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浮生六记全鉴(典藏诵读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清)沈复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沈复(1763-1822年),字三白,号梅逸,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清代散文家。其性格爽直,落拓不羁,不事科举,以行商、书客、幕僚、名士终身。嘉庆中曾随齐鲲出使琉球;能文善画,曾以其家居生活和浪游见闻写成自传性纪实散文《浮生六记》六卷。
沈复之妻陈芸(芸娘),字淑珍,为他的表姐,两人同岁。陈芸天资聪慧,颇能诗文,是一个有才而且性格洒脱的女子。林语堂曾赞美《浮生六记》中的芸娘为“中国文学上可爱的女人”。
目录
卷一 闺房记乐
卷二 闲情记趣
卷三 坎坷记愁
卷四 浪游记快
卷五 中山记历
卷六 养生记道
参考文献
精彩页
到了第二天,朋友们都如约而至,我便将芸的主意告诉大家,他们都惊叹芸竞有如此心思。吃过了饭,我们带着坐垫一同到了南园,大家选了柳荫下团团围坐。我们现实烹茶品茗,之后又热酒做菜。此时风和日丽,遍地的油菜花开,遍地金黄,我们青衫红袖,行走穿梭于田野小路之间;蜂飞蝶舞,眼前美景真是让人不饮自醉。
很快酒菜都已经妥当,大家席地而坐一起畅饮,这姓鲍的人言语颇为不俗,于是我们便拉着他一同喝酒。游人见了无不羡慕我们,佩服我们的奇思妙想。等到杯盘狼藉时,大家都已经喝得醉意陶陶,坐卧自然,纵情歌唱。待到太阳落山,傍晚来临时分,我又想要喝粥了,于是那位姓鲍的师傅跑去买米煮粥,吃饱了才心满意足地回去。芸问大家:“今日游玩得可好吗?”大家都点头说道:“如若不是夫人献计出力,我们哪能游玩得如此酣畅淋漓呢?”事后,大家都笑着各自回家了。
贫寒之人的饮食起居和房屋摆设,都应该节俭、整洁、雅致,而想要节俭就要“就事论事”。我很喜欢小酌,不喜欢太多菜肴。芸特意为我布置了一个梅花盒:用二寸白瓷深碟六只摆成梅花的形状,外面五只为花瓣,中间一只为花蕊,梅花盒用灰色漆上,这盒子形如梅花,底部有凹棱,盖子上的柄就像花蒂一般。将这梅花盒放在案头,就好像是一朵墨色梅花开于桌面一般;打开盖子看过去,如同将菜肴放在花瓣当中,一盒六个颜色,两三个知己一同享用,随意吃一些,吃完还可以再添上。另外我们还做了一个矮边的圆盘,以便摆放些酒杯、筷子、酒壶之类,这样的话就可以随时随地就餐。所以这也是节省食物的一种方式。 余之小帽领袜皆芸自做,衣之破者移东补西,必整必洁,色取暗淡,以免垢迹,既可出客,又可家常。此又服饰省俭之一端也。
初至萧爽楼中,嫌其暗,以白纸糊壁,遂亮。夏月楼下去窗,无阑干,觉空洞无遮拦。芸日:“有旧竹帘在,何不以帘代栏?”余日:“如何?”芸日:“用竹数根,黝黑色,一竖一横,留出走路,截半帘搭在横竹上,垂至地,高与桌齐,中竖短竹四根,用麻线扎定,然后于横竹搭帘处,寻旧黑布条,连横竹裹缝之。既可遮拦饰观,又不费钱。”此“就事论事”之一法也。以此推之,古人所谓竹头木屑皆有用,良有以也。
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我的帽子、袜子等一些贴身衣服都是芸亲自做给我,衣服破了也是芸来东拼西凑地为我补好,尽管缝缝补补却都力求整洁,衣服的颜色大都是暗色系,这样即便是以后旧了或是有些垢迹,也不易察觉。既可以出门会客时穿,又可以作为家常衣服。这是我节省衣服的一种方式。
我们刚刚搬到萧爽楼的时候,颇有些嫌弃它光线暗,于是便用白纸糊了墙壁,这样就亮了起来。夏天的时候,打开窗子,可是没有栏杆,便觉得有些空洞,太过通透。芸便建议说:“我们有旧竹帘,何不就用这帘来代替栏杆?”我还没明白她的意思,便问:“怎么代替?”芸说:“就用几根竹子熏成黑色,一横一竖,留出人走路的空间,将竹帘截半,搭在横竹之上,正好与桌面同高,下面正好垂地,中间竖四杆短竹,用麻线固定住,然后再用黑布条将横竹竿搭帘处,连在一起缝好,既可以遮拦装饰,叉无须再浪费钱财。”这就是我们“就事论事”的方法之一。以此类推,古人所说的竹头木屑这些“废物”都是有用,果然是对的。
夏季荷花初开的时候,都是晚上含苞,拂晓便绽放,芸便用小沙袋包上一些茶叶,放在那荷蕊中。等到第二天清晨花儿开放便将茶取出来,用雨水烹煮,这茶的味道混合了荷花的清香尤为妙绝。P3-5
导语
《浮生六记全鉴(典藏诵读版)》以作者沈复夫妇生活为主线,记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素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飘零他乡,悲切动人。
序言
《浮生六记》一书,拿入手中,书名便颇为惊
人,看似虚幻不实,如梦如烟:浮生很长,流年易
逝,要如何记得,如何留住?翻开书,才知道字字
写实,句句真挚,原来,浮生可记。
沈复,清朝的一个有些落魄的文人,经济困顿
,仕途不顺,偏偏是这样的一个人,写出了《浮生
六记》这本中国文学史上的奇书。
在《浮生六记》中,最为夺目的便是沈复的妻
子——芸。她是一个极为聪慧、可爱的女人,和以
往的艺术形象不同,她有血有肉,优缺点并存。她
的容貌并没有倾国倾城,只是清秀纤弱,甚至有些
小的瑕疵;她爱吃有怪味道的臭乳腐和虾卤瓜;她
有些胆小拘谨,可是这些却成为沈复爱芸的理由。
她充满灵性,为沈复的生活带来最快乐、最明莹的
点缀,让本来困苦的日子,变得美好而雅致。芸不
仅仅在生活中是沈复的好伴侣,在精神世界中,更
是沈复的知音。他们曾一起游玩山水,也曾一起为
躲避城市的喧嚣而入住农家,芸更会女扮男装偷跑
出去玩……难怪林语堂先生说:“芸,我想,是中
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
可惜的是,一个如此可爱的女人,却终难逃脱
命运的安排。芸所生活的年代注定不会让她拥有幸
福美好的一生,来自家庭的排挤,来自生活的压迫
,让芸身心俱疲,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书中,沈复
用极为优美凝练的文字和旖旎缠绵的笔调记录自己
和芸之间的感情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伉俪情
深、温柔缱绻,更感受到他们别离时的痛彻心扉。
对于芸的情感 版和赞美,沈复毫无遮掩,抒发得大
胆而直接,用最平实的事,抒最真挚的情,这在中
国的文学史上都是不多见的。除了对妻子的感情,
《浮生六记》还为我们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生活风 貌
。才华横溢的沈复非常善于在平凡甚至困顿的生活
中营造高雅的情调,他的一生可谓经历坎坷,却终
能保持着一颗乐观的心态,他和芸努力地让人生成
为艺术,并用自己的眼睛不断去发现这个世界的美
妙之处。寻常可见的花草瓜果,在作者的笔下都变
得高雅且有意趣,于常人来说普普通通的路途、经
历,也都被描述得妙趣横生。
可惜的是,由于当时沈复的地位和经济原因,
这本《浮生六记》并没有在他生前刊印发行,只是
通过抄本的形式流传,而且传播有限。等到人们发
现这部书的精妙之处,想要印发之时,六记已经丢
失了二记,因此我们现今所看到的第五记《中山记
历》和第六记《养生记道》并不是沈复的手笔,而
是后人伪作。其中,《中山记历》中描写了关于琉
球居民的风土人情和风光物产;《养生记道》收录
的则多为关于养生方面的文献材料,如此方勉强凑
得六记齐全。因其伪作难有沈复文笔之美妙、内容
之意境,且浅显易懂,故本书未作翻译与注释。
本书将纸质图书和配乐诵读音频完美结合,以
二维码的方式在内文和封面等相应位置呈现,读者
扫一扫即可欣赏、诵读经典片段。诵读音频由中国
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业播音员,以
及中国传媒大学等知名高校播音系教师构成的实力
精英团队录制完成,朗读中融进了对传统文化的理
解,声音感染力极强。
时间仓促,书中翻译与注释难免有所遗漏不妥
之处,还望读者见谅。本书的翻译尽可能保持原书
的笔调、浪漫的气息,在贴近原著的基础上,做到
“信、达、雅”,希望大家能在此书中领略到作者
真挚的情感、优美的文笔、浪漫的气息、乐观的态
度以及祖国的大好山河!
内容推荐
《浮生六记》是清朝文人沈复的一部自传体散文集。《浮生六记全鉴(典藏诵读版)》中沈复以优美、缠绵的笔调向读者展现了自己与妻子陈芸之间的日常琐事、感情生活、游历趣闻等。内容细腻真实,情感充沛饱满,笔下人物栩栩如生。作者将真实有趣的居家生活大胆直接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得以一窥当时士人的生活风貌和婚姻家庭状况,了解明清时期文人雅趣和生活品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21: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