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邱建新主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类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共10章,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数据通信基础、物理层、数据链路层、计算机局域网、网络层、广域网、传输层、应用层、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大量采用实例、图片,把工作原理图形化、操作步骤界面化,摒弃了传统教材理论性过强的缺点,在介绍实用性知识的同时,讲解必需的理论基础。在坚持“够用、适用”的原则下,尽可能全面、系统地介绍网络技术所包含的内容,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和学习时的循序渐进性,使教材本身自成体系。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网络培训教材或网络管理人员、网络工程技术人员和信息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及发展 1.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 1.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1.3 计算机网络的相关标准 1.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功能 1.2.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2.3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1.3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3.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1.3.2 协议的基本概念 1.3.3 网络的层次结构 1.3.4 OSI参考模型结构 1.3.5 OSI各层的功能 1.3.6 TCP/IP体系结构 1.3.7 TCP/IP体系结构中各层的功能 1.3.8 OSI与TCP/IP体系结构的比较 1.3.9 数据传输的过程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1 数据和信号 2.1.2 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2.2 信道特性 2.2.1 信道的分类 2.2.2 信道带宽和信道容量 2.2.3 信道时延 2.2.4 误码率 2.3 数据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2.3.1 数字数据编码 2.3.2 数字调制技术 2.3.3 脉冲编码调制 2.4 数据同步技术 2.4.1 异步传输方式 2.4.2 同步传输方式 2.5 信道复用技术 2.5.1 频分多路复用技术 2.5.2 时分多路复用技术 2.5.3 波分多路复用技术 2.5.4 码分多路复用技术 2.6 通信方式 2.6.1 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2.6.2 点对点、点对多点通信 2.6.3 单工、双工通信 2.7 数据交换技术 2.7.1 电路交换 2.7.2 报文交换 2.7.3 分组交换 2.8 差错的检测与校正 2.8.1 差错的产生原因与类型 2.8.2 纠错码、检错码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第3章 物理层 3.1 物理层概述 3.2 物理层接口特征 3.3 传输介质 3.3.1 双绞线 3.3.2 同轴电缆 3.3.3 光缆 3.3.4 无线传输介质 3.4 物理层的接口与设备连接 3.4.1 RS-232接口 3.4.2 DTE和DCE 3.5 网络设备 3.5.1 中继器 3.5.2 集线器 3.5.3 调制解调器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第4章 数据链路层 第5章 计算机局域网 第6章 网络层 第7章 广域网 第8章 传输层 第9章 应用层 第10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