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从秘书到宰相(张廷玉)/中国古代历史名人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吴新华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吴新华著的《从秘书到宰相(张廷玉)》从张廷玉幼时讲起,讲述了张廷玉从出生到去世的精彩、传奇一生:少时屡遭灾难,青年时屡试不中,当官后先是奉旨精心修史,之后兢兢业业、奉公守法,先后跟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治国理政,在清朝以一介汉臣的身份担任高官数十年,始终处在权力的核心,为国、为民办了无数大事、实事,虽然晚年遭逢困厄,但回顾其一生,他不可磨灭的功勋和生平仍对今天的我们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书中文字轻松、幽默、通俗易懂,注重从人性化、个性化的视角着手。希望通过本书,能够让更多的读者从历史人物的生命历程中领悟到一些道理,并希望这些道理能够为广大读者在事业发展、人生成长中提供很好的帮助。
作者简介
吴新华,现供职浙江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人民政府。作品散见于《当代小说》《小说月刊》等国内数十家报刊杂志。曾在各类征文比赛中获奖,其中《决战王励勤》获奥运会征文一等奖。系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著有《窗外栖溪》《意外的结局》等书。
目录
第一章 精彩的成长史
与死神擦肩而过
退一步海阔天空
妙计救人
难解的谜团
因感动而结婚
第二章 不简单的考试
中美人计
棋高一招
幕后黑手
角逐主考官
是金子总会发光
第三章 选择老板
酒肉朋友
银子开路
投靠大老板
最帅气之人
四个条件
皇帝的考察
第四章 皇帝的秘书
同门师兄
泄露行踪
母亡被夺情
为父丁忧
致命的软肋
第五章 在太子身边
好运的太子
一废太子
秘密任务
再废太子
商议主帅
平定准噶尔
第六章 深受重用
恩师相助
美女卖身葬父
色字头上一把刀
与五阿哥过招
高处不胜寒
建功立业
第七章 相煎何太急
康熙驾崩
新皇即位
未受封赏
对付十四阿哥
处置九阿哥
十三阿哥的噩梦
八阿哥的落水
第八章 两官员落马
微服私访
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
一代才子
难逃罪责
第九章 与李卫联手
棚民问题
百姓拥戴
李卫斗王爷
查办鄂尔奇
人情礼物
金点子
严查内务府
海底捞
第十章 伴君如伴虎
缔结婚约
小小的惩罚
釜底抽薪
不过时的方案
改土归流
枪打出头鸟
娶妾祸事
隆科多出局
第十一章 位极人臣
一封书信
精湛的表演
顺藤摸瓜
成立军机处
皇恩浩荡
入宫金牌
为子求名师
献上福瑞
第十二章 乾隆很难搞
雍正驾崩
配享太庙
当头一棒
张府庆寿
礼物陷阱
塘栖御碑
巧计斗鸟
第十三章 晚年多磨难
如履薄冰
朋党之争
鄂尔泰身死
坚决请辞
身犯大忌
死后荣宠
序言
张廷玉是大清重臣,颇受康雍乾三帝青睐。其三
朝为相的经历在清朝历史上独一无二。张廷玉在官场
属于“不倒翁”,不少专家学者探求其成功的秘诀,
却始终难以把握。
本人对张廷玉进行多年研究,觉得其成功的秘诀
既平常又不平常。说平常,是因为他廉洁奉公、忠君
爱国;说不平常,是因为他讲情商、智慧、心机。就
是这样一位既平常又不平常的张大学士(宰相),经
过五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为大清朝做出了不可磨灭
的贡献,成为流芳百世的一代名相!
为官的最高准则就是忠君爱国。张廷玉对皇上忠
心耿耿,想皇上之所想,急皇上之所急,但却绝不愚
忠,而是协助皇上将国家治理得更好,这种忠君就是
爱国的具体体现。他深信,只有皇上是明主,国家才
会富强,百姓才会安居乐业。反过来,百姓安居乐业
了,国家自会强大,君主与贤臣必将广受百姓的爱戴

比如解决棚民问题,棚民对朝廷、官员有误解,
张廷玉便明察暗访,化装成平民百姓去民间调研,终
于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治理棚民做出了科学决
策。
都说爱国与爱民是紧密相结合的,官员们只有爱
民才会爱国,如果只爱国不爱民,一切都是空谈。张
廷玉就是这样一位既爱民又爱国的政治家。我们现代
人可以从张廷玉的爱国爱民精神中汲取到其崇高的品
德情操,把工作向前推进!
为官的基础底线就是廉洁奉公。廉洁奉公,谁都
知道,但是身居其位者是否能真正做到就不一定了。
虽然经过十年寒窗苦读考取功名当官,但是要知道为
官者拿的“俸禄”,吃的“皇粮”,都是来自老百姓
。因此,为官者应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为民谋利上
,而不是挖空心思谋生财之道。
张廷玉为官一直清廉,他在大学士(宰相)位子
上坐了数十年,有多少权贵、官员费尽心机巴结、贿
赂他,却都徒劳无功。当然张廷玉也有人情往来,比
如喝酒品茗,但是他牢牢把握住法律的底线,不受贿
也不行贿,即使他生日那天,也将不该拿的寿礼一一
退还!为官之道,就是站得正,行得直,就是克服人
性的弱点,不贪财,不好色!当前同样期盼官员两袖
清风、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廉洁奉公是社会发展的
风向标,更是我们伟大事业无往不胜的精髓!
为官之道就是选择正确路线。但是许多官员为了
蝇头小利拉帮结派,这种伎俩最终会离光明的前程越
来越远,根本不可能成大事。张廷玉初入官场,一些
王爷、高官千方百计拉他入圈子,但是张廷玉没答应
。他牢记父亲张英的嘱托,一心跟着皇帝走。这是张
廷玉五十年官场风雨中不倒的法宝。当今的官员,不
管你的官职有多高,权力有多大,资格有多老,只有
一心一意跟着党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路线的选择
对每个人至关重要,只有选择了正确的道路,才能到
达成功的彼岸。
为官之道,不仅要与上级、同级关系融洽,而且
还要与下级、普通群众打成一片。张廷玉就是这样的
人,与上级、同事关系不错,与下属、广大群众也谈
得来,在方方面面的关系中处理得游刃有余。这样,
他在事业上就会如鱼得水,事半功倍。
人际关系是门大学问,张廷玉面对各式各样的挑
战,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凭借他的智慧总能轻而易
举地化解。比如他的东家——皇家某位王爷要多占点
儿银粮,几位前任忍气吞声,李卫接手后便巧用了张
廷玉提示的一条小小妙计,让对方乖乖地退还银粮。
张廷玉的心机是很重的,他作为康雍乾三世、配
享太庙的唯一汉臣,处事的圆滑世故超乎人们的想象
,这是远远超乎同时代人的高明之处,他的全身之道
是建立在对凶险环境的清醒认识之中的。乾隆皇帝抄
张家时,在他的书籍、信件、诗词中,查遍一番竟然
没有发现只言片语的违禁之处。张廷玉的高情商也是
现代人学习追求的宝贵财富,无论何时何地,能够正
确地将千头万绪的关系梳理得有条不紊,能够战胜各
种挑战和困难……张廷玉就这样凭借高超的人生智慧
、心机应对复杂凶险的人心,不得不令现代人钦服!
为官的重点是价值观的取向。在张廷玉眼里,忠
君爱民是天道,即为朝廷、国家、皇上以及天下苍生
谋福祉,视名利钱财至为微贱,这就超越了人性的弱
点,是价值观的升华。这就是张廷玉与万千官僚的巨
大差别。这种价值观与现代人的奉献精神如出一辙。
人生在世,主要目的就是实现自身价值。这个价值观
的衡量标准绝不是物质生活的提高,而是为国家、社
会、老百姓奉献了多少!张廷玉的人生观、价值观也
值得现代人学习。
三百多年前,张廷玉在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大
清官场中,虽然有追求作为,但还是受到限制。比如
说君主的残暴以及同僚之类的人性险恶。张廷玉超越
了这些局限,施展才华,有功于朝廷君主,造福于一
方黎民。他的操守和行为以及处世的艺术、蕴含的智
慧,在那个时代是做官的最高境界,也是为人的最高
境界。这也给我们为人处世以有益的
启示!
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唯有奋斗留下深深的烙印
,唯有奋斗永葆青春的朝气,唯有奋斗才会收获别样
的幸福。因此不管在何时何地,都别撂下了奋斗。我
在千年古运河畔祝你在人生的康庄大道上收获别样的
幸福!
导语
张廷玉(1672—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大学士张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先后任刑部左侍郎、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康熙末年,开始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在雍正朝完善军机制度。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吴新华著的《从秘书到宰相(张廷玉)》讲述了张廷玉从出生到去世的精彩人生。
精彩页
退一步海阔天空
这一天,十六岁的张廷玉正在泼墨挥毫的兴头上时,张家总管捂着额头哭着跑了进来,头上淌落的鲜血比脸上流的泪水还快。张廷玉吃惊地问发生了什么事。张总管说:“邻居吴家建房,侵占了咱们家三尺土地。我过去评理,他们竟然用砖头拍我啊!”
张廷玉怒不可遏,通知了全部家丁、佣人共十余人集合。他心想绝不能丢失祖上传下的一寸土地。张廷玉看一眼这支杂牌军,兵器种类比正规军还多,锄头、菜刀、烧火棒、剪刀……可当张廷玉带着队伍风风光光地来到吴家时,却马上傻眼了,只见吴家数十名家丁抄着清一色的大刀伫立在门前。年少、火气旺、又好面子的张廷玉此时有点儿后悔,但是世上从来没有后悔药,一旦自己带头逃之天天,以后还怎么服人?脸往那里搁?张廷玉看到对方挑衅的眼神,便怒吼一声:“给我冲!”张家人目标很明确,冲过眼前这帮人,推倒那堵墙。
然而张廷玉往前跑了几步,却感觉不对,身后怎么这么安静啊?他回头一看,家丁、佣人正一动不动地注视着他。张廷玉相当勇敢,你们不冲,我冲。一出滑稽的场面出现了,他冲过去,被吴家人扔回来;他爬起来,再冲过去,又被扔了回来,周而复始。当张廷玉继续冲时,张总管看不下去了,他是张家的心腹,拉着张廷玉的手臂说:“好汉不吃眼前亏,咱们走吧。”
于是,张廷玉“光荣”地打道回府。在当时那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书法有什么用,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身体的强壮、力量的强大太重要了,他真想去少林寺学几年拳脚,但是几年以后,吴家房子早建成了,说不定房子转手了,你还去找有什么用?
张廷玉是一位有恒心的人。第二天早晨,他带领手下人马(壮胆儿的)又过去,可是吴家的人却已守候多时,有些人正摩拳擦掌,见张廷玉过来,如快递员接单一样开心。张廷玉又开始冲刺,可以想象,他又被扔了出来。
张廷玉,你太年轻,今天又踩中了昨天的水坑。
张廷玉冲了几次,搞得鼻青脸肿,不要说挖墙脚,就连一块砖头也没有摸着。他向大家瞥了一眼,朝另一个地方奔去。张廷玉相信,这个地方必然能够找回自己的尊严。
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熟悉的县衙。当张廷玉气喘吁吁地进入大堂,衙役说丁知县正生病在家。
丁知县是张家的常客。自从张家与吴家争执后,他知道张、吴两家都有人在京城作官,都是得罪不起的主儿。丁知县是芝麻官,但是鬼点子却如芝麻一样多,数也数不清。一直身体健康的丁知县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让自己生病。丁知县做事很认真,为使自己彻底成为病号,他按时定量吃泻药,三天后,丁知县达到了目的,病成了一位皮包骨头、弱不禁风的人。为了保住官位,丁知县确实不惜痛下本钱,连自己的小命也不顾了。
这时,面对三尺土地,张廷玉想到了一个人,只有这个人才能帮上忙。此人就是自己的父亲张英,朝中三品大员。当张英见到儿子千里之外的来信,怒斥吴家的不地道,但是他毕竟是官场老手,没有给儿子回信,而是给当地知府写了一封信,要求父母官秉公处置。这个秉公是加引号的。秉公其实就是不秉公,如果真是秉公,张大人也不必写信关照了。
知府大人深知秉公处置就是不秉公处置,_旦公正处置,下一个摘乌纱帽的就是他。可此时他也收到了吴家的信。吴家也是官宦人家。两家都有人在朝中做大官,都要求关照自己。这确实为难了知府大人,知府大人面对困难和压力,决定将被动化为主动,他使出了一个绝对公平的办法,但是我始终认为这个办法比较缺德,因为他把张家的信悄悄给了吴家人看,把吴家的信也悄悄给了张家人看。知府大人自然成了张、吴两家的好人,还有谁不把知府大人当亲信啊?而知府大人耐心等待好戏的上演。
一场剑拔弩张、你死我活的战火快要被点燃时,一首诗却把这把火熄灭了。这让很多看热闹儿的朋友扫兴,特别是知府大人。这位诗人并非别人,正是本案的当事人——张英。
张廷玉捧着父亲张英的诗,反复朗读这首后来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诗,越读越不敢相信,最后竞持着诗文目瞪口呆。P4-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