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加速的世界中:更快的电脑、市场、时尚、产品周期,甚至连我们的思维、身体也是如此。这一切的变化始于何时?“提速”真的无法逃避吗?更快就一定更好吗? 《为什么速度越快时间越少(从马丁·路德到大数据时代的速度金钱与生命)(精)》作者马克·泰勒将宗教、哲学、艺术、技术、时尚和金融各领域的发展融为一炉,以宏大而丰富的叙事方式,展现了我们时代的一个巨大障论:曾被认为可以通过节省时间和劳动而解放我们的力量与技术,如今却将我们困在一个永远无法脱身的速度陷阱之中。 我们走得越快,却拥有越少的时间;我们越努力去追赶,却落后得越远。我们所得到的并没有因为速度变快、生产效率提高而变得更多。相反,因为速度变快,人类自身和社会都产生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在很多方面使得我们得不偿失。勾连“速度痴迷症”与今日的全球资本主义,我们看到,以加速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及竞争优势的发展方式,正带领着人类社会走向灾难。当然,这一陷阱并非无法逃脱,我们应该换一种思维方式,重新看待我们的时代和生活。 目录 致谢 导言 速度的陷阱 1.对速度的迷恋 2.看不见的手 3.时间至上 4.网络购物 5.网络化 6.无效市场假说 7.被连接分割 8.极限金融 9.生活的再程序化——心灵的去程序化 10.大崩溃 附录 注释 索引 《雅理译丛》编后记
序言 速度的陷阱 呼叫等待……无休止的电话会议……完全不顾 时间地点的强制性视频会议(Skype meetings)…… 周末紧急出差,只为了一些本可以等到周一再处理 的公务……每一件事情都是正好赶上……睡觉时床 头也得放着一台iphone……整晚整晚地刷邮件…… 坐在出租车上正准备与朋友约个晚饭时又因为收到 邮件而返回办公室……越来越长的工作日……70、 80、90个小时没有休息。在“真实”的时间中,所 有的事情都在加速,直到时间本身似乎消失。没有 最快,只有更快,所有的事情都必须在当下这一刻 完成。犹豫、延迟或暂停,都可能意味着错过一次 机会并给了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速度已成为成功 的衡量尺度,更快的食物,更快的电脑,更快的网 络,更快的连通性(connectivity),更快的交易, 更快的快递,更快的产品周期,更快的头脑风暴, 更快的成长,更快的生命。根据速度的福音,快速 植根于大地。 这样一个速度新世界是怎样诞生的呢?为什么 这一切看起来似乎都无可避免?最明显的答案是: 技术。信息、交流和网络技术正在创造一个新世界 ,而这个新世界转手就把人类生活转变成了自己的 模样。根据摩尔定律,电脑芯片的速度每18个月就 会翻倍,现在,这一定律似乎同样适用于人类生活 。我的生活节奏比我父亲要快,我孩子的生活节奏 比我快,而我的孙子们,他们的生活已经被iphone 和ipad包围,又比他们的父辈更快。这种情况并不 是无根据的推测,而是事实。作为我反思出发点的 这些关于速度的例子,都来源于我的孩子们以及他 们真实的家庭生活。他们都是年轻的专业人士,两 位是律师,一位是财务顾问,以及一位销售经理, 他们的生活都陷入了这种速度的陷阱中。重要的事 情在于,这种速度革命,对不同的人而言,影响的 方式也不同;速度成为区分社会经济地位的工具, 虽然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工具。有些人生活加速了 ,另外一些则是放缓了;有些人做的比他想做的要 多,而另一些则做的不如他想做的多甚至无事可做 ;有些人“领先”了,有些人则“落后”了。在这 样一个快节奏的经济中,“赢家”和“输家”所共 享的只有这种速度所创造的不安、焦虑和不满。 高速连接的无所不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技 术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不如说,技术被社会、政治 以及经济和金融(这是最重要的)的力量驱动,同时 ,技术也被特殊的价值观塑造,这种特殊的价值观 拥有一个漫长但却常常隐匿的历史。2l世纪日新月 异的世界与一种新形式的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 义——是分不开的,这种资本主义在20世纪后半叶 逐渐发展成熟。更进一步,当我们溯源历史的脉络 ,我们会清楚地看到,新教的幽灵仍然飘荡在我们 这个世界的上空。今天高速发展的金融资本主义, 实际上是宗教改革以来新教的救赎经世论 (Protestant economy of salvation)世俗化的顶 点。如同我们将要看到的一样,约翰·加尔文神意 论的上帝(providential God)的看不见的手在亚当 ·斯密那里,变成了市场经济里看不见的手。如同 上帝在恶中创造善、在罪里施拯救一样,市场将人 们对私欲的追求转化成了共同善(conlmon good)。 货币符号改变了,投资策略也多样化了,但几个世 纪以来贸易体系却始终如一。在最初的资本主义形 式中,财富要通过出卖劳动力和产品来创造,但在 金融资本主义中,财富则通过货币符号的交换和虚 拟资产在全球网络中以光速来流通被创造。传统的 实体经济和这种新3的虚拟经济的区别就在于速度。 由于虚拟资产的整合速度远超实体资产,贫富差距 实际上就是速度的差距,而这种差距还会以越来越 快的速度拉大。与期待的相反,高速连接加深了传 统的不平等,并且还在不断创造新的不平等。 限制速度不可避免,因为虚拟总是以现实为界 。生活的不断加速很快就要接近引爆点,在此之后 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社会、政治、经济、金融、健康 、心理和生态等各方面的灾难。也许是我一厢情愿 ,但我觉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当下的道 路已经难以为继,他们现在的生活也愈发难以忍受 。速度的代价就是时间,而时间就是生命本身。当 所有的事情都开动起来,所有的人都忙得停不下来 ,就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任何一件事。我们 走得越快,我们越没有时间,我们越没有时间,我 们就越觉得我们需要走得更快。我们越是努力去节 约时间,我们就越是浪费了我们仅剩的一点空闲。 伴随着时间的加快,损失也在不断增加,直到我们 认识到,一旦时间流逝,它就再难复返。我们作为 个体和社会所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在于,当大难即 将临头时,我们是否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出改变。 如果做出改变还来得及,那我们就必须充分地放慢 速度来反思,各种价值如何或隐或显地统治了我们 现在的生活?为了人类的生活能够得以幸存,我们 必须如何转化这些价值?如果我们子孙后代的生活 想要比我们的更好,那他们必须学会一个我们似乎 早已遗忘的道理——少即是多,慢一点更好。
导语 马克·泰勒著的《为什么速度越快时间越少(从马丁·路德到大数据时代的速度金钱与生命)(精)》从历史、哲学和文化批判的角度对不断加速而目的地越来越模糊的人类生存处境进行了深入和彻底的反思。 这是一部基于对总体事实的宏观把握而写就的匠心之作,值得每一位尚残留着些许反思能力的人士认真阅读。 后记 面前的这套《雅理译丛》,最初名为“耶鲁译 丛”。两年前,我们决定在《阿克曼文集》的基础 上再前进一步,启动一套以耶鲁法学为题的新译丛 ,重点收入耶鲁法学院教授以“非法学”的理论进 路和学科资源去讨论“法学”问题的论著。 耶鲁法学院的师生向来以Yale ABL来“戏称” 他们的学术家园,ABL是anything but law的缩写 ,说的就是,美国这家最好也最理论化的法学院— —除了不教法律,别的什么都教。熟悉美国现代法 律思想历程的读者都会知道,耶鲁法学虽然是“ABL ”的先锋,但却不是独行。整个20世纪,从发端于 耶鲁的法律现实主义,到大兴于哈佛的批判法学运 动,再到以芝加哥大学为基地的法经济学帝国,法 学著述的形态早已转变为我们常说的“law and”的 结构。当然,也是在这种百花齐放的格局下,法学 教育取得了它在现代研究型大学中的一席之地,因 此,我们没有理由将书目限于耶鲁一家之言,《雅 理译丛》由此应运而生。 雅理,一取“耶鲁”旧译“雅礼”之音,意在 记录这套丛书的出版缘起;二取其理正,其言雅之 意,意在表达以至雅之言呈现至正之理的学术以及 出版理念。 作为编者,我们由法学出发,希望通过我们的 工作进一步引入法学研究的新资源,打开法学研究 的新视野,开拓法学研究的新前沿。与此同时,我 们也深知,现有的学科划分格局并非从来如此,其 本身就是一种具体的历史文化产物(不要忘记法律现 实主义的教诲“to classify is to disturb”), 因此,我们还将“超越法律”,收入更多的直面问 题本身的跨学科作品,关注那些闪耀着智慧火花的 交叉学科作品。在此标准之下,我们提倡友好的阅 读界面,欢迎有着生动活泼形式的严肃认真作品, 以弘扬学术,服务大众。《雅理译丛》旨在也志在 做成有理有据、有益有趣的学术译丛。 第一批的书稿即将付梓,在此,我们要对受邀 担任丛书编委的老师和朋友表示感谢,向担起翻译 工作的学者表示感谢。正是他们仍“在路上”的辛 勤工作,才成就了我们丛书的“未来”。而读者的 回应则是检验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我们只有脚踏 实地地积累经验——让下一本书变得更好,让学术 翱翔在更广阔的天空,将闪亮的思想不断传播出去 ,这永远是我们最想做的事。 六部书坊 《雅理译丛》主编田雷 2014年5月
书评(媒体评论) 马克·泰勒是哥伦比亚大学宗教学系教授,早 年主要研究欧洲大陆哲学,尤以对克尔凯郭尔、黑 格尔和德里达的研究著名。与他的许多哲学著作不 同,本书实际上是一本文化史、思想史著作。在书 中,泰勒将哲学、技术、经济、网络、教育、环境 等各个领域的发展结合起来,一方面梳理了自文艺 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的思想史,另一方面又勾陈索 引了现代世界诸如交通、通信、摄影、绘画、建筑 、金融、IT、人工智能等各行业的发展史,并将两 者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现代世界 的图景。作者通过大量的资料梳理了许多不同行业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同时又能将这种历史的梳理与 思想史结合起来,并在哲学上从时间的角度对之做 出较为公允的解释。作者这种将历史与思想融为一 炉的写法,不仅趣味横生,同时也给人以启发。 ——吴增定(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因为金钱彻夜未眠,所以不受任何约束的市场 时间操作,与人类受到诸多约束的生理界限——诸 如睡眠的要求、注意力的限度、感官的疲劳等等— —之间的矛盾,构成“加速社会”既试图克服又难 以摆脱的状况,这种障碍与动力并存的悖论式结构 ,正是造就本书所要回答问题的内在原因:为什么 速度越快,时间越少? ——罗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时间去哪儿了?这是现代都市人经常追问的问 题。尽管凯恩斯所预言的科技与工业化将使人类花 越来越少的时间劳动便可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已经 成为现实,但人类却发明了各种与生活需求和精神 追求无关的“垃圾职业”以及与此相关的配套制度 和文化来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忙碌。基于互联网的大 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营造了将人类所经验的 时间“微粒化”的基础设施,使一切坚固和持久的 东西都看似烟消云散。马克·泰勒的这部作品从历 史、哲学和文化批判的角度对不断加速而目的地越 来越模糊的人类生存处境进行了深入和彻底的反思 ,指出花岗岩的纹路、海水的潮汐、冰川的凝结与 消融、树木的年轮以及人的肉身这些经年累月造就 的物理存在都对速度构成着制约,“速度不断创造 的世界是不可持续的”(本书第349页),必将导致 人类生活世界的大崩溃。这是一部基于对总体事实 的宏观把握而写就的匠心之作,值得每一位尚残留 着些许反思能力的人士认真阅读。 ——郑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 这部开创性和变革性的作品,有助于我们理解 现在所生活的这个狂热世界的起源和影响,以及造 成金融崩溃、气候变化和全天候经济的日常压力的 根源。速度也许不会致命,但是在这本重要的书中 ,我们了解到它会破坏人类反思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 ——斯蒂芬·科恩(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 ) 在这本精彩而重要的书中,马克·泰勒解释了 为什么我们会像现在这样生活,以及为什么我们会 对此感觉如此糟糕。更重要的是,他抽丝剥茧、钩 沉索引,给了我们做出不同选择的希望。 ——希瓦· 维迪亚那桑(《一切谷歌化》作者 )
精彩页 约翰·加尔文在其不朽著作《基督教要义》的开篇写道,“我们所拥有的真的智慧,意思是,真正、确实的智慧,包括两部分:对上帝的认识和对我们自己的认识。”贯穿整个西方神学史,上帝(神学)、自身(人类学)和世界(宇宙论)这几个概念都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例如,一个人如何看待上帝会影响他如何解释自身,反之亦然。中世界晚期的哲学和神学革命,是从关于上帝和自身的新观念中诞生出来的,而这些新观念的影响远远地超出了教会的范围。路德对于信仰的探索,而不是笛卡尔对于知识的考察,孕育了现代主体,没有这种现代主体,我们如今所知的民主或者自由市场都是不可能的。新教当中出现的新的主体性概念,赋予了个体化、内在性和隐私以优先权,这导致了宗教的私人化、去中心化和自由化,而这又是直接与教会等级制在中世纪盛期所确立的中心化和普遍化的权威相对立的。反过来,这些发展又与信息和通信革命相互促进,这一革命开始于印刷技术的发明和遍布整个欧洲的新的分配网络的创造。 14世纪,天主教会和欧洲同时陷人了危机。宗教改革之前,天主教会实际上重组了罗马所创造的帝国。由教皇、红衣主教、主教和牧师所构成的森严的教会等级制度,反映了封建制度下凝固的社会和经济等级,在这种等级制度下,农民和农奴们被束缚在贵族和领主的庄园中,强制为这些精英们劳动。在这种宗教、政治和经济结构中,秩序压倒自由,个体屈从于集体。教会和世界的秩序也就在这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神学中得到了反映。 托马斯.阿奎那通过将基督教神学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结合在一起,创造了被称为中世纪综合的体系,这其中的亚里士多德哲学,是十字军东征期间,教会扩张至穆斯林地区才重新发现的。最重要的是,阿奎那的上帝是理性的,袍总是合理的并且从不任意妄为;确实,对于阿奎那而言,上帝以非理性的方式行动是无法想象的。他在其伟大的著作《神学大全》中以简明扼要的方式表达了他的首要观点:“上帝有意志,就如祂有理智:而意志总是跟随理智。”正因为上帝的意志由袍的理性(理智)所引导,世界才是合理的。阿奎那用一句话总结构成了中世纪教会基石的基本神学信念:“上帝就是神圣理性本身,它是最高的统治者,处置万物。”由这样的上帝创造和统治的世界,其秩序是理性的,其结构是等级森严的。而依照上帝形象被创造的人,本质上也是理性的,并且只在对上帝的认识中得到最终的完满。由于原罪削弱了人类的权能,在自然世界中被发现的关于上帝的知识就必须以启示的知识作为补充,而要获得启示的知识,则只有通过参加天主教的仪式。更具体地说,救赎所需的恩典是通过教会的官方代表管理的圣礼的渠道传递给个人的。因此,教会牢牢掌握着救赎的钥匙。救赎所必需的圣礼是洗礼,洗掉原罪以为信徒参加圣餐做准备,而这又允许信徒们参与到基督救赎性牺牲的仪式再现之中。个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总是以教会的统治阶层为中介。 P45-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