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茵梦湖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德)施笃姆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施笃姆著的《茵梦湖》写了一个令人伤感的爱情故事。主人公赖因哈特暮年形单影只,他沉浸在少年时代与伊丽莎白青梅竹马的情景。那时两人相爱甚笃,心心相印。可在赖因哈特外出求学时,伊丽莎白屈服于母亲的意愿另嫁。在她婚后赖因哈特来茵梦湖庄园拜访,再度重逢燃起的情慷只能深埋内心,他俩都默默地听从命运的安排……小说充满了怀旧和断念的情绪。掩卷之后一种怜其不幸、哀其不争的思绪便涌上心头。
作者简介
特奥多尔·施笃姆(1817-1888),德国19世纪著名的小说家和抒情诗人,“诗意的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是“五四”以来很受中国翻译者和读者喜爱的外国作家。
祖上世代务农,父子两代以律师为业。1837年进入大学攻读法律,毕业后回故乡开设律师事务所,同时开始搜集整理家乡的民歌、传说和童话,并创作了一些带有田园牧歌情调的抒情诗。其作品内容简朴,形式优美,以描写爱情、自然和乡情见长,典型地表现出“诗意的现实主义”特点。其小说《茵梦湖》堪称德国文学中的富有诗意的作品,描写逝去的童年的欢乐与幸福,抒发了对缠绵的爱情、乡情的眷恋。
作品有诗歌《夜莺》《安慰》《海岸》《越过荒原》等,小说《茵梦湖》《在大学里》《双影人》《白马骑士》等。作为19世纪德国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施笃姆的作品为德国“诗意的现实主义”文学做了出色的注解。
目录
译本序
茵梦湖
在大学里
来自大洋彼岸
三色紫罗兰
双影人
序言
从19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在欧洲兴起了一股强
大的、反浪漫主义的文学思潮,这就是现实主义。它
很快就成为主流,崛起了一批又一批跻身世界文坛的
大作家和诗人。在法国出现了像司汤达、梅里美、巴
尔扎克、福楼拜等人,在英国出现了狄更斯、萨克雷
、夏洛特·勃朗台、盖斯凯尔等,在俄国是果戈理、
屠格涅夫、冈察洛夫、亚·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人
,而在德语文学则有斯蒂夫特、施笃姆、默里克、凯
勒、冯塔纳等人活跃于文坛。这些现实主义作家创作
出了一批又一批伟大的作品,它们成为世界文学和民
族文学的珍品,永远熠熠生辉。
德国现实主义比法、英、俄现实主义统领文坛的
时间稍晚。1848年—1849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不
仅在政治上、精神上,而且也在文学上引发了巨大的
变化;现实主义即以此为契机应运而生。然而由于先
天上的不足,德国现实主义缺乏批判的力量,而有了
“诗意的”现实主义之称,尽管这一名称并不为文学
史家普遍认同,但是“诗意的”这个定语的确也能在
很大程度上表明了德国现实主义的本质。诗意的现实
主义追求的不是对现实的揭露和批判,而是在批判和
神化之间找平衡,是对现实和这个现实中的人进行象
征的诗化;不是社会性的批判,不是去揭示鄙陋现实
的根源,而是在有限的生活领域里去保持和发展人性
。这正如一位德国文学史家所说:“……诗意的现实
主义作家在逝去的东西中寻找持续下来的,在时代中
去寻找无时代的东西……与稍后的自然主义不同,是
在现实中寻找美;因此它对所表现的世界多数情况下
是说一个肯定的‘是’字……”(见《插图本德国文
学史》六卷本,第四卷,KOMET出版社)随着1871年
德国的统一,民族主义的高涨,经济上的“起飞年代
”,为这种文学思潮提供了进一步发展和某些冲破提
供了有利的条件。它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末期。
德国诗意的现实主义作家固然无法与同时代的法
、英、俄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等量齐观,但这并不能
否定他们文学上的成就。他们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经历
,他们对现存秩序的矛盾心态,他们对现实的失望情
绪,政治上对民主和对一个人类美好未来的朦胧追求
,就使他们经常保持清醒,在文学实践上能时而突破
诗意的现实主义的温柔之网,创作出一些批判性的作
品。
上面稍多地谈了德国的诗意的现实主义,这为我
们理解包括施笃姆在内的诗意的现实主义作家提供了
一个文学背景。便于对他们的文学作品做出更好的判
断。
在诗意的现实主义作家群中,特奥多尔·施笃姆
(1817-1888)是一位重要代表者。他的早期作品典
型地表现出了诗意的现实主义特点,而在晚期,他的
作品突破了诗意的现实主义,有了较为强烈的社会批
判精神。他生于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胡苏姆,
这是一座濒临北海的风光绮丽的小城。父亲是一名律
师,母亲是一个佛里西亚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定居
于佛里西亚群岛及北海沿岸)。施笃姆大学时在基尔
和柏林攻读法律,毕业后回故乡做律师。当时石勒苏
益格-荷尔斯泰因在丹麦的统治之下。他积极从事反
对丹麦统治的民族解放斗争。1853年被迫流亡,在波
茨坦等地做法院推事。1864年爆发普鲁士-丹麦战争
,丹麦失败;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并入普鲁士。
施笃姆返归故乡任行政长官。但他对普鲁士推行的统
治深为不满,可他感到无能为力,极度沮丧。在1864
年到1870年间,如他在仕途上一样,他的创作也处于
消沉时期。他在一封致友人的信中写道:“公共关系
是如此令人厌恶,它使每一个正直的人的生活都不得
不变得痛苦不堪。”1880年他退出政界,专事创作。
在此后的八年间他创作了一批具有时代感和批判精神
的重要作品,如《缄默》(1882-1883)、《箍桶匠
巴施》(1885-1886)、《双影人》(1886)、《骑
白马的人》(1887-1888)等。
施笃姆是从诗歌走上文坛的,他创作了大量的抒
情诗。称自己本性是一个抒情诗人,在他的诗歌中可
以找到他的整个性格、激情和幽默。他从40年代后期
开始写小说,他不写长篇(Roman),只写小说
(Novelle)。他在谈到自己的小说时说道:“我的
小说出自我的抒情诗。”与他同时代的作家保尔·海
泽称他的小说是“抒情的小说”。1850年发表的《茵
梦湖》使他声名鹊起。在此后直到他辞世共写有50多
篇小说,此外尚有一些童话。在多以故乡为背景的作
品中,他以优美的文笔描绘出一幅又一幅富有诗意的
图画,娓娓动听地讲述一个又一个感伤的故事,一曲
又一曲令人为之叹息的恋歌。它们充满了对往昔的怀
念和对今世的断念,表达鄙陋现实中一种无可奈何无
能为力的灰色情绪。
施笃姆的小说多是采用框形结构的表现形式,所
谓框形结构即是借助一个机缘、一个景物或一种象征
物而用倒叙、回忆的手法,几乎是线式地叙述一个完
整的故事并最后回转到故事的起点。在这样一个框架
展开情节,敷演事件,描绘景物,塑造形象,最后结
束故事。框形结构是德语文学中许多作家惯用的一种
形式,可施笃姆是此中能手,他运用起来得心应手,
甚至能进一步发展成双重的甚至三重的框架。
本书共选了施笃姆的5篇小说,皆以创作年代为
序排列。这里无须对它们一一加以介绍;我想,对他
早期引起轰动的《茵梦湖》(1850)略微做些叙述或
许有助于读者理解,也可以对施笃姆的创作及其发展
有一个总的印象。
《茵梦湖》写了一个令人伤感的爱情故事。主人
公赖因哈特暮年形单影只,他沉浸在少年时代与伊丽
莎白青梅竹马的情景。那时两人相爱甚笃,心心相印
。可在赖因哈特外出求学时,伊丽莎白屈服于母亲的
意愿另嫁。在她婚后赖因哈特来茵梦湖庄园拜访,再
度重逢燃起的情慷只能深埋内心,他俩都默默地听从
命运的安排。面对一个狭隘的生活环境,一个鄙陋的
现实,他们无力抗争,只能顺从地忍受;习俗、偏见
和财富毁灭了这对本应成为爱侣的恋人的爱情和幸福
。小说充满了怀旧和断念的情绪。掩卷之后一种怜其
不幸、哀其不争的思绪便涌上心头。
高中甫
导语
翻译家高中甫经典全译本,诗意的现实主义杰作,全新升级典藏版!巴金、《猎人笔记》作者屠格涅夫盛赞!
内外双封面,装帧精美,版式疏朗,高端大气!进口超感滑面封面纸;内文进口轻型纸,设计唯美,是您书架上的颜值担当!
施笃姆著的《茵梦湖》描写逝去的童年的欢乐与幸福,抒发了对缠绵的爱情、乡情的眷恋。篇篇都是好故事,光阴荏苒,追忆消逝的青春时光!
那个叫茵梦湖的地方,是永远也回不去的故乡!那些少年时代的青梅竹马,如今都在哪儿呢?
书评(媒体评论)
施笃姆的小说真是细腻优美到了极点,弥漫着一
种十分特殊的诗一般的馥郁之气。
——屠格涅夫
对于一些劳瘁的心灵,这清丽的文笔、简朴的结
构、纯真的感情,也许可以给予少许安慰吧。
——巴金
读完《茵梦湖》之后,无论如何总不能了解他何
以用这样简单的文字,描写得出这样复杂的感情来…
…与其称他作小说家,还不如称他作诗人的好。
——郁达夫
精彩页
茵梦湖
老人
晚秋的一个下午,一位衣着得体的老人缓缓地朝街下走来。他看来像是在散步后返家:因为他穿的一双已是过时式样的搭扣鞋上全是灰尘。他胳膊上掖着一根长长的藤手杖,金色的杖柄。他那双深色的眼睛像是流露出业已完全逝去的青春,它们与雪白的头发形成鲜明的反差,他安详地环视四周或俯望面前静卧在暮霭中的城市。他看来几乎是一个外乡人,因为过路人只有寥寥几个朝他打招呼,尽管有些人不由自主地朝这双严肃的眼睛望来。终于他在一幢山墙高大的房子前静静地停了下来,他又一次朝城市望去,随后就走进门厅。随着门铃的响声,屋子里一扇朝向门厅的小窗上的绿色窗帷拉了开来,窗后露出了一个老妇的面孔。老人用他的藤手杖朝她示意。“还没点灯!”他说,带着些南方的口音。老妇又把窗帷拉上了。老人走过宽大的门厅,然后穿过一间起居室,这靠墙的一面有一个大型的橡树柜,上面摆放着瓷花瓶;他穿过门对面的一个小型的过道,从这儿登上狭窄的楼梯就进入后房的顶层的房间。他缓慢登了上来,打开上面的一扇门,随后就进入一个大小适度的房间。这儿安适、寂静;一面墙上几乎摆满了书架和书柜,另一面墙上挂着人物画和景物画;一张桌子铺着绿色的台布,上面四下摆放着一些打开的书,桌子前面是一只笨重的靠背椅,上面有一个红色的天鹅绒靠垫。老人把帽子和手杖投放到角落里,随后他在靠背椅上坐了下来,叉起双手,像是散步后的休息。他就这样地坐着,天色慢慢地变得更加暗了起来,终于一束月光透过玻璃窗落到墙上的画上,像是明亮的光带缓缓地移动,老人的眸子情不自禁地跟随着它。月亮落到装在一个简朴的黑色镜框里的一张小型画像上。“伊丽莎白!”老人轻轻地说道;就在他说这句话时,时间起了变化——他回到了他的青年时代。
孩子们
很快就有一个小姑娘的俏丽身影走到他的跟前。她叫伊丽莎白,有五岁了;他比她大一倍。她的脖子上围着一条红色的丝巾,这跟她的一双褐色眸子十分般配。“赖因哈特!”她喊道,“我们放假了,放假了!整天都不用上学了,明天也不去了。”
赖因哈特把夹在胳膊下的演算板麻利地放在房门后面,随后两个孩子就穿过房子跑进庭园,经过庭园大门到了草地。这个意想不到的假期令他们喜出望外。赖因哈特在伊丽莎白的帮助下在这儿用草皮搭了一个房子;他们要在夏日傍晚住在里面;但是还缺少个凳子。于是他立即就干了起来,钉子、锤子和所需的木片都已准备妥当。这期间伊丽莎白便沿着堤边去采集野锦葵的圆形种子。把它们装在她的围裙里,她要用它们结成项链和项圈。当赖因哈特终于用一些弯曲的钉子把板凳做好了并重新来到太阳底下时,伊丽莎白已经走到离草地另一头很远的地方了。 “伊丽莎白!”他喊了起来,“伊丽莎白!”她走了回来,她的鬈发在飘动。“来,”他说,“我们的房子已经盖好了。你太热了,进来,我们坐在我们的新板凳上。我给你讲点什么。”
他们两人走了进去,坐在新板凳上。伊丽莎白从她的围裙里拿出带回来的小圈,把它们用长线串在一起,赖因哈特开始讲了起来:“从前有三个纺织女人……”
“啊,”伊丽莎白说,“这我都能背出来了,你不能老是讲同一个故事呀。”
赖因哈特只好放下三个纺织女人的故事,代替它的他讲起了一个可怜的男人被抛进狮洞的故事。
“那是在夜里,”他说,“你知道吗?黑得不辨五指,狮子都睡着了。但它们睡着时都打哈欠,伸出红红的舌头;这个男人怕得要死,他认为天要亮了。这时突然在他四周升起一道明晃晃的亮光,他仔细一看,竟是一个天使站在他的面前。天使用手召唤他,随后就径直地进岩石里去了。”
伊丽莎白注意在听。
“一个天使?”她问道,“那她有翅膀吗?”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3: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