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贾振元、王福吉主编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为普通高等教育机械类国家级特色专业系列规划教材之一,是根据全国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指导性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教学大纲编写而成的。全书内容包括机械加工方法与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订、机床夹具设计原理、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的表面质量和机械加工中的振动。全书侧重机械制造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从易到难,以机械加工方法、切削机床和刀具结构为起点,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为基本技能,最终归纳到机械加工精度、表面质量上。做到以工艺为基础,以加工质量为重点,围绕质量、生产率、经济性问题,注重体现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主干技术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作为职业技术院校、成人高校等相关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还可供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机械制造企业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前言 第1章 机械加工方法与切削机床 1.1 传统切削加工方法与切削机床 1.1.1 车削与车床 1.1.2 铣削与铣床 1.1.3 刨削与刨床 1.1.4 钻削与钻床 1.1.5 镗削加工与镗床 1.1.6 磨削加工与磨床 1.2 曲面加工方法与加工机床 1.2.1 齿面加工与加工机床 1.2.2 复杂曲面加工与加工中心 1.3 特种加工方法与加工机床 1.3.1 电火花加工 1.3.2 电解加工 1.3.3 激光加工 1.3.4 超声波加工 1.4 金属切削机床基础 1.4.1 概述 1.4.2 金属切削机床的主要部件 1.5 现代机床的发展 1.5.1 数控机床 1.5.2 加工中心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2.1 刀具的结构 2.1.1 切削运动与切削要素 2.1.2 刀具角度 2.2 刀具材料 2.2.1 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 2.2.2 常用的刀具材料 2.3 金属切削过程及其物理现象 2.3.1 国内外切削理论研究概述 2.3.2 研究金属切削过程的实验方法 2.3.3 变形区的划分 2.3.4 变形区基本特征 2.3.5 变形程度的表示方法 2.3.6 切屑的类型及其控制 2.3.7 积屑瘤现象 2.4 切削力与切削功率 2.4.1 切削力的来源、切削合力及其分解、切削功率 2.4.2 切削力的测量 2.4.3 切削力的经验公式和切削力估算 2.4.4 影响切削力的因素 2.5 切削热和切削温度 2.5.1 切削热的产生和传导 2.5.2 切削温度的测量 2.5.3 影响切削温度的主要因素 2.5.4 切削温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工件、刀具和切削过程的影响 2.6 刀具磨损与刀具寿命 2.6.1 刀具磨损的形态及其原因 2.6.2 刀具磨损过程 2.6.3 刀具的磨钝标准 2.6.4 刀具寿命及其经验公式 2.6.5 刀具合理耐用度的选用原则 2.7 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及切削用量的选择 2.7.1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2.7.2 切削用量的选择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订 3.1 概述 3.1.1 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 3.1.2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3.1.3 加工工艺规程的内容和作用 3.1.4 制订工艺规程的指导思想 3.1.5 生产类型对工艺过程的影响 3.1.6 制订工艺规程的步骤及内容 3.2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毛坯的选择 3.2.1 结构工艺性 3.2.2 毛坯的选择 3.2.3 毛坯的种类 3.3 基准及其选择 3.3.1 工件的装夹方法 3.3.2 基准及其分类 3.3.3 粗基准的选择 3.3.4 精基准的选择 3.4 加工工艺路线的拟订 3.4.1 加工方法的选择 3.4.2 工序顺序的安排 3.4.3 工序的分散与集中 3.5 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公差的制订 3.5.1 加工余量的含义 3.5.2 加工余量的确定 3.5.3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3.6 尺寸链及其应用 3.6.1 尺寸链的定义及组成 3.6.2 尺寸链的计算方法 3.6.3 工艺尺寸链的应用 3.7 时间定额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工艺措施 3.7.1 时间定额的组成 3.7.2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艺措施 3.8 工艺过程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 3.9 制订工艺规程的实例——床头箱体的加工 3.9.1 零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分析 3.9.2 定位基准的选择 3.9.3 工艺路线的制订 3.9.4 孔系的加工 3.9.5 CA6140床头箱体的加工 3.10 装配工艺及装配尺寸链 3.10.1 概述 3.10.2 装配精度 3.10.3 装配尺寸链的组成和查找方法 3.10.4 互换装配法 3.10.5 选择装配法 3.10.6 修配装配法 3.10.7 调节装配法 3.11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 3.11.1 机器的组成和装配工艺系统图 3.11.2 结构的装配工艺性 3.11.3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机床夹具设计原理 4.1 机床夹具的概述 4.1.1 机床夹具的定义 4.1.2 工件的安装 4.1.3 夹具的组成 4.1.4 夹具的作用 4.1.5 夹具的分类 4.2 工件的定位 4.2.1 定位与基准 4.2.2 定位原理 4.2.3 定位的正常情况和非正常情况 4.3 典型的定位方式、定位元件及定位装置 4.3.1 定位元件的要求 4.3.2 常见的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 4.4 定位误差 4.4.1 与夹具有关的误差 4.4.2 定位误差 4.5 工件的夹紧 4.5.1 夹紧机构的组成 4.5.2 夹紧机构的基本要求与设计原则 4.5.3 夹紧力的确定 4.6 夹紧机构 4.6.1 斜楔夹紧机构 4.6.2 螺旋夹紧机构 4.6.3 偏心夹紧机构 4.6.4 铰链夹紧机构 4.6.5 联动夹紧机构 4.7 夹具的动力装置 4.7.1 气动夹紧 4.7.2 液压夹紧 4.7.3 气—液联合夹紧 4.7.4 电磁夹紧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