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落花无言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夏海涛 |
出版社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夏海涛著的《落花无言》是一本随笔作品集,共收文49篇,包括《大自然的知音》《丰富的宁静》《萧伯纳故居寻幽》《卢克索的歌剧之夜》等,分“雪泥鸿爪”“海外走笔”两部分编辑。 作者简介 夏海涛,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人。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当过翻译,做过编辑,担任过驻外首席记者,报社总编辑,中国翻译家协会理事。业余从事翻译工作,先后有《希特勒的间谍》《太平洋战争》《周恩来传略》《女人的身体女人的健康》等合译和独立译著出版。其在新华社《嘹望》周刊发表的散文诗《青春》译文,曾被多家报刊转载,并被央视热播节目《朗读者》选用。 目录 雪泥鸿爪 大自然的知音 山水文心 落花无言 多情的杨柳 智慧树 夏日的小树林 早行 身影 耍猴 又闻布谷 妈织布机 沙洋干校 山西支教 “宝宝” 观海 谦卑 逃名 文成于难 简单,好 丰富的宁静 三读《红楼梦》 查书的乐趣 读书的乐趣 沉默 厚重 青春 心“桥” 阴晴圆缺 练字识精神 学书一得 我读《桃花源记》 我有一壶酒 翻译情怀 沉甸甸的人生——《乔治·马歇尔传》浅评 法源寺观感 潇湘记游 岁月青黄 海外走笔 墓地遐思 萧伯纳故居寻幽 英伦求学 维也纳风情 匆匆巴以行 制裁下的伊拉克 卢克索的歌剧之夜 埃及文物杂谈 阿拉曼遗产 土耳其览胜 黑郁金香问世记 东瀛三五镜头 序言 我学了几年外语,用得最多的,不离不弃的, 是汉语;最钟情的,也是汉语,尤喜中国古典文学 :《诗经》的风雅清丽,《老子》的质朴睿智,《 史记》的大气磅礴、淋漓酣畅,唐诗宋词的旷古绝 唱,无不令人顶礼膜拜,心追手随。工余之暇,有 时写点东西,肤浅心得,随笔记之,多年积累下来 ,汇成此集。 山水造化,花草树木,实乃文学之母乳。孔子 望川,平添生生不息之慨叹;孟德观海,饶有日月 盈怀之豪情。太史公,二十岁开始游历天下;出龙 门,越洞庭,观钱塘,上姑苏,临曲阜,察彭城; 楚汉山川之形胜,风云际会之人物,体察搜罗,了 然于胸,铸就《史记》之千古绝唱,文采永表后世 。想那唐代边塞诗人,度阴山,出玉门,涉大漠, 长河落日,鼙鼓烽烟,赋予盛唐以不世的雄浑与豪 壮。更有太白,五岳三江,浪迹行吟,绣口一吐, 万古华章!北宋积弱,也不乏山水知音。眺河水西 流,苏东坡顿觉人生再少,姑且黄鸡休唱,衰年莫 伤。山川形胜与目谋,花草树木与心谋。桃之天天 ,落花无言;柳之披拂,细叶多情。中华大地,一 路旅行,一路吟咏,读山阅水,赏树观花,亦如读 书,读出一点心得,顿觉大快心头。 生活,原本福祸相依。苏轼猝遇“乌台诗案” ,差点掉了脑袋,被贬我家乡黄州数年,他一生中 的文学丰碑却由此竖起,前后赤壁赋,大江东去词 ,清风朗月,豪气干云。这是一个在骤然而至的凄 风苦雨中,灵台反被洗涤一新的赎罪文人,在对世 事有着全新的领悟后喷薄而出的风骚绝唱。钢琴才 子刘诗昆,铁窗孤寂,反悟弹奏奥诀;“千手观音 ”邰丽华,口不能言,却能惊艳舞台。福大莫如学 遇良师,恩师许国璋的身影,常萦脑际,更值一书 。 一辈子,过过好日子,富日子;也过过穷日子 ,苦日子。好日子,富日子,大都相似,就像托尔 斯泰说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没有给我 留下多深的印象;倒是那些穷日子,苦日子,让我 印象深刻,终生难忘,终身受益。妈妈的织布机, 星夜穿梭,丝丝线线,成就了我青少年时期的学业 ,大恩大德,永志不忘!这一篇,我是含着热泪写 的。 炎黄墨翰,越数千年,斑管风华,代代相传。 春日融融,品读兰亭,犹沐和畅惠风;秋雨萧萧, 闲临宝子,如晤古朴高人。小时候读书,还没有使 用钢笔,都用毛笔做作业,也就培养了我用毛笔练 字的爱好。没拜过书法老师,历朝碑帖,就是我最 好的书法导师,收集、临摹、阅读、把玩,偶然有 得,喜兹念兹。翻译英文书籍,亦如练字,也是后 来的一大爱好,个中情怀,亦欲一吐为快。 人生到处,雪泥鸿爪而已。曾经的付出,无论 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经历;过往的影子,立此存 照,体会和醒悟,都是情感的实录,心灵的磨炼, 余生的镜鉴。如许经历心得杂感,构成本集第一部 分《雪泥鸿爪》。 学得外语,有机会到域外工作,所见所闻,耳 目一新。尤其是常驻中东,扎根埃及,古国文物灿 然,心有所陶,尝试进行了一点肤浅的研究。其间 访问加沙、以色列、伊拉克,感受到中东时局的艰 难。土耳其特洛伊古城遗址,亦曾寻访,体味盲诗 人荷马的流风遗韵。在英伦三岛,度过了我的青春 留学岁月。后来又在一些国家短期访问,域外见闻 ,异乡经历,时有所录,构成本集第二部分《海外 走笔》。 美国作家海明威,以简洁省净的笔触,写就《 老人与海》,获得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他由于身 体状况,未能去斯德哥尔摩领奖,但他写了受奖致 辞,他在致辞中说:“写作,充其量不过是一场孤 单的人生。”海明威的体悟,促使我写出这篇《作 者自序》。翻译著作,我一共出了八本;散文随笔 ,还是头一遭,万事开头难,定有不当之处,敬请 读者指正,不胜感激。 导语 《落花无言》是夏海涛著的一部散文随笔集,共计四十九篇,分“雪泥鸿爪”“海外走笔”两个部分。前者是作者的经历心得杂感,如《简单,好》《读书的乐趣》《法源寺观感》等,后者是作者在域外的见闻、异乡的经历,如《维也纳风情》《东瀛三五镜头》《土耳其览胜》等。 精彩页 山水文心 古人读山,读水,如同读书,读得见情见理,有滋有味。山水文心,赏心悦目,别开生面。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站在川水之上,目睹川水奔流,触景生情,虽叹人年往去,岁月不居,却更平添生生不息、新我胜于旧我的壮迈情怀。 庄周钓于濮水,观鱼濠上。游鱼往来翕忽,摇曳生姿。游鱼乐耶?非乐耶?濠濮之辩,烁烁其辞,光耀古今,映射着仁人志士喜山乐水的浪漫情思,彰显着古圣先贤洞幽烛微的哲人风范。 太史公,二十岁开始游历天下,出龙门,渡江陵,越洞庭,窥九嶷,观钱塘,上姑苏,望五湖,临曲阜,察彭城。楚汉山川之形胜,风云际会之人物,体察搜罗,铸就《史记》之千古绝唱,无韵之离骚,文采表于后世。想那唐代边塞诗人,度阴山,出玉门,涉大漠,长河落日,鼙鼓烽烟,赋予盛唐以不世的雄浑和豪壮。更有太白,五岳三江,浪迹行吟,绣口一吐,不世华章! 匡庐云蒸雾蔚,咫尺风雨,峰峰岭岭,幻化无定。苏东坡举步登临,远眺近睹,横看侧视,悟出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大道理,令后世受益无穷。 自匡庐隔江而望,苏东坡亦曾寻访过的蕲水县尽收眼底。县城郭外二里许,有一清泉寺。该寺建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建寺时掘地得泉,泉水清冽,该寺便以“清泉”得名。苏东坡谪居黄州时,生活清苦,他得亲自耕田谋生。他在相田时遇雨,胳臂受寒,便前往蕲水县麻桥镇,拜访名医庞安常问疾,庞安常是个聋子,苏轼把他的毛病写在纸上,庞看了,只砭一针,苏子臂疾痊愈。庞安常于是陪同苏子前往附近的清泉寺游观。 暮春时节,细雨绵绵,子规啼怨。苏轼站在清泉寺的后山,纵目望去,但见寺前一练清溪,向西款款流去,浸润着溪边萋萋的兰草。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子的一阙《浣溪沙》,唱出了他读山阅水、清明澄澈的人生智慧。凡人看景,山便是山,水便是水,于已于心了无关系;苏东坡看景,是用一颗礼拜山水的心来读,一己之我虔诚地融入山水之中,我与山水心气相通,情感相印,灵山秀水蕴含的天机,幻化成心灵的感悟,心灵的感悟升华为自然的理数。河水尚能西流,还怕垂暮之年不能焕发青春么?眼前的兰溪,看似西流,几十里后便汇入长江,和大江中的滚滚波涛一道向东奔泻,这段溪流,只不过是它“毕竟东流去”的完整旅途中的一道小弯而已。 我高中三年,恰好在这个古称蕲水县的县城里读书。周末假日,师生常去清泉寺游玩。我曾在兰溪边濯过足,在溪岸上采过兰花。当时才十几岁,阅历浅,肉眼凡胎,不会读山,不会阅水,这条富有灵气、蕴含哲理的溪水,苏东坡一望便悟,我却熟视无睹,了无心得。 看来,读山,读水,要有阅历,阅历中有着苦痛,心智更便于开启。“物相杂,故日文。”受创的心,更喜天宽地阔,更钟情于慰人肺腑的大自然。故乡的兰溪,曾经抚慰过苏子的心灵,给过他暮年望少的激情,她似乎也在告诉我: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国民党元老、书法家于右任不是写过一副“不思八九,常想一二”的对联,挂在他家的客厅吗?人生旅途,坎坎坷坷,在所难免,即便一时处在西行的弯道上,也不必恓恓惶惶,仿佛这条兰溪,绕过这段弯道,前面就是波澜壮阔的大江,随之东流而去,扬帆远航,不也是指日可待的吗? (本文写于2001年) P9-11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