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郑丹青著的《进入澄明之境——张世英美学思想研究》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共两章,主要阐释澄明之境及其哲学基础。第二部分共三章,主要阐述澄明之境的美学内涵。第三部分为结语,即第六章。澄明之境给人的启示之一是哲学与诗相结合可以引导人进入澄明之境;启示之二是诗的语言是人生的家园;启示之三是进入澄明之境亦是成人之道。我们认为,张世英所搭建的“美在自由”的理论框架,立足传统范畴来探索现代美学体系的建构,是“接着讲”的一种尝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对宗白华式的美学建构模式的客观支持。本书的研究在张世英建构的“万有相通”—“万物一体”新哲学观背景下进行,沿着由“困惑”到“澄明”的轨迹来展开。仔细理清张世英美学思想的要点及其理论来源,以彰显其在现代性与民族性视域融合中的原创价值。 目录 第一章 何谓澄明之境 第一节 “澄明”“境”“境界”的语义学考察 第二节 境界与澄明之境 第二章 澄明之境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哲学终结之后”的困惑与选择 第二节 “人生在世”的两种结构及其在哲学史上的表现 第三节 个人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四节 “万有相通的哲学”:真善美统一的新哲学观 第三章 审美意识与超越 第一节 审美意识的在世结构 第二节 审美意识的灵魂:惊异 第三节 审美超越的途径:想象 第四章 真理与艺术 第一节 两种真理观:符合说与去蔽说 第二节 现实、真实与虚拟 第三节 典型说、显隐说与隐秀说 第四节 艺术哲学转向与后现代艺术的思考 第五章 语言:人存在的家园 第一节 两种语言观 第二节 语言的诗性与诗的语言 第六章 澄明之境与中国美学的建构 第一节 进入澄明之境的启示 第二节 张世英与中国美学的建构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