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孙子兵法》 计篇 全解经典 实用谋略 南唐灭亡的教训 宋寰公死守“仁义道德 勾践灭吴 商业案例 汉斯的“57”牌罐头 作战篇 全解经典 实用谋略 诸葛亮陇上抢割新麦 萨尔浒大战 吴楚柏举之战 商业案例 卡西欧和夏普的“以速取胜”之道 黑松的强力经销网 谋攻篇 全解经典 实用谋略 韩信尺书平燕地 苏秦谏齐王伐宋 赤壁之战 商业案例 “戴尔”的策略 麦当劳旋风 形篇 全解经典 实用谋略 隋文帝先备后战灭陈国 李牧养精蓄锐胜匈奴 王翦灭楚 商业案例 《华府邮报》的成功 国际商业贸易中的“胜于易胜者” 势篇 全解经典 实用谋略 耿奔出奇制胜 淝水之战 孙膑示形诱敌大破魏军 商业案例 史玉柱“主动还债” 虚实篇 全解经典 实用谋略 司马懿平定辽东 虎牢之战 商业案例 异军突起的苹果机 军争篇 全解经典 实用谋略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合肥之战 邲之战 李文忠劳敌之术 诸葛亮妙用木牛流马 四面楚歌 商业案例 以退为进的谈判 九变篇 全解经典 实用谋略 孙武不受君命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 陆抗于西陵平叛 杨玄感怒而失谋 商业案例 “围地则谋”摆脱困境 舍小利,得大益 行军篇 全解经典 实用谋略 王坚坚守钓鱼城 沙苑、渭曲之战 郭威治军“齐之以武” 商业案例 新闻里蕴藏的商机 地形篇 全解经典 实用谋略 郭进拒辽军 东晋灭南燕之战 黄天荡之战 商业案例 人心换人心 九地篇 全解经典 实用谋略 高平之战 背水一战 李想雪夜袭蔡州 岳钟琪平叛 商业案例 茅台酒走向世界 快速反应留住市场 企鹅丛书的诞生 火攻篇 全解经典 实用谋略 官渡之战 鄱阳湖之战 火烧博望坡 商业案例 巧借东风而成功 用间篇 全解经典 实用谋略 陈平离间项羽君臣 蒋干盗书 石勒用间智取王浚 《三十六计》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全解经典 实用谋略 刘邦荥阳脱困 檀道济唱筹量沙 刘备巧语欺袁绍 商业案例 长城饭店名扬海外 第二计 围魏救赵 全解经典 实用谋略 孔明巧计退曹兵 王守仁解安庆之围 李秀成解天京之围 商业案例 巧寻谈判突破口 第三计 借刀杀人 全解经典 实用谋略 刘备一言杀吕布 曹操借刀杀祢衡 刘秀巧除心腹大患 洪秀全借刀除异己 商业案例 威尔逊高价出售品质和服务 第四计 以逸待劳 全解经典 实用谋略 曹刿论战 城濮之战 铁木真以逸待劳破劲敌 陆逊火烧连营 商业案例 谈判巧用有利时机 福特后发制人 友尼利福公司以退为进巧渡难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全解经典 实用谋略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晋惠公伐秦 山海关之战 商业案例 摩根财团与美国政府的谈判 死鸡变凤凰 第六计 声东击西 全解经典 实用谋略 班超破匈奴 郑成功奇袭鹿耳门 韩信讨伐魏王豹 贾诩观行迹智守南阳 姜维声东击西骗魏军 商业案例 娄维川声东击西谈判成功 哈利巧售柠檬水 雅马哈在市场争夺战中败下阵来 散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全解经典 实用谋略 张巡力挫令狐潮 祖埏造谣害死斛律光 宋太祖杯酒收钱财 商业案例 “无中生有”的电话订货 假想对手以振奋己方士气 第八计 暗度陈仓 全解经典 实用谋略 邓艾偷渡阴平 李允则筑城御敌 商业案例 福特巧施妙招收回股权 三井东山再起 音乐教室的回报 第九计 隔岸观火 全解经典 实用谋略 苏代巧言退敌 曹操隔岸观火除二袁 秦国隔岸观火坐收渔利 商业案例 保险公司巧挖人才 第十计 笑里藏刀 全解经典 实用谋略 公孙鞅轻取崤山 杨廷和计除江彬 商业案例 《佐贺报》以真诚打动客户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全解经典 实用谋略 赵氏孤儿 田完子舍身保全齐国 田忌赛马 第十二计 顺 精彩页 实用谋略 ◎南唐灭亡的教训◎ 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一定要重视战争,避免在战争中失利,否则就会使国家灭亡。南唐灭亡的史实,就充分说明了这点。 五代十国时,十国之一的南唐是建立在富庶的长江中下游地带的小朝廷。据史书记载,南唐烈祖李昇建立南唐,即位后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由于地理条件优越,环境比较安定,南唐吸收了不少从北方流亡过来的劳力,使这里经济迅速地发展起来,出现了当时少有的繁荣气象。 此时,在北方,后汉大将郭威起兵推翻后汉的统治,建立了后周。郭威文武双全,他招贤纳士,革除弊政,减少赋税,终生保持节俭。经过郭威的精心治理,后周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实现了国富民强。 郭威死后,他的养子郭荣即位。郭荣本姓柴,父亲柴守礼是周太祖郭威妻子的哥哥,后来由于家道中衰,投靠姑父郭威,遂改名为郭荣,他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周世宗。郭荣即位后,进行一系列政治改革,取得很大成效,史称“周世宗英毅雄杰,以衰乱之世,区区五六年间,威武之声,震慑夷夏,可谓一时贤主”。 刚继位时,郭荣就立下了三十年的宏志:“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他虽然在即位五年以后就患病辞世,但在这短短五年的时间里,后周已经成为当时最为强盛的国家,为后来北宋的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五代十国动荡的社会局面和频繁的朝代更迭中,郭荣认识到要想维持国家长期的繁荣稳定,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是不行的。于是他进一步整顿军队,对作战时贪生怕死的将领加以惩处,建立了一支精锐的禁军,为此后的南征北战创造了条件。 随着后周军力的增强,郭荣开始不断兼并各国土地,为实现统一全国的大业而努力。 在向西攻取了后蜀统治下的秦(今甘肃天水)、成(今甘肃成县)、阶(今甘肃武都东)、凤(今陕西凤县东)四州之后,郭荣立即将兵锋指向了南唐。 南唐虽然地富民丰,但南唐中主李璟却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他才华出众,应该说是一个优秀的文学家,但在治理朝政方面显然是碌碌无为的。他的周围经常聚集着一批文人,这些人身居要职,终日陪李璨饮酒作词,打发时日,使朝政更加混乱了。 就在南唐君臣醉生梦死的时候,后周军队在周世宗郭荣带领下,开始不断南下侵扰南唐,严重威胁着南唐的统治。 周世宗郭荣从显德三年(956)开始,三次亲征南唐。第一次南征时,后周军队进展顺利,但由于后唐将领刘仁赡死守寿州(今安徽寿县),后周大军一连攻打了好几个月,始终无法攻克,只好退兵。 957年,郭荣又一次亲征南唐,强攻拿下了寿州,但很快又撤兵回到北方。 第三次南征是在958年,因为准备充足,又总结了前两次的经验,加之郭荣注意收服民心,结果后周军队一鼓作气拿下了南唐的江北十个州,郭荣到达长江北岸,驻于迎釜镇(今江苏仪征)。 后来,后周大将赵匡胤率水师杀过长江,扰乱江南敌营,向南唐军队示威挑衅。南唐中主李璟被迫求和,又割淮南四州给后周,并削去帝号,向周称臣。这样,淮南江北十四州六十四县尽入后周手中,南唐每年还向后周进献大批贡物。 显德六年(959),周世宗郭荣病死,他的儿子柴宗训继位,即周隐帝,其时只有七岁。一年后,当时的禁军首领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陈桥兵变次日,赵匡胤引兵回京,逼周隐帝禅位,改国号为宋。 961年,南唐中主李璟薨,他的第六子李煜继位。作为词人,李煜才华横溢;作为君主,他极不称职。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对他做了这样的评价:“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屠;好高谈,不恤政事。”(欧阳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李煜骄奢淫逸,喜好声色,又沉迷于礼佛诵经;喜欢空谈,不体恤政事。) 北宋在攻灭割据岭南一带的南汉后,形成北、西、南三面合围南唐的态势。为了延缓宋军的进攻,李煜每年向北宋进贡大量的财宝,又改革南唐制度,把国主的旨令“诏”贬称为“教”,将诸王降称为国公,尚书省降称为司会府,御史台降称为司宪府,等等。但是,这一切并不能改变赵匡胤灭掉南唐,进而统一全国的决心。 974年,赵匡胤以曹彬、潘美为帅,起兵十万讨伐南唐,大败唐兵于采石矶,而后围攻南唐都城金陵,次年十一月攻陷金陵,南唐后主李煜率领群臣出城迎降,南唐宣告灭亡。 P7-9 导语 孙武等著的《全注全解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精)》将两部经典著作合二为一,在重视古典兵书原貌的同时,以现代视角从军事、政治、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对《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对古典计谋进行全新解读。 本书不仅适合广大读者欣赏,还是书房珍藏的精品图书。可谓雅俗共赏,弥足珍贵。 序言 《孙子兵法》被喻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 ”,历代兵学家、军事家甚至政治家无不从中汲取 养料,曹操、唐太宗、宋仁宗、王阳明、张居正等 都曾力主学习此书。著者孙武,是中国军事学的奠 基人,古人称他为“兵圣”。 在国外,人们对《孙子兵法》更是推崇备至。 不少国家的军校把它列为教材,比如美国的国防大 学、西点军校、海空军指挥学院等就把《孙子兵法 》列为战略学和军事理论的必读书。在商业领域, 《孙子兵法》也是大放异彩,哈佛商学院将《孙子 兵法》列为高级管理人才培训的必读教材,日本的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更是将其奉为圭臬,他的 经营思想中无不渗透着《孙子兵法》的军事精华。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 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我国古代兵 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该书在20 世纪40年代之前,未见诸任何文献记载,因此无法 确切考证是何人何时所著。据很多学者称是南北朝 时檀道济所著。 《三十六计》蕴含了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和卓 越的军事思想,集“韬略”“诡道”之大成,素有 兵法、谋略奇书之称,是古代兵家行军作战的决胜 宝典。它蕴含着丰富的东方智慧,曾使中国历史多 次被改写,并以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世界的政治、经 济和军事,使世界无数政治家、企业家、军事家扬 名于天下。法国海军上将科拉斯特称赞它是一本“ 小百科全书”,系统形象地描绘了“诡道的迷宫” ,而日本人则称其为“运筹帷幄的诀窍”。它既是 政治家、军事家的案头书,也是企业家与商人在商 海中进退自如的法宝。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代表着我国古代 军事理论的最高水平。它们所体现出的丰富的智慧 和内涵,使其影响已远远超出军事学领域,不但为 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学习和运用,而且被众多哲学 家、文学家和企业家所借鉴,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 的精神指导和成功指南。时至今日,《孙子兵法》 与《三十六计》已被译为近30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 广泛流传。 本书秉承大众阅读的原则,精编精校,将这两 部经典著作的精华汇集在一本书中呈现。在原著基 础上增设了注释、译文、名家品读、实用谋略和商 业案例等栏目,在重现古典兵书原貌的同时,以现 代视角对古典计谋进行全新解读。同时,为了让广 大读者能更深刻地了解《孙子兵法》,本书还专门 整理了将《孙子兵法》运用得炉火纯青、用兵如神 的孙膑所作的《孙膑兵法》。《孙膑兵法》与《孙 子兵法》一脉相承、互相辉映,在我国军事学说史 上同样久负盛名,影响深远。 科学简明的体例、充满智慧的文字、注重传统 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设计理念,多种视觉要素有机结 合,打造出一个多元的阅读空间,全面提升了本书 的欣赏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本书不仅适合 广大读者欣赏,还是书房珍藏的精品图书。可谓雅 俗共赏,弥足珍贵。
内容推荐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代表着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最高水平。它们所体现出的丰富的智慧和内涵,使其影响已远远超出军事学领域,不但为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学习和运用,而且被众多哲学家、文学家和企业家所借鉴,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精神指导和成功指南。时至今日,《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已被译为近30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 孙武等著的《全注全解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精)》秉承大众阅读的原则,精编精校,将这两部经典著作的精华汇集在一本书中呈现。在原著基础上增设了注释、译文、名家品读、实用谋略和商业案例等栏目,在重现古典兵书原貌的同时,以现代视角对古典计谋进行全新解读。同时,为了让广大读者能更深刻地了解《孙子兵法》,本书还专门整理了将《孙子兵法》运用得炉火纯青、用兵如神的孙膑所作的《孙膑兵法》。《孙膑兵法》与《孙子兵法》一脉相承、互相辉映,在我国军事学说史上同样久负盛名,影响深远。 |