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沃格林是20世纪具原创性和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德裔奥德利人,为躲避希特勒的迫害,1938年和妻子移民美国,并于1944年成为美国公民。 沃格林的基本问题意识是:已经呈现出种种凶相的现代性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为此探究一生,写下了四千多页的手稿,涉及哲学史、文学史、宗教史、史学史、政治思想史、经济思想史等许多领域,将复杂的哲学反思与具洞察力的历史探询融为一体,曾被誉为哲学和史学思想界的巨子。 目录 《沃格林全集》第34卷编者引言 引言 自传体反思录 1、维也纳大学 2、中学 3、马克斯·韦伯 4、比较知识 5、格奥尔格和克劳斯 6、纯粹法理论:新康德主义方法论 7、政治的刺激 8、我的博士论文 9、1921年或1922年在牛津 10、美国的影响 11、在法国那年 12、回到维也纳 13、德奥合并与移民美国 14、意识形态、个人政治与发表作品 15、1938年移民 16、在美国的生活:从哈佛到路大 17、从政治观念到经验符号 18、舒尔茨与意识理论 19、秩序与失序 20、《秩序与历史》的背景 21、教学生涯 22、为何搞哲学?为了重新捕获实在! 23、历史哲学 24、真理的范围、恒常、遮蔽和等值 25、意识、神之临在和神秘哲学家 26、革命、开放社会和院校 27、终末论与哲学:练习死亡 索引 译后记
导语 沃格林的思想艰深难懂,听说“经典与解释”的主编刘小枫教授专门带领学生连续读了两个学期的沃格林。这本书是沃格林本人的口述,是沃格林解释沃格林。想要了解这位大师的整体视野吗?想要进入其思想堂奥吗?那么,段保良译的《自传体反思录(沃格林集)》正是为你预备的。 内容推荐 段保良译的《自传体反思录(沃格林集)》是根据沃格林1973年访谈录音整理成文的一部自传。在书中,沃格林详细讲述他一生经历:早年求学及任教于维也纳大学,1938年为逃避纳粹迫害而流亡,后来在美国及德国执教并从事研究。这是一位思想巨子的心路历程:他在漂泊不定、纷纭扰攘的学院生活中,不断拓展学术视野,从西方古典及中世纪文明中汲取源头活水,逐渐摆脱了流行的学术思想风尚,进入哲学化的生存境域。他身处制度坍塌、智识败坏和人格堕落的乱局,却不懈地探索淑身济世之道,迈向日益精进的见地。 本书所提供的历史和生平背景,不仅揭示出沃格林从事学术研究的动机,对于沃格林著作中的绝大多数核心观念,亦辨章其渊源,勾勒其发展,是理解沃格林思想的一部提纲挈领、简明易读的入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