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长青的纪念(爱子格迪斯轶事)(精)/刘易斯·芒福德文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刘易斯·芒福德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刘易斯·芒福德是社会哲学家,撰写过《人文标准》;又是个先知人物,以其《人类必须行动》号召人们拿起武器;还是文学评论家,帮助美国人重新发现本国伟大作家爱默生、惠特曼、梭罗、麦尔维尔;又是伟大的人文主义者,教导人们抵制世界性机械论癫狂。本书叙写爱子格迪斯风格与才华形成过程,情智交融,再现主人公活生生成长历程,突出特点是柔情与坚忍融汇,成功展现出内涵丰富的人间大爱。
《长青的纪念(爱子格迪斯轶事)(精)》记写格迪斯趣闻轶事,这小主人公1925年生于纽约布鲁克林,1944年秋,十九岁刚过不久,在意大利阿尔图佐山麓作战阵亡。作者依据通信、日记,尤其依据做父亲的非凡记忆,活画出一个优秀的、朝气蓬勃美国青年的成长经历。
读者看到婴儿成长为儿童,继而进入青春期,最后长成男子汉。看见他在田野间、溪水旁、树林里嬉戏、奔跑、游乐;还看见他不断跑跳,出入自家各个房间。患急病入院,我们随之心焦;青春期种种困扰,我们随之着急;朗朗晴天,活力奔放,我们随之欣喜。最终,我们又同他母亲、父亲和可爱小妹妹一起,为他英年早逝,为他孤单单英勇战死疆场,同掬一捧酸泪。
但是有必要指出,该书绝非仅仅歌赞一个青年的飞速成长,为求回忆录谐美效果故意压抑每个不和谐音,以便尊重每位在战争中经历过丧亲之痛的父母,绝非仅仅如此,这故事集实在是一部优秀传记。
作者简介
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1895—1990年)是《日晷》杂志的副总编辑,社会学评论(伦敦)的代理主编以及美国文学年报的几位主编之一。他于1935年至1937年担任纽约市高等教育董事会董事,1938年至1944年担任美国教育理事会理事。芒福德先生还是美国哲学学会会员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目录
第一部分 习习晨风
1 幽幽暗夜,朗朗晴空;2 突然降生;3 一周岁;4 十
户小村;5 时代广场只需步行十五分钟;6 伤痕和阴影;
7 图腾动物、偶像与遗产;8 我们的新家;9 四岁到十
岁;10 首度插曲——信件节选;11 事实与幻想;12 大
多是故事和书籍;13 旺格瑞;14 开始上学读书;15 渔
猎生涯;16 步入青春期;17 金子般的心;18 大地与四
季;19 厨房和厨房故事;20 泽普、索尔、米奇;21 乡间
生活,乡里邻家;22 达非一家——亲密友邻
第二部分 淙淙溪水
23 小孩儿的天堂;24 学校念书补遗;25 千条妙计,一
定之规;26 苗儿青青; 27 五月严霜;28 往来书简:家
书与正函;29 孤独岁月;30 母与子;31 课外活动;32 结
交马尔妲;33 佛罗里达之行;34 化险为夷;35 远游在外;
36 在加利福尼亚;37 两难抉择;38 十七岁时的得分;
39 格迪斯与战争;40 应征序曲;41 离别的日子
第三部分 悠悠千古
42 列兵受训;43 调动与休假;44 成熟的征候;45 最
后一面;46 踏上跳板;47 书信检查破坏了他的风格;
48 合理分工;49 意大利作战的个人报道;50 一名青年
战士的生死观;51 永不再归;52 孤自屹立 坚定不移
译后记
导语
刘易斯·芒福德撰写《长青的纪念(爱子格迪斯轶事)(精)》不仅想把“亏欠孩子的每年每天逐一归还给他……”更因珍藏着孩子写给家里大量书信,其中有许多人生感悟和寄语世人的内心体会。实际上是这孩子在炮火纷飞的战场重审自然人寰的新感受,包括人间长治久安的体悟与建议。如此精神遗产,作者感到不能不传达给人间。
所以该书不仅仅是作者纪念爱子,从叙述中可知,同一小村,同样阵亡的还有格迪斯童年挚友。该书也叙写了家长们的撕心悲痛。更叙写了老一辈人誓与法西斯周旋到底的决心。还叙写了他们和平生活,安宁环境,朴实勤劳家风对孩子的熏陶习染。战争时期能挺身而出,无私奉献。主人公格迪斯就是这样淳朴民风中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
后记
刘易斯·芒福德认为自己治学成就深深受惠于
苏格兰生物学家、城市社会学和规划理论先驱人物
帕特里克·格迪斯。为纪念这份恩情,他们爱子
1925年7月5日降生后就取名格迪斯·芒福德。这位
茁壮成长的小伙子1944年9月战死在反法西斯战争疆
场。此书是作者缅怀爱子的完整记录。
据《刘易斯·芒福德传》记载,作者芒福德一
生勤奋,回顾人生觉悟到自己严重忽略对妻子儿女
的关照。尤其爱子阵亡后,痛惜之情不难想象。撰
写此书不仅想把“亏欠孩子的每年每天逐一归还给
他……”更因珍藏着孩子写给家里大量书信,其中
有许多人生感悟和寄语世人的内心体会。实际上是
这孩子在炮火纷飞的战场重审自然人寰的新感受,
包括人间长治久安的体悟与建议。如此精神遗产,
作者感到不能不传达给人间。
所以该书不仅仅是作者纪念爱子,从叙述中可
知,同一小村,同样阵亡的还有格迪斯童年挚友。
该书也叙写了家长们的撕心悲痛。更叙写了老一辈
人誓与法西斯周旋到底的决心。还叙写了他们和平
生活,安宁环境,朴实勤劳家风对孩子的熏陶习染
。战争时期能挺身而出,无私奉献。主人公格迪斯
就是这样淳朴民风中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
杰出人物丧子,且因秉持自家共同信念和原则
精神战死疆场,为自己信奉的事业祭献爱子,这对
任何稍稍理解西方宗教历史文化背景的人,均无须
提醒其中明确象征含义。即使对宗教背景薄弱的人
,其中所含高尚精神也无须野叟献曝一再点明。因
此,此书发表后居然反响寥落,除几位同样经历丧
子之痛的父母写信来同掬一把辛酸泪,余声寥落,
销售量也不若以往书籍。这结局令作者惊异甚至震
怒,感觉这结局“是对格迪斯又一次不应有的重创
!”
译毕则感觉到,其实任何一般语言都不足以告
慰死者英灵,都无法安慰丧亲者。此外,社会冷漠
这局面无情地反映出,现实社会和风潮时尚,对应
人类终极关怀和宏远未来,自有其永难剥离的轻浅
乃至罪谬。中外古今皆然,无须惊诧。此书至少向
读者公众呈现一颗伟大心灵,一个可敬的学者之家
,以及许多平凡劳动者之家,他们的日常生活,成
长经过,喜怒哀乐,点点滴滴人文积累。他们的情
感和沉思,平凡中透出伟美。译介中感觉到,做人
不仅要学会敬重逝者,同样也要敬重这种明大义,
弃小家,苦难悲痛锤炼灵魂意志,为人类福祉不放
弃探索和奋斗,这种高贵精神代表着人类的希望。
译者2015年(乙未年)元宵节
精彩页
总结出来的词汇表基本上能概括他十八个月以来的生活内容,但“女孩”这词却不见踪影。因为碰巧同龄小姑娘都住得很远,所以他生活里基本上没有女孩存在。直到两三个月开始上托儿所时,他才真正接触到女孩子。直到青春期,他都对女孩子们敬而远之:她们大多永远叽叽喳喳吵吵闹闹,就像以前在他窗外丁香花丛里筑巢的那些猫鸟。他从来对那群猫鸟有股挥之不去的怨气。即便是在性倾向即将形成时期,他感情也深藏不露。六岁,他十分清楚地表达了自己对村子里一个害羞小姑娘的态度:“我讨厌玛丽。她就是个小丫头。她不好,不懂得玩耍,还老阻挡别人。太坏了。”(若有所思一停顿)“也许有一天我会娶她。你说呢,爸爸?”不过早在青春期之前,他在自己并不熟悉的姑娘圈里,也会破例有红颜知己:朱迪·丘吉尔即其中一个,她喜欢马,而且能把马画得出神入化。
那是我们在梅珀尔庄园度过的唯一夏天。也许因为这原因,这里有种与世隔绝的纯净,好比人对一片陌生土地第一印象。别处度过的其他夏天对我们全家也同样丰富多彩,欢歌笑语,却唯独缺少这份纯净。那段日子,虽是陋室,粗鄙好似林中搭帐过日,我们却不甚在意:馨风拂面,连带那时创作的《黄金时代》也笔下生花。我自认无甚摄影天赋,但彼时照片中索菲亚和格迪斯一颦一笑却神采飞扬。那是丰收的夏季。宝宝健康成长无疑是我们最大收获和成就。在那一片洒满阳光热土上,格迪斯坐在曾常常用来包裹自己的毛毯正中,规规矩矩,奇迹一般;他时而盯住地上蚂蚁,时而略带好奇抬头仰望蓝天里飞旋的老鹰,好一副纯真年代纯真画面,且憨态可掬!童年还没过完,格迪斯就尝过了人生苦楚,且大片阴霾还在前方等候他,但他自始至终从没失去快乐。他从意大利前线寄回的家书中写道:“轰炸过后才十分钟,我竟然就能笑得出来。”这笑容一定寄情于早年间这些欢乐记忆。
我们这伊甸园有很多禁果:虽然都是小打小闹的点缀。格迪斯很喜欢打破大人立下的规矩来博得关注:他妈妈记得,他曾把鹅卵石放在嘴里,爬到她面前,指着口中石头,张嘴发出“啊!啊!”声音,然后迅速爬走,引得她一路追到他然后把鹅卵石取出拿走。有一天索菲亚正在审读校样,他这点小伎俩玩的太频繁了。当索菲亚终于拒绝再次抬头,他就一次次拽她裙角,想让她注意到他在做大人们不让他做的事情:当索菲亚仍拒绝就范,他手脚并用爬走,自己将鹅卵石拿出来了。圣奥古斯丁或许会把这些表现,包括婴儿的嫉妒心理,都看作人类原罪的又一例证。而我却从中看出了制造紧张局面和对其的抵制是人性的一部分。这代表了一切人类的精神必需品,或许极端驯顺者除外。其实,格迪斯憎恶的并非权威与自由之间的拉锯战:我们为人父母最大的失败,在于对他的秉性竟毫无意识。我想我有生之年,该把这些一一记录下来,而且我相信,我们甚至不会脸红、心跳。但是,他很小时候,我们最严重的错误之一就是贪图方便把规矩化作不可逾越的规章制度,束缚孩子们手脚,也困住了我们。我自己有雷打不动的工作习惯,并鼓励索菲亚对医生和心理治疗师教条崇拜;尽管我们有伊迪斯·林肯医生充足的常识理论做可靠后盾,但是夏日某天,克拉伦斯·斯泰因(Clarence Stein)碰巧来看我们;他一脸迷惑笑问索菲亚:“当今父母们流行给孩子吃死蛾子吗?”因为,他见格迪斯独自玩耍,试探性地放进嘴里一只死蛾子。但从斯泰因那小心翼翼措辞可以看出,亲朋好友们被我们那套现代心理学理论害得不浅,还不敢带任何主观感情,不区分对象,糊里糊涂接受那套清规戒律。而且当时大多数青年都信以为真,以为这就是科学进步的基本符号。初初为人父母,我们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半步,不敢哪怕错开半小时照规定时间吃饭,就寝。行为举止之刻板,仿佛人类就为规则而生,而非规则为人生服务。以至实施起来,不讲具体环境条件,不进行适当调整,因而实际上造成了我们千方百计想要避免的心理紧张和紊乱。
P9-10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