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边缘崛起:时代潮流与个人际遇 一 贫寒出身 二 留学东瀛 三 法政教育 四 侧身矿务 第二章 走向共和:帝国转型与地方脉动 一 立宪改革 二 政团兴起 三 云南起义 四 贵州光复 第三章 革命之后:派系纷争与地方秩序 一 联合政府 二 援滇人黔 三 唐、杨之争 第四章 黔人治黔:军、政分立与地方治理 一 戴戡长黔 二 地方治理 三 政坛诡谲 第五章 护国风云:边陲力量与国体再造 一 国体危机 二 天津密会 三 云南首义 四 贵州响应 五 共和重光 第六章 兵败他乡:区域纷争与重建之难 一 戴戡主川 二 川、滇拒戴 三 刘、罗冲突 四 刘、戴对决 五 英雄末路 结语 附录一 戴戡年表 附录二 戴戡文稿选录 1.戴戡二十八岁肖像(1907年) 2.民国成立奏凯词(1912年) 3.戴戡在贵州各界欢迎会上的演说词(1916年) 4.护国第一军右翼总司令戴戡劝告北军将士书(1916年) 5.讨袁胜利奏凯词(1916年) 征引书目
精彩页 第二章 走向共和:帝国转型与地方脉动 戴戡在外游学、成长的同时,中国正在酝酿一场划时代的变革。清末自上而下的立宪改革,以及自下而上的民主革命两股潮流相互激荡,从北京、上海、广州等政治和文化中心向全国扩散,推动着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传统帝制向民主共和逐步转型。僻处西南的云、贵两省,也受到这两大潮流的影响,出现了改革和革命的脉动。在这种形势下,戴戡的人生道路面临着新的不确定性。 一 立宪改革 从甲午战败到八国联军侵华、再到日俄战争,清政府一次又一次受到强烈的震撼,不得不开始筹备政治体制改革。日本近代化过程中,曾于明治十五年(1882)派遣伊藤博文等五人前往欧洲考察宪政。有鉴于此,清政府也在1905年派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次年,五大臣上书建议进行“立宪之预备”,并说明实行立宪有三大好处:一是皇位永固,二是外患渐轻,三是内乱可弭。清政府斟酌后予以采纳,1906年9月1日颁发《宣示预备立宪谕》,决定先从改革官制人手,仿行立宪。 1907年,奕勖、孙家鼐上书清廷,提出关于机构调整及司法、行政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计划按省区渐次推行,预计15年内完成地方官制改革,形成政令畅通的新型官僚体制。遵照清政府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贵州的新型官制在光绪、宣统年间逐步确定下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设立地方审判和检察机构,推进司法独立。1907年,将原先统管一省刑名事务的提刑按察使司改为提法使司,专管一省司法行政,监督各级审判。1909年,设置贵州高等审判厅、高等检察厅,贵阳设地方和初级审判厅、检察厅,实行四级三审制。 二是推进新式教育。1906年,撤销提督学政,改设提学使司。学政原为中央钦派各省主持学务和学校考试的差遣官,不受督抚节制,三年任期结束后回京任职。提学使则不再回京任职,归督抚节制,掌理全省教育行政,“稽核学校规程,征考艺文师范”。其下分设总务、专门、普通、实业、图书、会计六科,又设视学六名,负责巡视全省各学校。 三是建立警政体系。1907年年初,署理贵州巡抚岑春萁奏设警察学堂。此后贵州成立巡警总局,各府、直隶州/厅设立巡警局,各散厅/州、县设立巡警分局。1908年,贵州设置巡警道,专司全省警政,并将巡警总局系统改组为警务执行机构,各州县分局于1910年改为警察局。 四是提倡发展实业。1908年5月,贵州裁撤粮储道,改设劝业道,内设总汇、农、工、商、邮传五科,各厅、州、县分设劝业员一名,接受省劝业道及地方主官指挥监督,办理当地实业和交通等事宜。 随着官制改革渐次推进,立宪问题也日益引起关注。到了1908年,立宪潮流已经发展为“国会之声日日响彻于耳膜”的程度。在改革派和革命派正反双方的推动下,清廷下令各省筹组咨议局,作为地方最高咨询机构,以推动“人民与闻政事”,“实行地方自治”。各省议员定额比照人口税收、参照学额而定,贵州定额39名。1908年10月20日,贵州咨议局筹办处正式成立,巡抚率领所属各官悉数出席开办仪式,著名士绅列席者15人。此后,筹办处开始在全省范围内调查、登记合格的选举人,并且编辑白话报纸分送各地,以便宣传宪法大义。经过一年的筹备,至1909年9月,完成了39名议员的选举工作。 1909年10月3日,贵州咨议局举行选举大会,出席者有贵州巡抚、布政使、提学使、劝业道、贵阳知府、贵筑知县、咨议局筹办处各士绅暨35名议员(另4人未到),准备选举议长、两名副议长和8名常驻议员。正、副议长至少要获得18票才可当选。议长选举很顺利,只经历了一轮投票,乐嘉藻即以24票当选。副议长选举可谓一波三折。第一轮投票结果,谭西庚得9票,牟琳得7票,均不足额;于是将两人交付第二轮投票,结果谭西庚以18票当选;牟琳17票、朱焯9票,仍不足额,于是交付第三轮投票,结果牟琳以21票当选。至此,会议已经开了五个小时。休息三十分钟后,再经过两轮投票,张光炜、刘荣勋、龙昭灵、朱焯、潘得明、杨钧、杨谦光、张绍銮当选为常驻议员。 1909年10月14日,贵州咨议局正式开会议事。一切应行提议事件,由议长、议员等逐一拟定。首先进行讨论的是巡抚庞鸿书交付的一些议题,比如普及教育、便利交通、保护森林、改良丝业、提倡矿务、收回利权、禁绝烟种、遏制盗贼,等等。会上还议定局内各员月俸如下:议长40两,副议长32两,常驻议员、书记长均为24两,书记员12两,合计每月需银1200两。 上述体制改革措施和预备立宪进程,是在清廷整体规划之下,自上而下发起实施的,其本意在于挽救清王朝面临的统治危机。不过随着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很快土崩瓦解,这些举措没有起到原本预期的效果。从客观上看,它们属于20世纪中国国家治理体系转型过程的重要一步,为帝制解体之后的制度重构打下了初步基础。 对于贵州社会而言,清末新政和政治体制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政治动员作用,助长了地方政治力量的发育。一批具有 导语 戴戡(1880—1917),贵州贵定人,原名登荣,字锡九,后改名为戡,字循若。戴戡短暂的一生,经历了民初以来贵州、西南、全国以及东亚舞台上的一系列动荡和变化。 他如何从地处边陲的贵州崛起并成为一位全国性的精英人物?民初主政贵州期间有何建树?特别是他在护国运动前后的经历,至今未能得到充分呈现。他何以能够成为护国运动的主将之一?在这场运动中具体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护国战争结束后,他作为贵州人率领部分黔军入主四川,最后在与川系的竞争和冲突中不幸丧生。以往一般认为这是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开端,那么事情是否如此简单?其中是否还有着更加复杂的深层次内容?这些问题的解答,李恭忠、苟晨曦著的《戴戡与护国运动》都会给你一个完满的解答。 全书文笔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序言 戴戡(1880—1917),贵州贵定人,原名登荣, 字锡九,后改名为戡,字循若。戴戡短暂的一生,经 历了民初以来贵州、西南、全国以及东亚舞台上的一 系列动荡和变化。他出生、成长于偏僻落后的贵州农 村地区,直至二十四五岁时获得机会东渡日本留学, 才逐渐跻身于新式知识分子之列。回国后最初几年, 他仍然显得默默无闻。民国成立以后,他迅速走向政 治前台,担任过贵州最高行政长官。随后袁世凯加紧 复辟帝制,戴戡则追随梁启超、蔡锷,参与策划并在 云贵两省发动护国战争,与蔡锷并列为西南战场上的 两位主将,由此在民国政治史和个人生命历程中写下 了亮丽的一笔。护国战争结束后,戴戡被任命为四川 省长,不久又兼代四川督军,成为西南乃至全国政坛 的重要人物。然而成为四川最高军、政首脑不到三个 月,戴戡就在与川系的冲突中兵败身亡。身故之后, 北京政府表彰他“见义勇为,持正不阿”“拥护共和 ,厥功尤伟”,追赠为陆军上将,生平事迹交付国史 馆立传。 护国运动是民初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被孙中 山视为继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之后的第三次革命。对 于这场爱国运动,学术界已有不少研究。孙中山和中 华革命党人、黄兴和欧事研究会成员、梁启超及蔡锷 和进步党人、唐继尧和西南军阀等力量在其中扮演的 角色、发挥的作用,均得到了较为详细的呈现。关于 戴戡在护国运动中的事迹,以往的各种论著也多有提 及,不过相关叙述或者失于简略,或者显得零碎,不 少论断还不无偏见。近年来,有的学者注意到这个问 题,尝试着摆脱当时敌对阵营人士的党派偏见以及后 来极“左”思想的影响,对戴戡进行更加客观公允的 评价,认为戴戡在历史关键时刻立场正确而坚定,大 节铮铮,在反对帝制、再造共和的护国战争中表现英 勇、卓有功绩;以往那种将贵州辛亥革命之失败归咎 于戴戡“引滇祸黔”的观点缺乏说服力,把戴戡的一 言一行都视为阴谋,甚至编造事实将他肆意丑化,这 种做法并不符合实事求是的精神。 总的来看,戴戡大体属于今人眼中那种“非主流 ”的清末民初历史人物。他的生平经历,目前仍然不 太为人了解和理解。他如何从地处边陲的贵州崛起并 成为一位全国性的精英人物?民初主政贵州期间有何 建树?特别是他在护国运动前后的经历,至今未能得 到充分呈现。他何以能够成为护国运动的主将之一? 在这场运动中具体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护国战争结 束后,他作为贵州人率领部分黔军入主四川,最后在 与川系的竞争和冲突中不幸丧生。以往一般认为这是 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开端,那么事情是否如此简单? 其中是否还有着更加复杂的深层次内容?这些问题的 解答,都有待于对其生平和时代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 。 研究戴戡这类今人眼中的“非主流”清末民初历 史人物,有两方面的困难需要认真对待。一方面是史 料。20世纪的最初二十余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翻天 覆地的大变革时代。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历史 人物,他们一度走在时代的潮头,乃至扮演了时代的 主角。可是不出二十年,其中不少人便退出了时代舞 台,只留下依稀的历史背影,在后来的主流历史叙事 中被边缘化。戴戡即属于这种情况。他出身于贫寒之 家,关于他的早年生活和成长经过,目前所能获得的 一手史料极为匮乏,可供参考的主要是家族后人及亲 友故旧留下的口述资料,由于时隔多年加上辗转相传 ,其中一些信息难免有失确切。辛亥革命以后,戴戡 迅速崛起,在西南地区和全国政坛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关经历和行事在官书档案、函电书札中多有踪迹可 寻,不过总体上仍然显得零碎。更加具体的情况,可 供参考的主要是当时的报纸杂志,以及当事人后来的 回忆性撰述。不过,报纸杂志的报道并非绝对准确, 不乏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的成分。回忆性的撰述往往 产生于几十年之后,经过文字加工刊载于各级文史资 料,并且有的系由对立派别人士所撰,回忆失真和意 见偏颇的因素在所难免。总体而言,相关史料呈现了 大致相反的两个特点:准确度较高的一手史料,能够 提供的信息往往较为简单、零碎;能够提供较为详细 信息的,又往往是辗转相传的二手、三手史料。因此 ,在研究戴戡这样的历史人物时,既需要花大力气尽 可能去搜集直接的一手史料,更需要对相关史料特别 是二手、三手史料提供的信息多方比对,细心揣摩, 审慎运用。 另一方面是史识。清末民初这段历史颇为复杂, 传统与近代、改良与革命、中央与地方、统一与分裂 、文士与武人,种种矛盾群集。长期以来,人们习惯 于简单僵化的二元对立思维,以革命派为中心展开历 史叙述,对相关事件、人物的评价非黑即白,不是进 步就是反动,不是革命就是反革命。在这种历史认知 框架下,不断探索渐进式变革路径的梁启超,长期以 来曾经被视为略带负面色彩的人物,未能得到应有的 重视;跟他关系密切的同时代许多精英人物,包括戴 戡在内,也遭到有意无意地贬抑甚至丑化。其实,僵 化的思维并不能缚住已经故去的历史人物,而只会困 住生活在当下的今人自己。站在21世纪的今天,着眼 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回顾过 去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无疑有必要进一步摆脱简单 的二元对立思维,摆脱政治路线分歧的因素,立足史 料,尊重史实,尽可能做出客观公允的论述。这既是 对历史人物应有的态度,同时也是对今人自己负责。
内容推荐 李恭忠、苟晨曦著的《戴戡与护国运动》完整勾勒了戴戡这位边陲精英的崛起和陨落过程,结合清末民初以来贵州、西南和全国舞台上的一系列变化,对其生平和时代展开深入细致的探讨。本书还分析了辛亥革命前后的地方精英、地方政治和国家重建之间的细微关系,揭示了这场大变革的一些独特面相,从而达到了“知人论世”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