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记 “作家的料理店”并不是一个只要料理好吃,就 能够令人满意的地方,在那早已超越美味与否的欲望 高空中,开出烟火。鸥外的爱情故事《雁》,不仅成 了飞越不忍池的雁鸭火锅,也与荞麦面店莲玉庵的熏 鸭有关,这或许不完全只是我的妄想而已吧。 能否从松荣亭西式炸什锦饼的巧思中,窥见漱石 在伦敦生活的情形,得看读者的慧根:在神乐坂的“ 鱼德”,想象镜花所喜爱的江户风鱼贩女组:与镜花 有关系的日本料理店中,现存的仅有神乐坂的“鱼德 ”:或是去浅草亚利桑那吃六十九岁、难搞的荷风所 爱的炸虾,便能体验荷风晚年超然的灵魂。 如果有机会前往银座,点份茂吉爱吃的竹叶亭鳗 鱼,在其诗歌集《赤光》的反射下,感受热力:浅草 米久的牛锅一沸腾,就能使高村光太郎食指大动。看 看美食多有力量,在银座滨作编织潜藏在谷崎《疯癫 老人日记》里,充满官能享受的情色之梦。 安吾前往的浅草什锦烧店染太郎,从这里所供应 的四百八十元烤乌贼须中,能否感受到《堕落论》的 无尽沙漠?这也得看客人的厨艺,总之先吃了再说吧 。 川端康成带着二十五岁的三岛由纪夫前往用餐的 银座Candle,该店的“高级料理”为炸鸡,在战后五 年,食粮物资极度不足的时代里,这正是令人垂涎的 美味。炸得恰到好处的金黄鸡块,一口咬下是多么高 级的享受啊。 作家之舌敏锐地反映着当下的时代,饥渴、吼叫 、嚼碎,定焦在当下的情况。若能够品味银座炸鸡还 属于高级料理的时代,就能够了解川端、三岛文中所 透露的洋风。 贪婪、粗暴、粗鄙、虚荣、脱离不了情色又追求 清廉,令人仿佛像是幻视那潜藏在料理背后的真情故 事。文士的舌头与其作品交缠着,无法以一般的方式 应付。 大口吃下檀一雄经常前往的西新宿山珍居肉粽后 ,很快就会受到豪迈男子檀一雄的放浪诱惑所唆使, 想要直接飞奔出这个城市:在神保町的Luncheon喝上 一杯啤酒,吉田健一这位文学绅士便会附上身来:京 都上七轩万春的苹果芹菜色拉中,交杂着担任典座时 代的水上勉禅味,以及轻井泽的山河之风。 在文人经常前往的料理店里,不仅仅只有绝佳的 美味而已,故事的碎片成为粒子潜藏于其中。与文人 有关联的料理店,现在几乎都已休业了,但本书所提 及的店家还不屈不挠地残存下来,每一间都生意兴隆 ,其中必有因。 对于料理店来说,文人不过只是客人之一,也并 非只有文人才是客人。然而只要与文人往来,文学的 念力便会渗入其中。吉行淳之介曾如此明言:“不懂 得料理之昧的女性,在床上的表现也会不怎么样。” 如果享用有乐町庆乐加了生菜的牛肉炒面,或许就能 隐约看出吉行式情欲真正的姿态吧。因此,在羞耻、 思慕之情与流浪浑然成为一体的作家喜爱的料理店中 ,或许能够体会到多不胜数的美食书所介绍完全不同 的味道吧。 本书于平成二十二年(2010)出版的单行本《文士 之舌》中所介绍的店家,已有两家店歇业,而此一文 库版本中介绍的店家,总有一天停止营业的时刻也会 来临。“作家的料理店”是有期限的,要确认味道就 要趁现在。若有心想去的话就要趁现在。愿各位美食 家都如愿一尝。 岚山光三郎
目录 森鸥外与“莲玉庵” 夏目漱石与“松荣亭” 泉镜花与“鱼德” 永井荷风与“亚利桑那” 斋藤茂吉与“竹叶亭” 高村光太郎与“米久” 谷崎润一郎与“滨作” 冈本加乃子与“驹形泥鳅” 川端康成与“银座Candle” 坂口安吾与“染太郎” 檀一雄与“山珍居” 吉田健一与“Luncheon” 水上勉与“万春” 池波正太郎与“资生堂Parlour” 远藤周作与“重吉” 吉行淳之介与“庆乐” 三岛由纪夫与“末原” 武田百合子与“赤坂津津井” 山口瞳与“左左舍” 吉村昭与“武蔵” 向田邦子与“湖月” 开高健与“寿司 新太郎” 后记
精彩页 松荣亭是于明治四十年(1907)创立的西餐厅。第一代老板堀口岩吉生于万延元年(1860),于横滨学习西餐后,来到东京,在曲町的西餐厅宝亭当厨师。 建筑家理查德·希尔(Richard Seel)相当欣赏他的手艺,延请为他的私人厨师,后来也因为希尔的介绍,成为东京帝国大学由德国招聘而来的哲学教授柯贝尔(Raphael yon Koeber)的家厨。 漱石自英国归国,担任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系讲师,是在明治三十六年(三十六岁)。漱石的年龄与明治的年号相同,因此相当好记。辞去大学教职进入东京朝日新闻社,是在明治四十年,刚好也是松荣亭第一代老板创业的那一年。 漱孑彳担任英文系讲师时,曾带着幸田露伴的妹妹幸田延(钢琴家)前往柯贝尔教授家游玩。 “麻烦做些特别的料理吧”。突然来访的漱石这样要求,完全没准备的岩吉将洋葱、猪肉、鸡蛋加些面粉和成一团油炸,感觉是随便凑合出来的一道菜,却大受好评。 岩吉在柯贝尔家担任家厨的同时,也创立了小小的西餐厅松荣亭。 当时为漱石所做的炸物,也以西式什锦炸饼的形式在店里推出,大受好评成为了具代表性的人气料理。这道菜的由来是三十五年前池波正太郎告诉我的。我在《太阳》杂志的同事筒井顽固堂(筒井力堂)是池波先生连载专栏《散步时总想吃点什么》的责任编辑,当时我也跟着一起编这本书。 得知这是漱石喜欢的西餐后,我无论如何也想要吃到。松荣亭的西餐很实在,制作十分用心,菜色多,价格又便宜,有浓浓的明治时代料理气味。话是这么说,但我又没经历过明治时代,实际是何种味道我也不清楚,但它让我有这样的感觉。这是从第一代的岩吉到第二代信夫、第三代博一路传承下来的味道,也就是“日本的西餐”,是将西餐以日式手法调整的创意料理,保留了原形,这种料理在国外是吃不到的。 西式炸什锦饼是日币九百元,经过一周炖煮的牛肉烩饭是九百元,炸虾一千一百五十元,干咖喱六百八十元,渍物一百元。价格最贵的红酒炖牛肉也只要一千五百元。 每样菜我都好想吃,于是变成池波式聚会,也就是一次找好几个人一起去,可以点很多菜大家分着享用。炸什锦饼、牛肉烩饭、红酒炖牛肉每道菜都能吃到一点,真令人开心。 漱石创作《我是猫》是在明治三十八年(1905),创作《少爷》是在明治三十九年(1906),也就是说,他担任教师的同时,也创作了他的代表作,刚好也是他光顾松荣亭吃炸什锦饼的时候。“少爷”这个角色是一个大胃王,能够吃四份天妇罗荞麦面,因而有了一个绰号叫“天妇罗老师”。 漱石在明治四十年(1907)辞去教职,进入朝日新闻社后,开始经常受邀参加宴会。原本胃就不太好的他,在伦敦因不习惯食物导致神经衰弱,回国后马上恢复食欲、胃口大开,不过在朝日新闻社得持续定期写小说的压力还是让他胃痛不已,虽然食欲旺盛,却无法吃得太多,他更讨厌注重形式的宴会料理。 他的友人及弟子常经常聚集在他位于早稻田的家中,例如酒品极差的铃木三重吉、一口气可以吃下六片猪排的内田百闲、把那里当自己家的小宫丰隆、自顾自吃着眼前这些西餐的高滨虚子等,真是人才济济。 P13-14
导语 在文士经常前往的料理店里,不仅仅只有美味而已,故事的碎片成为粒子潜藏于其中。与文士有关联的料理店,现在几乎都已休业了,但岚山光三郎著周圣翔译的《文人料理店》所提及的店家还不屈不饶地残存下来,每一间都生意兴隆,其中必有因。对于料理店来说,文士不过只是客人之一,也并非只有文士才是客人。然而只要与文士往来,文学的念力便会渗入其中。在羞耻与思慕之情与流浪浑然成为一体的作家喜爱的料理店中,或许能够体会到多不胜数的美食书所介绍完全不同的味道吧。 内容推荐 森鸥外的爱情故事《雁》,成了飞越不忍池的雁鸭火锅。从松荣亭西式炸什锦饼的巧思中,窥见夏目漱石的伦敦生活。浅草米久的牛锅一沸腾,就能使高村光太郎食指大动。在谷崎润一郎《疯癫老人日记》里,充满官能享受的情色之梦。浅草什锦烧店染太郎,感受到坂口安吾《堕落论》的无尽沙漠。川端康成带着二十五岁的三岛由纪夫前往银座candle,咬下当时最高级的炸鸡块。大口吃下山珍居肉粽,就会受到豪迈男子檀一雄的放浪诱惑唆使,飞奔出这个城市。京都上七轩万春的苹果芹菜色拉中,交杂着担任典座时代的水上勉禅味……岚山光三郎著周圣翔译的《文人料理店》中作家之舌敏锐地反映着当下的时代,饥渴、吼叫、嚼碎,定焦在当下的情况。引人欲望的食材气味、笔锋下的文学滋味,二十二位作家昔甘品尝的陶然时光,饮食至今仍能饱腹的醇厚味蕾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