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梁军著的这本《杰尼索夫作品中的织体特征兼及其主要音乐语汇研究》选取杰尼索夫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多部室内乐与乐队作品,对其中的音高语言、和声语汇、节奏节拍以及拼贴与偶然技术等主要音乐语汇进行了分析。尤其对作品中最为突出的织体特征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并就作品中的两种典型织体——点状织体与网状织体进行分析、归类、总结与命名。文章将点状织体分为射击式、烟花爆炸式、打点式以及全景式点状四大类,将网状织体分为微复调型、对比缠绕型、混合型以及自由音流型四类。文章论述了不同织体在作品结构中的功能,对点状织体的离散度、网状织体的密度进行量化分析;按照同质、异质与多重对位三大类,详尽地分析各类织体对位现象。在文章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杰尼索夫作品中的织体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对其音乐语汇特征进行了集中的总结与概括。 作者简介 梁军,博士、教授,青年作曲家、合唱指挥家。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合唱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合唱协会副会长。创作作品有管弦乐《鄱湖组曲》、弦乐四重奏《山歌》、大型管弦乐《茧》、室内交响乐《扶胥港-远帆》等50余部。其中,交响序曲《滕王阁》与交响诗《雨忆》分别获广东省首届交响乐作品评比(“星海音乐奖”)金奖和优秀奖;交响序曲《滕王阁》获文化部第十六届全国交响音乐作品评比小型作品组优秀奖等。作为指挥,2006年获“中山杯”全国首届合唱指挥大赛B组一等奖。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杰尼索夫背景与创作分期 第二章 主要音乐语汇特征 第一节 个性化的音高语言 一、序列技术 二、杰尼索夫音调 三、相对独立的微分音运用 第二节 和声语汇 一、以[0、1、6]为核心的和弦 二、十二音和弦 三、密集音块的运用 第三节 作品的结构原则 第四节 拼贴与偶然技术 一、示意图式的记谱方式 二、作为一种标签式的织体语言 第五节 独具特色的织体技术 小结 第三章 点状织体分析 第一节 点状织体姿态及其分类 一、射击式点状织体 二、烟花爆炸式点状织体 三、打点式点状织体 四、全景式点状织体 第二节 点状织体的节奏与节拍 一、频繁的节拍变换 二、节奏的数控 三、节奏的双重划分 第三节 织体的离散度 第四节 点状织体在作品结构中的功能 一、作为呈示、再现与尾声 二、作为展开 三、作为连接 四、独立构成乐章 小结 第四章 网状织体分析 第一节 网状织体姿态及其分类 一、微复调型网状织体 二、对比缠绕型网状织体 三、混合型网状织体 四、自由音流型网状织体 第二节 网状织体的节 奏 第三节 网状织体的密度 一、织体密度的分级 二、不同类型网状织体的密度 第四节 网状织体在作品结构中的功能 一、作为引子与呈示 二、作为连接 三、作为尾声 四、独立作为乐章 小结 第五章 织体对位 第一节 异质织体的对位 一、点状织体与传统织体的对位 二、网状织体与传统织体的对位 三、点状织体与网状织体的对位 第二节 同质织体的对位 一、不同点状织体之间的对位 二、不同网状织体之间的对位 第三节 织体层次的多重对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杰尼索夫相关图片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