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酒缸(精)/刘一达京味儿经典长篇小说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一达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刘一达著的《大酒缸(精)/刘一达京味儿经典长篇小说集》主要讲述了清末民初时期,老北京城中由夏三爷开的一家小酒馆(名为大酒缸)里,每天都有形形色色、不用阶级、不同思想的人来喝酒泡酒馆,其中包括王爷后代、落魄文人、老古玩商和普通老百姓等,出场人物多达百余人。他们是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代表,汇聚在大酒缸,演绎出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和五花八门的爱恨故事。透过这些市井生活和人生百态,反映了清末民初大变革过程中,时代的转变和人性的思考,也深深地体现了逐渐被当下人们淡化了的老北京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
刘一达,笔名达城、如一,现供职于《北京晚报》,主任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北京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老舍文学艺术基金会副会长、北京读书形象大使。曾荣获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全国“报刊之星”、北京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从1980年起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曾多次获奖。迄今已出版长篇小说、纪实文学、散文随笔五十多部。一千二百多万字。其创作已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京味儿风格,深受读者喜爱。其代表作有:《人虫儿》、《百年德性》、《胡同根儿》、《故都子民》、《大酒缸》、《头火》、《北京爷》、《画虫儿》、《坛根儿》、《门脸儿》、《爷是玩家》等。其中,《人虫儿》、《百年德性》、《胡同根儿》、《故都子民》等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播出。《人虫儿》、《故都子民》等被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发行。
目录
第一章 夏三爷开了个大酒缸
第二章 大酒缸的几位爷
第三章 海八爷撞上了小人
第四章 百灵演义“绝活”
第五章 寿五爷大闹“同义居”
第六章 翡翠烟嘴不翼而飞
第七章 潘佩衡翡翠送人情
第八章 清风阁“荷花程”遇印月
第九章 行酒令印月吐衷肠
第十章 “荷花程”吃炒肝戏说姻缘
第十一章 赌胜局贝勒爷祭祖马
第十二章 “紫燕子”赛马场露脸
第十三章 救惊马海八爷遇险
第十四章 乔本舒冒坏设暗套
第十五章 “会贤堂”印月闹席
第十六章 要脸面老太监 舍财求婚
第十七章 老驴头半夜遇“撞客”
第十八章 玩幺蛾子寿五爷怒骂“同仁居”
第十九章 鬼上门秀儿午夜惊魂
第二十章 探谜底海八爷“打鬼”
第二十一章 夏三爷发善心腊八舍粥
第二十二章 夏三爷古会印月
第二十三章 乔本舒买骗太监
第二十四章 生悔意“荷花程”赋诗作画
第二十五章 醉鬼张三夜还烟嘴
第二十六章 天降大祸“同义居”遭封门
第二十七章 寿五爷蒙辱坐大牢
第二十八章 悲惨辞世夏三爷沉冤大酒缸
导语
刘一达著的《大酒缸(精)/刘一达京味儿经典长篇小说集》立足当下、面对现实,将北京四十年来的社会变革、市井变迁透过其创作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和精彩传奇的故事表达了出来。书中不但有丰富的人物形象,更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也为北京传统文化提供了权威、丰富的文学史料,带给老一代美好的回忆,新一代年轻人阅读北京、感受北京的文学读本。北京老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北京人民爱国爱家的情怀,都通过本书中一个个典型的文学形象、一篇篇精彩的文学故事,生动地展现出来。
精彩页
“同义居”是大酒缸。您别以为大酒缸是一个酒缸,它实际上是老北京的小酒馆。自然,北京人之所以把酒馆叫大酒缸,是因为它确实在酒馆里摆着或埋着酒缸。这可以说是北京独有的。至今,还没听说中国哪个地方,也把酒馆叫作大酒缸的。
老北京的爷儿们没泡过大酒缸的人不多。那当儿,大酒缸遍布京城的大街小巷,您随便溜达到哪条胡同,一出胡同口儿,就能见到一个大酒缸。
北京爷儿们的生活离不开酒。没酒,便没了乐子;没酒,老百姓的日子就如同一碗白开水;没酒,活着还有什么意思?酒不但能活血化瘀,消愁解闷,还能给平淡的生活添点儿诗意和情趣。这里渗透着的是文化。
老北京人喝酒奔大酒缸,在酒缸边上喝酒,透着一种豪气,所以有人也说这是喝“武酒”。为什么老北京人喝酒用大酒缸呢?听寿五爷说,这还是从元世祖忽必烈那儿传下来的呢。
寿五爷好说古,有一次他在“同义居”喝酒,跟叶翰林聊起了大酒缸的掌故。
“五爷,您给说说,这大酒缸是怎么回事儿?”叶翰林喝得醉么咕咚地跟他逗闲嗑儿。
“考我是吧?”寿五爷嘿然一笑,喝了一口酒,嚼了一个花生豆,说道,“想当年,忽必烈铁马金戈,统一了中原。得了天下,当了皇上,他自然高兴呀,这一高兴,想起酒来了。于是他要大摆筵席,请文武百官喝酒。拿什么喝呢?忽必烈心想:我是皇上了,喝酒的家伙什儿不能小了呀!他下诏做一个大酒缸。您想皇上要和文武百官在一个缸里喝酒,这缸能是咱们家里盛水的缸吗?当差的官儿让工匠开采玉石,用一整块带白斑的墨玉雕了个大玉瓮。这个瓮有二尺高,周长一丈五,瓮口的径长四尺半。”
“我的天,这口缸可够大的!”叶翰林说。
“瓮的外壁刻着各样的海兽,出没于海水波涛之中。雕完之后,忽必烈把它放在了琼华岛的广寒殿中,取名‘渎山大玉海’。然后盛上御酒,忽必烈与群臣痛饮。”
叶翰林问道:“这大玉酒缸能盛多少酒呀?”
“多少酒?我没喝过大玉瓮的酒,不知道。据说至少能盛三十多石。”寿五爷笑道,“皇上跟群臣喝酒用酒缸,那叫气派。后来传到了民间,京城的酒馆也开始用大酒缸了。”
寿五爷说的是不是这么回事,咱们另说。不过这“渎山大玉海”确实在那儿摆着。您现在到北海团城的承光殿还能看到。
当然,皇上喝酒用玉缸,老百姓可享受不起,京城的大酒缸大多是粗瓷挂釉的,跟家里盛水的缸没什么区别。
“同义居”跟其他大酒缸一样,酒缸也是半埋在屋子当中,里头盛着酒。不过,酒友们喝酒,不从缸里直接舀,而是在柜上拿小提子盛到酒碗或酒壶里。 柜是曲尺形的,四尺多高,黑漆,漆皮已然脱落,裂了不少口子。这物件还是夏三爷的父亲留下来的。
柜台的后墙上挂着秦炳文(秦谊亭)画的一幅山水画。配着这幅画,有一幅立轴,上面是姜筠(姜颖生)写的那首杜牧的名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秦炳文与张士保(张菊如)、汪日方(汪叔明)是道光年问京城画坛“三杰”。姜筠也不是俗人,他与元隽(元博生)、兴葆济(兴柬生)在光绪末年号称京城的“三生”。
“同义居”能挂这二位的字面,说明夏三爷并非凡夫俗子。为什么要挂杜牧的这首诗呢?因为夏三爷是山西汾阳人,他自认为杜牧这首诗里的“杏花村”,说的是汾阳的杏花村。其实,杜牧诗里的“杏花村”并非指的山西汾阳的杏花村。汾阳的杏花村确实有名,早在南北朝时,“汾州白”就闻名遐迩。但全国叫杏花村的地方有十九处,且都与酒有关。如山东水泊梁山黑风口有“杏村飞崖”,《水浒传》里的李逵曾在这个杏花村喝过酒。江苏徐州丰县有个杏花村,宋代的苏东坡在那儿喝过酒,留下“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的诗。湖北麻城古镇有杏花村。古诗称道:“三里桃花店,四里杏花村,村中有美酒,店里有美人。”
夏三爷不懂诗,也不会去考证杏花村的出处,只要杜牧的诗里有杏花村,他认为那就是说他老家呢。
P4-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