜市场,快点,继续,别停下,向左转,朝卖花的老人笑一笑,找一棵百年棕榈树靠一会儿,警察会禁止你这样做。你别听他的,跟孩子们一起追逐金翅鸟,然后就到了埃米尔一阿卜杜卡迪尔广场。也许你会错过“牛奶吧”,这家餐厅的门面刚刚翻新过,白天几乎看不清上面的字母,因为天空蓝得近乎发白,阳光又十分刺眼。你会注意到几个孩子爬上阿卜杜卡迪尔酋长雕像的底座,咧嘴大笑,摆着姿势。父母在给他们拍照,然后迫不及待地把照片发到社交网络上。一个男人在门槛上一边吸烟一边看报。你要跟他打个招呼,问候几句,然后折回去,别忘了看一眼旁边:银色的大海波光粼粼,蓝得近乎白色,海鸥啼鸣。你必须注视天空,忘掉奥斯曼风格的楼房,路过高耸狭长的水泥建筑“空中住宅”。 你应当独自一人,因为只有一个人才能晕头转向,并看到一切。在有些城市,任何陪伴都是负担,这座城市便是如此。在其间闲逛,就像漂泊流浪,手插在口袋里,心情沉重。 你爬上倾斜的街道,推开从不上锁的沉重木门,抚摸子弹在墙上留下的痕迹。子弹曾扫射过工会会员、艺术家、军人、教师、无名氏和孩子。多少个世纪,太阳在阿尔及尔的露台上升起;多少个世纪,我们在同样的露台上度过。 花点时间在卡斯巴哈的楼梯上坐一会儿。聆听年轻乐师拨弄班卓琴,揣测紧闭的窗户后面的老妇人在做什么,凝视孩子们同断尾巴的猫咪玩耍,以及头顶和脚下的蓝色,沉入碧海的蓝天,无限延展的油性斑点。我们不会再看到这些,虽然诗人想让我们相信,天空和大海是一块调色板,随时披上玫瑰色、黄色和黑色。 请忘了这里的街道曾被红色浸透,而红色并未被洗刷,我们的脚步每天都陷得更深。黎明时分,汽车还未塞满城市的交通要道,我们能听见远处炸弹的巨响。 而你,你会走朝阳的街道,不是吗?最终,你会来到哈马尼街,也就是从前的沙哈街。你会寻找2号乙,但很难找到,因为有些门牌号已经不在了。你会看到橱窗上的一行字:读书之人价值倍增。你会面对历史,震撼世界的大历史,以及一个人的小历史,1936年,21岁的爱德蒙·夏洛开了一家名为“真财富”的可借阅书店。 一 最后一天的早晨。夜不安地褪去,空气更加滞重,阳光更为黯淡,城市愈加丑陋。天空布满大块的云朵。一群贫民窟的猫咪竖着耳朵窥伺着。最后一天的早晨,就像一个耻辱日。我们中最胆怯的人加快了脚步,假装什么都不懂。好奇的孩子驻足观望,父母拽着他们的胳膊,催他们快走。 起初,哈马尼街,从前的沙哈街,一片寂静。在阿尔及尔这样一个总是动荡、喧哗,永远处在呻吟之中的城市,如此的寂静实属罕见。接着,有人降下“真财富”书店橱窗上的金属网,打破了寂静。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自打阿尔及利亚政府从前任店主的弟媳夏洛夫人手中收回之后,它就不再是书店了,而仅仅是阿尔及利亚国立图书馆的一个分馆。无名之地,行人极少在门前停留,但我们继续管它叫“真财富”。正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仍把哈马尼街称作沙哈街。我们是这座城市的居民,所有的故事构成我们的记忆。 “它坚守了80年!”一名被紧急派到现场、饱含激情的年轻记者在黑色封皮的小本子上写道。我们觉得,他长着一双贼溜溜的眼睛,让人不放心。这个浑身透出野心的小伙子配不上这家书店。“人寥寥无几,阴沉的天空,阴郁的城市,凄凉的金属门帘。”他在本子上补充道,随即又改了主意,把“阴郁的城市”画掉。他思索着,脸皱起来,近乎痛苦的表情。 他刚入行,父亲是一家大型塑料公司的老板,跟主编达成了一笔交易:雇用他的儿子就买下广告插页。我们透过窗户看着略显笨拙的记者。“比萨店和杂货店之间,夹着一家曾经的书店,名叫‘真财富’,当年著名作家经常光顾。”他咬着笔头,在本子的边缘草草写道。“(其中有加缪,还有些作家的照片用图钉按在书店的内墙上,他们是谁?爱德蒙·夏洛、让·塞纳克、于勒·洛瓦、让·安鲁什、伊姆·布拉希米、马克斯一保勒·富歇、索弗尔·伽列罗、埃玛纽艾尔·罗布莱斯……一无所知。研究一下。)”P1-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