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从地球到月球(全译本)(精)/经典译文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法)儒勒·凡尔纳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1828-1905),生于法国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是一位多产的优秀科幻作家、剧作家和诗人。其中,使他闻名于世的是他的科幻作家的身份。凡尔纳的科幻小说著作颇丰,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代表作“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凡尔纳被公认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他的作品对后世的科幻文学流派影响颇为深远。2005年是凡尔纳的百年忌辰,法国将这一年定为“凡尔纳年”。 目录 第一章 枪炮俱乐部 第二章 巴比凯恩的报告 第三章 巴比凯恩报告的影响 第四章 剑桥天文台的回复 第五章 月球的传说 第六章 在美国不能不知道的东西和不再允许胡乱相信的东西 第七章 炮弹赞歌 第八章 大炮的历史 第九章 火药问题 第十章 二千五百个朋友与一个敌人 第十一章 佛罗里达州和得克萨斯州 第十二章 世界各地行动起来 第十三章 石岗 第十四章 十字镐和镘刀 第十五章 铸炮欢庆 第十六章 哥伦比亚德炮 第十七章 一份电报 第十八章 “亚特兰大”号轮船上的乘客 第十九章 大会 第二十章 攻击与反击 第二十一章 一个法国人是如何摆平一件事的 第二十二章 美国新公民 第二十三章 炮弹车厢 第二十四章 落基山上架起的望远镜 第二十五章 最后的细节 第二十六章 发射 第二十七章 云层厚重 第二十八章 一颗新星 精彩页 第一章 枪炮俱乐部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马里兰中部的巴尔的摩城成立了一个颇具影响的俱乐部。大家知道那些船主、商贾和机械师们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多么大的发挥和展现。一些普普通通的商人,没有经过西点的任何训练,便走出自己的商店,摇身一变,竟然变成了上尉、上校或将军。很快,他们在“军事艺术”方面便与他们欧洲大陆的同行们并驾齐驱,不相上下了,并且同他们一样凭借大量的炮弹、金钱和人力取得了一些胜利。 在弹道科学方面,美国人却远远超过欧洲人。这并不是说他们的武器达到了一个更完美的程度,而是指他们的武器体积极大,因此其射程极远,至今少见。就平射、俯射、直射、斜射、纵射、反射而言,英国人、法国人、普鲁士人均已达到臻于完善的程度,但是,他们的大炮、榴弹炮、迫击炮与美国的巨型大炮相比就小巫见大巫了,如同一把小手枪而已。 对此,无人感到惊讶。如同意大利人深谙音乐,德国人擅长哲学一样,美国北佬——这些世界最早的技师们——是天生的工程师,因此,当人们看到他们在弹道科学方面大胆地运用其聪明才智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些巨型大炮虽然远不如缝纫机来得那么实用,但也还是令人惊奇、钦羡不已。 大家知道,在这一方面,帕罗特、达尔格林、罗德曼等功不可没,而“阿姆斯特朗”“帕利塞”和博利厄的“特勒伊”等大炮在它们大洋彼岸的对手面前只好甘拜下风,俯首称臣了。 在那场北派和南派的可怕的战争中,炮兵占据了显赫的地位;合众国的报纸大肆地颂扬他们的创造发明,以至于连小商小贩和街头小混混也没日没夜地绞尽脑汁在计算一些不着边际的弹道轨迹。 每当一个美国人有了一个想法,他就会寻找另一个美国人来商讨这个想法,而一旦有了三个人,那他们就会选出一个主席和两个秘书来。等有了第四个人时,他们就任命一个资料保管员,办公室便开始运作了。等有了五个人时,他们便召开全体大会,俱乐部就宣告成立。巴尔的摩城的俱乐部就是这种情况。第一个设计新型大炮者,与第一个铸造该大炮以及第一个为之打孔的人相互合作。他们三人便成为枪炮俱乐部(又称“大炮俱乐部”)的核心。俱乐部成立一个月后,拥有正式会员1833人,通讯会员30575人。 但凡参加该俱乐部者都必须具备一个条件,亦即设计过或至少是改良过一门大炮;如果没有设计或改良过大炮,那么设计或改良过任何一种火器也可。不过,说实在的,那些设计过十五响左轮手枪、轮盘式卡宾枪或刀式手枪者则不太受推崇,而大炮发明家则在各个方面都远胜前者一筹。 “他们所受到的敬重,”有一天,枪炮俱乐部最资深的演说家中的一位说道,“是与他们的大炮的大小成正比的,并且与其炮弹的‘射程范围’相关的!” 这可以说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在精神层面上的运用。 人们很容易想象得出,枪炮俱乐部成立之后,美国人的创造才能在这一方面产生了多大的效果。战火中的炮弹体积庞大,并且射程超出现有距离,能够将敌人炸得血肉横飞。所有这些发明将欧洲的那些可怜兮兮的武器装备远远地抛到了后面。从下面的数据便可以判断出来。 从前,“在美好的年代”,一枚36磅的炮弹,在300英尺开外,可以击中36匹马和68个人。那是炮弹技术的初始期。此后,炮弹技术在向前发展。罗德曼炮可以把一枚重半吨的炮弹发射到7英里远处,且能轻易地炸死150匹马和300个人。枪炮俱乐部甚至考虑要对此做一次正式的试验。不过,如果说马匹不会反对这种试验,那么要想找到愿意作为试验品的人却难上加难。 P1-4 导语 《从地球到月球》是儒勒·凡尔纳最著名的科幻小说之一。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巴尔的摩城大炮俱乐部主席巴比康提议向月球发射一颗炮弹,建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联系。法国冒险家米歇尔·阿尔当获悉这一消息后,建议造一颗空心炮弹,并邀请巴比康和尼切尔一同乘这颗炮弹到月球去探险。三个人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乘坐炮弹向月球出发了…… 本书情节惊险刺激,充满超乎寻常的想象,书中凡尔纳的科学设想竞与后来现代宇航员的真实经历相差无几,令人震惊。 序言 儒勒·凡尔纳的名著《从地球到月球》,首版于 1865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月在1969年,前后 相差104年。有人为二者之间的联系总结出如下数据 : 阿波罗飞船有三名宇航员,凡尔纳小说中乘炮弹 上天的也是三个人; 阿波罗飞船的航速是35533英尺/秒,而凡尔纳 小说中的巨船航速在36000英尺/秒; 阿波罗飞船登月用了103小时30分,而凡尔纳的 炮弹到月球用了97小时13分20秒,仅仅相差6小时; 小说主人公乘坐一枚巨型炮弹,被从美国的佛罗 里达州发射出去,而美国宇航局的航天飞机也正是从 佛州的卡纳维拉尔角升空。 这就是“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手笔。 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并不全以情节取胜,而是他对科学 的展望及想象,在后世科学果真发展至此时,恰如其 分地与其纸上遗文相互印证。当丰富的想象成为科学 的现实,后世读者不得不为之叹服而惊诧。 儒勒·凡尔纳,出生于法国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 家庭。早年随父亲的意愿在巴黎学习法律,之后开始 创作剧本与撰写文章。他从小就想成为一个航海家, 想要周游世界,可惜他的梦想遭到父亲的反对,于是 他用他的笔,记下了一个个想象生动的真实世界。在 与出版商赫泽尔父子合作期间(至1862年凡尔纳去世 ),凡尔纳共创作了上百部小说,而这其中更有不少 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使得凡尔纳的作品溢出法语世 界,成为世界级经典。而本书《从地球到月球》,第 一次进入中文读者的眼界,是在1903年,译者鲁迅, 译名《月界旅行》。 本书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多世纪前的美国,1865年 美国南北战争后。轰隆隆的大炮声被和平的钟声取代 了。巴尔的摩城大炮俱乐部(这是大炮发明家的俱乐 部)主席巴比康提议向月球发射一颗炮弹,建立地球 与月球之间的联系。法国冒险家米歇尔·阿尔当获悉 这一消息后建议造一颗空心炮弹,并且准备乘这颗炮 弹到月球去探险。阿尔当和他的两个伙伴克服了种种 困难,终于在12月1日乘这颗炮弹出发了…… 本书中涉及的天文、地理、人文等知识绝非作者 闭门造车用大脑臆想出来的东西。虽然凡尔纳不是科 学家,也不是地理学家、社会学家,也尽管凡尔纳没 有像其笔下的主人公那样乘坐炮弹进入太空,但他通 过大量的天文学及地理学等方面的材料,并经过缜密 思考和仔细推敲,才写出了这一与后来的现实科学高 度接近的科幻文学作品。 凡尔纳的作品,激发了读者尤其是少年读者的想 象力。后来许多成为记者、科学家、旅行家、航天员 、导演、画家、作家等等的人们,都承认是读着他的 作品成长的,他们在凡尔纳的小说中,寻找到自己的 理想,并像小说主人公一样,学会克服困难,走向自 己的理想的实现。其中甚至有些人直言不讳,说没有 凡尔纳的小说,就不可能有他们自己最终事业上的成 功。 儒勒·凡尔纳,在法国文学史上影响了一代又一 代的人,今天我们再次推出这位伟大作家的小说,希 望能使其再一次走近中国的读者,尤其是少儿读者, 让他们在与凡尔纳一次次的奇异旅行中,看到理想, 发掘自己的想象力,并获得一种想象未来的自由,走 向理想。 内容推荐 《从地球到月球(全译本)(精)》是法国科幻小说巨匠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本书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巴尔的摩城大炮俱乐部(这是大炮发明家的俱乐部)主席巴比康提议向月球发射一颗炮弹,建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联系。法国冒险家米歇尔·阿尔当获悉这一消息后建议造一颗空心炮弹,他准备乘这颗炮弹到月球去探险。巴比康、米歇尔·阿尔当和尼却尔船长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在12月1日乘这颗炮弹出发了。但是他们没有到达目的地,炮弹并没有在月球上着陆,却在离月球2800英里的地方绕月运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