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历史报(宋元)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李树芬//谭海芳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李树芬、谭海芳主编的《中国历史报》是一套面向中小学生的历史趣味读物,通过“报纸”这一现代媒介以轻松、活泼的形式穿越到神秘、遥远的上下五千年,带领当代的孩子亲眼见证中华的历史发展、朝代变迁,多维度、多方面地了解历史与文化,并从中汲取成长的智慧与力量!本册为《宋元卷》,全书以宋为主体,最后用一期用增刊的形式介绍元朝。宋朝包括大宋开国、太平兴国、开创盛世、变法图强、靖康之难、苟且偷安、南宋中兴、无路可退八期,立体再现了北宋、南宋兴衰的全过程。全书以政治事件为纲,穿插经济、文化、军事内容,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适度虚构,通过新闻报道、名人访谈、悬赏告示、广而告之、时政辞典、时事剧场等丰富多样的形式,生动活泼地还原了历史现场,缩短了读者与历史的距离,行文俏皮,文笔流畅。
目录
1 大宋开国(960年—976年)
这个孩子不一般
“调皮鬼”二三事
赵匡胤的流浪日记
赵匡胤一战成名
“义社十兄弟”结拜誓词
神秘的小木牌
陈桥兵变——赵匡胤当了皇帝
宋朝建立
柴宗训的检讨书
陈桥兵变是最成功、最文明的政变
赵匡胤当上皇帝后
不想成为“榜样”的皇帝
雪夜密谈定国策
借画像使离间计
谁最先发明长江浮桥
一个黄包袱,打动国主心
砸珠宝夜壶,杜绝奢侈之风
当朝宰相赵普
杜太后的遗嘱——“金匮之盟”
皇帝重视农业建立“样板田”
皇帝亲自面试考生
给乌纱帽装上“翅膀”
知识测试
2 太平兴国(976年—997年)
皇宫里永远解不开的谜
如何止住流言
平定北汉,完成统一大业
皇上坐驴车
“杨无敌”美名扬
谁害死了我们的英雄
杀人犯的刀鞘在皇帝手里
皇帝家里的那点事儿
宰相肚里能撑船
直言敢谏的寇准
张咏巧断家产
半部《论语》治天下
好名字带来好运气
第一个要为天下人“均贫富”的茶农
“糊名考校法”开始实行
战地布阵图——让将军变成木偶
宋朝优待罪犯家属
关于文化的那些事儿
知识测试
3 开创盛世(997年—1063年)
赵恒即位险象环生
“杨六郎”是我的偶像
政府提高道路拓宽工程补偿标准
御驾亲征骑虎难下
萧挞凛之死
澶渊之盟,不平等但值得肯定
宋辽恢复边境贸易,小贩赚大钱
我选择了和平
皇帝也需要面子工程
皇帝也行贿
狸猫换太子
皇帝赵祯的三件小事
李元昊叛宋称帝,国号“夏”
好男儿,去当兵
有些盒子不能碰
辽兴宗遇到了谈判高手
西夏与大宋讲和
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智取昆仑关
你知道这些人物吗
军事天才狄青的悲剧
包拯宰牛
今天我进城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知识测试
4 变法图强(1063年—1100年)
皇帝又换了
宋神宗是个有志青年
王安石变法开始了
变法是把双刃剑
“理财是否等于敛财”辩论赛
王韶拓边两千里
大宋“五大名将”评选结果揭晓
王安石辞职
王安石逝世
我的心里话
少年司马光的故事
司马光的人生两件大事
皇帝只有九岁
科学奇才沈括
赤壁怀古
一条鱼引发的误会
弟子程门立雪成佳话
兵书经典《武经七书》出版发行
知识测试
5 靖康之难(1100年—1127年)
“轻佻”的赵佶
谁有资格当皇帝
皇帝成了天下教主
党派之争何时休
元祜钱
我是变色龙
哭着刻石碑
“花石纲”带来了什么
方腊起义了
辛兴宗是个冒牌货
金国建立
致命的“海上之盟”
唯一长胡须的宦官童贯
张觉事件
为逃命皇帝让位
我不想当皇帝
抵抗还是逃跑
保卫东京的三天三夜
我的“双保险”办法
皇帝被迫抗金
东京陷落,大宋皇帝变俘虏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自掘坟墓
这些热血人物
北宋六贼和四大书法家
关于文化的那些事儿
知识测试
6 苟且偷安(1127年—1162年)
康王赵构即位,南宋开始
金兵继续南侵,百姓遭受劫难
让金军闻风丧胆的“宗爷爷”
还好我跑得快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黄天荡决战,韩世忠阻击金兵
绍兴成为临时首都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一觉醒来,我竟然成了大齐的百姓
我当“大圣天王”的那些日子
宋徽宗病逝
郾城对决,岳飞大败金兀术
从“直捣黄龙”到“十二道金牌”
岳飞被杀真相
油条的来历
采石大战,谁说书生打不了仗
活捉叛贼张安国
抢到一个好老师
知识测试
7 南宋中兴(1162年—1234年)
赵构退位,又换皇帝了
赵昚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为什么我们总是签屈辱和议
皇帝父子大
刁蛮皇后李凤娘
大臣们的一次秘密行动
韩侂胄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宁可不做官,也不给你写文章
“刺韩”大行动
伪造诏书换皇帝
“威武神将”毕再遇
“黑大虫”的故事
爱国诗人陆游
南宋大理学家——朱熹
科技新成就博览会
不放过一个罪犯
《数书九章》领先世界
兵荒马乱的日子找点小快乐
知识测试
8 无路可退(1234年—1279年)
联合南宋对抗金国
金国灭亡了
盟友变脸成敌人,蒙古侵宋
名将孟珙奇招退敌
鄂州大捷
坚守钓鱼城
天下出来一个元朝
超级骗子贾似道
襄阳陷落,南宋告急
南宋宣布无条件投降
生死大逃亡
崖山海战
南宋最后的绝唱
投降后,他们的命运
在元朝被俘的那些日子
知识测试
9 短命元朝(1271年—1368年)
“东方战神”铁木真
草原上的雄鹰——忽必烈
一个汉人的求职经历
我的第二故乡——中国
我只希望人人有衣穿
《窦娥冤》开始抢票了
知识测试
序言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作为传递信息的报纸品种也越
来越多,林林总总、琳琅满目,但现代人看到和听到的信
息很多,反倒不觉得新鲜了。不过,古代发生的好玩儿的
,有意思的事儿,现代人没有亲历过,如果从当事人的嘴
里说出来,会不会觉得很有趣呢?
其实,古时候和现在一样,也有很多“新闻”。那时
的调皮小孩也会逃学、打架、捉迷藏、玩游戏。只是那些
事情离我们渐渐远去,很少有人对现在的你讲起。历史课
上,老师要我们背诵的只是一些枯燥乏味的年代、数字、
人名和名词解释,诸如唐朝于618年建立,在907年灭亡,
老师只关心我们能否把唐太宗的丰功伟绩背得滚瓜烂熟,
在答卷上得个高分。可有谁知道那些好玩儿的事儿呢?例
如,在唐朝,唐太宗最爱“照镜子”、第一大美女竟胖得
像水桶、皇帝有个野蛮女友;在明朝,大臣可以在皇帝面
前打群架、皇帝有私人警察——锦衣卫、太监竞把皇上卖
给了敌国……
现在,这些趣事都作为新闻登在了《中国历史报》上

《中国历史报》每个朝代都有一份,每份都报道名人
的趣事,历史上发生的新鲜事儿、皇帝鲜为人知的家长里
短、宫廷里的钩,心斗角,以及一些令人难解的历史谜团
……
《中国历史报》上还有一些有趣的小栏目:“新闻快
报”“记者述评”“娱乐八卦”“广而告之”“百姓生活
”……
可不要小瞧《中国历史报》的编辑和记者们,他们都
是每个朝代的名人呢!他们会给我们带来最真实、最详尽
的新闻和报道。当然,《中国历史报》也会刊登小读者和
普通老百姓的来稿。所有的新闻都来自“第一现场”,根
据“第一手资料”得来。这些新闻每一则都风趣幽默,能
引得读者开怀大笑,因为《中国历史报》编辑部的办刊宗
旨就是:把历史事件写成好玩儿的故事,容易理解、便于
记忆,以唤起小读者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有趣的历史故事都汇集在《中国历史报》中,走进这
个熟悉又陌生、令人惊奇又发人深思的历史世界,你将感
到无穷的快乐。
导语
谁说历史是枯燥的数字,呆板的叙述,老学究式的照本宣科?《中国历史报》可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读物,它会带你穿越到历史的现场,亲身感受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喜怒哀乐。
李树芬、谭海芳主编的《中国历史报》每个朝代都有一份,编辑、记者既有王侯将相、文化名流,又有平民百姓、贩夫走卒,所有材料均来自第一现场,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百姓生活等方方面面,而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新闻、评书、快板、戏剧、广告、诗歌,不一而足。这里的文章篇篇风趣幽默,保准让你耳目一新,带你在开怀大笑中神游历史,轻轻忪松把握历史脉络。
本册讲的是宋元历史。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历史报》真是一份好看的报纸。好看在哪
里?它把历史写成了新闻。这样一来可不得了,大臣
成了爆料人,皇帝成了八卦对象,战争上了快讯,大
事有了深度报道,拗口的专有名词则化身为“时政辞
典”里推广普及的热词……一句话,严肃到近乎沉闷
的历史一下子生动活泼起来,充满了新闻激动人心的
特质。
——蒙曼(《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央民族大学历
史文化学院教授)
《中国历史报》的编著者很是巧妙,把古代的事
件说“活”了。抓住历史发展的大事件、重要人物不
说,还顾及到体现历史发展动向的小人物,拿他们身
上的诸多细节来吸引人。这样的历史场景非常热闹,
不仅人物与人物交织在一起,让小读者体会到历史不
是不可靠近的冷冰冰的条条框框,而是活生生的大舞
台。
——李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历史学博
士)
精彩页
热点聚焦 柴宗训的检讨书
我的理想是长大以后当个好皇帝,带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可爸爸死得太早,我小小年纪,治理国家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现在朝廷上下,人心涣散,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将军是唯一让我放心的人。他很有本事,曾经辅佐我的爷爷和爸爸建立了大周的基业,受到百姓的称赞。为了百姓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我愿意把皇位让给赵将军,希望赵将军不要推辞。
特别声明:我让出皇位,完全是自愿的,没有受到任何人的逼迫。
(执笔人陶谷)
战事评析 陈桥兵变是最成功、最文明的政变
赵匡胤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属下,可柴荣一死,他就夺了老柴家的皇位。各位读者一定会骂赵匡胤忘恩负义吧?没错,在这件事上他确实做得不地道。但是,我们看问题不能太片面,应该全面考虑。
在当时那种君弱臣强的形势下,想当皇帝的人太多啦!即使赵匡胤不当,其他人也会出头的。如果这些人发动政变,由于自己的威信不够,不能服众,肯定会引起一场残酷的大屠杀。而赵匡胤的政变却几乎没有发生残杀,没有发生掠夺,更没有杀害小皇帝,甚至对老柴家的人还进行了特别保护。可以这么说,陈桥兵变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政变。
更重要的是,赵匡胤当上皇帝后,全面继承柴荣的遗志,完成了统一大业,开创了一个和平繁荣的新时代。这种局面,柴宗训这个小孩子能办到吗?
从这种意义上说,赵匡胤才是柴荣真正意义上的事业接班人。
(评论员胡亚廷)
特别报道 赵匡胤当上皇上后
射向皇帝的利箭
赵匡胤虽然当上了皇帝,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服他。这不,他第一次外出就遇上了恐怖袭击事件。
那天,他坐在步辇(nian,一种轿子)上,前面是卫士和仪仗队,后面是随行的文武大臣。别看他表面风光得很,其实内心紧张着呢。为什么?心虚呗,生怕有人刺杀他。
果然,当銮驾走上大溪桥的时候,就听见“嗖——”的一声,一支利箭紧擦着步辇飞了过去。很显然,这支箭是射向赵匡胤的。如果再稍微偏一点儿,赵匡胤就有可能“光荣”了。
卫士们顿时紧张起来,纷纷亮出兵器,四处搜寻刺客。赵匡胤尽量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从步辇中探出身子,指着胸膛,大声说:“让他射!让他射!就算射死我,这皇帝也轮不到他当!”
通过这次刺杀事件,赵匡胤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还有很多人不甘心做他的臣子。于是他对后周的旧臣进行笼络和收买,很快就使大部分人不再敌视,成了新王朝的拥护者。 当然,还有个别顽固不化的。潞州的李筠和扬州的李重进就是两个“刺儿头”,他们发动了“二李之乱”,想从赵匡胤那里占点便宜。赵匡胤一再劝说,唾沫星子费了不少,但还是没有效果。他一看软的不行,干脆来硬的,很快用兵平息了叛乱。从此,反对他的人都渐渐老实了,局势也就稳定了下来。
赵匡胤会秋后算账吗
王彦超有一块心病。原来,赵匡胤年轻时到处流浪,曾经投奔过他。可他没有收留,仅用十贯钱把赵匡胤打发走了。(详见第4页《别样生活:赵匡胤的流浪日记》)当年被自己打发走的流浪汉现在居然当了皇帝,你说这让王彦超
如何不担心?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果然,赵匡胤很快就旧事重提了。一天,赵匡胤召集众位大臣喝酒。喝着喝着,赵匡胤摇摇晃晃地走到王彦超面前,说:“王爱卿,你以前在复州的时候,我去投奔,想为你效力,为什么不肯收留?”
王彦超当时吓出一身冷汗。他急忙离开座位,跪倒磕头,说:“皇上,我当时只是个小小的防御使,就好像一勺水;而皇上是神龙,一勺水怎么容得下神龙呢?您当时没有留在复州,实在是天意啊!”
赵匡胤哈哈一笑,这一页就算揭过去了。第二天,王彦超交给赵匡胤一份忏悔书,深刻检讨了自己的错误。赵匡胤再也没有难为过他。
被撤掉的凳子
宰相是政府的最高官员,地位非常高,就连和皇帝商量事情的时候,都有自己的座位。赵匡胤刚当皇帝的时候,为了笼络后周的旧臣,继续让范质、王溥和魏仁浦担任宰相。虽然给他们的权力不大,但看到他们坐在自己面前,总常得不舒服。
P11-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6: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