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春琴抄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日)谷崎润一郎 |
出版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谷崎润一郎(1886-1965),日本近代小说家,唯美派文学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早年创办《新思潮》文学杂志,并以《刺青》《麒麟》等短篇小说确立文坛地位,代表作品有《春琴抄》《细雪》《阴翳礼赞》等。1949年获得日本政府颁发的文化勋章,曾数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书评(媒体评论) 谷崎润一郎是东京大学出身。也同荷风一派,更 带点颓废派气息。《刺青》《恶魔》等都是名篇,可 以看出他的特色。——周作人 日本现代作家的作品,他(郁达夫)阅读的也不 少,其中,谷崎润一郎和佐藤春夫等人的小说是他比 较喜欢的。——郑伯奇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之文坛,到今天为止,是谷 崎润一郎成功地开拓了没有任何人敢触及的艺术的一 个方面,其作品最大特点之一是:由于肉体的可怖, 而生出神秘幽谷。——永井荷风 目录 译者序 春琴抄 阴翳礼赞 厌客 旅行种种 精彩页 春琴抄 春琴,本名鵙屋琴,出生于大阪道修町药材商之家,卒于明治十九年十月十四日,墓冢设在市内下寺町净土宗的一座寺院里。前几日,我碰巧从那处路过,想去拜谒一下她的墓冢,便顺道步入寺院请求指引。寺院杂役说:“鵙屋家的墓地位于此处。”说罢,便领着我往本堂后方走去。举目四望,只见一丛山茶树的树荫下,并排立着数块鵙屋家历代的墓碑,附近却没有类似琴女之墓的墓冢。我对寺院杂役说:“从前鵙屋家当是有个女儿的,请问她的墓地在哪里呢?”寺院杂役听后,思索片刻道:“如此说来,那边有一座墓冢,或许是她的也未可知。”便又带我走上东侧呈陡峭坡道之势的台阶。众所周知,下寺町东侧后方耸立着生国魂神社所在的高台,眼下这条陡峭的坡道便是从寺内延伸向高台的斜坡,此处是大阪市内难得一见的绿意葱茏之所,而琴女的墓冢便建在斜坡中腹一小块填平的空地上。墓碑正面刻着法号“光誉春琴惠照禅定尼”,背面刻着“俗名鵙屋琴,号春琴,明治十九年十月十四日殁,享年五十八岁”一行字,侧面则刻有“门生温井佐助建之”的字样。琴女虽姓鵙屋,但由于终其一生与“门生”温井检校过着事实上的夫妻生活,所以死后只得在鵙屋家墓地之外另辟他处作为墓冢吧。据寺院杂役说,鵙屋家日渐没落,近年来族中极少有人到此扫墓,便是来了也几乎不去琴女的墓冢拜祭,这大概是他们并不视琴女为鵙屋家人的缘故。“这么说来,这座墓冢岂不成了无人打理的‘无缘冢’?”我说。“倒也并非无人打理。有位老太太住在荻茶屋一带,约莫七十岁,每年都要来拜祭一两回。她每回会先拜祭这座墓冢,然后你看,这里还有一座略小的墓冢吧。”他指着琴女墓左侧的另一座墓冢道,“拜祭完后,一定会给这边的墓冢上香供花。诵经钱也是那位老太太留下的。”我走到寺院杂役所指的小墓冢前一看,墓碑大约只有琴女墓碑的一半大小,正面刻着“真誉琴台正道信士”,背面刻有“俗名温井佐助,号琴台,鵙屋春琴门生,明治四十年十月十四日殁,享年八十三岁”。这便是温井检校的墓冢了。住在荻茶屋的那位老太太,在后文中还会提到,此处暂且不表。只是这座墓冢不仅比春琴的墓冢矮小,而且墓碑上写明是春琴的门生,可见检校死后依旧恪守师徒之礼的遗志。此时夕阳荡荡穿射,恰在墓碑上投下茜色的影子,我伫立在山丘上,眺望着脚下宽广无垠的大阪市景。想来这一带自古便是难波津的丘陵地带,面西的高台从此处一直延伸到天王寺的方向。不过,如今花木草叶皆遭煤烟所染,了无生气,枯木参天却是一身尘埃,不免令人感觉大煞风景。当年这些墓冢建造完成的时候,许是一片绿意苍苍,葳蕤葱郁的景象,且就如今的市内墓地而言,应数这一带最为幽静的,是视野开阔的好去处。师徒二人一生为奇异的因缘所困,永眠于此,在夕阳的薄霭下,俯视着这座东洋第一大工业都市与矗立其中的无数高楼大厦。然而,今日的大阪早已改换旧颜,再难寻觅昔日检校在世时的光景,唯有这两块墓碑,仿佛仍在交换着师徒二人不曾淡去的契约。原本温井检校家信奉日莲宗,除检校之外,温井一家的墓冢均位于检校的故乡江州日野町的一座寺院内,不想检校竟是弃了祖辈世代的信仰,改信净土宗,即便化作墓石,亦不愿离开春琴女身畔,这完全是出于殉情之意。据说春琴女在世时,他们便早早商定好师徒的法号、两块墓碑的位置以及平衡搭配等事宜。据目测估量,春琴女的墓碑高约六尺,而检校的墓碑大约不足四尺。两块墓碑并立于石板铺就的低矮土台上。春琴女墓冢右侧种了一株青松,舒展着绿意森森的枝叶,屋顶般笼罩于墓碑之上。而在她左侧两三尺远处,叶影抵达不了的地方,检校的墓冢鞠躬一般侍坐在旁。观此情状,似不难想象检校生前恭诚地侍奉师父、如影随形的扈从模样。恰好石亦有灵,今日依旧徜徉于往昔的幸福。我跪在春琴女墓前,恭敬地拜祭过后,伸手放于检校的墓碑上,抚摸着石碑顶部,又在山丘上垂首徘徊,直至夕阳彻底坠入市街的彼方。P3-6 导语 谷崎润一郎著的《春琴抄》讲述自乡野老家来到大阪的商铺做学徒的男子佐助,爱上了主家美貌聪慧的目盲女儿春琴,在同她相处的那段并不漫长的岁月,他放弃了作为普通男子几乎可以放弃的全部,转而为她牵手引路,照顾起居,随她修习三味线。后来她容颜被毁,他旋即自残双目,几乎未有迟疑…… 本书收录的另三篇为随笔,都收录于1955年的随笔集《阴翳礼赞》。 序言 译者序 去年深秋,为着濑户内海边、日本JR铁道予赞线 上的一座小小无人车站,我去了一趟四国。 到香川县高松市的第二日即搭乘琴平电气铁道前 往琴平。一个多小时后,人已置身直通象头山山腰金 刀比罗宫本宫的785级石阶上。是日阵雨,大朵深深 浅浅的灰色云块疾速移动,搬来四宇八方的肃杀秋意 。石阶是从宫外的金比罗街道便开始向上延伸,不远 处的荞麦面店静静立在丸龟市街一侧,雕栏画柱,似 是劈开叠叠旧时光跋涉至此,就这么长长久久地留下 ,周身只余故事,黝黑得如同占据着几百年的暮色, 偏有半面雪白墙壁突兀地耸于瓦顶下方,上书“虎屋 ”,字迹狂放,且斑驳且淋漓。长风浩浩,一盏行灯 伴着两片灿黄暖帘窈窕地垂于屋檐。我毫不犹豫地走 进去,点了当地有名的乌冬面来吃。由于已过午饭时 间,宽敞的厅堂里客人只有我一个。所有角落全部细 节,皆被一种幽暗的沉甸甸的寂静操控,包括我打量 的目光。我觉得好看,便盯着它们许久,又似乎没有 那么久。我想,被禁锢在这里的时空必然需要这种光 线的薄暗来担负,否则怎么安放那些朴素梁柱上的“ 森凉鬼气”呢? 后面几天,我在镰仓。 明月院。夏日梅雨时节,这里能观赏一庭绣球花 。曾在清晨忽如其来的大雨中,踩踏一地浅蓝淡紫的 花影,执意辨认山门前参道旁的两行“姬绣球”如何 用清泠泠的雨滴点亮暗淡的草木阴影。此刻已是秋天 ,离本堂稍远的洗手间外,绿荫如许,缀以红叶零星 ,为茶室障子、石灯笼、红伞、青苔衬出几笔滂沱艳 色,而地上竟铺了薄薄一片龙胆花。原本有些浮躁的 心,顷刻惊了一跳,然后,不可思议地,它沉了下来 。好像仅此一方天地,让万事万物把残缺都弃掉了, 在光与影的明暗交织里,无我,无老死尽,无挂碍忧 怖,唯独“美”本身恒长存在。 果然,后来翻译本书时,见谷崎润一郎写道: 我所爱的仍是屋檐深深、结构纵长、临街而立的 旅馆。进入玄关口的土间,穿过横梁,正面是宽敞的 扶梯,站在二楼凭栏远眺,市町人家尽收眼底——而 且旅馆格局要尽可能大气敞亮,譬如古市的油屋,或 者琴平的虎屋。 ——《旅行种种》 值得一提的是关东地方的厕所,地板嵌有便于扫 除垃圾的细长窗子,从屋檐或绿叶上滴落的碎雨洗净 石灯笼的底座,沾湿了踏石边的绿苔,潜入泥土润物 细无声,似又噪起天地间的幽微之音近在耳畔。这里 宜虫鸣,宜鸟啼,宜月夜,更宜四季物哀之美的吟诵 ,或许古时那些俳句歌人便是从此处获得无数题材。 ——《阴翳礼赞》 这样我就想起了上面两处场景,同时想起了在金 泽探访过的泉镜花旧居,想起了在直岛为之目眩神迷 的安藤忠雄“地中美术馆”。无论哪一处,都离不开 幽玄与幽暗的打底,是日本人对光影的执拗把握,成 全了它们的绝妙。并且我以为,谷崎润一郎试图借文 字永久叩问、挽留并耽溺的,正是此种幽玄幽暗铺陈 的日本昔时之美,当中染着七分感官、两分颓靡,以 及剩下一分的凄艳。 谷崎润一郎,日本小说家、剧作家、随笔家。 1886年出生于东京都日本桥人形町的一个资产阶级家 庭,少年时代家道中落。他的书读得相当好,不独散 文与汉诗,便是别的科目在年级也名列前茅。1910年 ,发表小说《刺青》、戏曲《诞生》,正式登入文坛 。 有意思的是在蜚声文学界后,令他陷入世间舆论 旋涡的偏是以他与当时的妻子石川千代,以及作家佐 藤春夫三人为主要当事人的“小田原事件”。1915年 ,谷崎润一郎与艺伎石川千代 结婚,婚后对千代的情谊倏然冷却。因着思慕千 代的姐姐——艺伎初子未果,谷崎转而对千代的小妹 静子一见倾心。1919年,谷崎携妻女移居神奈川县小 田原市,基于对妻女的责任, 他不想贸然离婚,希望在分道扬镳之前为她寻好 归宿,便拜托友人、文坛新进作家佐藤春夫照顾千代 母女,并有意无意间撮合千代与佐藤。佐藤因此频繁 出入谷崎家,也果真与千代产生了感情。不想这桩“ 让妻”的奇思妙想实行得并不顺利,关键原因是静子 拒绝和谷崎在一起。谷崎神伤,竟然对佐藤提出要求 ,大意是“请你当此事从未发生过”。佐藤愤慨至极 ,与谷崎绝交长达五年之久,还为千代写出那首有名 的《秋刀鱼之歌》,直至1926年才与谷崎“一笑泯恩 仇”。1930年,谷崎与千代正式离婚,佐藤娶千代为 妻,三人联名发表声明,此为在文学界引起轰动的“ 细君让渡事件”。谷崎之一生,未必忠诚于婚姻,却 忠诚于“女性与爱”。《刺青》(1910年)、《痴人 之爱》(1924年)、《卍》(1928—1930年)、《吉 野葛》(1931年)、《春琴抄》(1933年)、《细雪 》(1943—1948年)、《疯癫老人日记》(1961年) 等作品,皆是谷崎围绕这一主题创作的名篇。 从明治到昭和,将“女性与爱”摹写出无限哀思 、婉转情致的文人,往前数有泉镜花,后面一点的我 认为是川端康成与谷崎润一郎。泉镜花的小说、戏剧 连同他的人,似终生埋身幻境,一面写着消失于水月 镜花的爱情,一面谛观尘世,近妖而远仙。从前往后 ,没有一个人能如他这般以灵性而非情欲地诠释“大 正浪漫”。川端康成的《雪国》《古都》《千羽鹤》 固然冷艳,同其纪行随笔相比,不免流露精雕细琢的 用力感;而他写伊豆之美,犹如月下花灯,一唱三叹 ,流风回雪,其间淡雅伤逝的韵致,甚至在《古都》 里也没有。然而到谷崎润一郎这处,只觉蓦然闯进尘 世最静默的一隅,有江户风情的静好女子拖着锦重重 的裙裾,手持明灭烛火,隐约勾勒出泥金绘漆器阴郁 的轮廓。这时窗外路过些微风声及虫鸣,分明是都会 寻常之境,却总幽暗不似在人间。无论小说还是随笔 ,他均以相类手法主动摒除了向外延伸的可能性,把 原本瞄准社会外在属性的点与线,倏忽向内收敛、发 酵、酿造,以 “秘术”浓缩为一滴醇浓的酒露。于 是,属于尘世的肉体与杀伐,欲望与臣服,皆被提纯 为观念境界里动荡的美幻。至美至幻。一如《春琴抄 》。 1933年12月,《春琴抄》由创元社首次刊行,上 市不久即宣告售罄。1934年1月加印,紧随其后的是 将其搬上舞台的一系列戏剧改编工作。同年12月《新 版春琴抄》由创元社刊行,至今为止更被多次改编为 电影、电视剧及舞台剧。故事实则很简单,讲的是自 乡野老家来到大阪的商铺做学徒的男子佐助,爱上了 主家美貌聪慧的目盲女儿春琴。在同她相处的那段并 不漫长的岁月,他放弃了作为普通男子几乎可以放弃 的全部,转而为她牵手引路,照顾起居,随她修习三 味线。后来她容颜被毁,他旋即自残双目,几乎未有 迟疑,甚至固执地认为,抹杀掉此端这张不再是“她 ”的容颜,存留于记忆中的“她”的形象便能在彼端 的观念境界抵达永恒。在她面前,尘世的所有皆要退 后,及至受、想、行、识,最终都幻化为通往观念境 界中唯一之“她”的途径。她就在那里,她始终无缺 ,从无任何人、事、物可以损毁这种完整性和唯一性 。 一场情劫造得离奇果决,比如要不要去爱,怎样 去爱,爱多久,他一项一项拣选答案,拂开雨雾霭霭 ,扯碎光明供奉于祭坛之上,竟是顺畅得无比浑然天 成。情之深度不可探试,比鲜血明誓更为郑重、惨烈 。他飞身扑入无光的永劫挽歌,过程中却也没有纠结 ,没有胆怯。我们爱一个人,从未至此。从前以为是 爱太令人惊惧,颠倒错乱,莫可形容,但其实并不。 比爱更险峻的是欲念。欲念唯偏执者所持有,不惜以 身殉劫,在造境的终焉迎来一声萤火般确切的呜咽( 是的,它正是T.S.艾略特在《空心人》诗中所言的那 声世界终结时的呜咽)。由此看来,这段故事讲的是 爱,又不只是爱,其中还有欲念,还有劫,以及对欲 念和劫的敬畏。是深藏了一线佛性。 谷崎润一郎小说里对官能描写的沉溺,对女性肉 体的崇拜,对“爱”之一字嗜虐性的给予、被虐性的 承接,可由佐助这个角色窥得绚烂的一斑。时至今日 ,大和民族依然好好守护着这则传统,要论举重若轻 般表达某种克制的扭曲之爱,除却日本作家,不作他 想。《春琴抄》之外,本书选译的另外三篇随笔《阴 翳礼赞》(1933年)、《旅行种种》(1935年)、《 厌客》(1948年)曾集结收录于1955年由角川株式会 社刊行的随笔集《阴翳礼赞》,其后亦收录于1975年 由中央公论社刊行的随笔集《阴翳礼赞》。其中,《 阴翳礼赞》于1933年12月发表在杂志《经济往来》, 历来被视为谷崎润一郎的文艺随笔之代表,集中阐释 、展列了他的核心美学思想。 我喜欢的某位民国文人曾说,有一件东西,它是 对的,它是好的,只因为它是这样的。类似的观点, 与川端康成交好的画家东山魁夷曾用他的风景画絮絮 追索,而谷崎润一郎也在《阴翳礼赞》里,凭着一支 生花妙笔细致描摹,像是全情对待一幅钟爱的工笔仕 女图。谷崎润一郎对“阴翳”之美做了种种详尽论述 ,举凡建筑之风雅、漆器之华绮,乃至能乐、歌舞伎 舞台的幽暗、东西洋气质的差异,追根溯源后,往往 了悟姹紫嫣红皆是虚像,日光之下,并无用处,唯黑 白灰是一切色,能研磨风流的骨髓,缔造冥想的阴翳 ,还原物我本质,抵达真理。 《旅行种种》于1935年8月在《经济往来》发表 ;《厌客》于1948年7月执笔,10月发表在《文学的 世界》。两篇随笔短小精悍,文笔活泼,尤其《旅行 种种》,谈笑风生间写尽谷崎在日本列岛旅行途中领 悟的千层意趣,好比将沿途山河换了经年陈酿,待醉 后轻轻转身,抬头便见一树幽明的吉野樱,花衣似空 蝉,牵引旧思。即便在二战后日本文学里,谷崎润一 郎也是个异数。周遭文人或物伤其类,或口诛笔伐, 唯独他的文字始终不闻剑气和枪声。有时他又像一位 巫者,把诸事万般都归拢炼化,“三味线”“人形净 琉璃”“能乐”“歌舞伎”“谣曲”“地呗”“和歌 ”——他将要说的能说的都留给这些日本传统之美, 虔诚得胜过跋山涉水去探寻一个隔世的爱人。我想他 是连苦闷都不要理会了,也不欲披着盔甲去抨击什么 ,他自有一处花好月圆。 谷崎润一郎行文至为任性,喜好长句,修辞循回 往复,如《春琴抄》的日文原文,仅在不同章节处做 必要的分行处理,通篇以成分繁丽的长句织就,更将 标点符号的使用频率降至最低,须读者自行句读,带 有明显的实验性质。面对偏爱的事物,时常不厌其烦 加以描述,百折千回处委婉逢迎、倾情叩拜,颇有几 分耽溺于美的意思在里头,读时如对住满目繁花,旖 旎从风,顿挫之间都是清冽的妖冶。 1965年,谷崎润一郎因病离世,墓碑主体有一醒 目的“寂”字,据说是他生前亲手所书。 翻译本书的过程,力求维系作者瑰玮文笔之万一 ,故而几多困顿,无须赘述。而引诱我步步深入迷途 不知归返的,也便是他对于尘世诸境终生诡秘地亲历 与书写。 感谢每一位读者的阅读,感谢我的编辑为本书出 版,陪我一道潜入文字的“阴翳”幻境。 廖雯雯 2018年3月 内容推荐 《春琴抄》是日本文学大师谷崎润一郎的作品集,收录《春琴抄》《阴翳礼赞》《旅行种种》《厌客》。 该长篇小说是纯爱小说的经典之作,讲述自乡野老家来到大阪的商铺做学徒的男子佐助,爱上了主家美貌聪慧的目盲女儿春琴,在同她相处的那段并不漫长的岁月,他放弃了作为普通男子几乎可以放弃的全部…… 本书收录的另三篇为随笔,都收录于1955年的随笔集《阴翳礼赞》。其中,《阴翳礼赞》一文被视为谷崎润一郎的文艺随笔代表作,集中阐释、展列了他的核心美学思想。《旅行种种》《厌客》短小精悍、文笔活泼,也是其代表性随笔作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