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清欢三卷(白金纪念版共3册)》是林清玄50年散文创作代表作,也是林清玄禅意美文的代表作品。本套系含《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更深》《境明千里皆明》三本书。 全书共收录《清欢》《柔软心》《温柔半两》《掌中宝玉》《生命的化妆》《月到天心》《梅香》等44篇经典文章,横跨林清玄五十载创作生涯,分为人间有味、内心柔软、一切皆安、自在人间等人生主题,其中多篇文章已成为当代散文经典,被广泛传播,并入选中高考语文阅读试题;央视《朗读者》、十点读书、人民日报等诚意推荐。 全新彩绘版《心美,一切皆美》,修订以往各版本百余处错误,新增百余幅古风手绘诗意插图,尽显林清玄散文的禅意之美,是家庭收藏和友人馈赠的绝佳版本。同时,更是一本安妥现代人内心的心灵疗愈经典,它引导迷茫焦虑的现代人,在繁杂的日常中无论多么忙碌,都要把心安定下来。在纷繁的世界里,愿我们做一温暖的人,守一颗笃定从容的心,坦然面对世事的纷乱和芜杂。唯有美丽的心,方能从容抵抗世间所有的躁动与不安。 作者简介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散文大师,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二十岁出版散文集《莲花开落》,正式走上散文创作的道路;三十岁前揽尽台湾各项文学大奖;三十二岁时入山修行三载,出山后写成“身心安顿”系列,风靡整个台湾地区;四十岁出版“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 他在文学上悲智双运,情境兼容,不断创造推新,自成一家之言。三十多年来,他著书百余部,且本本畅销。他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教材,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目录 《心美,一切皆美》 壹 人间有味,最是清欢 温柔半两 清欢 黄花与翠竹 四随 掌中宝玉 云散 素质 不着于水 一片茶叶 忧欢派对 生命的化妆 贰 内心柔软,却有力量 心无片瓦 世缘 心的影子 不是茶 杨枝 众生的心 愿做自由花 柔软心 水晶石与白莲花 来自心海的消息 茶香一叶 叁 清简内心,一切皆安 黄昏菩提 时间道场 心灵的护岸 流浪水 一朝 清雅食谱 觉醒的滋味 季节十二帖 河的感觉 幸福的开关 小米 肆 月到天心,自在人间 月到天心 学看花 牡丹也者 梅香 丛林的迷思 一只毛虫的圆满 走向生命的大美 一尘 求好 雪的面目 芒花季节 《情深,万象皆深》 壹 岁月静好,不忘初心 爱语 高僧的眼泪 感同身受 大雁塔 三生石上旧精魂 清风匝地,有声 吾心似秋月 践地唯恐地痛 只手之声 一粒沙,或一条河岸 贰 静听花开,回归自心 报岁兰 期待父亲的笑 黑衣笔记 飞鸽的早晨 飞入芒花 家家有明月清风 在梦的远方 太阳雨 阿火叔与财旺伯仔 叁 草木有情,山水有灵 百年与十分钟 飞翔的木棉籽 莲瓣之不朽 蚂蚁三昧 清净之莲 拈花四品 在微细的爱里 有情十二帖 半梦半醒之间 空白笔记本 肆 素心以莲,宁静淡然 不要指着月亮发誓 莲花汤匙 猫头鹰人 横过十字街口 彩虹汗珠 黄昏月娘要出来的时候 忧伤之雨 路上捡到一粒贝壳 夏日小春 总有群星在天上 《境明,千里皆明》 壹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佛鼓 幽冥钟 永远有利息在人间 世界的中心 鸟声的再版 谦卑心 记忆的版图 永远活着 我的释迦不卖 柔软的耕耘 曼妙的云 黑暗的剪影 贰 时光若水,随遇而安 拥有 日日是好日 想象的城堡 烘炉一点雪 天马的故乡 跳跃的黄豆 纯粹的法门 每天都是莲花化生 宫本武藏观斗鸡 欢乐中国节 风从哪里来 叁 一心一境,自在安然 娑婆世界 平常心不是道 自由人 最有禅意的 写在水上的字 人间英雄 数字菩提 可与不可之间 回到自己的居处 快乐无忧是佛 镜里的阳光 肆 世间凡事,皆有安排 遇缘则有师 行走在水上的人 心有琉璃色如雪 小 天下第一 香严童子 妙高台上 人间游行 时空寄情 出山与入山 琉璃王的悲歌
序言 心美,吹抚过的风都美 在美丽的湖边醒来 沉沉的梦中,听见远方寺院的钟声。 我从床上跳起来,推开窗子,想确定自己身在 何处。 呀!是肇庆,美丽的七星湖边。 站立在湖中的水杉,倒映在水中的山影,以及 优雅划过的小船,都在呼唤着我。 我完全清醒了。 许多年来,我一直在巡回演讲、四处旅行,每 隔几天就会换一座城市,睡在不同的饭店,醒来的 时刻使我的感受经常迷离:今夕何夕?此处何处? 我在哪里? 清晨推开窗子的那一刻,才能真正确知自己的 所在。 是多么奇妙的感受呀!孤身一人,行走在从未 到过的地方,仿佛飘浮在太空的某一情境,直到早 上的闹钟响起,才从太空飘落,那窗外的景色永远 既熟悉又陌生,像是深植于记忆,又像是第一次到 达。 在异地的清晨,第一件事是醒来;第二件事是 煮一杯咖啡,让心静下来。心一静下来,就想起自 己是知命到耳顺之年了!想起远方的人,深爱的妻 子与儿女!想起今日的行程,今天有三场演讲,还 要上两个电视节目,接受一家报社的专访! 你是你,已不是最初的你! 你是你,也不是昨天的你! 每天的你都是不同的,昨天你还在南方的广州 ,今天已在北方的丹东了! 每天你的思想都是干回百转的,昨天你在寺庙 里讲的是永恒的向往,今天你在大学里要讲的却是 眼前的困境。 永恒的境界不离眼前之心,一朝风月即是万古 长空,却又向何人说去? 只有在旅店的灯下,才能把眼前和永恒透过笔 和稿纸做一个神秘的联结。 清晨,在美丽的不知名的湖边醒来,是美好而 迷离的;但只有夜里在自己的心中醒来,书写文字 ,才会有平常的心。 奔波来去的岁月,一站又一站的旅途,在动荡 与流离中,只要返观自心、自净其意,就定了、静 了、安了,使我不论在多么偏远的地方行脚,都能 无虑而有得。 每天的睡去,是旅程的一个终站。 每天的醒来,是旅程的一个起点。 在大河流逝的、去而无声的人生呀!我对生命 的书写,使我能心无挂碍地睡去,也能心无所求地 醒来。 在生命的转弯处 年轻的时候,从家乡的小土路走出来,踩过泥 泞与细石的小径,看着一路缠绵的牵牛花,还有一 直香到谷口的野百合,我的心像埋在地里春草的种 子,蠢蠢欲动,我要成为一个作家、一个文学家、 一个思想家,我要走出这个村子,笔直地走去,走 到远天的尽头。 充满了爱、浪漫、理想的心,总是带着梦幻, 以为人生的路是笔直、宽阔、平坦的,经过多年的 行走,才知道路有时崎岖、偶尔凹陷,还有难以通 行的窄巷! 文学是记录自己的人生,散文家尤其是,年近 六十才能大方地宣称:各种路我都走过了,我的人 生已经过了多次的转弯,成与败是没有定数的,好 与坏也随时空而变异,作品无关乎青涩或成熟,只 是生命某一个旅程的注记。 有的驿站空无一人。 有的旅店狂沙漫天。 有的客栈繁花似锦。 有的酒肆江天月小…… 我都曾暂住其中,有感于斯情斯境,敏于斯文 。 那路旁小草的翠绿,我没有隐藏你;那山间明 月的温柔,我也没有隐藏你;那池边莲花的芳香, 我更没有隐藏你…… 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我既不显露,也不隐藏! 心美,一切皆美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写过一套菩提系列,被 选为四十年来最畅销和最有影响力的书,畅销超过 百万册。 九歌的朋友一直希望我把这套书重整,编一个 精选集,我把三分之二的内容去除,留下了三分之 一,编成三册的典藏版,希望新世纪的人也有机缘 读到关于菩提的智慧。 第一册讲“心”,我把书名取为“心美,一切 皆美”。有很多生活在俗世的人,不要说每天与美 相遇,有很多人,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看见美了。 并非生命中缺乏美的事情,而是我们的心不美 了。 我的写作是在寻索那美的可能,发现那美的存 在,触及那美的境界。我的写作已经四十年了,少 年时代醉心于美的我,与现在并无不同,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在悠长的时间中、在广大的世界里, 我依然每天写作,走向人生的大美。 我深深相信,只要心美,连吹抚过的风都是美 的,刚刚从溪边吹来的风,在我身边绕了一圈,又 吹向不可知的所在。 亲爱的朋友,那阵风,带着美,带着我的祝福 ,已经吹向你了! 林清玄 二○一○年春天 台北双溪客寓
导语 林清玄50年散文创作里程碑式代表作“清欢三卷”全新彩绘版,畅销10周年白金纪念版! 《清欢三卷(白金纪念版共3册)》完整收录深受两岸三地千万读者期待的《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境明,千里皆明》三部经典佳作。 林清玄的文章简约明快,睿智深邃,意境清明,极富禅理,充满哲思与智慧,为许多迷茫、焦虑、忙碌的都市人摒弃生活的浮躁与芜杂,收获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与龙应台一起成为当下欢迎度极高的台湾散文大家。 精彩页 温柔半两 读到无际大师的“心药方”,说到不管是齐家、治国、学道、修身,必须先服十味妙药,才能成就,哪十味妙药呢?他说:“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方便不拘多少。”这十味妙药要怎么吃呢?他又说:“此药用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波罗蜜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送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瘥。” 这无际大师的心药方真是令人莞尔,细细品味而受教无穷。无际大师是谁我并不知道,我也不想去知道,觉得知道了他的身份反而会拘限了他,猜想他是某朝代的高僧之一,深解所有的病都是从心而起,一日灵感大发,而写下了这帖药方。 “心药方”是用白话写成,不难理解其意,在此必须解释的是“六波罗蜜”,波罗蜜是行菩萨道之谓,行法有六种: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菩萨用这六种方法度人过生死海到涅槃彼岸。“菩提子”则是菩提树的种子,可做念珠,大小如莲子,做抽象解释时,“菩提”是“觉悟”的意思。 我想,不论是否佛教徒,每天能三服这帖心药,不仅能使身心安乐,也能无愧于天地,假如每天吃三四味,也就能祛病延年,要是万万不可能,一天吃一口“温柔半两”,可能也足以消灾少祸了。 这一帖心药虽仅有十味,味味全是明心见性,充满了智慧,因为在佛家而言,人身体所有的病痛全是由心病而来的。佛陀释迦牟尼将心病大属于贪嗔痴三种,只有在一个人除去贪、嗔、痴三病时,才能有一个明净的精神世界,也才会身心悦乐,没有挂碍,没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因此所有佛书的入门就是一部心经,所有成佛的最高境界,靠的也是心。 佛书中对心的探求与沉思历历可见,释尊曾经这样开示:“心作天,心作人,心作鬼神,畜生地狱,皆心所为也。”(《般泥洹经》)又说:“能伏心为道者,其力最多。吾与心斗,其劫无数,今乃得佛,独步三界,皆心所为。”(《五苦章句经》)对于为善的人,心是甘露法;对于为恶的人,心是万毒根;因此医病当从内心医起,救人当从内心救起。 例如佛祖在《楞严经》里说:“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翻成白话是:“灯能显出东西不是灯能看见东西,而是眼睛借灯看见了东西,眼睛看见了东西,并不是眼睛在看,而是心借眼睛显发了见性。”那么我们可以说一个人不明事理,不是事理有病,不是眼睛有病,而是内心有病,只要治好真心,眼睛也可以分辨,事理也得到了澄清。 无际大师的心药,即是从根本处解决了人生与人格的问题。 关于心的壮大,禅宗初祖达摩祖师在《达摩血脉论》中曾有一段精彩绝伦的文字,他说:“除此心外,见佛终不得也。佛是自心作得,因何离此心外觅佛?前佛后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若言心外有佛,佛在何处?心外既无佛,何起佛见?……若知自心是佛,不应心外觅佛。佛不度佛,将心觅佛不识佛。” 因而历来的禅宗无不追求一个本心,认为一个人不能修心、明心、真心、深心,而想成佛道,有如取砖头来磨镜,有如以沙石做饭,是杳不可得的。这正是六祖慧能说的:“于一切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着。” 知道了心对真实人生的重要,再回来看无际大师的心药方,他的这帖药是古今中外皆可行的,而且有许多正在现代社会中消失,实在值得三思。试想,一个人要是为人有好肚肠、长养慈悲心、多几分温柔、讲一些道理、对人守信用、对朋友讲义气、对父母孝顺、行住坐卧诚信不欺、不伤阴德、尽量给人方便,那么这个人算是道德完满的人,还会有什么病呢? 人人如此,社会也就无病了。 天下太平的线索,其实就是一个人内心完成所组合的元素! P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