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来吧我的灵魂说(精)/中国书籍文学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高维生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高维生著的《来吧我的灵魂说(精)/中国书籍文学馆》是作家高维生的一本新作,他的思想随笔是近年思考的主要部分。《文学不是“驴皮大鼓”》《雨果:伟大的叛逆者》《来吧,我的灵魂说》《在雨天和海明威相遇》等,刊发后,引起读者的呼应,入选多种选本。特别是高维生的读书随笔,形成自己的风格。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张炜评价他写的俄罗斯诗人说:“一直让我有忍不住的感动。他比我的年龄少许多,可是纯正的文气与强大的精神却总是深刻地感染我,让我向往,让我想象。他心中装下的这些诗人,特别是关于俄罗斯诗人的故事,就像射进心灵的电光一样令人颤栗不已。”
《来吧我的灵魂说》收文44篇,是高维生的随笔集。从文字中体现作家的精神向度,朴实中透出冷峻,在浮躁中寻找精神的净土。
目录
第一卷 阅读:夜行的篝火
文学不是“驴皮大鼓”
听托尔斯泰讲艺术、
火焰立起的感觉
雨果:伟大的叛逆者
来吧,我的灵魂说
帕斯捷尔纳克的人与事
爱和心灵的成长
当灯光点亮的时候
不想变为温室的写作者
在雨天和海明威相遇
寻找《小银和我》
文学不是一架梯子
第二卷 激情的诗人
请把灯盏一起拿去
把心灵抓在手掌上
脉搏在撕扯的骨骼上爆裂
埋进心灵苦涩的泉水里
天空可在黑夜里看见
在黑暗中散发痛苦的光芒
第三卷 读书的日子
精神的火焰在燃烧
直面真实与大地
他用冰琴演奏
文化到底是什么
于刀法中融入自身的灵魂
用情于创作“心画”
叙写生命的形式
奔走的焦虑
扛着淬过思想之火的笔
自然是画家的灵魂
冬日读《清泉》
用散文抒写萧红
伟大的作家不会被遮蔽
迟子建的世界在下雪
大自然中的一支神歌
关于原生态写作
精神成长
在俄罗斯大地上跋涉
苍凉的辉腾锡勒
我看不到自己的神情
第四卷 真情与真实
时光中的时光
储藏丰富的元素
一本书,在岁月中被这么读
一个人慢慢回味
轻飘上不了时间的秤
读书是一场精神上的修炼
读真实的东西
一种特殊的怀念
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
秋天给人诗意
序言

李敬泽
“中国书籍文学馆”,这听上去像一个场所,在我的
想象中,这个场所向所有爱书、爱文学的人开放,不管是
白天还是夜晚,人们都可以在这里无所顾忌地读书——“
文革”时有一论断叫作“读书无用论”,说的是,上学读
书皆于人生无益,有那工夫不如做工种地闹革命,这当然
是坑死人的谬论。但说到读文学书,我也是主张“读书无
用”的,读一本小说、一本诗,肯定是无法经世致用的,
若先存了一个要有用的心思,那不如不读,免得耽误了自
己工夫,还把人家好好的小说、诗给读歪了。怀无用之心
,方能读出文学之真趣,文学并不应许任何可以落实的利
益,它所能予人的,不过是此心的宽敞、丰富。
实则,“中国书籍文学馆”并非一个场所,它是一套
中国当代文学、当代小说的大型丛书。按照规划,这套丛
书将主要收录当代名家和一批不那么著名,但颇具实力的
作家的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等。“中国书籍
文学馆”收入这批名家和实力作家的作品,就好比一座厅
堂架起四梁八柱,这套丛书因此有了规模气象。
现在要说的是“中国书籍文学馆”这批实力派作家,
这些人我大多熟悉,有的还是多年朋友。从前他们是各不
相干的人,现在,“中国书籍文学馆”把他们放在一起,
看到这个名单我忽然觉得,放在一起是有道理的,而且这
道理中也显出了编者的眼光和见识。
当代文学,特别是纯文学的传播生态,大抵集中在两
端:一端是赫赫有名的名家,十几人而已;另一端则是“
新锐”青年。评论界和媒体对这两端都有热情,很舍得言
辞和篇幅。而两端之间就颇为寂寞,一批作家不青年了,
离庞然大物也还有距离,他们写了很多年,还在继续写下
去,处在最难将息的文学中年,他们未能充分地进入公众
视野。
但此中确有高手。如果一个作家在青年时期未能引起
注意,那么原因大抵有这么几条:
一、他确实没有才华。
二、他的才华需要较长时间凝聚成形,他真正重要的
作品尚待写出。
三、他的才华还没有被充分领会。
四、他的运气不佳,或者,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写作
生涯不够专注不够持续,以至于我们未能看见他、记住他

也许还能列出几条,仅就这几条而言,除了第一条令
人无话可说之外,其他三条都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对这些
作家深怀期待。实际上,中国当代文学的丰富性、可能性
和创造契机,相当程度上就沉着地蕴藏在这些作家的笔下

这里的每一位作者都是值得关注、值得期待的。“中
国书籍文学馆”收录展示这样一批作家,正体现了这套丛
书的特色——它可能真的构成一个场所,在这个场所中,
我们不仅鉴赏当代文学中那些最为引人注目的成果,而且
,我们还怀着发现的惊喜,去寻访当代文学中那相对安静
的区域,那里或许是曲径幽处,或许是别有洞天,或许是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导语
“中国书籍文学馆”并非一个场所,它是一套中国当代文学、当代小说的大型丛书。这里的每一位作者都是值得关注、值得期待的。所以“中国书籍文学馆”又真正构成了一个场所,在这个场所中,我们不仅能鉴赏当代文学中那些最为引人注目的成果,更能怀着发现的惊喜,去寻访当代文学中那相对安静的区域,那里或许是曲径幽处,或许是别有洞天……高维生著的《来吧我的灵魂说(精)/中国书籍文学馆》是其中一本,收录了高维生的随笔集。他单纯洁净的行文中透着一丝莽力,一些耿直,一种浪子归家的喜悦和温煦。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书籍文学馆”并非一个场所,它是一套中
国当代文学、当代小说的大型丛书。这里的每一位作
者都是值得关注、值得期待的。所以“中国书籍文学
馆”又真正构成了一个场所,在这个场所中,我们不
仅能鉴赏当代文学中那些最为引人注目的成果,更能
怀着发现的惊喜,去寻访当代文学中那相对安静的区
域,那里或许是曲径幽处,或许是别有洞天,或许是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著名文学评论家 李敬泽
精彩页
听托尔斯泰讲艺带
列夫·托尔斯泰坐在笨重的木条椅上,背后是大自然的景色。他右腿架在左腿上,左手搁在右腿上,手中拿着倒扣的帽子。长长的胡须,每一根银丝,弥漫出神圣的庄严。他注视前方,目光中散发凝重的思考。看过列宾为列夫·托尔斯泰作的油画,但这张照片是我第一次看到。秋天的上午,夏天的热气退去,风穿越书房,我的心静下来,读列夫·托尔斯泰老人的书。
列夫·托尔斯泰身在雅斯纳亚·波良纳庄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散步在大地上,他的心胸早已跨越地缘的局限。他的思考越过时代,一针见血地指出:“比如临摹花朵、骏马和风景,学习笨重的乐器(仅仅是因为大多数所谓的有教养的家庭都会这么做),写作无聊的故事和诗歌并发表在报纸或者杂志上面,所有这些显然都不是艺术活动。事实上,那些低俗的、色情的、刺激人感官的油画或者以大自然为题材创作出的一些故事和歌曲(尽管这些作品可能有某些艺术特质),也都不是值得人推崇的艺术活动。”列夫·托尔斯泰说的假艺术是毒品,对人类有大害。当下很多人散发的名片,披着艺术家的外衣,扣上华丽的大帽子,四处兜售自己,一夜醒来,俨然成为名垂千古的大师。有的写作者,不通过修炼精神品质,在报纸上发表豆腐块的文章,就亢奋得不能自制,朋友吹,网友吹,自己吹,这样的“恶势力”将人毁掉不说,对社会有害无益。道德底线一旦被冲垮,没有束缚的警告,装腔作势,什么不要脸的事都可以做了。
列夫·托尔泰是在大地上写作,听鸟儿叫,听河水的流淌声,闻着泥土清新的气息。在安静的地方,远离人群的喧闹,思考变得辽远。列夫·托尔斯泰选择“无聊”,表达他的愤怒,经过思想的浸泡,在精神的烈火中重生。看似漫不经心的词,是向一些虚假的艺术家,投掷的一枚重型炸弹。
窗外知了的呜叫,一排排地涌来,送来大地的气息。我伴着朴实的声音,听列夫·托尔斯泰讲述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品。
当下是跟风时代,对艺术作品甄别不出好坏。滥情的互相吹捧,令伪艺术家的私欲膨胀。有的人将撒谎当成真理,写出一堆拙劣的文字,不修改一个错字,来不及在手中捂热,就满世界地投稿。有的所谓的作家,不会点标点符号,地、的和得分不清,乱造句子,称为创作新文体。互相抄袭和复制,艺术的个性被湮没,一些人临摹画册上的山水,东挪一座山头,西移一个亭子,拼凑成四不像,然后花钱印出画册,将自己包装成大画家,敢于叫卖,一平尺的画作值多少钱。
这是不读书的时代,画家不读书,作家更不读书,全凭所谓的灵感。他们认为艺术是生活的反映,有生活就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生活是美好的,经他们的误读和理解,已经发生化学变化。艺术活动成为娱乐的场景,打着高雅的旗号,做虚伪的人与事,有了名正言顺的名号。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不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定制的,因为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是对一个艺术家在心灵中产生的对生命意义的重新诠释的揭示(通过那些超越了我们掌握的规则),而当它被表达的时候,它就会照亮人性发展的道路。”列夫·托尔斯泰说的“生命的意义”,这是一条人类永恒的追问,如果失去这个意义,艺术完全沉浸在商业的娱乐中,也就什么都可能发生。长此下去,民族悲哀了,人类悲哀了,将出现重大的问题。
一件作品的诞生,不是随意地捏造,它是艺术家生命的结晶,对世界的倾述。列夫·托尔斯泰之所以给艺术作品下了“真正”的定语,经过了深刻的思考,不可能平白无故地说。
每天翻开报纸,看到读书版上,煽情地介绍上架的新书。打开电脑进入读书频道,看到书评、书摘、书讯,各种板块的信息,冲击人的视野。花样翻新的封面,如同美丽的陷阱,引诱阅读者掉落进去。对着铺天盖地的印刷品,无法甄别哪一本是好作品,哪一本是坏作品。
娱乐时代的阅读者,精神品质的萎缩,不愿过多地承担责任,只是享受快乐。小情感,小俏皮,小笑话,小抒情,都能使他们开心。而不愿去触碰思想的书,思考人类的痛苦。道德底线被冲得七零八落,人们似乎得到自由,没有信仰了,阅读不需要根性。“轻散文”“闪小说”,时髦词包装的小商品,适合这些阅读者。列夫·托尔斯泰说:“对于一个劳动者来说,要辨别艺术作品的真伪……
P6-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