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奇域笔记(3残缺的画卷)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邹凡凡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邹凡凡著的《奇域笔记(3残缺的画卷)》讲述了来自南京的少年牟宁委托夏小蝉破解一幅古画的秘密,这幅名为《秦淮秋考图》的吉画的主人是牟宁的爷爷牟奇,每当他面对这幅画的时候,都会心情低落,甚至产生幻觉。据夏小蝉鉴定,这是明代中期的真迹,而且是一幅戛然而止的残卷。牟奇的爷爷为什么会出现幻觉?残卷的另一半到底在哪里?拨开浓重的历史迷雾,当所有的谜团完美地交汇在一起,与之相伴的,是一段催人泪下的兄弟情谊……

作者简介

 邹凡凡,旅法作家,江苏南京人,法国巴黎索邦大学博士,欧美文化研究达人,旅居法国多年,精通英语、法语著有青春悬疑小说系列“秘密三部曲”,被哈佛、剑桥、清华、麻省理工、巴黎综合理工等高校学子诚挚推荐。人文科普系列“写给孩子的名人传”获冰心奖、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奖。令著有文博主题少年冒险小说“奇域笔记”系列、青春小说《435女生宿舍》、留学笔记《二十岁的巴黎》、译作《左撇子改变世界》《小王子》《切·格瓦拉——卡斯特罗的回忆》。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秦淮秋考图 

第二章  紫金山惊魂 

第三章  别时容易图 

第四章  消逝的宫殿 

第五章  山行小憩图 

第六章  老汪 

第七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第八章  水阁醉吟图 

第九章  纸砚居 

第十章  肖像与地图 

第十一章  记忆重启 

第十二章  虚拟现实 

尾声
奇域文博小课堂 

后记:将未来赋予历史——我们的奇域

导语

邹凡凡著的《奇域笔记(3残缺的画卷)》讲述了“奇域”掌柜夏小蝉收到留言,来自南京的牟宁希望她能够破解一幅古画的秘密。古画主人是牟宁的爷爷牟奇,自有记忆起这幅画就在他身边,装在一个刻有一圈鱼图案的木盒子里,奇怪之处在于,每当牟奇面对这幅画,都会心情低落,甚至产生幻觉——他总是看到一间满是木板的房屋,仿佛一个迷宫,有人在喊他的小名“阿奇”……

后记

将未来赋予历史——我们的奇域
   我父亲是一位古董爱好者,曾经亲自去大报恩
寺施工现场挖掘,挖回来一堆残破的砖瓦,瓦上有
见尾不见首的五趾龙。小时候我经常翻检他的收藏
,幼小的心灵会不由自主变得沉静、肃穆。后来我
到了巴黎,巴黎的大街小巷有数不完的古旧市集,
看到那些精美古朴的杯子、盘子、首饰、玩具、书
籍……眼睛完全不够用,我总是像打翻了油瓶的老
鼠一般兴奋。
   在巴黎,我念的是商校。有一门课,老师布置
作业,让大家设计一个创业项目。我交上去的报告
是开办一个网上古董旧货店:www.ziland.com,店
名Ziland,中文翻作古色古香的“奇兰斋”。其实
我的梦想,我最爱干的事儿,就是开家小店,买卖
美好的器物,然后每天结账之后坐着数钱。
   现在大家看到了,我的小店开起来了,在我的
笔下,仍然叫Ziland,只不过中文名变成了“奇域
”——域,既指代时间,也指代空间,我可以让小
主人公经手现实生活中根本摸不到的宝贝。一切都
像冥冥中的注定,唯一没实现的好像只是坐着数钱
那部分了。
   创作“奇域笔记”系列,我首先是想写一个让
读者喜爱、能一口气从头读到尾的故事。在我所有
自封的头衔当中,我最喜欢的,除了“古董贩子”
,就是“说故事的人”了。我的故事,节奏感、画
面感比较强,这大约与我儿时的阅读习惯有关系。
可以说我是最早一代吃漫画书长大的孩子,那时有
各式连环画,有《丁丁历险记》,有海量日漫,这
些漫画长久印刻在我和我的同龄人心里。我希望,
许多年后,夕阳下,晚钟里,对于那些已经白发苍
苍的小读者们而言,会有“奇域笔记”的零星画面
在他们脑海中倏忽闪过,年少的热血与激情再次燃
起。
   然而故事不是一切。我不仅想写冒险,更想写
有情怀、有内涵的冒险,写有文化的冒险。
   回望学生时代,我最差的科目之一就是历史,
只比政治略强一点。那些冰冷数字构成的年份,那
些非黑即白的成王败寇,那些关于农民起义的意义
长篇累牍的论述……常常令我欲哭无泪。我一直在
想,历史,是否可以更鲜活、更生动、更美?大江
东去,名将枯骨,最终沉淀下来的有形之物便是感
动过我幼小心灵的、凝聚了时光的古物,它们的意
义何止仅限于“器”?一幅古画难道仅仅是墨与纸
的碰撞?一只瓷瓶难道仅仅是黏土加热到了1400度

   从南京外国语学校,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再到
欧洲居住的十余年,我一直在急急忙忙地学英语、
学法语,我去罗浮宫、大英博物馆,去乌菲兹美术
馆、大都会博物馆,渐渐触碰到西方艺术史中的精
髓,如迷雾散开,开始看到物件背后的历史与文明
的脉络。但直到最近两三年,我才突然意识到:我
自身的、中国的文化呢?那时的我,对达·芬奇如
数家珍,却不知道宋朝的范宽。
   所以“奇域笔记”系列的创作是我在文化上的
一次回归。
   这时候我才发现,在达·芬奇的画面前,我会
觉得:畦,好牛啊!但是在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面前,除了牛之外,还会有一些更深刻更亲切的东
西,我知道那是流淌在自己血脉中的东西。写“奇
域笔记”之《奏乐的陶俑》时,我去巴黎专门陈列
东方文物的集美博物馆,在唐朝那些形形色色的乐
舞俑、女子马球俑、胡人俑面前,仿佛真的听到大
唐猎猎的风声,完全不夸张也不是矫情,那种开阔
与浩大,如同李杜的诗篇,让我热泪盈眶。
   我特别赞同的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中国传统
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对审美的贡献,我们的祖先
创造了一种极为了不起的美学传统,这种美学体现
在中国的书法、绘画之中,在宫室、桥梁和器皿之
中,也在围棋之道中,但更多是在中国的诗词歌赋
。”
   这就是我想写的,我想写出围棋之道、诗词歌
赋、书法绘画、宫室桥梁器皿的美。我在法国亲眼
看到过这样的美学教育,从幼儿园时期去罗浮宫寻
找一幅画、做一个游戏开始,从用废品搭建米罗的
雕塑开始,从制作康定斯基风格的贺卡开始,从学
习数学课本上凡·高的画开始……无所不在。
   那么我呢?我想从“奇域笔记”系列开始。
   前几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帖子,发帖人贴
出古希腊雕塑拉奥孔,以及中国的长信宫灯和击鼓
说唱俑,满怀轻蔑地说,同样是公元前1世纪的作品
,中国和古希腊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看完之后,
我很无语,我觉得不仅是我,恐怕19世纪的塞尚、
20世纪的毕加索都不会同意这样的说法。我希望通
过自己的作品,让小读者们了解自身文化,同时对
异域文化产生好奇,既不盲目自大,更没有理由妄
自菲薄,从而成为真正具备世界眼光的中国人。
   正如我在“写给孩子的名人传”创作谈中所写
的那样:“如果不了解这个世界的古往今来,如何
能够爱它?了解得越多、越深入,便越有机会成为
一个正直、宽容、善良的人,而少掉许多的无知、
焦虑与狭隘,如同站在山巅眺望远方,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无限坦荡。”
   我深信,在这份中国之美面前,你是会爱上它
的,所谓的爱国从来都不应该是口号似的空话。

精彩页

卷轴渐渐打开,宛若时光倒流。
   画的最右侧先是一片田舍,有三两农人和耕牛,可很快就出现了繁华的街区,街区临水,河面宽阔,可以看见大船一艘,小船若干,小船上有人在撒网捕鱼。
   根据大船的规模与制式,小蝉估计这已是明代。明代的造船技术那可是了不得——郑和下西洋时的船队,两百多艘船,近三万名船员,出发时浩浩荡荡,像科幻大片中的星际战舰,应该配上《星球大战》主题曲。领头的旗舰宝船长150米,分为上下四层,九根桅杆挂着12张帆,可以容纳上千人。数十年后,哪怕欧洲最好最快的船,比如哥伦布与小伙伴们乘坐的那些,与明朝大船比起来,也就像玩具一样。小蝉记得,考古学家们就是在南京附近挖出过郑和宝船的四爪大铁锚。
   眼前画上的船,虽不及宝船,却也是很威风的一艘商船。它停在岸边,应当已经下了锚,十来个壮汉正忙忙碌碌地把货物从船上卸下来,他们全都穿着青布衫、青布裤,裹着头巾,脚穿草鞋。
   嗯,的确是明朝的打扮。小蝉想。
   卸下来的货物送到哪里去呢?别急,画上表现得很清楚:岸边有个大集市,满满的都是商铺和忙碌的小人儿,有的扛鱼篓,有的提着秤在称鱼,再一细看其实称什么的都有,米面、蔬果一应俱全。稍远处,有两个小人儿背着大箩筐,筐里堆着木炭,身旁并排三辆驴车,拉车的驴在闭眼休息,车里整整齐齐摆放着竹木薪炭。
   那边一溜儿五家店铺,头一家店的招牌磨损得厉害,看不太清,第二家分明是“川广杂货”——哇,是从遥远的外省运来的货物!第三家店摆满瓶瓶罐罐,其中一个大罐子上写着“酱”字。第四家店里,两个头戴瓜皮小帽的伙计正在聊天,背后码放着各色布匹,原来这是“涌和布庄”。第五家店就更考究了,门口挂着七只大红灯笼,每只灯笼上一个金字,凑起来是“万源号通商银铺”——这是银行吗?难怪柜台后面的掌柜肚子鼓鼓的,身穿宽大长衫,袖口还有刺绣呢。
   牟奇在对面解说道:“这一段,画的一定是城门外边的长干里,这么热闹,又靠着外秦淮河,不可能有错。长干里从春秋战国起就特别繁华,那里河面宽,能走大船,可以装卸货物,到秦汉时已经是大商业中心,看这集市上人来人往的忙活劲儿!”
   小蝉点点头,说:“的确如此,长千里大名鼎鼎。‘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诗仙李白这首《长干行》描述的正是两个住在长干里的好朋友,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在商业中心耳濡目染,男孩长大后也成了商人,经常出远门做生意,女孩就留在家乡耐心等候他。”    冯川心想:很有趣,就像我和小蝉都住在二一添五胡同一样。
   继续看画,突然间小蝉用手一指,说:“哎哟,这个可厉害了!”
   (二)
   只见小蝉手指之处,热闹的集市渐渐过渡为远山,山中树木绿得有些憔悴,可见已是初秋。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苍苍树木间有座宏大的寺院,层层叠叠,殿宇俨然,既有工作人员也就是僧人,也有前来拜佛祈愿的香客。最引人注目的是寺院正中一座高达九层的大宝塔,通体散发微光,每层飞檐都拴着铃铛,那叮叮当当的声音简直要从画面中流溢出来。
   小蝉一拍手,说:“居然看到了大报恩寺瓷塔本尊!这塔是明成祖朱棣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所造的,更加说明画里至少已经是明代的场景。”
   牟宁说:“我们学校今年春游去的就是大报恩寺。老师说,原版瓷塔早就毁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战火之中,我们看到的塔是前两年刚造的仿版,历史感为零。”
   牟奇说:“可不是?当初朱棣造塔,举国之功,建成了那时全世界最高的建筑。(P8-10)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6: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