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有一天,本书作者雅各布斯收到了一封奇怪邮件,上面写着“在我们的资料库里,大约有8万人是你的亲戚”。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这些亲戚究竟是谁,又该如何找到他们?在强烈好奇心的激发下,雅各布斯萌生了一个奇思妙想:把这些亲戚都召集起来,组织一场“全球家庭聚会”。于是,一场长达三年的寻亲历险开始了。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经历了种种难忘的事:和美国前总统老布什一起喝啤酒,参加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的家族大聚会,见证了有世仇的两个家族重归于好。他还俨然成了一名“家谱侦探”,开始调查祖先们的故事,并惊奇地意识到,自己与一些意想不到的人,也出乎意料地存在着基因关联…… A.J.雅各布斯著的《万物的奇妙亲缘(世界家谱的追踪与探索之旅)》行文风趣幽默,又充满着对人类起源、家族史、DNA检测技术等问题的理性思考,可谓非虚构纪实作品与科普写作的完美融合。在一个个或温馨感动、或啼笑皆非的故事中,让读者重新思考“家庭”对于人类的意义,并深刻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之情,并不是一场零和博弈。 目录 前言 第1章 第八代表亲 第2章 世界家谱 第3章 分享DNA,分享爱 第4章 一个伟大(或可能糟糕)的想法 第5章 家谱学家的骚动 第6章 窥探历史 第7章 基因大混合 第8章 土拨鼠山姆和2585个南方亲戚 第9章 接受失败 第10章 家庭应该被取消吗? 第11章 善良的家人 第12章 亚当和夏娃 第13章 亲密表亲 第14章 最伟大的一代人(以及香烟的正能量) 第15章 致谢祖先的性行为 第16章 生物家庭和逻辑家庭 第17章 埃利斯岛 第18章 尼安德特表亲 第19章 世仇 第20章 父亲是谁? 第21章 美国革命的女婿 第22章 巨型家谱革命 第23章 我们的动物亲戚 第24章 大爱 第25章 连接号的另一头 第26章 隐私 第27章 艾萨克·牛顿的天才 第28章 父与子 第29章 双胞胎大聚会 第30章 五位母亲 第31章 败家祖宗 第32章 我的总统亲戚 第33章 传统! 第34章 凯文·贝肯妄想 第35章 朝圣之旅 第36章 亲戚汇成的人海 第37章 为逝者干杯 第38章 有名的亲戚 第39章 家谱的51% 第40章 熔炉 第41章 FBI和我的外祖父 第42章 姓氏挑战赛 第43章 别扭的家庭照 第44章 兄弟对兄弟 第45章 全球家庭聚会 第46章 毫无疑问,我们是一家人 后记 致谢 附录
序言 感谢你拿起这本书。 你不是非得这么做不可,但这的确是一件美好的 事,因为你和我本是远亲。我们共同的祖先无疑会为 此而自豪。 说实话,关于我们共同的祖先,我并不太清楚具 体是谁。 如果此时此刻,你正在纽约上西区某家书店里读 这本书,那么我们或许有一位共同的曾曾曾曾曾祖母 ,她是住在波兰某个犹太小镇里的女裁缝。 或者再久远一些,往上推个二十几代,我们的祖 先是幼发拉底河谷的一位牧羊人。 又或者非得追溯至八千代以前不可。大约20万年 前,有两个模样邋遢的人,在非洲平原上狩猎、采集 ,生气勃勃地繁衍,他们就是我们共同的祖先。 这两位始祖,便是真实世界里的亚当和夏娃。在 科学界,他们的代号有点不太好记,分别为“Y染色 体亚当”(Y-Chromosomal Adam)和“线粒体夏娃” (Mitochondrial Eve)。当今每一个人都是他们的 后代,不论是你、我、麦莉·赛勒斯…、昨天在快餐 店外抢你车位的哥们儿,还是新加坡技术名列第二的 牙齿保健师,无一例外。 近来,关于自己最初的祖先,我思考了很多。部 分原因是我自己也有孩子,这驱使我去探索贯穿过去 和未来的家族的接续问题。 我常幻想,如果Y染色体亚当和线粒体夏娃出现 在21世纪,那会是什么情形。或许某个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这样的人才崭露头角,制造了一台时 光机,将他们传送到现在,还让他们接到《今日秀》 的邀请。 主持人马特·劳尔(Matt Lauer)或许会问他们 ,拥有70亿后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线粒体夏娃可能 回答:“生日礼物收到手软。”引得观众捧腹大笑。 (她已经接受过这方面的指导。) 也许马特还会问在第八千代子孙中,他们最喜欢 谁?他们嘴上回答:“噢,都是我们的最爱。”心中 的答案却是诺贝尔奖得主马拉拉(Malala Yousafzai ),因为,哪一个精神正常的人会不喜欢她呢? 接下来,马特会问Y染色体亚当和线粒体夏娃, 他们如何看待家族的现状。他们摇头叹息道:“我们 只希望所有家人都能和睦共处。” 有道理。因为现在的世界大家族并不和睦,一点 也不。事实上,它正处在危机中。在我到目前为止的 人生中,我从未见过它像今天这样状态糟糕。 我很清楚,从很多方面讲,穿越时空的说法实属 无稽之谈。 首先,Y染色体亚当和线粒体夏娃应该不是能提 出睿智建议的开明之人。他们极有可能表现出仇外、 疑惧的反应;为了偷马特·劳尔的面包圈,向他发起 攻击。其次,考虑到收视率,他们更有可能上《60分 钟》,而不是《今日秀》。 所以说,我知道自己的想法不切实际。可是每当 我感到绝望时(近来常发生),这类幻想就会出现在 我的脑海里。 此前,我一直认为人类在缓慢但理智地前进,认 为我们终有一天会去除原始部落主义,同心协力解决 全球重大问题。可事实上,我们的部落意识似乎越来 越强烈。我们沉迷于“我们和他们”的思维模式,比 如区分蓝州和红州、美国人和外国人、信徒和无神论 者、黑人和白人、爱国者队球迷和其他人。 我还在自己身上看到了这一点,这让我很不安。 我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同时教导孩子们如何做优秀 的现代人。在饭桌上,我告诉他们不要诋毁任何人, 不要憎恨,要保持恭敬和理智。然而十分钟之后,我 开始谈论当天的时事——控枪、孤立主义——大发议 论,猛烈抨击对立阵营,说他们是贪婪、愚蠢的笨蛋 。 这种现象让孩子们大惑不解,也让我感到糊里糊 涂。 不过,我一直在尝试让自己变得更和气、更善解 人意。在绝望感萌生的间隙,我会想,就算没有时光 机,或许还是有希望存在。 几年前,我偶然发现有一群科学家和研究人员, 正在进行一项了不起的尝试:用同一份家谱将全人类 联系起来。这会是一份集合70亿地球人的世界家谱( World Family Tree)。构建这样一份家谱,需要数 不清的DNA检测,以及数千位历史学家和家谱学冢的 助力。 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好比绘制人类基因图 谱或者建设火星殖民地;也和诸多雄心勃勃的计划一 样,意义深远。 虽然世界家谱的构建还在进行中,但是它已经开 始帮助科学家追查疾病源头,制定治疗对策。此外, 它正在改变我们对历史、文化、人种和种族的认知方 式。 也许——只是也许——世界家谱也能促使我们更 友善地对待世界各国的远亲,或者至少不再那么态度 恶劣。因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大家族对于Y 染色体亚当和线粒体夏娃的后代来说,不再是一个抽 象概念。它是名实相符的。 当然啦,到头来也有可能徒劳无功。我知道,我 所抱的希望听起来有点像痴人说梦。也许我应该找个 长满广藿香的土坡坐下来,用西塔尔琴轻弹彼得、保 罗和玛丽的歌。 但我认为值得一试。因为我正觉得走投无路。我 们需要做点什么。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也有自己的孩 子(当然,这得由他们自己决定),他们的孩子又有 自己的孩子……让Y染色体亚当和线粒体夏娃的家族 再延续八千代。 这本书记录了我为世界家谱添砖加瓦的冒险历程 。这是我一生中最有趣、最刺激的经历,而我一生中 最灰心的时刻也在其中。 通过这个计划,我得以与七大陆(包括南极洲) 的兄弟姐妹相会;我与某位美国总统一起喝啤酒;我 与一位哈特菲尔德家族成员,以及一位麦考伊家族成 员成了朋友;我知道了我的曾曾曾祖父母的秘密和悲 惨故事;我和摩门大教堂合唱团(Mormon Tabemacle choir)一起唱过歌;我解码了我DNA里每一个核苷酸 ;我发现自己与几位好莱坞女星和几个芝加哥恶棍存 在基因关系。 一路走来,我的世界观也发生了变化。 如果读到这本书的你,碰巧来自遥远的未来,碰 巧是我的八千代孙之一,那么请允许我为我们丢下的 烂摊子向你道歉,为全球变暖、工厂化农场、所有电 视真人秀道歉——不过《英国家庭烘焙大赛》是个例 外,我听说这档节目非常不错。 另外。我希望我们的家族比现在更美好。
导语 TED演讲人、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A.J.雅各布斯倾注心血之作《万物的奇妙亲缘(世界家谱的追踪与探索之旅)》。《纽约时报》《出版人周刊》《卫报》《爱尔兰时报》等欧美主流媒体强力推荐。 一封意外邮件开启的寻根之路,一场奇思妙想的“全球家庭聚会”,带我们重新认知人与人之间的不解之缘。 人类和动物的共同祖先长什么样?为什么说世界上血缘关系看似相隔最远的两个人,其实也远不到哪里去?为什么说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是“表亲婚姻”的后代?近亲婚姻现象为何逐渐减少? DNA检测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便利,又可能导致哪些伦理难题? 可将全人类联系起来的“世界家谱”,蕴藏着怎样的未知力量,又将如何改变我们对历史、种族和自身存在的认知? 作者用自己的独特方式探索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各种问题。通过一个个或温馨感动、或啼笑皆非的故事,引领读者重新思考“家庭”对于人类的意义。 后记 书中所述事件都是真实的。我重新调整了一些事 件的顺序,并且某些情况下,对姓名和识别信息进行 了更改。书中的关系链(比如,差三个辈分的第四代 表亲的妻子的叔叔)是研究时的记录。世界家谱在不 断发展变化,因此现在的关系链或许与之前有出入。
书评(媒体评论) 我认为这是A.J.雅各布斯到目前为止最好的作品 ! ——凯文·凯利(《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失 控》作者) 像A.J.雅各布斯以往那些有趣的作品一样,此书 也散发出强烈的幽默感……如今,对家谱的研究理应 成为人们的首选爱好。这本书,恰好能给你极好的指 导。 ——乔治·丘奇(哈佛大学遗传学教授) A.J.雅各布斯热情满满地分享了人类对自我认知 的追求。这种追求鼓舞着世界上的很多人,去找寻并 发现自己的根源。他的惊奇发现不仅揭示了家谱学和 遗传学研究的迷人前景,还让我们意识到存在着将人 类联结成一个全球大家庭的共同纽带。 ——小亨利。路易斯-盖茨(哈佛大学教授、美 国系谱学权威) 在本书中,A.J.雅各布斯同时展现了他的深沉与 幽默。他的所有作品中,关于家庭的这本《万物的奇 妙亲缘》是最有意思的,极具思想性、独创性和娱乐 性。你会一读再读,并希望自己也能写这么一本书。 ——玛丽·罗奇(著名科普作家、TED演讲人) 在为“世界家谱”添砖加瓦的冒险历程中,雅各 布斯总能引人深思。他天生幽默,哪怕是论述最严肃 的话题,也能给人轻松愉悦之感。这是一本增长见闻 、简单明了、令人愉快的书。 ——《柯克斯书评》(Kirkus Reviews)
精彩页 我们为我的岳母举办了今年的生日宴,朱莉的家人都在,包括她的继父戴维。 “你不是我们家里唯一的老兵。”饭前,我们都坐在沙发上时,我告诉他,“我发现我的外曾外曾外曾外祖父格尔森·弗里登海特参加过南北战争。” “噢,是的,”戴维说,“我想我认识他。他有多高?” 戴维是一个神态举止都与乔治·伯恩斯(George Burns)相像的人。他今年94岁,很擅长傻乎乎地跟孩子们握手,也是一位货真价实的二战英雄。 “你的大聚会是什么时候来着?”他问。 “明年。”我说。 “好吧,我活不到那天了。”他大笑,“祝你们玩得开心。” “你能做到,”我说,“你必须做到。我需要你帮我破纪录。” 我告诉他,我其实很想请他在聚会上发言。他诧异地看着我,问:“我能讲什么?” “讲你的故事就可以了,讲战争。” 他摇头说:“年轻一代可不想听那些。” 我说他错了,他的故事以人类的联系和仁慈为主题,既精彩又有启发意义,是最适合这次聚会的。 什么故事?”贾斯珀问。 “你瞧。”我说,“他们想知道。” 我让戴维再讲一遍,这一次要录下来。 “你想录下来,是怕我活不到聚会那天吧?”我回房间拿录音器的时候,他笑着说。 朱莉起了个头,告诉孩子们戴维曾是一架B-17轰炸机的领航员。朱莉的母亲说,这是件好笑的事,因为我们开车去好时公园(Hersheypark)或商场的时候,戴维总是找不到路。 第21次执行任务时,戴维的飞机被一架德国战斗机击中,导致引擎着火。 “我们去汉堡执行任务的途中,”戴维开始讲道,“遭遇猛烈火力,我收到了弃机跳伞的命令。” 戴维跳出飞机舱门,打开了他的降落伞。“降落过程中,我看见一群人正跑向我打算降落的地方。果然,我刚着陆,就看见四个农民跑过来,都拿着猎枪。” “他们对我搜身,动作粗暴。”他似笑非笑地说,“然后,他们把我押进了一个谷仓。那里还聚集了其他人,加起来肯定有二十个。男人们都很愤怒。” “然后,我做了件事,我永远不会知道我当时为什么那么做。”戴维停顿下来,淡淡一笑。他调整了一下情绪,然后继续讲。 “我找到了一根烟。整理降落伞的人在背带里放了一根。然后我就做了那件蠢事。我把烟叼在嘴里,这个动作把他们惹毛了。那些德国农民认为这是我对他们的蔑视。他们开始揍我。动手的男人一定有三百磅重——他拿步枪砸我。我没有还击,只是努力自卫。 “男人们都在说我是猪猡。但这时,一个女人,她一定是其中一个农民的妻子,她说我太年轻了,还是个孩子。我听到了‘年轻’这个单词。她的话救了我的命。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一个男人开来一辆摩托车,他把我放在后座上,我们去了一个德军军营。在那里,他们把我押上了一辆开往战俘营的火车。我记得,当时是凌晨三点钟。我坐在车厢过道旁的椅子上,然后……” 戴维的沉默持续了漫长的十秒钟。他用手掌揉了揉眼睛,呼出一口气,然后接着讲。 “我看着窗外,陷入了彻底的绝望。我是个俘虏,还是个犹太人。我是说,那是我一生中最坏的处境。这时,坐在我旁边座位上的男人,一名德国士兵……” 戴维的声音哽咽了,几乎是在耳语。 “我回过头,看见他正向我递一根烟。” 戴维呼出一口气,调整情绪。 “这一幕让我脱离了绝望。那是我一生中最感动的时刻。那根烟救了我的命。” 他转头看着贾斯珀兄弟几个。 “但是不要学抽烟,这不是这个故事的重点。” 之后我会告诉孩子们故事的重点是什么。至少是我的理解:哪怕是在最冷酷的环境里,你也能发现一点人性的光辉;或许我们人类这个物种终究还是有救的。 在我的鼓励下,戴维讲了后来的故事。他和另外9名犹太战俘一起,被囚禁在一间营房里。他们每隔几天能有一袋土豆吃,仅此而已,他们会花大量时间将形状不规则的土豆分成均等的小份。晚上,他们会讨论如果有一天被放出去了,他们要吃什么。“我在那里第一次知道什么是中餐,”戴维说,“之前根本没听说过。” 几个月后,苏联军队解放了他们。原来的战俘中,有一个人冲进军营办公室,在广播上放了一首歌:平·克劳斯贝(Bing Crosby)的《不要限制我的自由》(Don’t Fence Me In)。 P93-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