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群氓心理学(精)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法)古斯塔夫·勒庞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群氓心理学(精)》系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代表作Psychologie des Foules(国内通译为《乌合之众》)法语版中译本。全书分为三卷,分析了群氓的灵魂、群氓的观念与信仰、群氓的分类。2010年,《群氓心理学》被弗拉马里翁出版社和《世界报》评为“改变世界的二十本书”一。其不仅是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之作,亦是一本珍贵的历史文献。本书根据Felix Alcan出版社1925年第31版译出,贴合法语原文。此外,本译本选取了“群氓”这一更贴合原文语境及原著时代背景的社会学概念。
作者简介
古斯塔夫·勒庞(Gustive Le Bon,1841~1931),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以研究群体心理特征而著称。1866年,他在巴黎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84年开始研究群众心理学。他的研究涉及三个领域:人类学、自然科学和社会心理学。晚年,他的兴趣转向社会心理学。他认为,民族精神或种族灵魂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勒虎最著名的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The Crowd: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出版于1895年,已被翻译为近20种语言。19世纪20年代,他的思想达到了顶峰、他的预知令人震惊,他在作品中预见了20世纪所有的心理学和政治发展。此外,他还写有《各民族进化的心理学规律》《法国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学》《战争心理学》等一系列具有广泛世界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力作。
目录

引言 群氓的时代
第一卷 群氓的灵魂
第一章 群氓的一般特征、群氓精神一统律
第二章 群氓的情感和道德
第三章 群氓的观念、推理能力与想象力
第四章 群氓信仰的宗教外衣
第二卷 群氓的观念与信仰
第五章 产生群氓观念与信仰的间接因素
第六章 产生群氓观念的直接因素
第七章 群氓的领袖及其劝导手段
第八章 群氓信仰和群氓观念的变化范围
第三卷 不同范畴的群氓分类及其描述
第九章 群氓的分类
第十章 被称作犯罪群氓的群氓
第十一章 刑事法庭的陪审团
第十二章 选民群氓
第十三章 议会
译后记
序言
环境与遗传赋予民族中个体的共同特征构成了这
一民族的灵魂。
这些特征源于祖先且极其稳定。然而我们观察到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定数量的人一旦聚集,他
们源自祖先的特征会被注入一些新的特征,这些新特
征有时与种族特征迥异。
它们构成了集体的灵魂,力量强大,但具有暂时
性。
群氓在历史上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作用从
未像今天一样重大。群氓的无意识行为取代了个体的
有意识行为则是当代的特征之一。
导语
《群氓心理学(精)》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群体心理学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的代表作,初次出版于1895年。该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群体的诸种特点及其成因。书中极为精致地描述了群氓心态,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发挥了巨大影响。
后记
正如袁筱一老师在与蕾拉·斯利马尼的访谈中谈
及的那样,她每每拿到翻译任务,总会问自己两个问
题:“pourquoi”(为什么翻)和“comment”(怎
么翻)。我拿到Psychologie des Foules的翻译任
务时,市面上已经出现了数十版不同的译本,面对这
种局势,我不禁问自己:“这本书为什么要复译?我
的翻译工作会成为无用功吗?”出版社之所以立项出
版,肯定有其道理,但我又不好直接询问。好在硕博
阶段我的研究方向一直是翻译方向,在动手翻译之前
,不妨先做个多译本比较研究。
通过文献梳理,我发现早在民国九年(1920年)
,这本书就由吴旭初、杜师业翻译成中文,书名译为
《群众心理》。先不论其对原文内容上的删减改写,
单是第一段:“凡文明之轉(转)化。必有大變(变
)乱(乱)為(为)之先驅(驱)。昔者羅(罗)馬
(马)之分崩。亞(亚)伯拉帝國(国)之創(创)
立。膚(肤)視(视)之。似只由於(于)政治之沿
革。或外族之入侵。或朝代之興(兴)亡而已。”无
论是文法表达还是繁体书写,都大大增加了现代读者
的阅读困难。
紧接着,我又通过网络销量、评论量等因素筛选
出20世纪80年代以后市面上较流行的几版译本,开始
着手译文对比。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该书译本数量
虽多,但译本多从英文译本转译而来。所谓“转译”
,也称“间接翻译”,即非直接译自原著语言的翻译
。梁实秋曾将转译比作“掺了水或透了气的酒,味道
多少有所变化”。季羡林也曾这样谈论转译:“橘生
淮南则为橘,生于淮阴怎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
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却有许多人把移到淮
北化成枳了、果子又变味的橘树再移远一次。那味道
自然变得面目全非。”
因《群氓心理学》存在不同的英译本,在转译过
程中,中译本的译文质量不但与中译本译者的翻译水
平息息相关,还受制于英译本的译文水平。因转译带
来的误译有时与译者的翻译水平无关,而是转译这一
翻译途径的“先天不足”。如果有一些误译因转译引
起,对于那些从法文原文译入的译本来说,一些错误
应该是可以避免的。也就是说,号称从法文译入的译
本应比英文转译本更精准。在这数十本译本中,只有
寥寥几本在书封处标明了是从法文原文译入,但是不
知何种原因,相同的错误不断再现。最典型最明显的
错误——包括以一些以法文原文译入的译本,都将第
一、第二章中多次出现的“生理学”误译作“心理学
”。借由详细的译本对比,我发现译本数量的优势并
没有弥补质量的劣势,漏译、误译屡见不鲜,我的工
作似乎不会成为无意义的重复劳动。
回答了“为什么翻”之后,我便着手开始翻译。
在书名的翻译上我又碰到了“怎么翻”的问题。以翻
译界的前辈冯克利为代表的数十位译者,或许是受到
英译本译名The Crowd: 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的影响,将其译作“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或大众心理研究)”,事实上,英译本书名与法文原
文书名Psychologie des Foules相距甚远。此外,
大部分译者将正文中的“crowd”译为“群体”,将
标题中出现的“crowd”译为“乌合之众”,显然前
后不一。我是应该沿用大家已熟识的译名,还是寻求
我认为更准确的译法?带着这个问题,我请教了周晓
虹老师。周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复译的目的并
非重复劳动,而是避免重复劳动,好的复译是为了在
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不需要复译。”
人们总喜欢说“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事实上,
前人的肩膀除了可以被后人站以外,也可能遮挡住后
人的视线。我推测在众多译者中,对“乌合之众”的
译法既有认可的,也有受制于前人译本的成功而勉强
沿用的。当前人的成就成为桎梏时,我们不妨轻装上
阵。因此,我最终决定将书名译为贴近法文标题的“
群氓心理学”,并将书名与正文中的“foule”一词
统一译作“群氓”。
之所以选择“群氓”一词,有两方面原因。一方
面,是结合勒庞所著该书时的历史语境,其书中的群
体并非普通的群体。早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
高觉敷就在《群众心理学》的第一章中对该书展开了
深入的评析。在高觉敷看来,“黎朋(按:勒庞)的
Crowd虽间可成义举,但其理智的程度常较独居的个
人为下,不善推理而有草率的行动,所以其行动常为
潜意识的,结果则只能做破坏的工作,而不能有所建
设。黎朋写这本书的时候其心中是以法国革命的群众
为他的Crowd的代表,所以他所列举的Crowd的特征也
就是法国革命的群众的特征。”结合书中内容,我们
不难发现,“foule”确为群氓,如译作“群体”就
缺失了特定的历史内涵。另一方面,法文是一门既严
谨又让人充满遐想的语言,这一语言的神奇之处在于
,尽管没有词源上的联系,“foule”与“fou”无论
是在拼写上还是在读音上都极其相似。法文中
的“fou”有愚钝、疯狂之意,而该书所描绘
的“foule”恰恰具备了这样的特质。这一有趣的巧
合似乎是从另一方面佐证了我的选择。
正如鲁迅所说:“人文科学的
书评(媒体评论)
勒庞的这本著作所关注的问题,毫无例外将注定
成为所有社会心理学家——事实上也包括所有思考生
存期间的社会世界的人们——感兴趣的首要问题。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 罗伯特·默顿
精彩页
从一般意义上说,“群氓”一词指的是任意个体的一种聚集,无论他们来自哪个国家,从事什么职业,是什么性别,也不管是什么机缘巧合使他们聚在一起。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群氓”一词的含义则完全不同。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并且只在这些情况下,这群人会表现出极不同于个体的新的特质。他们有意识的个性消失,情感和思想聚往同一个方向。集体的灵魂由此形成。这种集体的灵魂可能是暂时的,但是却表现出一些非常鲜明的特点。由于没有更好的说法,我姑且将这一变化了的群氓称为有组织的群氓,如果愿意,我们可称之为心理群氓。它形成了一种独立的存在,并服从于群氓精神一统律。
一些个体偶然聚集在一起,这并不能给予他们有组织的群氓特征。众人如果因为偶然聚集在一起,没有任何明确的目的,是无法组成心理群氓的。为了具备心理群氓的特殊特征,我们需要在下文中对某些激化因素的影响的本质予以确定。
有意识的个性的消失和情感、思想聚往同一个方向,是形成有组织的群氓的第一步,但这并不总是意味着一些个体同时集中在一起。成千上万分散的个体在一定的时刻,在一些激烈情绪的驱使下,如全国性的重大事件,能够获得心理群氓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巧合都足以使他们聚集在一起获得群氓行为的特有形式。在历史上的一些时刻,六七个人就能组成心理群氓,而上百个个体的偶然聚集却无法形成心理群氓。另外,有些民族并没有聚集在一起,有时却会在某些影响的作用下形成群氓。
群氓在心理上一旦形成,就会获得一些暂时存在而又明确的普遍特征。这些普遍特征中会存在一些具体特征,这些具体特征会因构成群氓的个体的不同而变化,并且引起精神结构的变化。
因此,我们可将心理群氓进行分类。通过对这一分类的研究,我们看到,异质性群氓(由不同成分组成的群氓)会表现出与同质性群氓(由大体相同的成分组成的群氓;因宗派、身份和阶级因素组成的群氓)相同的特征。除了这些共同特征以外,这两类群氓还存在一些各自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它们互不相像。
我们在研究群氓的不同特征之前,应先考察一下它们的共性。我们像自然学家一样,先研究同科植物的共性,再研究同科下不同属、种的植物的特性。
群氓的灵魂不易被描述,因为它的组织不仅会因种族和群体构成上的不同而不同,还会因为它们承受的刺激因素的性质和强度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在研究个体心理时,我们也会遇到相同的困难。小说中的人物性格通常是固定不变的,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如此。只有在单调的环境下,个体才会形成明显的一成不变的性格。我曾在其他作品中指出,一切精神结构都包含具有各自可能性的性格特点,这些可能性会因为外界环境的突变而表现出来。正因为如此,最凶残的国民公会议员在常态下都是与世无争的平民,他们本该是平和的公证人或温和的公务员。动荡之后,他们恢复了常态。拿破仑在他们中找到了最顺从的公民。
在此无法仔细研究群氓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我们着重研究的是形成完全组织化群氓的那一阶段。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群氓的变化,而不是他们的同有状态。只有在这一阶段,一些新的特征会加入原有的根深蒂固的群氓特征中,使群氓的感情和思想具有同向性。我前文提到的群氓精神一统律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
群氓的一些心理特征与一些独立个体的特征一致;其他的则相反,是集体特有的心理特征。我们将首先研究这些群氓所特有的心理特征,从而揭示其重要性。(P14-1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18: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