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侯卓著的《税法的分配功能研究》从对税法制度规范——税法分配功能的条分缕析着手,提炼税法分配功能的二元结构,进而分别探讨两类分配功能应该循怎样的制度逻辑以更好地作用于分配规制的实践;在前述研究基础上,探讨税制变迁和税法实践过程中两类分配功能如何兴利除弊、高效发挥的问题。 作者简介 侯卓,1988年11月生,湖北武汉人,北京大学法学学士、经济学学士,法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试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经济法学系副主任,湖北省“楚天学者”,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理事、秘书,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兼职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财税法、经济法总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项、省部级课题三项,参与国家*课题约十项。发表论文约六十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税务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约三十篇。出版学术著作三部,独著、合著、副主编各一部。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文献综述——论点聚焦、范式提炼与共识梳理 (一)“分配是否成为一个问题”的诸神之争 (二)其他学科的研究进路 (三)法学研究的“重叠共识 (四)具体论题的智识基础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 (一)规范分析方法 (二)价值分析方法 (三)实证分析方法 (四)历史分析方法 (五)比较分析方法 五、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 (二)研究创新 第一章 税法分配功能的二元结构 一、“分配法”体系中的税法分配功能 (一)“分配法”的整章建制与税法地位之凸显 (二)作为“分配法”的税法:性质界定与功能面向 二、税法分配功能的体系架构:从规范出发的分析 (一)税法规范的分配功能梳理 (二)税法分配功能的类别提炼 三、税法分配功能的有机调谐 (一)两类分配功能的分殊:以费用扣除与税收优惠为例 (二)两类分配功能的融通:以累进税率为例 四、延伸探讨 第二章 财政性分配的制度逻辑 一、财政性分配的作用原则:由“国民分配”切入的提炼 (一)经济学范式:两条理论脉络的张力与融合 (二)法学范式:“控权”语境的税法呈现 (三)简要提炼与相关说明 二、财政性分配的作用原理:功能发挥与收入“变速 (一)阶段一:“超速”增长的税法动因 (二)阶段二:增速下行的税法动因 三、财政性分配的功能优化:“变速”之法律风险与规制思路 (一)增长“超速”的税法调校 (二)增长“失速”的税法因应 四、延伸探讨 第三章 调节性分配的制度逻辑 一、调节性分配的观察视角 (一)理论前提:概念廓清与视角选定 (二)制度透视:税法中的“公益性税收优惠”体系 二、调节性分配的三维正当性基础 (一)法定要求 (二)可税性原理 (三)比例原则 三、个案检视:非营利组织免征所得税 (一)主体择取:何为“非营利组织 (二)范围限定:哪些收入可以免税 (三)程序规制:经由何种程序始得免税 四、延伸探讨 第四章 税法变迁与分配功能保障 一、税法变迁的分配解构 (一)视角选定:“结构性减税”的内涵与内容 (二)“结构性减税”中的分配功能实现 二、政策主导对分配功能的影响及其缓释 (一)税制变迁的三种模式:“政策—法律”范式的审思 (二)程式跃迁:税收法定的“底线”与“灵魂 三、税法变迁中的过渡性制度安排及其分配动因 (一)制度检视:代表性模式拨梳 (二)过渡性安排的理论内核与制度要素 四、延伸探讨 第五章 税法分配功能的现实障碍与制度回应 一、税法分配规制的有限性:以“法外分配”为视角 (一)收入形式的三元划分 (二)可税性的三重境界 (三)制度回应的三维架构 二、涉税信息的偏在性:信息失灵到“分配失灵”的两条脉络 (一)信息失灵诱致“国民分配”失灵 (二)信息失灵诱致“民民分配”失灵 三、纳税人税收博弈的普遍性与差异性:以个人所得税为重心 (一)纳税人博弈行为的三种典型方式 (二)博弈行为对分配功能的影响 (三)博弈能力视角下税法的分配规制思路:以征税模式为例 四、延伸探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