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四书/线装经典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线装经典编委会 |
出版社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线装经典编委会编著的《四书》是公认的儒学经典,它原来并不是一本书,而是由《论语》《孟子》这两部书和《大学》《中庸》两篇文章合辑在一起的统称,由南宋大儒朱熹汇辑刊刻,从此广为流传,名声鹊起。书中阐述的“仁爱”、“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思想,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目录 关于四书 大学 大学章句序 经一章 康诰章 盘铭章 邦畿章 听讼章 知本章 诚意章 正心章 齐家章 治国章 平天下章 中庸 天命章 时中章 鲜能章 行明章 不行章 大知章 予知章 服膺章 可均章 问强章 素隐章 费隐章 不远章 素位章 行远章 鬼神章 大孝章 无忧章 达孝章 问政章 诚明章 尽性章 致曲章 前知章 自成章 无息章 大哉章 自用章 三重章 祖述章 至圣章 经纶章 尚纲章 论语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孟子 梁惠王上 梁惠王下 公孙丑上 公孙丑下 滕文公上 滕文公下 离娄上 离娄下 万章上 万章下 告子上 告子下 尽心上 尽心下 序言 四书又称“四子书”或“四子”,是《大学》 、《中庸》、《论语》和《孟子》四部儒家著作的 总称。四书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治国 、修身、立德的根本依据。 四书之名,始于南宋大儒朱熹。南宋光宗绍熙 元年(1190),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 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汇集刊刻,称为 四书,后世遂沿用至今。 《大学》原为《礼记》的第四十二篇,相传为 孔子弟子曾参所作,是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 德修养、道德作用及道德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的论 述。《大学》在南宋以前从未单独刊印,它的地位 是逐步提高的。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推崇《 大学》;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又对《大学》评 价极高,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 德之门也”;南宋朱熹与二程的思想一脉相承,他 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出,与《中庸》、《孟 子》、《论语》并列,并撰写了《四书章句集注》 ,至此,《大学》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与二程的 观点,《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人德之门”的要 籍,位居四书之首。 《中庸》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 子孙子子思所作,《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 《中庸》”。后来,《中庸》经过儒学家的修改, 大致完成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其中心思想是中庸 之道,即通过自我修养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 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境界。《中庸》成 为四书之一的过程大体和《大学》相同,都是受到 韩愈、二程等辈的推崇,后被朱熹从《礼记》中抽 出。二程甚至称《中庸》为“孑L门传授心法”。 《论语》是我国最早的语录体散文,记录了孔 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圣哲孑L子思想的集中体现。 《论语》内容大部分是孔子回答弟子们提问的言论 ;一部分是孔子回答诸侯国君、卿大夫和各方士人 问题的言论:一部分是记录孔子的言行;还有一部 分是孔子的弟子们回答别人问题的言论。《论语》 文字简约含蓄,语言精练生动;篇章排列在内容上 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各章各节皆独立成篇;涉及的 领域极其广泛,涵盖哲学、政治、经济、伦理、美 学、文学、音乐、道德等诸多方面。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着 力阐述仁政理论,强调民心在政治、军事中的决定 性作用。《孟子》一书思想深邃,词锋犀利,譬喻 精辟,气势如虹。在《孟子题辞》中,赵岐把《孟 子》与《论语》相提并论,称《孟子》是“拟圣而 作”。汉文帝设置《论语》、《孝经》、《孟子》 、《尔雅》博士,称“传记博士”。因此,虽然在 《汉书·艺文志》中,《孟子》仍然处于“诸子略 ”中,被视为子书,但不难看出,《孟子》在汉代 人的心目中已经是解释“经书”的“传书”了。到 五代时,后蜀主孟昶命人用楷书将“十一经”刻石 ,其中就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被列 人“经书”的开始。至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孟 子》的地位已经非常高了。 四书是中国古籍中的传世经典,也是中国最宝 贵的文化财富。书中阐述的“仁爱”、“忠恕”之 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 及人之幼”等思想,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具有 积极的现实意义。 导语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线装经典编委会编著的《四书》是儒家的经典古籍,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取《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文章单独成书,与纪录孔子言行的《论语》、纪录孟轲言行的《孟子》合为“四书”。四书的作者包括孔子、子思、孟子、程子、朱熹等,其编撰时间间隔达一千八百年。宋元以后,《大学》《中庸》成为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对古代汉族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精彩页 问政章 【旨要】 本章是孔子对政治道理做的一次最原则性的立论,它会通了《大学》、《中庸》、《礼运·大同》的要义,成为中国政治哲学遵循的原理和原则,道出了推行政治的要领与功效。在本章中,孔子大略提到了下列六项内容:第一,说明政治要以人为本,要以修养人格和推己及人为推行的根本;第二,说明政治应该由个人对家庭、国家负责做起,应笃行“五达道”与“三达德”;第三,说明修养人格的重要性;第四,列举“九经”的功用和要义,说明为政之道在于由内及外,使天下人各得其所,以达和平安乐之治;第五,说明推行政令以前需要做准备,而原理原则,则是一切行动的前提;第六,说明政治的原动力在于“诚”,而达到“诚”的德行,在于笃行。 在本章的后半段,着重讲“诚”,并用来贯串《中庸》一篇的义理。后面几章都是对“诚”字的具体说明与发挥。 【原典】 哀公问政。子日:“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日: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子日:“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日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廪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跆,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译文】 鲁哀公向孔子请教治国的道理。孔子说:“周朝文王和武王的政策,记载在典籍上。当他们活着的时候,他们颁布的政策都能实行;他们逝世后,那些政策都被废止了。人的因素对政治的兴废有决定性影响,地的因素对树的生长有决定性影响。政治,有点像芦苇,春荣秋枯,兴亡循环十分迅速,所以为政的决定性因素在人本身。得到贤臣要靠君主自身的眼光和胸襟,而要具有这种眼光和胸襟又必须用天下之达道来加以修正,而这种达道又是发乎本有的仁心。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它的表现在亲人中最明显;义,就是做适宜的事,其中又以尊重贤能的人最为明显。对亲属间的亲近程度是有差别的(例如对父母的亲近要远胜于对伯父伯母),对贤人的尊敬也是有区别的(例如对公的尊敬要胜于对侯),这就是礼产生的原因了。“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此句应在下,误重在此,故不译)。所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想要修身又不可以不奉事亲人,奉事亲人又不可以不知晓人道,想知晓人道又不可以不知晓天道。天下通行的道义有五种,可以用来实现它的有三种美德,也就是说,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妇之道,兄弟之道,朋友之道,这五种是天下通行的道义;智慧、仁爱、勇敢这三种是天下通达的美德,用来实行这些道义和美德的方法只能靠专一。有的人天生就懂得,有的人通过学习才懂得,有的人遭遇困惑后才去学习懂得;但他们懂得之后就一样了。有的人自然地实现了这些,有的人为图利才去实行,有的人克服困难勉力而行,等到他们成功之后,也是一样的了。” 孔子说:“好学和智慧相差不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