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范伟国,男,汉蕨,1951年生,籍贯江苏兴化,浙江宁波人。 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现为上海市记协常务理事,《上海市志·报业卷》副主编。 《用眼睛写新闻》获中国新闻奖。多篇新闻报道分获浙江省、重庆市、上海市与人民日报社新闻一等奖。 2009年11月起,兼人民网上海频道主任。2007年11月起,任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副社长。2005年5月起,任人民日报社华东分社副总编。11月起,兼国际金融报社长。2000年12月起,任人民日报社重庆记者站站长,首席记者。2000年5月起,任人民日报社记者部编辑组组长。1992年12月起,任人民日报社宁波记者站站长,首席记者。 后记 去年春节期间开了公众订阅号“天地孤旅”, 闲来无事,就写些生活中的观感与各位分享。两三 天一篇,一年多发下来,竟也有200多篇了。 为篇幅计,遂以2017年年底为限,将这之前发 的文章结集出版,名之为《浮生记趣》。 书中文章的编排,以其在公众号发表的日期先 后为序,尽量保留发表时的图片。同时,书中剔除 了曾在《海上语丝》一书发过的内容,附录了本人 的一篇小文和友人的四篇文章。 感谢200多位订阅者始终不渝的关注与支持,感 谢朋友圈中各位的点赞、点评、唱和。 感谢九十五高龄的黄埔老兵楼吉康先生为本人 题词。 感谢贺圣思老师为本书题词。 感谢宁波出版社总编袁志坚先生为本书题写书 名。 感谢贝叶松同学赠画《岁寒相伴》。 特别感谢沈长根老师为本书作序,更感谢他四 十多年来对我的帮助与支持。 今年结婚四十周年了,谨借此机会衷心感谢妻 子史惠芬女士始终如一的信任、支持与激励! 感谢本书编辑人员的辛勤劳作,编排也是再创 作。 本书图片,除部分来自朋友、古画、照相馆等 ,其他均为作者拍摄。 敬请指正!
目录 心灵的升华(序) 开年大吉 最值得珍视的褒奖 随想录(1) 元宵读词感言 “减员” 叫我怎能不心疼 价格该不该管? 在命运中抉择 友人点评之唱和 虎跳峡掠影 浪迹萍踪之九寨 我的摄影一二三 浪迹萍踪之喀什 若只如初见 浪迹萍踪之喀纳斯 随想录(2) 逝水 心弦 星空 捞月 比较 选择 浪迹萍踪之凤凰古城 习惯 生活家 告老还乡已无“乡” 动笔 挂历 浅近 同学 用心 家乡 记得住乡愁 有感 位置 孝行 沧桑 好人 船工 余香 读《袁中郎随笔》 所见 真实 浪迹萍踪之西塘 少年感 浪迹萍踪之漓江 吾谁与归 丁香 残缺 雨素 傲骨 过眼 宁静 故乡 立夏 白发 荒野 朋友 舞台 边缘 读图 简单 砂石场 营盘湾 直面 课文 曹刿论战 衰落 前尘 小屋 城脉 贫困 随想录(3) 写吧 海鸥 听雨 结缘 在意 说缘 感恩 责任 山居 阅历 放下 品石 春晖 快乐 虚度 童心 留言 陶公 南行 登岛 鸭公岛 日出 银屿 明月 涛声 致敬 旅伴 立场 不急 等风 半半 不激 读诗 薄暮 七夕 过程 回眸 临歧 静谧 格言 绑架 卅年 作为 俗气 距离 细节 速度 方便 成熟 大局 内容 三情 一笑 游山 寻找 诗意 情绪 刘项 博览 记忆 至情 虚度 神龙 浸润 真诚 歌声 后记 背后 路上 雅集 搬家 发见 菊美 砥砺 坚持 镜子 饭碗 侥幸 市井 平民 斤两 画展 莫枝 设计 私怨 硬茧 冬至 世俗 雅俗 阶段 熟读 向善 华彩 年终 附录 他的两次大笑 落花时节送冯君 他,我想象中的“50后” 乡音 老实巷少年 跋
精彩页 开年大百 开年大吉! 闻鸡起舞,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于是在今天开了公众号。 公众号的名称沿用了自己原来的微信号“天地孤旅”。只因为我现用的微信号的名称“天地之旅”已被人捷足先登,用作公众号;自己很喜欢的“闲情偶寄”这名称也有人注册了。 诗仙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文中如此写道:“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伺?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我用李白这话的前半段做了此公众号的功能介绍。这段话既讲了人生哲理,也讲了李白的人生态度,还讲了他的生活方式,令我心向往之。 生活,是需要用心经营的,也是需要与人分享的。独乐乐何如众乐乐,于是会不揣冒昧地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思的片言只语奉上。 初初学步,请各位多多指教并包涵。 是为开场白。 (2017年02月06日) 工作了四十余年,国家级的、省市级的,大大小小也得了不少新闻奖。但今年初,久不在岗的我居然又得到了一个奖:‘‘有趣外公奖!,, 望名可知,这个奖是外孙女悠悠授予我的,因为我是她的最佳玩伴之一。 近来回家的时候多了,与悠悠在一起的时间也多了起来,一星期或半个月的总能待上半天。 小客人来了,她外婆自然是“买汰烧”。我的任务是陪玩,与她一起复读课文,一起折叠纸工,一起猜谜语。 悠悠常常会天马行空地突发奇想。 有次说,要开医院,做医生了。我就拿出家里的常备药箱,将体温表和各种药瓶摆开来,放在桌椅上面,陪她一起虚拟地排队挂号、打 有次说,要开火车。我将四五把餐椅排成长龙,头一把餐椅反放当作驾驶室,将圆形晾衣架当方向盘,拿了计算器作电脑控制器。然后,又列了一张从宁波到上海再到北京的时刻表,似乎也有点模样了。 最近一次说,要在家里搞个游乐场,这颇使我犯难。但在客厅转了一圈就有了办法。家里沙发的靠背与脚垫能够伸缩,就调到一半成了滑梯;又将别的椅子垫子放在地上,以作下滑的缓冲;再搬一把折叠凳,作登高爬沙发使用。她三番五次地高高爬上又快速滑下,大呼过瘾。 如此这般的几次以后,她就给了我“有趣外公”这个封号,而我则珍视为难得的褒奖。 年轻时候,就很讨厌死咬歪理的人。早就觉得,人可以老,但不能固执,不能执拗,而应该有童心,能发现生活的快乐;而应该力所能及地做点善事。 生活,本来就很平淡琐碎,还时不时有点烦心的事,没一点眼界,没一点肚量,就会整天地愁惨惨、悲切切的了。 古人中,最崇拜的就是苏东坡了。他一生颠沛流离,依然如此达观,在风花雪月的西湖修筑了苏堤流芳百世,在穷困潦倒的边地烹饪出了脍炙人口的“东坡肉”传颂至今。他在《定风波》一词中这样吟唱着总结人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老了依然有童心,老了依然行善,老了依然有趣,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事情呀! (2017年02月07日) 随想录(1) 记得鲁迅先生有“马上日记”的说法,也就是说,当你一有心得,须马上记下。东施效颦,略记一二,以供一哂。 被“金钱=成功”的单向度标准裹挟时,当成了赚钱机器时,能活得轻松吗?当热衷于攀比、将目光聚焦‘‘成功人士’’身上时,还有感受当下生活的能力吗?扪心自问:你活得快乐吗? 人生,只不过是时间的消费!我们唯一的财富,就是一生的时间。我们“购买”别人的时间,同时又在“销售”自己的时间。很多人一生的追求,不过是提高自己认可的单位时间价值,争取最大的“利润”化。也许只有到了退休或财务自立的时候,你才有真正的自由,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去某地旅游,去某处吃饭,都是你对自由时间的自我调节,道是寻常却难得。 生活中,天天在结识新事物,又何尝不是天天在扬弃旧自我。看三国替古人担忧,读红楼为宝黛流泪,但时间去而不返,伤心难过却也是于事无补。毕竟活在现实生活中,毕竟活在红尘之当下,毕竟是凡身肉胎,有追求、有欲望、有牵挂,才是真实的自己。俗话说,拿得起、放得下。缘起而聚,缘尽而散,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 有文化的古人的生活质量绝对超越了时空。[明]陈继儒在《太平清话》中写道:“凡焚香、试茶、洗砚、鼓琴、校书、候月、听雨、浇花、高卧、勘方、经行、负暄、钓鱼、对画、漱泉、支杖、礼佛、尝酒、晏坐、翻经、看山、临帖、刻竹、喂鹤,右皆一人独享之乐。” 读[宋]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 导语 范伟国,男,汉蕨,1951年生,籍贯江苏兴化,浙江宁波人。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现为上海市记协常务理事,《上海市志·报业卷》副主编。《用眼睛写新闻》获中国新闻奖。多篇新闻报道分获浙江省、重庆市、上海市与人民日报社新闻一等奖。《浮生记趣》收录了作者在公众订阅号《天地孤旅》发表的一百七十余篇生活随笔,内容包括《开年大吉》《最值得珍视的褒奖》《随想录》《元宵读词感言》《减员》等。 序言 心灵的升华 去岁初夏,范伟国在宁波书城签售他的随笔集 《海上语丝》。他与读者互动说:“也许人生应该 每十年对自己有个小结,这本书对自己是个交代, 对读者或有助益,也是一种结缘。” 到金秋十月,范伟国又为他编著的《诗词岁月 》的出版,在月湖畔邀友茶叙。 今春5月,竟又接他的电话:“想将去年发在“ 天地孤旅”公众号上的170余篇文章结集出版。”请 我写个序。 呵,十年一小结,竟成了一年出三书! 1969年秋,范伟国初中没毕业就到农村插队落 户。没被繁重艰辛的劳作压垮,他挑灯夜读,潜心 学习,四年后被选为洪塘公社报道员。其时,我任 宁波市人民广播站记者,便成了同事加好友。1980 年,《宁波日报》复刊,范伟国成了开创团队中奋 进的一员,及至商调人民日报社。这是范伟国人生 道路上的初次升华吧。 人生道路上的升华成功与否,要看他的心灵升 华与否。初心易得,始终难守。范伟国能坚守到现 在,靠的就是心灵的升华。 去年初,范伟国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天地孤旅 ”,借诗仙李白的名言作开场白:“夫天地者,万 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 ,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 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开宗明义,春光明 媚。阅读“天地孤旅”中的文章,一可清晰窥见退 休后的范伟国心灵苦修之路,二可使阅读者的心灵 宁静、纯净、明亮。古稀之我便有这种真切的感受 。 范伟国进人民日报社后,先后在宁波、北京、 重庆、上海任职。作为中国第一大报的高级记者, 纵横大江南北,驰骋神州大地,采写锦绣文章,自 是职业生涯的应尽之责。退休了,回家了,该歇歇 脚、停停笔了吧。然而,满头银发的范伟国在《少 年》一文中说:“万里归来,依然少年。这八个字 似乎是对一个四海漂泊、沧桑饱经之人的最好褒奖 了。耳顺之年,只要心不老,便是童年;童心,龟 欲,猴戏,蚁食,据说是养生的不传之秘。若要作 少年,请且持童心。”如此超脱之心情,明朗之心 境,不正是他心灵升华的辉映? 从“老年之情”转为“少年之心”,何等艰巨 !请看他的《改变》:“改变,请从今天起。改变 ,请从此刻起。不需要什么仪式,也不需要什么理 由。”在《升华》一文中,他从意大利歌剧中咏叹 调的“华彩”联想到人生的升华:“那么,生活中 如何升华自己?第一应是虚。虚怀若谷,吸取中外 文化精华,养浩然儒雅之气。第二应是诚。待人以 诚,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第三应是和。谦卑平和 ,感恩结缘,踏实做事。其实,最好的升华,就是 无我,就是放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寥寥数 语,道出了他的晚年升华同样“始于心灵,见于言 行”的轨迹。《向善》一文说得更为直白:“我想 ,向善而行,做善事应是最好的选择。于我,则多 写几篇随笔吧,让会心者一笑,让领悟者受益,人 世间也许会多一点温暖。”出于这一考量,范伟国 努力把公众号“天地孤旅”打造成与读者“感恩结 缘”的平台,难怪他一写数百篇,一年出三书了。 纵览“天地孤旅”中的文章,题材广泛,涉笔 古今中外、社会人文。可贵的是,作者多以自身见 闻与思考娓娓道来,以事寓理,在千字短文中,蕴 含哲理和感悟。《硬茧》一文,他从握锄捉笔的手 上留下老茧生发开去:人的内心不能结茧。特别是 为官者,要有一颗柔软的为民之心。这样,才能“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才会讴歌普 通人的业绩,谱写平凡人的乐章。别的地方结了茧 ,也许过了一段时间就褪了。心,结了茧,硬化了 ,再柔软就不大容易了吧。在《三情》《三问》《 情绪》三题中:“当记者,‘三情’‘三问’是基 本功。要了解社情、民情、风情;要问禁、问俗、 问变;‘情绪数据’成为决策参数是时代的进步。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看这‘情绪’就是助浪之 风,为政者不能不察。”说得何等深刻,可谓警世 之言。 即使是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经范君之手一码, 就融入了哲理元素。如《桑叶》中养蚕,从蚕卵一 孵化一成长一结茧一变蛹一化蛾一产卵的演变过程 ,联想到人生的过程,其义就深远了。作为天一阁 范钦的后人,他的《养书》一文给人另有启示:“ 人养宠物,我养书。养书,有别于藏书。养书者, 一书在手,十分珍惜,再三翻阅,点评摘抄,慢慢 咀嚼,消化吸收,直至化为充实大脑的营养。”养 书者实为养人,养人之智也。可说,范君“天地孤 旅”上的文章,老少成宜,使人不无启迪,成为公 众的良师益友。 阅读“天地孤旅”的另一感受是,享受作者的 优美文字和明朗心境。北京大学才子、京城报界名 人蒋和葆先生看了“天地孤旅”的随笔后点评:“ 范兄之文,总是那般隽永雅致,让人读后神清气爽 ,性灵为之一新。读这样的文字,最宜平心静气, 泡一壶香茗,慢慢把玩。否则,俗人也!”不少网 友评论“天地孤旅”上的文章是信手拈来,流畅精 练,宛若行云流水;有气韵、音韵和诗韵;眼前有 “闪光”,思绪存“久远”。更多的则简而概之: 美文,养眼,润心。就连那些抨击时弊的文章,范 君也写得平和柔软,有情有理有节,让人信服。如 评点东钱湖的两题《钱湖》与《湖说》,范伟国从 “若把钱湖比西湖,少了几分人间烟火味,,展开 ,心平气和地娓娓而谈,怎不激起人们的共鸣?那 些涉笔春夏秋冬、风花雪月的文章之美就更不必说 了。今春,《人民日报》“金台唱晚,,微信公众 号推送范伟国文章的按语写道:“春水初生,春林 初盛,春日悄然降临。春天是生机盎然、绿意萌动 的季节,也是细雨霏霏、思念弥漫的节令。今天, 推送范伟国的《春之声》,分享他春目的思绪。” 宁波大学教授孔伟英点评:“有情趣之人赏春,有 笔力之人写春,有诗心之人咏春,有情怀之人踏春 。生活处处充满神奇的东西,要允许一些美丽的意 外在生命中像花一样绽放。很多时候在看到一些真 正美丽的东西之后,人才会心怀谦虚;当接触到一 些真正优秀和精彩的人之后,才知道人生该如何努 力、走哪个方向、如何自我完善。”范伟国写这些 美文的心语是“且向花间留晚照”,这不正是“天 地孤旅”开号语中“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 文章”的照应吗?原来,范君的心头春光明媚着呢 !其本身就是心灵的升华呀! 看范君心灵的第一次升华,带有些许职业色彩 ;退休返乡后的第二次升华,多属人品与修养了, 让人更可学习借鉴。希望他在写作之路继续深耕, 更深地挖掘人性中的善与恶,更深地揭示人世中的 美与丑,使自己的心灵升华,也让读者共享思想的 力量。 今天,重在“感恩结缘”的范君把这些文章汇 编成册,又成美事一桩。一册在手,正可静品矣。 是为序。 伟国按:沈长根先生,是我认识最久、交往最 深的老师,亦是我夫妻的介绍人兼证婚人。在宁波 日报社工作期间,我任工交财贸部主任、城市部主 任,沈长根老师任宁波日报社副总编,是我的直接 领导,相处甚笃。人生于我至今六十几年,与沈师 相处竞达四十余年,如此际遇,多少难得!
内容推荐 《浮生记趣》收录了作者范伟国在公众订阅号《天地孤旅》发表的一百七十余篇生活随笔,以2017年年底为限,将这之前发的文章集结出版,名之为《浮生记趣》。书中文章的编排,以其在公众号发表的日期先后为序,尽量保留发表时的图片。同时,书中剔除了曾在《海上语丝》一书发过的内容,增补了作者的两篇文章,附录了友人的四篇文章。本书内容包括《开年大吉》《最值得珍视的褒奖》《随想录》《元宵读词感言》《减员》《叫我怎能不心疼》《价格该不该管》《在命运中抉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