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先秦时期 天下归心——周公 甘棠遗爱——召公 逃富灭亲——斗子文 持廉至死——孙叔敖 三思而行——季文子 节俭重民——晏婴 破除陋习——西门豹 第二章 秦汉时期 循吏典范——黄霸 除暴京官——赵广汉 清廉节操——孔奋 强项令——董宣 渔阳惠政——张堪 公正无私——第五伦 四知先生——杨震 千秋科圣——张衡 公私分明——苏章 一钱太守——刘 宠 悬鱼太守——羊续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一生节俭——是仪 父子清官——胡质胡威 笑酌“贪泉”——吴隐之 节操不移——高允 清白任真——裴佗 瓜悬公堂——苏琼 以石压船——江革 清白自守——袁聿修 清廉正直——孔奂 独立使君——裴侠 第四章 隋唐时期 清水一杯——赵轨 唐初名相——房玄龄 非勋非旧——岑文本 明断是非——狄仁杰 以死护法——徐有功 廉洁谨慎——卢怀慎 三朝廉相——姚崇 守法持正——宋璟 百纸参军——杜暹 心似晋水清——裴宽 至死保节——颜真卿 宗臣之表——李勉 乱世忠臣廉吏——段秀实 五言长城——韦应物 第五章 宋元时期 收而不用——刘温叟 清介醇谨——沈伦 宋良将第一—曹彬 无地起楼台——寇准 名节无疵——范仲淹 铁面无私——包拯 一琴一鹤——赵拧 疾恶如仇——陈希亮 典地葬妻——司马光 无欲则刚——王安石 一策安中原——耶律楚材 治世能臣——张文谦 刚直清廉——张雄飞 清贫廉洁——廉希完 清廉谨慎——董文忠 忠义廉介——董士选 严峻刚直——张思明 临危受命——张养浩 清风高节——黄潘 第六章 明清时期 清操励节——夏原吉 理财能臣——周忱 不带江南一寸绵——况钟 七朝廉吏——王翱 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直言天下第一事疏——海瑞 四朝元老——袁可立 二不尚书——范景文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 州府典范——白登明 豆腐汤——汤斌 县令楷模——张瑾 八一巡抚——张伯行 便民良吏——刘 桑 清白自持——施世伦 苦行老僧——陈殡 清风两袖返韩城——王 杰 人到无求品自高——林则徐 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 布衣宰相——阎敬铭
精彩页 周公(生活于公元前12世纪),姓姬名旦,是武王姬发的弟弟。武王九年,周公随武王征战,向东讨伐到了盟津。武王十一年,周再次发兵讨伐商,到达牧野。周公辅佐武王,武王作有《牧誓》。其后,武王率领各路诸侯攻破商的国都殷,周公手持大斧,召公手持小斧,陪伴在武王左右,祭祀社神,向上天与商朝百姓历数纣王的罪行。武王还释放了被关押的大臣箕子,册封纣王的儿子武庚,让管叔、蔡叔去管教他,以延续商朝的祭祀。随后,武王遍封有功的群臣和同姓的兄弟、亲戚,将周公封于少昊的旧址曲阜,即为鲁公。但是周公没有去封地赴任,而是留下来辅助武王。 武王灭商的第二年,天下仍未安定,武王不幸生病,大臣都很担心,太公吕尚、召公去占卜。周公说:“不能使先王担忧。”周公就以自己的生命为担保,设立三个祭坛,向北站立,戴着玉璧,手持玉圭,向先人太王、王季和文王祈祷。史官在旁宣读祷告词:“现在先王的长孙武王姬发,因为勤于政事,身染疾病。如果是姬发有什么过失,使三位先祖无以面对上天,就让我姬旦来代替姬发。我姬旦灵巧聪明,多才多艺,能够侍奉鬼神。而姬发不如我多才多艺,不能侍奉鬼神。但他却受命于天,要他治理天下,一定能够使得姬氏子孙安居乐业,四方百姓对他都心怀敬畏。姬发一定不会辜负上天的使命,各位先祖也一定能够永得祭祀。现在我就以龟甲占卜,如果先祖答应我的请求,我就将玉璧和玉圭带回去,恭候你们的命令。如果各位祖先不答应我的请求,我就抛弃玉璧和玉圭。”说完,周公就在三位祖先的神灵面前占卜,占卜的官员都说吉利。周公打开藏兆书的箱子,亲自验看,卜辞也大吉。周公于是人宫恭贺武王,说:“大王您一定会平安无事。我刚才接受了三位先王的命令,说是一切从长考虑,祖先非常眷顾大王。”周公随后将占卜所用的龟甲藏在金滕柜中,并密封好。第二天,武王的病果真痊愈了。’武王驾崩时,成王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听到武王驾崩的消息而发生叛乱,就代替成王登上王位,处理政事。管叔与其他兄弟等纷纷散布谣言,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的王位。”周公听说后,告诉太公吕尚、召公爽说:”我之所以不避嫌,愿意代替新天子执政,是因为我怕天下叛乱,使我无以告知祖先。三位先祖为了天下大事费尽心力,现在好不容易成功。武王又英年早逝,即位的新王年幼,为了天下太平,我才如此做。”周公一直留在国都辅助成王,派他的儿子伯禽到鲁国接受封地。伯禽临行时,周公告诫他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在天下人眼中,我的政治、社会地位已相当高了。但有时我正在洗头发,赶上贤人远道而来,我不得不将湿漉漉的头发扎起来;有时正在吃饭,有贤人拜访,我也要匆忙将来不及咽下的食物吐出来,去接见他们。唯恐失去天下的贤人。所以,你到了鲁国以后,一定要谦虚谨慎,绝不能因为是国君就目空一切。”曹操诗云:“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管叔、蔡叔、武庚率领黄淮、江淮一带的诸侯国造反,周公奉命率师东征,历经两年平定叛乱。周公还作了《大诰》,又收拢商朝遗民,封康叔于卫地,微子于宋地,以便能够延续商人的祭祀。 成王七年二月乙未日,成王驾至丰地,命太保召公先行前往雒邑察看地势。三月,周公奉命在雒邑修建王城,并定都雒邑。 成王长大以后,周公将朝政交还给成王,成王开始独立处理政事。当周公摄政时,周公曾经坐在王位上南面称尊,接受诸侯朝见。七年后,周公将政权交给成王,北面称臣,对成王极为敬畏尊重。成王年幼时,曾经生病,周公便剪断自己的指甲沉人河中,向河神祈祷说:“成王年幼无知,亵渎神灵之命的人是我周公旦。”祭祀完毕,周公也将策文藏在内府。成王亲政后,有人诋毁周公,周公逃到楚地。成王查看内府档案,发现周公的祈祷文,感动得泪流满面,立即命人迎回周公。 周公返回国都后,担心成王长大后沉迷女色、生活奢靡,撰写了《多士》《毋逸》二文以为规谏。《多士》说:“从商汤到帝乙,帝王们都是恭敬神明而继承祖先遗德,无人违背天命。其后,纣王荒淫无度,不顾天命,不恤百姓,百姓都认为他应该被诛杀。”《毋逸》说:“为人父母,为使其业千秋万代,可后世子孙却多骄奢淫逸,忘记了先人的教诲,以至于家破国亡,子孙怎么能不引以为戒?从前,商朝中宗敬畏天命,奉公守法,日理万机,不敢松懈,他能够平安在位七十五年。商高宗时,因为自幼在外行役,与普通百姓生活在一起。即位以后,三年居丧期间不发一言。三年以后,一说话便一鸣惊人,尽心处理国事,心系百姓,上下和悦,高宗平安在位五十五年。商王祖甲,早年不愿听从父王越过哥哥祖庚而继承王位的安排,便离开王宫与百姓生活在一起,深知人民的痛苦,即位后能够安定百姓,从不欺凌孤寡,祖甲因此得以在位三十三年。” 周公临终之际说:“我死以后,一定要将我安葬在雒邑,以表明我时刻不敢离开成王。”周公死后,成王让他陪葬在文王身边,以表示自己不敢将周公视为臣子。 导语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泱泱中华史,上下五千年,清正廉洁、勤政爱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沈伦、张文谦、夏原吉、于谦……历代清官以清廉勤政为节操,以自身的爱国、为民、勤政、重义、忠诚等高尚美德,在历史的长河中镌刻下了不朽的名字。 魏孔俊、张鉴、李实编著的《中国古代清官史话》讲述了清官的故事。 序言 在几千年的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廉政思想集中表现为 八个基本理念:民本、德治、任贤、治吏、法治、勤政、 节用和教化。从古到今,为政清廉的人各有不同,有的慎 独不取,有的体国恤民,有的清操励节,有的俭约朴素。 金代边元忠说:“吏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世称日 廉;才足以经济,智足以决断,世称日能;奉法遵职,履 正奉公,世称日循;明国家之大体,通古今之时务,世称 日良。”以不为利益驱使,深明大义,办事干练,决策果 断,奉公守法,识大体博古今的廉、能、循、良四项标准 是古代清官文化所体现的基本内容。 “清官”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晋时期,指的是清贵简 要之官职。宋元时期,“清官”被民间说唱文学赋予了新 的语义,指公正清廉、轻徭薄赋、勤政爱民、执法公平、 敢于为民请命的封建官吏。 司马迁在《史记》中第一次使用了“循吏”一词,“ 循吏即奉法循理之吏也”,是古之良吏、能吏,封建社会 官吏的典范。唐颜师古为《汉书·循吏传》作注日:“循 ,顺也,上顺公法,下顺人情也。”中国古代历朝都奖掖 清廉,为廉吏树碑立传,二十四史中有十九史载有循吏(良 吏、能吏)列传,形成了一个优良的传统,使廉吏青史留名 ,对本人是极大的褒奖,又为百官树立了效法的榜样,具 有很好的教化作用。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泱泱中华史,上下五千年,清 正廉洁、勤政爱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代清官正 是以清廉勤政为节操,以自身的爱国、为民、勤政、重义 、忠诚等高尚美德,在历史的长河中镌刻下了不朽的名字 。 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所说:“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 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 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 是中国的脊梁。”中国古代的清官们,堪称中国古代社会 的脊梁。 本书共分六个部分,具体分工是:先秦时期、明清时 期由张鉴执笔,魏晋南北朝时期、宋元时期由李实执笔, 秦汉时期、隋唐时期由魏孔俊执笔,全书由魏孔俊统稿。 由于时间紧迫,加之编者才疏学浅,书中存在诸多遗 漏和错讹之处,敬请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7年8月
内容推荐 魏孔俊、张鉴、李实编著的《中国古代清官史话》共分为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等六个部分。主要讲述了我国历史上我们耳熟能详的八十多位清官,从先秦时期的周公到秦汉时期的黄霸、孔奋、羊续,再到明清时期的于谦、海瑞、于成龙等。作品可读性强,是一本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尊崇和树立高尚情操美德的历史读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