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麦尊,一生八十余载,六十多年都在政治汪洋中浮沉,从初出茅庐的议员到纵横捭阖的首相,他的人生际遇因善弄权术而与众多事件交相呼应。他以独立的名义号召支持比利时革命;用暴乱的名头希望镇压法国革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他宣称维护土耳其的领土完整;到南北战争时,他又坚决支持美国南方奴隶主的分裂活动。
约翰·坎贝尔,泰奥多尔·朱斯特,巴麦尊著的《巴麦尊传(外两种)》将带你穿越风云诡谲的19世纪,掀起时代的朦胧面纱,撕掉岁月的纷繁伪装,遇见这位大英帝国的传奇首相,重看他或是荣耀,或是卑鄙的浮华人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巴麦尊传(外两种)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英)约翰·坎贝尔//(比)泰奥多尔·朱斯特//(英)巴麦尊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巴麦尊,一生八十余载,六十多年都在政治汪洋中浮沉,从初出茅庐的议员到纵横捭阖的首相,他的人生际遇因善弄权术而与众多事件交相呼应。他以独立的名义号召支持比利时革命;用暴乱的名头希望镇压法国革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他宣称维护土耳其的领土完整;到南北战争时,他又坚决支持美国南方奴隶主的分裂活动。 约翰·坎贝尔,泰奥多尔·朱斯特,巴麦尊著的《巴麦尊传(外两种)》将带你穿越风云诡谲的19世纪,掀起时代的朦胧面纱,撕掉岁月的纷繁伪装,遇见这位大英帝国的传奇首相,重看他或是荣耀,或是卑鄙的浮华人生。 目录 巴麦尊传/[英]约翰·坎贝尔 前言 第一章 早年生活和教育经历 第二章 初涉政坛 第三章 出任战争大臣,1809—1818 第四章 入阁和在野,1827—1830 第五章 首次出任外交大臣,1830—1841 第六章 在野时期以及二入外交部,1841—1851 第七章 巴麦尊的外交政策,1848—1850 第八章 最终离开外交部 第九章 陷入战争 第十章 初任首相 第十一章 再度担任首相 第十二章 巴麦尊勋爵的个人特点 比利时君主制度的创始人——巴麦尊子爵/[比]泰奥多尔·朱斯特 巴麦尊评《华盛顿条约》/[英]巴麦尊 序言 提起巴麦尊(Lord Palmerston),我们可能会 想到发生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当时的英国外交大臣 正是巴麦尊勋爵。巴麦尊即第三代帕麦斯顿子爵亨利 ·约翰·坦普尔,他曾两度担任首相,三度出任外交 大臣,在外交领域纵横捭阖,周旋于法国、奥地利、 俄国等国家间,支持比利时独立、参与克里米亚战争 、涉足美国的南北战争……终其政治生涯,逃不脱那 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 有永远的利益。” 对巴麦尊政治生涯的追溯和回顾是本书集结的初 衷,因此,书中所包含的三部分均以反映巴麦尊的政 治观点为主旨。其中,约翰·坎贝尔所写的《巴麦尊 传》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巴麦尊勋爵的一生。坎贝尔 与巴麦尊是同时代人,他的行文中不乏溢美之词,但 是他引用了大量巴麦尊个人的书信及言论,还有其朋 友、下属甚至是敌人的评论,从而客观地将巴麦尊的 言行举止摆在了众人面前,可由我们自行判断个中是 非。比利时作者泰奥多尔·朱斯特的《比利时君主制 度的创始人: 巴麦尊子爵》介绍了巴麦尊对比利时 政治的影响。应该说,承认比利时独立是巴麦尊政治 生涯中的重要事件。1830年刚刚担任外交大臣的巴麦 尊就遇到了比利时革命,他迅速表明了政治态度—— 支持比利时独立,并且积极推举比利时新国王人选。 强硬而果决的外交政策让巴麦尊声名鹊起,所以比利 时问题是巴麦尊政治生涯中绕不开的注脚,最能反映 其外交政策的成形。最后一部分《巴麦尊评〈华盛顿 条约〉》摘录了巴麦尊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主要是 针对英美签订的《华盛顿条约》,这些文章言辞犀利 ,丝毫不避讳对英方代表阿什伯顿勋爵的嘲讽,从中 亦可窥见巴麦尊对英美关系的论断,这也是其政治观 点的重要组成组分。 这三部分内容各自独立,同时又都有同一个主题 ——巴麦尊及其政治生涯,由此而形成了某种联系, 多角度、多方面地展现了巴麦尊其人,给了读者更多 的参考内容。而且书中引用了大量书信、谈话等一手 资料,有着直观而真实的史料参考价值。不过,此书 的三部分均成书于19世纪,史料有限以及写作手法不 同,因此不免存在不足之处,希望借由三部分的互相 对照,填补其中的缺漏,不足之处,望请指教。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历史编辑室 2018年5月 导语 约翰·坎贝尔,泰奥多尔·朱斯特,巴麦尊著的《巴麦尊传(外两种)》由三部分组成。约翰·坎贝尔所写的《巴麦尊勋爵》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巴麦尊勋爵的经历,引用了大量巴麦尊个人的书信及言论,还有其朋友、下属甚至是敌人的评论,较为完整地展现了巴麦尊的政治生涯。比利时作者泰奥多尔·朱斯特的《比利时君主制度的创始人:巴麦尊子爵》介绍了巴麦尊对比利时政治的影响。最后一部分《巴麦尊评(华盛顿条约)》摘录了巴麦尊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主要是针对英美签订的《华盛顿条约》,文章言辞犀利,从中亦可窥见巴麦尊对英美关系的论断,这也是其政治观点的重要组成组分。 精彩页 第十章 初任首相 巴麦尊初次出任首相时,已经年逾70。在联合政府下台后,女王召来德比勋爵,失败以后又召来约翰·罗素爵士。在女王陛下明确要求巴麦尊再次在他的老领导手下任职时,他是愿意的,但是克莱伦顿(Clarendon)和许多辉格党人意外地积极反对这么做。巴麦尊勋爵最终以他能调动的各种资源,接手并成功地获得了组建政府的使命。克莱伦顿爵士继续执掌外交部,格莱斯顿仍然担任财政大臣。战争部重新组建,战争秘书一职取消了,最终并入战争部长职务中。尽管巴麦尊反对罗伯克的委员会,但是实际上被迫接受了它,这导致了格莱斯顿、格雷厄姆和赫伯特的辞任;他们的职位被G.C.刘易斯爵士(Sir G.C. Lewis)、查尔斯·伍德爵士(Sir Charles Wood)和约翰·罗素爵士取代。 起初,巴麦尊勋爵的乐观主义观点似乎会得到事实证明。1854年9月14日,英法盟军在克里米亚登陆。盟军在阿尔玛(Alma)战役中获胜,几天之后的10月3日,又一举打下塞瓦斯托波尔,消息传至国内。但是很快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塞瓦斯托波尔并未陷落,很明显,战争部的管理中存在可耻的低效问题。弊病比敌人更所向披靡。公众的怒火熊熊燃烧。1855年1月23日议会会议之后,罗伯克先生立即动员成立委员会,调查塞瓦斯托波尔军队的情况以及政府各部门的运作。巴麦尊勋爵立即提出辞呈,置他的同僚们于危难而不顾,这是他整个政治生涯中最不光彩的行为。罗伯克的行动以305对148票通过,1855年2月14日开始实施,阿伯丁勋爵提出辞呈。 巴麦尊勋爵于1855年2月写信给法国皇帝指拿破仑三世,他在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年被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取代。 我受女王陛下——我的君主召唤,出任现在的职务。我迫切想要向陛下您表达我由衷的满足,因为我发现自己与您的政府联系更为紧密。两国结盟使法国和英国有幸携手并肩,这对整个欧洲来说,都预示着美好的未来,这得益于陛下您的诚恳、公正和英明;您永远可以信赖英国政府的忠诚与真诚。假如您想与我们沟通,然而想法不够成熟,不足以适合在正式公文中表达,我将非常乐意收到您的个人书信。 我们将让我们驻塞瓦斯托波尔的军营守秩序,在此过程中尽力向法国军营的优秀榜样看齐。然而,有时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英国军队的不良状况给了勇敢慷慨的法国人向手足施以援手的机会,他们的关怀在英国和巴拉克拉法激起了无尽的感激之情。 巴麦尊谨上 这封信体现了巴麦尊勋爵的愿望,他希望政府能够与法国君主保持官方关系的同时,也能进行非正式的沟通——这是他一直实行的原则,此前我们已经提到过,这个原则常常在他的朋友和同僚间引起焦虑。 他关于战争形势的观点非常明晰:“说起海外军队,留意近期事件进展的任何人都一清二楚,造成克里米亚军队苦难和疾病的大部分原因本可以通过领导人员更高效的安排和更积极的行动、通过谨慎行事来避免。我们已经决定建造一定数量的医疗船只,每艘能够装载500名病人,这些船只每10天离开巴拉克拉法和斯库塔里(Scutari),把伤员和病人带回祖国,接着装上医疗物资以及其他医院和军队需要的物资立即返回斯库塔里或巴拉克拉法。我们还决定派一个委员会前去调查军需组织和海港管理情况。我们已经做好安排,将从美国的小武器制造商那里购买10万支米尼来复枪。” 1855年2月,巴麦尊勋爵称他“收到一封来自法国皇帝的重要书信,皇帝在信中宣布出兵克里米亚,旨在把俄国人赶出辛菲罗波尔(Simpheropol),接着后退并占领塞瓦斯托波尔。他提出以7.7万人的军队达成这一目标,包括法国人和撒丁人,留下6.6万英国人、法国人和土耳其人,维持围攻。眼下的形势是,我们应该想办法把1万法国人、1.5万撒丁人和3000匹马送到克里米亚;但是无论这个军事行动看起来是否可行或有利,皇帝个人访问克里米亚对于完成这项行动似乎完全没有必要,而且可能造成极为遗憾的后果。” 最终,法国皇帝在苦口婆心的劝告下放弃了前往战争中心的访问。 P136-13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