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改造传统民政(社会服务方式的制度竞争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杨宝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杨宝著的《改造传统民政:社会服务方式的制度竞争研究》旨在探索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服务方式的制度选择及其理论逻辑。传统的“民政工作”与西方的“社会工作”作为社会服务方式的理想类型,在基层实践中呈现制度竞争关系。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框架,本书研究发现社会服务方式的制度竞争受到“制度效率”“社会观念”及“权力结构”等因素的影响。社会服务方式的制度竞争实则是传统民政为了适应新环境、回应新挑战而主动地学习、融合及创新西方社会工作的实践改造过程,在时空逻辑上客观地形成了“合作性嵌入”“竞争性替代”及“内生性发展”等高度理性的递进演化路径,这也是各个地方无意识的政策试验结果。本书研究表明社会服务方式的制度竞争也即“改造传统民政”。
作者简介
杨宝,男,1986年10月出生,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社关系、国家治理及社会工作本土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部级重大课题等项目十余项。在《公共管理学报》《中国行政管理》等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2013年获民政部“中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理论研究部级二等奖,2018年获重庆市发展研究奖三等奖。
目录
第一章 导论:社会服务方式的选择
第一节 现象及问题
第二节 核心概念
一 社会服务
二 社会服务方式
三 民政工作
四 社会工作
第三节 文献述评
一 现代化的阶段论
二 嵌入性发展理论
三 后现代的碎片化发展
四 文献评述
第四节 分析框架
一 制度竞争的视角
二 解释逻辑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 研究策略
二 研究方法
三 资料获取
第六节 篇章结构
第二章 社会服务方式的理想类型
第一节 方法论
第二节 特征群指标
一 指标框架
二 特征群的形成机制
第三节 民政工作:国家建设的触角
一 发展历程
二 方法技术:群众路线
三 组织体系
四 价值理念
五 制度环境
第四节 社会工作:社会团结的力量
一 发展历程
二 方法技术
三 组织体系
四 价值观念
五 制度环境
第五节 特征群的比较
第六节 专业化:迷思与祛魅
第三章 环境分析:传统民政与专业社工的竞争背景
第一节 竞争条件:市场化和全球化
一 市场化:流动社会与社区服务
二 全球化:开放社会与示范效应
三 结果: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同台竞技
第二节 竞争主体:国家和社会
一 国家与社会的分离
二 行政组织:民政工作
三 社会组织:社会工作
第三节 竞争动力:需求和供给
一 社会需求
二 供给状况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合作性嵌入:社会工作的嫁接与依附
第一节 合作的动力:民政工作的责能困境
一 责能困境
二 回应路径
三 合作的领域
第二节 合作的方式:社会工作的多元嵌入
一 嵌入的阶梯
二 嵌入的路径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信任来源及变迁路径
一 信任:社会工作的行动基础
二 信任来源:文化理论与制度理论
三 信任获得的实践路径
第四节 嵌入结构、资源动员与服务绩效
一 资源动员与服务绩效
二 政社关系:“强连带”动员“体制内资源
三 替代效应:“结构性嵌入”动员“体制外资源
第四节 合作性嵌入的功能
一 结果:优势互补
二 形态:多元化类型
三 功能:福利吸纳
四 张力:福利“稻草人”现象
第五章 竞争性替代:传统民政的觉醒与抵抗
第一节 竞争的起点:传统民政的觉醒
一 示范压力
二 庇护责任
三 觉醒:“一社两治”与民政的反思
第二节 竞争的逻辑:专业技术VS资源动员
一 政社关系研究
二 社会服务的关键要素
三 民政的抵抗逻辑:学习机制与资源距离
第三 节逆向替代的行动过程
一 专业技术的获得:仪式与实践
二 资源动员能力:资源距离的比较
三 逆向替代的实践
第四节 对逆向替代的评价
一 无意识的结果
二 福利内卷化的危险
第六章 内生性发展:两种制度的媾和与创新
第一节 内生性发展的基础
一 共容利益的形成
二 传统民政的主导地位
第二节 权力、资源动员与发展策略
一 权力与资源动员策略
二 资源动员框架
三 发展策略:民政与社工的媾和
第三节 内生:亦官亦民的主体身份
一 传统民政的期望:强政府、大社会
二 内生的结构类型
三 内生性发展的直接因素
第四节 隐身的权力:内生性发展的资源动员逻辑
一 志愿资源:以“四点半课堂”为例
二 企业资源:以社区照顾服务项目为例
三 比较:资源动员的差异
四 资源动员差异的来源:隐身的权力
第五节 内生性发展:效率、合法性及权力
一 效率的来源:合法性及权力
二 重新认识社会工作
第七章 社会服务方式的制度竞争:效率、观念与权力
第一节 制度及环境
一 制度及其特性
二 制度发展的脉络
三 制度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 制度竞争:影响因子及作用规则
一 因子一:效率及其作用规则
二 因子二:观念及其作用规则
三 因子三:权力及其作用规则
四 多个因子的交叉影响及规则
第三节 制度竞争结果:类型谱系图
一 制度竞争的实践形态
二 递进式的类型谱系图
第八章 结语:改造传统民政
第一节 传统民政的特征和改造路径
一 传统民政的特征
二 传统民政的改造路径
第二节 本书的贡献
一 方法论的创新
二 主要的理论贡献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杨宝著的《改造传统民政:社会服务方式的制度竞争研究》旨在探索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服务方式的制度选择及其理论逻辑。传统的“民政工作”与西式的“社会工作”作为社会服务方式的理想类型,在基层实践中呈现制度竞争关系。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框架,研究发现:(1)制度竞争受到“制度效率”、“社会观念”及“权力结构”等因素的逐级影响。表面上,制度竞争遵循“效率原则”,即效率高的制度获胜。中间层面,制度竞争受“社会观念”影响,即行为主体更易接受并践行符合主流观念的制度,进而增强制度绩效。更深层面,制度竞争受“权力结构”约束,即具有强势力量的主导者依照自身利益筛选制度,并通过控制观念、资源、组织网络等关键要素以“隐身化”方式影响制度绩效。(2)制度竞争实则是传统民政为了适应新环境、回应新挑战而主动地学习、融合、创新的实践改造,在时空逻辑上客观形成“合作性嵌入”、“竞争性替代”及“内生性发展”等高度理性的递进演化路径,这是各个地方无意识政策试验的结果。本项研究表明社会服务方式的制度竞争也即“改造传统民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4: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