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伍子胥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尔容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尔容著的《伍子胥》通过对伍子胥一生坎坷经历的描写,再现了春秋时期楚、吴、越三国的兴衰发展史,展现出一班春秋风云人物的英姿。作品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给现世以殷鉴之镜;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作者简介 尔容,原名望见蓉,本名望建蓉。生于秭归茅坪。系中国作协会员、湖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武汉作协签约作家。当过教师。有在市省中央各级组织部工作经历。2004年调至湖北省作家协会工作。2006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著有长篇小说《爱情斑马线》(长江文艺出版社)、《如影相随:一个贪官女儿的自白》(武汉出版社)、《铁血首义路》(人民文学出版社)。散文集《那一点点心动》(中国财经出版社),中篇小说《钻戒》、《孽缘》,剧本《二代》(中国作协2013年重点扶持项目)、《升学宴》(省纪委反腐动漫教育片)。曾获湖北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湖北省第八届屈原文艺奖。2014年起更名尔容。 目录 开篇: 生命密码 第一章 忠谏世家 第一节 伍参智谏楚庄王 第二节 伍举扶立楚灵王 第二章 祸起萧墙 第三章 株连九族 第一节 黑网撒向无辜人 第二节 伍员负恨逃天涯 第四章 缘定终身 第五章 华氏之乱 第六章 背信遭难 第七章 一夜白头 第八章 渔父辞剑 第九章 饱腹之恩 第十章 吴市吹箫 第十一章 义结专诸 第十二章 荐举专诸 第十三章 发现要离 第十四章 吴楚会战 第十五章 专诸刺僚 第十六章 无忌到头 第十七章 要离显名 第十八章 子胥建都 第十九章 山中铸剑 第二十章 七荐孙武 第二十一章 入楚灭奸 第二十二章 蔡唐怨楚 第二十三章 伐楚入郢 第二十四章 东驴西磨 第二十五章 鞭尸三百 第二十六章 昭王逃难 第二十七章 随侯容轸 第二十八章 渔子退吴 第二十九章 包胥借兵 第三十章 保赦伯嚭 第三十一章 吴军凯旋 第三十二章 驰归报恩 第三十三章 子胥任相 第三十四章 昭王复楚 第三十五章 解齐之围 第三十六章 吴齐联姻 第三十七章 夫差嗣位 第三十八章 阖闾殉战 第三十九章 吴胜越败 第四十章 勾践事吴 第四十一章 越王求赦 第四十二章 子胥访故 第四十三章 文种七术 第四十四章 越国借谷 第四十五章 子胥赐死 第四十六章 爷孙揭秘 第四十七章 勾践灭吴 跋 只为触摸你一世的冷暖 序言 苏州百读不厌的还是那阡陌纵横的老街,水陆 并行、河街相邻、疏朗有致。位于苏州古城墙西南 角的蟠门,由两道水关、三道陆门和瓮城组合而成 ,现已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在诸侯纷争的春秋, 这些因地制宜、军民两用的宏大建构,体现了多么 卓越的智慧啊。走在苏州的古道上,脑海里浮现的 是两千多年前这座固若金汤的阖闾大城店肆林立、 舟车川流的盛世繁华。一个人远去了,他精心打造 的城还在;历史的背影远去了,他惊心动魄的传说 还在。漫漫两千年,云烟浩荡,他依然若高山耸立 ,与日月同辉。他便是吴国历史上耀眼的政治明星 伍子胥。 伍子胥是幸运的。幸运的是他出生在楚国一个 非常显赫的贵族家庭。鸟随鸾凤腾飞远,人伴圣贤 品自高。他的曾祖父伍参、祖父伍举、父亲伍奢都 是辅佐楚王的近臣,以为人正直、忠言敢谏闻名天 下。“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便是伍参智谏楚庄王留下的千古佳话。楚灵王 由伍举一手扶上王位。伍奢是楚平王的太子太傅。 如果没有佞臣费无忌的加入,伍子胥成为楚国大臣 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他的幸运还在于父兄惨遭楚平 王杀害,他明智地选择了逃亡,而且逢难遇贵,九 死一生,终逃至吴国,从一个逃臣、行乞者,一步 步成为吴王阖闾最倚重的相国。伍子胥是多么眷恋 生他养他的故土啊,但是想说爱你不容易。他是多 么深情地热爱让他重获新生的吴国啊。他亲手建造 了阖闾大城,便是现在的苏州古城。他一手扶持两 任吴王阖闾与夫差,使小小蛮夷之国跻身春秋五霸 ,威震四方。如果夫差不是昏君愚夫,也没有佞臣 伯嚭的加入,他陪伴吴国吞并越国,一步步壮大吴 国,必改写春秋史册。 伍子胥到底是不幸的。他的人生遭遇了昏君楚 平王、吴王夫差和佞臣费无忌、伯嚭。他在楚国报 国无门走投无路,他要让吴国江山永固,结局却是 被吴王夫差赐死。 犯颜直谏,从来都是一着险棋,需要智慧,需 要勇气,更需要君王的智慧和胸怀来成全。因为忠 言逆耳,因为众人昏昏,我独昭昭。大到一个国家 ,小到一个单位,“一把手”如果缺乏判断力,又 偏听偏信,就可能受佞臣左右.给忠臣带去灾难, 影响民心向背,改变诸多命运的轨迹。所幸伍子胥 遇到了慧眼识才的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既 实现了他辅国安民的人生理想,又报了国恨家仇。 遗憾的是在阖闾的孙子夫差当王后,伍子胥走上了 和比干一样的不归路。地狱里又多了一个同道的人 。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一个忠臣的悲剧。 伍子胥为人坦荡,心口如一,耿直刚烈,不圆 滑不掩饰不藏锋露拙。比如有些事他完全可以只做 不说,如他逃出楚国前对申包胥说,“我必覆楚” ,包胥却说,“我必存之”。比如有些事完全可以 不做,如对楚平王鞭尸三百。比如有些事是真理, 也不必点明。他被夫差赐死前说,请把我的头悬于 蟠门之上,我要亲眼看见骁勇智慧的越王勾践带领 他的大军灭掉你这个愚夫统领的吴国。疯狂的夫差 挖掉了他的眼睛,以鸱夷装其尸体抛至钱塘江中。 他的好心被当成驴肝肺。佞臣伯嚭、昏君夫差都是 寻上门来,求他举荐上位的,结果却成了他的掘墓 人。他的刀子嘴豆腐心,他的不易被人感念的好。 硬是将自己逼到山穷水尽处。诸葛亮评价伍子胥: 长于图敌,不可以谋身。直白点说,就是只专注做 事,却不重视人际关系。他眼里只有社稷安危。他 在一个臣子的位上,永远操着一个君王的心。想想 诸葛孔明安邦治国之才不一定在伍子胥之上,但君 臣上下一片歌功颂德,留下一世英名。这就是性格 即命运。 有人说伍子胥对楚国和吴国都不忠。这显然是 浅薄的,是表象的,是孤立地看问题,是完全错误 的。一是从时代背景看。诸侯是周天子分封的某领 土之王,本来就不等同于现时讲的国家。周朝相当 于现在的联邦制国家。各诸侯不听话,相互征伐, 人才自由流动,各事其主罢了。二是君臣之间的礼 与忠近似一种契约,不能单方面强调臣子的忠。孔 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说,君视民 为草芥,民视君为寇仇。纵横家陈轸说,子胥忠其 君,天下皆欲以为臣。孝己爱其亲,天下皆欲以为 子。三是伍子胥带兵攻打楚国,不单单是为个人复 仇。吴楚相争是吴王寿梦以来坚持的一条基本国策 。他到吴国前吴楚之间已打来打去七十年了。只是 他的家仇国恨,现在与作为“行人”宰相的职责使 命,形成了一股合流。四是百姓真诚拥戴伍子胥。 伍子胥死后,吴楚越三地纷纷修庙纪念。全国伍相 庙不计其数。战国时期楚国大夫、伟大的爱国主义 诗人屈原在《悲回风》里明志:浮江淮而入海兮, 从子胥而自适。屈原精心挑选五月初五投江,其实 正是从伍子胥而去。吴地端午节的起源也是纪念伍 子胥。 伍子胥是植根于楚国报效于吴国的杰出的军事 家和政治家。可以说,他一生的辉煌与悲剧正是吴 国的兴亡史,同时伴随楚国的衰落与振兴。这部纪 传体小说以《史记》中伍子胥列传为蓝本,以《左 传》《国语》《吴越春秋》等相关史料为补充,从 伍子胥的曾祖父、祖父、父亲写起,再写伍子胥被 迫逃亡,到效忠吴国,鞠躬尽瘁。这一时期,伍子 胥举荐专诸、要离,七荐孙武,终助力公子光成一 代明君吴王阖闾,自己官拜“行人”,相当于国务 卿。他立城邦,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三师肆 楚,以弱胜强,破楚入郢。他被封为相国。继而挥 师南下,打败越国,却被夫差赐死,终是越灭吴, 应验其预言。夫差被越王勾践赐死,悔恨没听伍子 胥的忠告,自言九泉之下亦无颜再见伍子胥。小说 揭示了伍子胥刚烈坚韧、智信忠勇、恩义孝慈、耿 直敢谏、识才任能的性格特征,展现了忠君与爱国 、感恩与复仇的一致性与矛盾性,君与臣、国运与 个人命运深刻的交互性,呈现出春秋中后期诸侯争 霸、尚武信巫的历史文明。 我写伍子胥,还有一个隐秘的原因。相传长江 三峡一带姓望的是伍子胥的后代。我父亲还是孩童 的时候,就有人骂他们姓望的是伍子胥的丫环生的 。资料显示是伍子胥逃亡期间在巴东官渡口与一位 女子结好,女子怀孕,请伍子胥赐名。伍子胥有口 难言,只回头深情一望,便继续踏上逃亡路。女子 会其意,给孩子取名望。从此,巫峡西陵峡望氏后 人代代相传。 在三峡大坝太平溪镇政府旁边有一座望家宗祠 ,是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三峡地区唯一幸存 的一家宗祠。老辈人讲,望家宗祠是三峡大坝蓄水 后才搬上来的。原址的同一条直线的正前方靠江边 有一座庙叫伍相庙。这两个建筑如此亲密地厮守, 我想也并非巧合或者偶然。伍相庙早已成为西陵峡 闻名遐迩的地名,像一座时代的雕像永远镌刻在这 片土地上。 这部小说最大的创新点,可能正在于将伍子胥 与望氏一脉的传说作了一些隐秘的勾联,但着墨不 多,算是让历史照进现实。 伍子胥迭宕起伏的传奇一生并不是孤立的。他 命运的航程里有丰富多彩的支流和配角,有君王、 大臣、刺客、百姓、亲人。他们像花朵之于主干, 瀑布之于江河,共同参与见证了伍子胥波澜壮阔的 人生。所以,全方位精心打造一批不同地位、不同 身份、不同背景、感人至深的人物群像,也是这部 小说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本书通过描写楚平王、楚昭王、吴王阖闾、吴 王夫差、越王勾践等诸侯,展现君王的明与昏,揭 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通过对 同是楚国人的勾践的谋臣范蠡、文种,吴王夫差的 大臣伯嚭,伍子胥的好友、楚国的大臣申包胥等人 的性格刻画,展现“唯楚有材”“楚材晋用”的历 史渊源和忠奸斗争的残酷性;通过孙武吴宫教战, 专诸刺吴王僚,要离刺公子庆忌,表现春秋时期士 大夫们忍辱负重、舍生取义、忠信智勇、英雄惜英 雄、士为知己者死的士大夫精神;通过渔夫舍命救 伍子胥,女子赠米汤给伍子胥后投水自尽,以及全 国百姓修庙纪念伍子胥,越人尊伍子胥为钱塘江之 潮神,表现老百姓自尊、知耻、忘我、利他、敬贤 、尚德的春秋人格。 我查阅了《史记》《国语》《春秋左传》《春 秋五霸》《春秋十九霸》《春秋无义战》《春秋战 国文化大观》《霸主的陨落》《吴越春秋》《东周 列国志》《万里寻访伍子胥》等诸多知识宝库。它 们构成我小说的源头活水。我走访了小说涉及的一 些重要遗址,参观了一些博物馆,并考察了当地的 风俗民情。虽然时过境迁,它们仍像千年不灭的长 明灯给我温暖和指引。 我深憾个人才疏学浅。我伸出的指尖只为触摸 先祖那一世的冷暖。愿我心中滴血的真情,化作他 熟悉的流泉,汇入滚滚东去的长江水,千里迢迢将 一个流离失所的英灵引回故土。愿伍子胥不朽的精 神人格照亮更远的时代,警醒更多的迷魂。 于武汉东湖文昌阁 2018年2月30日 导语 伍子胥的曾祖父伍参、祖父伍举、父亲伍奢都是春秋时期楚国大臣,以忠信敢谏闻名楚国。可是昏君楚平王受佞臣费无忌教唆导致伍子胥父兄被杀,伍子胥被迫走上逃亡路。小说从伍子胥的曾祖父、祖父写起,展现他的基因人格。以父兄被杀,伍子胥辗转逃亡,继而到吴国建功立业,报仇雪恨,鞠躬尽瘁的一生为线索。这一时期,伍子胥举荐专诸、要离,一日七荐孙武,帮助公子光成为吴王阖闾,到官拜“行人”,辅国理政,破楚入郢,终报仇雪恨。后任相国,继而辅佐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到被夫差赐死,到越灭吴应验其预言。夫差悔恨自杀。尔容著的《伍子胥》展现伍子胥波澜壮阔迭宕起伏的一生,揭示他刚烈坚韧、智信忠勇、恩义孝慈、耿直敢谏、识才任能的性格特征,同时,全方位精心打造一批君王、大臣、刺客、百姓等不同地位不同身份不同背景感人至深的春秋人物群像。 书评(媒体评论) 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 ——屈原 子胥忠其君,天下皆欲以为臣。孝已爱其亲, 天下皆欲以为子。 ——陈轸 楚不用伍子胥而破,吴阖庐用之而霸,夫差非 徒不用子胥也又杀之,而国卒以亡。 ——刘向 子胥长于图敌,不可以谋身。 ——诸葛亮 胥也应无憾,至哉忠孝门。生能酬楚怨,死可 报吴恩。直气海涛在,片心江月存。悠悠当日者, 千栽祗惭魂。 ——范仲淹 子胥出死亡捕窜之中,以客寄之一身,卒以说 吴,折不测之楚,仇执耻血,名震天下,岂不壮哉! ——王安石 父不受诛,子复仇,礼也。生则斩首,死则鞭 尸,发其至痛,无所择也。 ——苏轼 精彩页 我叫望,垂垂老矣。这辈子仅靠摆渡渔猎为生。青山绿水,深谷高岩,将我的天地与世隔绝,周遭都是瀑流飞泉,绿林猿声。我在巫峡江畔生儿育女,像花果山的猴子繁衍生息。这正是爹期待的。我这一生都在维持和延续某个特异的生命密码。它归隐于万家灯火之外,以隐秘的方式默默地传承。 我永远忘不了那唯一一次与爹的见面。爹带着千军万马铜头铁蹄从吴国的阊门,也就是后来称作的破楚门出发,一路跋山涉水,横扫过来。那一年爹对楚平王鞭尸三百,水淹郢都,连只蚂蚁都在劫难逃。这是多年后的史书上说的,我当时并不知情。我是逃兵,楚师中唯一的逃兵,所以我还活着。这要感恩我的爹。在吴楚大战的战场,爹认出我是他的儿子时,他只反复叮嘱一句话:儿子,你要隐姓埋名,永不做出头鸟,永不要说我是你爹。快快离开,回到山林里去!当时我是多么失望啊!看来,娘是误解爹的临别一望了。娘总教导我读书习武,说爹的愿望就是望子成龙。我告诉爹,我叫望,望子成龙的望。爹泪流满面。他一定想起了往事。他哽着喉咙梦呓般地说,望字好。孩子,你要活着,活着才有望,为父才有望。以后你以望氏传递香火,为父死而无憾!继而热泪滚滚语哽喉塞说,你有一位多么聪慧仁善的娘啊!此生子孙有望,代代无已。子胥!夫复何求?直到爹被他再次效忠的吴王夫差赐死,我才依稀仿佛豁然明白爹那抽丝剥茧般的痛苦与深情。 我是望,是满怀希望的望,也是望江兴叹的望。爹去世第二年,外公也撒手西去。我不得不接过外公的船桨,撑持巴东官渡口这个幽秘的渡口。我一次次想要越过高山,穿越江水,去吴国收回爹的遗骸,终是在爹的忠告中犹疑和自省。我全部的怀念都交付给了日月与山川,我唯一的使命是活下去,将爹的宗脉像庞大的根系深扎人间。从此,楚国大地望氏家族都是他的子孙。当岁月静置,皓月当空,朗朗乾坤有一个声音在深情地呼唤:伍子胥,您在哪里? 在儿子大望接过我手中的船桨时,我沿着爹逃亡吴国的路线,跋山涉水,千辛万苦,总算来到吴国。走出峡口,我发现父母隐居之地才是人间仙境。我在人间仙境过爹期待的生活,远离凋弊、野蛮、争斗、欺凌、穷厄,与苍生江河共生息,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迢迢征途,最让我感动的风景,却是大大小小百余座之多的伍相庙。它们像种子播撒人间,像神庙遍布江岸。庙里供奉的正是我爹伍子胥的塑像,或立或坐,凛然不可犯也。我每见之,必涕泪长流,跪地长拜。庙里的供果帮我果腹,吴越楚三地子民对爹的祭拜给我前行的力量。 我到达旧吴都,准确地说是到达新越国境内的那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正是我爹罹难的日子。为赶赴这个日子,我攒足了全身的力量。我想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爹英灵寄居的钱塘江岸,摸摸有爹体温的江水,然后,像乳儿投入他怀里去,做一回他怀抱里的孩子。此生足矣,此生足矣。可是,我没想到钱塘江全然不似长江温和平静,简直像一头发怒的雄狮,须发贲张,金刚怒目,口喷白沫,怒涛冲天。有人说,看,伍相发怒哩!不,不止一人说。大潮翻涌,人流如蚁。堤岸上扶老携幼,提着篮子,或者干脆拎着一串青粽子,喊着:伍相回啊,伍相回啊! 江中却有一群绘了彩漆的船,细长细长的,龙头蛇身,上面坐了六个人,穿戴齐整,一律的白短褂黑短裤,赤着胳膊分列两边,奋力划桨。船上有一人头裹白巾,举槌擂鼓。鼓响桨移。船就像树叶,风行水上,煞是壮观。岸上的人越积越多,挤挤挨挨,看龙船比赛。我也看得呆了,被人群挤在江边,潮水一浪一浪淋湿了衣服,反将我一身臭汗洗个干净。 蓦地,就见那群龙船中有一老者稳稳地站立。他身穿白衣,须发皆白,长须飘飘。人群中有人惊呼:伍子胥,伍子胥!我心下一惊,定睛望去,也以为爹还魂重生,细看却少了爹的威武端严。那老者扯起嗓子,唱起了歌。调子像我老家死人后叫魂的丧歌,一唱三叹,回环不绝,像亲人间的倾诉,像悲伤的哀号。 P1-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